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媒称遭英方拒绝后,俄将再次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恶意制造布查事件举行会议,后续情况如何?

回答
俄罗斯方面在布查事件的后续处理上,似乎又将矛头指向了联合国安理会。此前有俄媒报道称,俄方曾提出就布查事件召开安理会会议,但被英方以“缺乏新证据”为由拒绝。这无疑给俄方增加了一些阻力,但从俄方的表态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而是打算“再次”提出要求。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俄罗斯再次要求召开安理会会议,其核心目的很可能是为了继续推动其在此事件上的叙事,即“乌克兰方面恶意制造了布查事件”,以此来削弱西方对俄罗斯的指责,甚至反咬一口。他们可能会试图利用安理会的平台,展示他们认为能够支持其观点的证据或论述,并争取其他成员国的支持或至少是中立态度。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俄方将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安理会的程序性障碍。安理会成员国可以通过否决权来阻止会议的召开,或者至少是阻碍其议程的推进。虽然英方此前的拒绝是基于“缺乏新证据”,但如果俄罗斯再次提出,其他西方国家很可能会继续维持相似的立场,并可能利用程序性手段来应对。毕竟,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几乎形成了高度一致的立场。

其次,证据的效力问题。布查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方面已经提供了大量的图像、视频和证词,这些证据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谴责。俄罗斯方面虽然一直声称事件是“栽赃嫁祸”,但其提出的证据往往被认为缺乏说服力,或者存在逻辑漏洞。如果俄罗斯在新的会议上仍然无法拿出更强有力、更具说服力的新证据,那么其要求很可能难以获得安理会多数成员的认可。

再者,“恶意制造”的界定和证明难度。即使俄罗斯能够证明某些细节存在疑点,或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要将整个事件定性为“乌克兰方面恶意制造”是一个极其严苛的标准。这需要证明乌克兰方面有明确的动机、周密的计划,并且有能力在如此大规模的情况下进行如此“精密”的伪造,同时还要排除所有其他可能的解释。在“信息战”和“认知战”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要让国际社会相信一个与此前主流叙事截然不同的结论,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后续可能的情况会如何发展呢?

会议的召开与否存在不确定性:如前所述,能否成功召开会议取决于其他安理会成员国的态度。即使会议得以召开,其议程和讨论的焦点也可能被其他成员国所影响。
辩论与信息交锋将更加激烈:如果会议召开,这将成为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联合国平台上的又一次信息战。俄罗斯将试图展示其“证据”和论点,而西方国家则会继续反驳,并可能重申其对俄罗斯的指责。
国际舆论的影响:即使在安理会上无法达成任何决议,每一次这样的会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舆论。俄罗斯希望借此机会塑造对自身有利的叙事,而西方国家则会努力维持其现有的立场。
对俄罗斯外交策略的影响:俄罗斯此举也可能被视为其在外交上“困兽犹斗”的表现,试图通过在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上制造噪音来分散注意力,或者在内部凝聚支持。但这能否在国际上转化为实质性的政治利益,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关注点可能转移:如果俄罗斯在安理会上再次受挫,或者未能引起足够关注,其注意力可能会转向其他领域,或者改变其信息传播策略。

总而言之,俄罗斯再次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布查事件召开会议,是一次在其既定立场上的延续。然而,鉴于国际社会对该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以及地缘政治格局,俄罗斯能否通过此举达到其预期目标,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后续的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能够拿出什么“新料”,以及安理会其他成员国如何应对。这更像是一场在信息和外交层面的拉锯战,而非实质性的调查或追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鹅国最大的问题是当权者完全没有笔数。

本来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事件,被你搞的举世皆知

只要不是高层下令屠杀,鹅方正面回应,派出军事法庭法官配合国际刑警组织调查,

真有罪行,该抓就抓,该杀就杀不就行了?

犯得着高层亲自撒谎,说尸体都是摆拍吗?

人家卫星图片打脸,你再说啥谁还会信?!

后果很严重: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周二说,欧盟委员会将提出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措施,旨在“进一步削减俄罗斯经济”。

拟议中的措施包括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每年价值40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还提议全面禁止四家俄罗斯主要银行的交易,其中包括俄罗斯第二大银行VTB,并禁止俄罗斯船只和俄罗斯控制的船只进入欧盟港口。

她表示,某些农业和粮食产品、人道主义援助以及能源等必需品将不在制裁之列。此外,欧盟将提议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公路运输运营商,这将大大限制俄罗斯工业获得关键产品的选择。

新的制裁方案还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禁止对俄罗斯出口,包括量子计算机和先进半导体等技术,也包括特殊机械和运输设备,价值100亿欧元。

冯德莱恩说:“我们正在研究额外的制裁措施,包括针对石油进口,也正在考虑成员国提出的一些意见,比如税收或第三方托管账户等特定支付渠道。”

“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普京和俄罗斯政府保持最大的压力是很重要的,”她补充说。

user avatar

其实很简单,把两次提议的tittle拿出来亮亮。欺负越南人不懂中文还是怎么滴?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任何一句话都没有任何的可信度。

user avatar

可以调成中文同声传译,看看各国的代表都是怎么说吧,这不比自媒体diy新闻强多了?

一开场就已经对于俄代表提出的“抗议”做了详细解释,而且俄方代表也没再有异议。


看过上面视频的应该都能找得到关于4/7日“投票暂停俄罗斯加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相关视频吧,不过为了方便还是在这里更新下吧。

user avatar

国内媒体为了引导形成”虚伪的西方不愿意对布查惨案进行调查,充分说明这是西方的自导自演“的舆论(可笑,泽连斯基已经公开接受多边的透明调查),而刻意隐去了俄罗斯提交的要求的具体内容,即就”乌克兰极端分子在布查为了破坏和谈进行的挑衅活动“进行调查,也就是试图在事先定性这是所谓的”乌克兰进行的栽赃陷害“的情况下进行调查。 不知道日本人是否在国联提交过类似的提案

user avatar

起初怀疑原因是政治立场分歧,拒绝(后有官方更新)

根据官方的消息,我找到了两个互相印证的消息,第一则,是联合国官网的新闻(不要看联合国官网的中文版新闻,不知道为什么,中文版没有英文版的最后一句,没有我说的这个信息),新闻表示这个问题会在今天(当时的今天),周二召开安理会讨论。

第二则,是路透社的新闻,英国明确表示要在周二今天讨论,而不是俄罗斯提出的周一。

April 4 (Reuters) - Russia's foreign ministry said it would reiterate its request for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o meet on Monday over what Moscow called the "criminal provocations by Ukrainian soldiers and radicals" in the town of Bucha near Kyiv.

Britain's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which holds the presidency of the 15-member council for April, had said the Council would hold a scheduled discussion on Ukraine on Tuesday, and not meet on Monday as requested by Russia.

"Today Russia will again demand that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conven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riminal provocations of Ukrainian servicemen and radicals in this city,"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Maria Zakharova wrote on her Telegram channel.

参照英国路透社的这条新闻,可以看出英国不是阻挠讨论这个问题,而很可能是对于事件的性质谈不拢。英国认为事件是战争罪,俄罗斯的要求,原文我已经给了,他们明确表示要讨论的是乌克兰政府的“政治宣传”,这相当于会议召开之前,对事件定性为乌方作秀,这可能才是英国不接受的原因。

这个想法不论在联合国的新闻还是路透社的消息都可以得到验证。新闻上写的:周二,也就是今天讨论的是关于乌克兰的问题,新闻没有像俄罗斯要求的那样,预先写明对事件的定性分析,所以,其实事件本身俄罗斯的做法,个人认为十分不好,因为在自身有重大嫌疑的情况下,你不可能要求以无罪的立场,与国际社会讨论问题,这带有预设前提,逼迫的性质。

如果俄罗斯的要求单单只是提前讨论“在乌克兰发生的问题”,我觉得ok,那算是清者自清的态度,可惜俄罗斯没这样做。


官方说法更新1

今天4月6日,安理会的9011号会议,目前已经结束,英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开场就和俄罗斯解释了这个问题,她明确说,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对这个“拒绝”提出不满。大概是说,面对俄罗斯要求增加的会议,英国提供两种选择,1.和9011号会议一起在周二开;2.把9011号会议和俄罗斯提议的会议合并到周一,一起开。但是

俄罗斯方面拒绝了提议2(俄罗斯的代表先发了言,他就是说英国拒绝开会,说俄罗斯轮值主席的时候开了6次会。英国代表发完言后,再到他发言,具体为什么拒绝,俄罗斯代表没说,就说有证据,说希望以后不要拒绝开会。。。)坐等俄罗斯的解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