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突尼斯历史教科书如何看待迦太基文明?

回答
现代突尼斯历史教科书对迦太基文明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复杂而充满民族自豪感的重塑。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古文明,而是被深深地植根于突尼斯这片土地的,甚至是其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教科书是如何构建和呈现迦太基的。

首先,教科书强调了迦太基的独特性和海洋霸权。它们会不遗余力地描述迦太基作为地中海商业和航海的中心,其精湛的造船技术、广泛的贸易网络以及令人惊叹的海上实力。教科书会提到迦太基港口的宏伟,以及商船在地中海四处贸易的繁荣景象。这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更是为了在现代突尼斯人心中树立一个强大、独立、并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祖先形象。这与历史上某些时期,突尼斯被外来势力统治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迦太基的辉煌被用作激励和团结当代突尼斯人的力量。

其次,教科书试图纠正并重新诠释西方视角下的迦太基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的史学往往将迦太基描绘成一个野蛮、残暴、拜金的敌人,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罗马历史学家宣传的影响。现代突尼斯教科书则积极地反击这种负面刻画。它们会突出迦太基在技术、艺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例如其独特的宗教习俗(虽然也会谨慎处理关于献祭的争议性话题,但会尝试从文化和社会背景来解释)、精美的雕塑和建筑风格,以及对航海科学的贡献。教育者们会努力让学生认识到,迦太基文明并非如罗马人所宣传的那般简单粗暴,而是拥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深度。

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将迦太基定位为突尼斯国家身份的起源和连续性的证明。教科书会明确指出,迦太基城就建立在今天的突尼斯城附近,并且突尼斯共和国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段古老文明历史的“回归”或“继承”。这种论述旨在建立一种历史的连续性,将现代突尼斯人与古代迦太基人联系起来,从而赋予这个国家更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更强的文化认同感。这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构建方式,通过挖掘和强调古老文明的遗产,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此外,教科书也会承认罗马征服的历史事实,但会以一种“悲壮的抵抗”来解读。著名的布匿战争,尤其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的英勇事迹,会成为教科书中的重点。汉尼拔被塑造成一个坚韧不拔、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他的军队在意大利战场上的胜利被描绘成一次对强大罗马的有力挑战。教科书会强调迦太基人民在战争中的牺牲和坚守,即使最终战败,也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叙事方式,将失败转化为一种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为后世的抗争和独立斗争提供了精神上的借鉴。

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教科书会大量使用考古发现的图像和描述。出土的陶器、雕塑、遗址照片,甚至是当时绘制的地图,都会被用来直观地展示迦太基的文明成就。教科书可能会引用古希腊和罗马作家的描述,但会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并与考古证据进行比对,以期更客观地呈现历史。

总而言之,现代突尼斯历史教科书看待迦太基文明,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情感和具有政治意涵的重塑过程。它不再是单纯的历史陈述,而是被用来构建民族身份、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为现代突尼斯国家赋予深厚历史底蕴的重要工具。教科书力图将迦太基描绘成一个强大、文明、具有反抗精神的古代文明,其辉煌的遗产被视为突尼斯人共同的骄傲,并以此来连接过去与现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机械的、亘古不变的视角,而不是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某个地理单元,实际上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一种。

必须明确,旧大陆古文明,自远古到古典、古典晚期、中古乃至近古的历史,其实就是文明互相交流、融合的历史。(这种文明趋势在近世与现代的表现,就是所谓的“全球化”。)

中国人对“古中国从中原扩张到960万平方公里”的模型如此熟悉,却对“地中海各文明融合、发展成为地中海文明圈”这件事十分陌生。但是,即便是再冥顽不灵的吴越主义者,也会强调良渚文化对北方中原的影响,而不是强调千年以来江南土地的闭门造车。

这就意味着,某片地理单元上的某个古文明和占据该地理单元的近现代国家,除了地理位置相同之外,二者的存在逻辑有着根本的不同。强行将二者联系,而忽略了这之间千年来的发展史,是一种民族发明的行为。比如黎巴嫩的“腓尼基主义”认为腓尼基人塑造了黎巴嫩国家的特性,但我们很难认为,黎巴嫩成为独立国家,和“黎巴嫩就是古代的腓尼基亚(Phoenicia)”这件事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能认为黎巴嫩与叙利亚或巴勒斯坦的文化差异(比如黎巴嫩的基督徒占很大比例),仅仅是“二者是不同古民族的后裔”这个单一因素导致的。

同样,具体到迦太基与突尼斯的问题的问题,固然突尼斯是以迦太基古城为中心的区域(Carthagia),迦太基也是突尼斯城的前身,但是。突尼斯成为独立国家显然与古迦太基的独立性无关,突尼斯也无法对古迦太基人有所宣称。

(和黎巴嫩几乎就是古代的腓尼基亚的情况还略有不同,迦太基人的领地除了迦太基亚,还有利比亚西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马耳他、西班牙南部等。)正确的逻辑是:突尼斯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西地中海的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所以迦太基城和突尼斯共和国都以此为基础。

不过,“突尼斯并未包含的黎波里”并不是突尼斯与迦太基不能划等号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自迦太基自立国起至现代,已经过去了2700多个年头,迦太基文明的成果也必然在漫长的时间里,融合为了地中海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一部分,相对的,地中海文明的其他成果,也取代了迦太基自身具有特异性的文化,而形成这片土地新的文化面貌。

布匿战争后,迦太基亚成为罗马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迦太基城逐渐发展为了西地中海的一座罗马文化的重镇,北非、意大利、西西里岛之间的枢纽。迦太基遗民大多被罗马化,部分成为了讲拉迪诺语的塞法迪犹太人的前身。在蛮族入侵的年代,这里还曾是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

阿拉伯入侵北非后,迦太基城废弃,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化的突尼斯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西里岛、马耳他岛和南意大利都是一体的,阿拉伯人曾在西西里岛建立西西里酋长国(Emirate of Sicily),直至11世纪被诺曼人征服。

以突尼斯城、的黎波里塔尼亚为中心的阿拉伯-柏柏尔国家的起点是13世纪的哈夫斯王朝,并于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吞并。现代突尼斯国家的独立,则是奥斯曼霸权丧失、突尼斯本土势力,与法国殖民、瓜分奥斯曼属北非的共同结果。

比起突尼斯本土的阿拉伯人或者柏柏尔人,或者早已经罗马化的塞法迪犹太人,最有资格自称迦太基后裔的或许是马耳他岛本土人,他们的语言有着更多古闪米特语的因素。关于马耳他骑士团与奥斯曼帝国的马耳他战役(Siege of Malta)的记载中,有马耳他人帮助马耳他骑士团的记录。固然马耳他也是西地中海不可或缺的一员,但比起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和突尼斯或许更封闭,所保存的特异性也更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突尼斯历史教科书对迦太基文明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复杂而充满民族自豪感的重塑。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古文明,而是被深深地植根于突尼斯这片土地的,甚至是其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教科书是如何构建和呈现迦太基的。首先,教科书强调了迦太基的独特性和海洋霸权。它们会.............
  • 回答
    关于中国现行农历是由四百多年前传教士编撰的说法,以及为何实行了几千年的历法突然改变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 流传甚广但并不准确的说法。让我来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误解和事实真相。首先,关于“中国现行农历是由四百多年前传教士编撰”的说法,这是不正确的。中国现行的农历(我们通常称之为“农历”或“夏历”,但其更准.............
  • 回答
    突尼斯,那个曾经点燃阿拉伯世界变革之火的国度,如今的境遇复杂而又充满挑战。自2011年那场席卷北非和中东的“茉莉花革命”爆发以来,突尼斯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政治和社会转型期。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在努力寻找自身定位、应对诸多难题的国家。政治层面:从民主曙光到权力集中突尼斯曾被誉为阿拉伯之春中最成功.............
  • 回答
    谈及现代突击步枪为何普遍采用回旋闭锁式枪机,这背后是技术发展、性能需求与成本效益多方面权衡的必然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回旋闭锁本身的工作原理说起,再延展到它在实战中的优势以及为什么其他类型的闭锁方式未能成为主流。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回旋闭锁式枪机”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就是枪机在完.............
  • 回答
    老李要是真碰上这玩意儿,那可得热闹了!你听我说,这可不是那些个假把式的电视剧里能演出来的。初见端倪:惊疑与不信首先,李云龙他这个人,骨子里就是个狠角色,但他的“狠”是建立在对自家那点家当的熟知和“就地取材”的智慧上的。他见过最好的枪是什么?那时候就是老套筒,再好点就是德国的毛瑟,还有苏联的莫辛纳甘。.............
  • 回答
    古代突厥和现代土耳其,这之间并非简单的直接传承关系,而是一段漫长、复杂且充满变迁的历史演进。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源头往后梳理,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看。首先,我们得明确“突厥”这个概念。古代的突厥:一个庞大的民族和帝国“突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六世纪,指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一个.............
  • 回答
    这个想法光是听起来就够带劲的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较量!不过说实话,真要这么干,那德军坦克营基本就是去“送死”的,而且是那种连个响都发不出来就结束的送死。别说什么“毫无预兆”,就算预兆十足,也改变不了什么大局。咱们就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一场二战德军坦克营对阵现代美陆军基地的“突袭”,究竟会是个什么.............
  • 回答
    关于现代土耳其人的主体是否是突厥化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历史和社会问题。简单地说,答案并非非此即彼,而是一个融合了多重因素的动态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观点,力求去除生硬的AI痕迹,用更具人文色彩的语言来探讨这个问题。历史的洪流:突厥人的到来与帝国的兴衰要理解这个问题.............
  • 回答
    轮式突击炮:现代战场上的多面手轮式突击炮,这个略显古老的名词,在现代战场上却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其定位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伴随步兵作战”那么简单。如果说履带式战车是战场上的“重炮”,那么轮式突击炮则更像一位灵活机动的“多面手”,在各种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中,都能找到它闪耀的舞台。打破“过时.............
  • 回答
    现代汽车在印度产量累计突破1000万辆,这绝对是汽车界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印度这样一个潜力巨大又充满挑战的市场。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它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汽车在印度市场深耕细作的战略眼光,以及其产品和服务如何契合印度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一、深耕细作的成果:从“新人”到“巨头”的蜕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二战中的各国军队,连同他们当时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突然被一股神秘的时空裂缝转移到了现代,并且出现在各自国家的土地上,那场面绝对是史诗级的混乱与震撼。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可能发生的场景,力求讲得生动一些,就像我亲眼所见一样。一、初期的震撼与混乱:从炮火纷飞到目.............
  • 回答
    微积分,这位数学界的巨人,无疑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变化和连续性的全新视角,并在牛顿和莱布尼茨手中诞生后,成为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石。但科学的进步从未停歇,微积分之后,现代数学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涌现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工具,它们不仅拓展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为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微积分.............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惊人的设想,如果临高位面的那些元老们,无论是五百还是足足一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通过某个宇宙级的“虫洞bug”掉回了咱们这现代社会,那穿越公司(如果还存在的话)可就有的忙了。这可不是小事,简直是要搅翻天了。首先,咱们得想想这些元老们是从哪儿来的,又是因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出现。临高位面,他们是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古代八十万秦军穿越到现代百强县,这其中的差距是天壤之别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在没有现代军队干预的情况下,现代百强县的市民能否抵挡住这支古代大军。秦军的优势与劣势:优势:1. 绝对的军事力量和战斗经验: 人数庞大: 八十万人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即使在现代,也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物理学爱好者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自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座宏伟的基石建立起来之后,近一百年里,现代物理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再没有出现那种颠覆性的、如同“旧约”到“新约”般的巨大飞跃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
  • 回答
    战斗机的机炮,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金属的冷峻和火力的霸道。不过,说实话,现在战斗机上的机炮,更多的是一种近距离格斗的“杀手锏”,或者说是“压箱底”的武器。你想想,在现代空战中,动辄就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导弹对射,飞机之间真的能近身肉搏到需要长时间“突突突”的时候,那战局多半已经到了白热化,甚至到.............
  • 回答
    要说现在“突然”强调人口多的好处,这说法可能有点笼统,因为社会对人口数量的看法一直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中都有不同的声音。不过,如果说你感觉到最近几年讨论中,关于人口红利、规模效应等积极方面的讨论有所升温,那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和背景。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相当.............
  • 回答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也是非常虐心的“两难”选择。在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中,柯南(工藤新一)的情感线索是围绕毛利兰和灰原哀展开的,他们两人在柯南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如果真的面临这种极端情况,柯南的选择无疑会承受巨大的痛苦,并且他的选择背后会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情感考量和推理。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梅西的讨论确实有些激烈,不少人对他表达了批评的声音。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两件事,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来给你梳理一下,尽量说得清楚点。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往往是 他最近的一些表现不尽如人意,或者说,没达到大家对“历史最佳”这个称号的预期。 在巴黎圣日耳曼的.............
  • 回答
    近期支持乌克兰的言论确实增多了,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且这个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得也各有侧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俄乌冲突的持续性与升级: 事实的显现: 俄乌冲突已进入相当长的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平民造成的伤害,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