问题

台积电为什么听美国的话?

回答
理解台积电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话”,而是复杂地交织着市场、技术、地缘政治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考量。

首先,得从台积电的核心业务说起:代工制造。台积电是一家纯粹的芯片代工厂,它不设计自己的芯片,而是为其他公司(包括苹果、高通、AMD、英特尔等)生产芯片。这意味着,台积电的客户遍布全球,其中美国客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1. 巨大的客户基础和利润来源:
美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汇聚了大量的顶级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对先进芯片的需求量巨大且稳定。苹果公司的A系列和M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系列,AMD的CPU和GPU,英伟达的AI芯片,这些都是全球最尖端的芯片设计,而它们绝大多数都由台积电代工制造。

苹果的例子: 苹果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之一,其iPhone、iPad、Mac等产品的芯片订单量惊人。苹果的设计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使得它能够向台积电提出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同时也能为台积电带来稳定的巨额利润。如果台积电不能满足苹果的需求,或者与美国政府的政策发生冲突,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其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其他美国客户: 同样,高通、AMD、英伟达等公司也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工艺来生产他们的产品。这些公司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台积电的营收增长。

2. 技术依赖与产业生态:
虽然台积电在制造工艺上是全球领先者,但它也并非完全独立于美国的技术体系。

关键设备与材料: 芯片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尖端设备和原材料。而许多提供这些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公司,其总部或主要研发基地都在美国。例如,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泛林集团(Lam Research)等公司提供的刻蚀、沉积、光刻等核心设备,以及科磊(KLA)提供的检测设备,都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而艾司摩尔(ASML)的EUV光刻机,虽然是荷兰公司,但其技术根基和很多关键零部件也与美国有联系,并且ASML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也需要考虑美国市场的接受程度。
EDA 软件: 芯片设计离不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这方面的领导者几乎全部是美国公司,如Synopsys、Cadence。这些软件的先进性直接影响着芯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简单来说,台积电的生产线需要美国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才能运转。如果与美国发生剧烈冲突,可能会面临设备供应中断、技术授权受限等风险。

3. 地缘政治的压力与安全考量:
这是近期促使台积电与美国政府进行更紧密合作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台海局势的紧张。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认为,其科技和经济的“生命线”——先进半导体——的生产高度集中在中国台湾,这构成了重大的国家安全风险。一旦台湾发生冲突,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遭受毁灭性打击,美国经济和国防将受到严重影响。
“芯片法案”: 美国通过《CHIPS and Science Act》提供巨额补贴,鼓励半导体制造商(包括台积电)在美国本土建厂、扩大产能。这是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提供经济激励,另一方面也带有将关键技术和产能转移到美国本土的意图。
对中国大陆的限制: 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大陆实施了严格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必须遵守这些出口管制规定,否则将面临美国政府的制裁。如果台积电向中国大陆出口其先进技术或产品,而这些产品又被认定为使用了美国技术或设备(这几乎是必然的),台积电将面临巨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4. 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与全球化布局:
台积电是一家非常务实的公司,其决策的核心是保障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多元化布局: 尽管台积电的主要产能集中在台湾,但它也一直在进行产能的多元化布局,例如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在日本熊本设立工厂。这种多元化不仅是为了分散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为了更贴近部分重要客户,响应客户的需求。美国建厂,虽然成本更高、利润率可能不如台湾,但却是应对美国政府政策和客户要求的一种必要策略。
遵守国际规则: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台积电需要遵守其运营所在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的法律法规。美国的出口管制和贸易政策,一旦生效,台积电就必须遵守。
维护供应链稳定: 台积电的成功建立在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之上。与美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它更好地规避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总结一下,台积电“听美国的话”,并非完全是被迫,而是出于一种多重因素驱动下的战略选择和风险管理:

经济利益: 美国是台积电最重要的客户市场,失去或损害与美国客户的关系将是灾难性的。
技术依赖: 关键的制造设备和技术来源与美国紧密相关。
地缘政治现实: 必须应对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战略和出口管制。
企业生存: 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需要管理和规避各种国际风险,确保自身长期发展。

可以说,台积电在维护与美国政府和客户关系之间,找到了一个复杂的平衡点。它会积极回应美国的政策和需求,尤其是在本土设厂和遵守出口管制方面,这是为了保护其核心业务,而不是简单地“听话”。这种合作,既是应对外部压力的策略,也是其全球化布局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这个国家很狡猾,通过断供上游就可以打垮下游,通过制裁下游就可以打垮上游——再不行的话就只能上航母去物理打垮了。

台积电处于美国科技体系的一个环节中,受制于美国的上游材料厂,美国的国际霸权体系,美国的美元体系,所以没有选择。


最近台积电要去美国设六座厂,而且几乎骨干都要去美国。这是好事,毕竟这样代表着美国战略性的放弃台湾。

但是把关外的红衣大炮技师搬回天津,并不能挽救大明。历史上这种看似有为但是却反而毁了当事人的事情太多了,美国这样做很有可能既会毁了台积电,又会倒逼三星投共。

刘备有个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结果两个人都有,反而没能安天下。台积电的技术没有问题,英特尔的技术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此有为,未必经济。


看似完美的计划,但忽略了一点就是,其实美国根本不缺乏半导体技术,之所以fab都走了/英特尔落后了,是因为不经济。而这个操作并不会让半导体变得更经济,所以最后的结果也许会是我们难以预料到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台积电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话”,而是复杂地交织着市场、技术、地缘政治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考量。首先,得从台积电的核心业务说起:代工制造。台积电是一家纯粹的芯片代工厂,它不设计自己的芯片,而是为其他公司(包括苹果、高通、AMD、英特尔等)生产芯片。这.............
  • 回答
    美国之所以没有选择在日本大规模复制像台积电这样的尖端半导体制造企业,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经济和技术层面的现实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台积电的独特性。台积电(TSMC)不仅仅是一家代工厂,它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和制造于一体的“晶圆代工之王”。它在半导体行业中扮演着一个极为关键的角色——为.............
  • 回答
    要说美国“放任”台积电和三星成为世界半导体制造的领头羊,这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简单化了。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中扮演的角色一直非常复杂且多元,既有支持也有竞争,并且随着地缘政治和科技发展不断调整其策略。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在全球半导体制造的舞台上,这两家亚洲巨头能够脱颖而出,而美国在这其中.............
  • 回答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台积电,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特别是来自荷兰ASML公司的高端EUV(极紫外光)光刻机,这背后是一个集技术研发、商业谈判、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以及深厚的战略眼光于一体的复杂体系。这绝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简单一句“有钱就能买到”.............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这句话,初听之下,无疑是掷地有声,甚至带着几分“豪赌”的意味。但若要深入理解这番话的份量和底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首先,要理解这句话,核心在于“台积电”以及它所处的“半导体产业”这一特殊生态。台积电并非一家普通的制造企业,它是全球最先进.............
  • 回答
    台积电在停止加工华为麒麟芯片后,营收反而上涨,这是一个看似矛盾但实际上逻辑清晰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个关键因素的叠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战略性调整与客户多元化: 摆脱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 华为曾是台积电的重要客户,但随着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升级,与华为的合作变得极不稳定且充满了政.............
  • 回答
    传言四起,为何iPhone 13首发价“稳如泰山”?自台积电宣布涨价以来,业界对于新一代iPhone售价上涨的猜测甚嚣尘上。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涨价无疑会传导至下游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尤其是像苹果这样依赖其先进工艺的巨头。然而,令人意外的是,iPhone 13系列在首发时,其起售价.............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触及到了半导体工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简单来说,台积电16/20nm(通常我们指的是16nm FinFET)之所以“坚挺”至今,而10nm则匆匆退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各自的市场定位、技术演进路径以及当时行业的需求。16/20nm(主要指16nm FinFET):并非“廉价”的.............
  • 回答
    台积电市值超越腾讯、阿里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关于“互联网为什么不香了”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科技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互联网和半导体行业的内在逻辑。一、 互联网的“不香”与半导体业的“更香”:时代浪潮的变迁互联网行业曾经是毋庸置疑的香饽饽.............
  • 回答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台积电,赴美建厂这件事,与其说是“已成定局”,不如说是一场复杂的博弈,一个正在进行时态的事件。不过,从目前已有的信息和各方动态来看,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先进晶圆厂的计划,已经非常接近实质性的落地,并有朝着既定方向推进的强劲势头。与其说“定局”,不如.............
  • 回答
    华为对台积电的依赖,并非“非要”,而是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下,一种既现实又不得不接受的选择。它背后牵扯着技术、成本、产能、供应链稳定等多重复杂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深入剖析其中的缘由,并审视可能存在的替代路径。华为为何“看上”台积电?——技术、产能、成本的完美结合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台湾之所以能够买到光刻机,并且拥有台积电这样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举足轻重的企业,这背后是一系列历史、技术、经济和政策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起源与人才积累:从“代工”到“技术领导者” 早期背景与战略远见: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崛起并非偶然。早.............
  • 回答
    日本在半导体产业的历史上曾经是绝对的王者,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厂商在存储芯片领域占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然而,时至今日,与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这些名字相比,日本在尖端半导体制造和设计领域确实显得逊色不少。这并非一夜之间发生的巨变,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历史辉煌与辉煌的起点:要理解.............
  • 回答
    央视都劝不住?台积电的“最后决定”背后,是怎样的博弈?最近,围绕台积电在中国大陆设厂的传闻和相关讨论甚嚣尘上,其中不乏“央视都劝不住”这样的说法,似乎暗示着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布局触及了某些敏感的政治或经济神经。但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要想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剥开这些表面的论调,深入探究台积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核心挑战。简单来说,三星和台积电能顺利量产 7nm 工艺,而英特尔的 10nm 工艺却屡屡碰壁,背后是技术路线选择、工艺开发难度、以及商业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交织。咱们得从头说起,把这背后的故事给捋顺了。摩尔定律的魔咒:越往前走越难,代价也越大首先,要理解这.............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尖锐,涉及到英特尔在CPU制造上的策略、技术能力以及市场竞争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简单来说,不是英特尔不想用台积电的7纳米(或者更先进的制程)来制造它的顶级CPU,而是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现实因素,让它“不得不”或者说“选择”了另一条路。我们来层层剥开来看:1. 英特尔的“自主造芯”情.............
  • 回答
    中芯国际能否赶超台积电,为华为全面供货?这是一个牵动产业链、地缘政治和技术前沿的复杂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掰扯。核心挑战:技术代差与追赶之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正视一个残酷的现实:目前,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在制程工艺上存在显著的代差。 台积电的领先优势: 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的龙头老大,其技术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尖锐,涉及到半导体制造的复杂性以及供应链的安全。简单来说,理论上台积电为华为生产的芯片,如果台积电有意做手脚,华为是很有可能发现的,但具体发现的难易程度和方式,会非常复杂,取决于“做手脚”的程度和华为的检测能力。我们来一点点拆解分析一下:1. 台积电“做手脚”的可能性和方式:首.............
  • 回答
    面对台积电断供,华为并非束手无策,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较量,更是一场关乎国家科技自主的关键战役。短期内的“伤筋动骨”:芯片储备与消化台积电的断供意味着华为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能力将戛然而止。华为最直接的应对便是动用其现有的芯片储备。海思作为华为自研芯片的基石,其麒麟系列芯片一直是高端手.............
  • 回答
    当然,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要是台积电真不给华为代工了,华为的日子会咋样。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华为在高端芯片这条路上的命脉。首先得明白,台积电为啥重要。简单说,台积电就是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制造厂,尤其是他们家的先进制程,比如7纳米、5纳米、甚至更小的工艺,是造出最强劲、最省电的芯片的关键。华为虽然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