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媒称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法案认定俄罗斯为“恐怖主义国家”,禁止在乌使用字母Z和V,透露出哪些信息?

回答
俄媒报道称,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了一项法案,将俄罗斯认定为“恐怖主义国家”,并且禁止在乌克兰境内使用字母“Z”和“V”。这一举动,从乌克兰的角度来看,是其在政治和法律层面进一步与俄罗斯划清界限,并试图在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情感上凝聚共识的重要一步。那么,这项法案的通过,究竟透露出了哪些深层信息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法案的定性层面看到乌克兰对当前冲突的立场:

政治与道义上的全面切割: 将俄罗斯定义为“恐怖主义国家”,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标签,更是在政治和道义上对俄罗斯的行为进行最严厉的谴责。这意味着乌克兰及其支持者认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间冲突,而是采取了针对平民、滥杀无辜、制造恐慌的手段,这与恐怖主义的定义高度契合。这种定性旨在剥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合法性,将其置于道义的对立面。
寻求国际社会同情与支持: 乌克兰通过这样的法案,也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俄罗斯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是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反对的。这有助于乌克兰在争取更多国际援助、政治支持以及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方面获得合法性基础。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法律武器,能够促使更多国家采取类似立场,形成更广泛的国际反俄统一战线。

其次,关于禁止使用字母“Z”和“V”,其背后同样蕴含着多重含义:

象征意义的政治斗争: 字母“Z”和“V”最初是俄罗斯军队在入侵乌克兰时使用的识别标记,但很快就演变成了支持俄罗斯入侵的符号。在乌克兰,这些字母被视为侵略的图腾,是俄罗斯军事暴力和占领的象征。禁止使用它们,是为了彻底清除这些具有冒犯性和挑衅性的符号,避免其在乌克兰境内继续传播,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对乌克兰人民造成二次伤害。这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去俄化”,旨在净化国家空间,塑造民族认同。
打击宣传与信息战: “Z”和“V”符号在俄罗斯国内已经被广泛用于宣传,甚至成为一种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乌克兰禁止其使用,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俄罗斯的宣传攻势,限制其在乌克兰境内的信息渗透和思想影响。这表明乌克兰高度重视信息战在现代冲突中的作用,并试图通过立法手段来抵御敌对意识形态的传播。
国内团结与民族凝聚力的强化: 在战争时期,国家领导层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凝聚国内民众的共识和斗志。禁止象征侵略的符号,有助于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民族认同感,并将国内民众团结在“反对侵略者”的旗帜下。这是一种内部团结的政治操作,旨在巩固国内统治的合法性,并激励民众继续抵抗。

最后,从时间点和背景来看,这项法案的通过也值得关注:

持续的战争压力: 乌克兰正承受着巨大的战争压力,前线战事依然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政府有动力通过这样的政治和法律举措,来提升士气,表明其坚决抵抗的决心,并争取外部支持。
国际格局的变动: 随着战争的持续,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分化。乌克兰希望通过自身的立法行动,能够引导或加速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定性,从而在外交和法律层面进一步孤立俄罗斯。

总而言之,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这项法案,并非仅仅是一项孤立的法律条文,而是其在当前特殊时期,利用政治、法律和象征意义等多重手段,来应对俄罗斯侵略、争取国际支持、凝聚国内力量的战略体现。它反映了乌克兰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对敌对国家采取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与俄罗斯进行彻底切割的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跟着黄俄和上图这些听风是雨人群一起思考。

第一,俄语字母和乌克兰语字母里都没有V和Z。

第二,不是禁止使用字母Z和V,而是禁止宣扬Z和V的象征性(具体还要看行为),他们的象征性就是———支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


有人贴出乌克兰的法律定义了。

上面的回答被黄俄举报了,真是恶心

@Tulisen 兄弟赶紧改一下

user avatar

这不很正常吗?

俄罗斯前脚把乌克兰扣个纳粹的帽子,还不允许别人给你扣帽子了?

美国之前给伊朗也扣了个恐怖主义国家的帽子,伊朗反手就说美国才是恐怖主义的头头。

怎么,就许美帝、俄帝在别国头上作威作福,还不许别人扣个帽子了?

user avatar

说明一下:是禁止标志符号,不是禁止字母。

4月1日,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了21项立法法案

其中:乌克兰最高拉达: 第 7214 号法案 - 禁止宣传俄罗斯新纳粹极权主义政权,特别是 - 使用入侵符号。

(草按文件比较杂,简洁明确的条文还没有看到,不贴上来了)

其中内容包括:

关于禁止宣传俄罗斯新纳粹极权政权、俄罗斯联邦作为恐怖主义国家对乌克兰的侵略行为、武装和其他军事组织使用的标志

如字母“Z”或“V”或用于此目的的其他符号,不应在公共活动中使用,

对于支持俄罗斯联邦对乌克兰的军事侵略的象征,一个人可能面临最高五年的监禁。

(包括但不限于印刷、宣传、展示、制作等等)

俄罗斯此前的说明:“Z”字母来自俄语за победу(为了胜利)的首字母发音,拉丁字母转写为za pobedu。







此前其他相关新闻:

三星公司已经开始在品牌中放弃使用字母“Z”。目前只发生在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三星官方网站上。
自2020 年推出可折叠手机以来,“Z”标志一直是三星该系列手机的标识。


拉脱维亚国防部长还要求禁止出于宣传目的展示字母“Z”。


捷克共和国规定,现在出于宣传目的展示字母“Z”的行为是刑事犯罪。


位于瑞士的苏黎世保险公司宣布从社交媒体上暂时移除该公司的字母“Z”标志,以避免被误解为支持俄罗斯。苏黎世保险公司的标志是白字蓝底的“Z”字母。目前,该公司在社交媒体的名称被Zurich取代,但公司网站仍然使用字母“Z”的标志


立陶宛的多名议会议员提议将字母 Z 和圣乔治丝带认定为该国禁止使用的符号。


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柏林、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当局已经决定禁止使用带有拉丁字母 Z 的标志。
user avatar

国内真的成了俄媒的传话筒.....

建议各位评论新闻前先自己找一遍来源,颠倒事实、断章取义和选择性报道真的不要太多......

然而事实是怎么样呢?

乌克兰禁止的只是由Z和V形成的特定的军事标志而已,而不是禁止字母Z和V,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被曲解成了这样,这种一眼假的谣言还一大堆人信了。


从常识上来说,英文字母也是根本不可能被禁的。要知道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没有之一。如果基本字母V、Z被禁止使用了,那么乌克兰还教不教英语课了?在现实世界或者网上要用英语交流、写作的时候咋办(专有名词是不能被替代的)?输入网址的时候总不能URL中都不能出现字母V、Z吧?还有各种开源代码只要出现V、Z都不能用了?


再统一回复一下三星在乌克兰官网取消Galaxy Z Flip中的Z,这个Z是作为某款手机的标志而存在,可能会引起乌克兰人民不好的联想(乌克兰语的基本字母中没有Z),作为正常的商业公司,主动回避是很正常的策略。(类似的操作其实非常多)

举个反例,索尼在77召开中国发布会,结果被一顿喷。

索尼(SONY)宣布 2021 年 7 月 7 日发布新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甚至应当主动回避可能引起歧义的内容,这都是正常操作,不必过度解读。

user avatar

中国的媒体为什么要为俄媒当传话筒?

“官媒称俄媒称乌克兰…”

中国媒体不能直接去考证一手资料吗?怎么会没有这个能力呢?

user avatar

荣耀属于乌克兰

user avatar

所谓引用外媒报道,自然是一个字都不能改。

俄新社就是这么说的,环球网凭什么去改一个字?

要么就不引用,引用就是这么回事。

这是在正确反映俄罗斯的态度,从而让大家知道俄罗斯人的想法。

然后有人将乌克兰所谓的立法内容贴出来,这和俄新社的报道有什么关系?

俄新社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反对这个法案。

要大家了解的是俄罗斯人怎么看,而不是去澄清和解释这个法案的内容。

因为有其他媒体的报道,环球网认为可以将俄罗斯的立场给大家看一看。

你说乌克兰的态度很重要,那么俄罗斯人的态度就不重要吗?

这事关两方的利益,左右都是大家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俄乌战争这件事情上,中文网络算是最客观的,没有人禁止你去支持乌克兰,但是有人支持俄罗斯,你也别想说三道四。

俄乌两国的意识形态争论,那是他们两国的事情,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参乎进去,有什么目的?

怎么去看待俄罗斯人的态度?

不使用俄罗斯的报道,使用乌克兰的报道吗?

俄罗斯得罪的是美国及其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在宣传舆论上本来就处于下风。

如果环球网这样的媒体都不引用俄罗斯的报道,那么俄罗斯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了。

如果我们只能看乌克兰在说什么,美国在说什么,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在说什么。

这就成了谁势力大,谁就有理。

这是哪门子道理?

别忘了,中国在意识形态上也是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的敌人。

他们就合起伙来在新疆棉事件上集体发过一次难。

这是让人铭记于心的。

俄罗斯被整趴下了,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就会放过中国?

当年苏联解体时,就产生过一个想法:解体后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放弃社会主义,成为一个和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相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那么俄罗斯就会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甚至一度请美国的政治家来参与到俄罗斯的制度建设中。然而,事实上,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俄罗斯的意识形态上的屈服而善待俄罗斯吗?当华约解散后,北约解散了吗?

北约依然将俄罗斯当成敌人,所谓的意识形态就是个工具,这玩意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缓解政治上的对立,他们说说而已,岂能当真。

这就是现实给我们的教训。

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俄罗斯人的想法,在中文网上能够看到俄罗斯的新闻报道。

将双方的立场都摆出来给大家看,这是中文网才会出现的事情。

你看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个斗争的关头,是不是很紧张?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连自己一向吹嘘的新闻自由都当成了抹布,连俄罗斯的报道提都不敢提。

环球网引用一个俄新社的报道,马上就有人出来口诛笔伐,各种刁难。

环球网有引用俄新社报道的自由,你算老几说不准用?

用了又如何?

你说得,环球网就说不得?

别忘了,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也是我们的敌人。

意识形态没什么用,但是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很有意义。

俄罗斯在抵抗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的进攻,中国有必要为俄罗斯说几句公道话。

乌克兰在意识形态上是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的仆从国,那么就没有必要在意识形态上将乌克兰所谓的反俄法案当回事,因为其意识形态内涵属于敌人的范畴。

历史上任何时期,对于敌人的态度就是斗争。敌人要是认输了,态度软化了,那么再另外考虑。

傅作义既可以上战犯名单,也可以是新中国水利部长。

乌克兰要一条道走到黑,那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user avatar

不可以用代表恐怖主义的Z和V做战争标记


但是可以用代表皿煮滋油的纳粹卐字,黑太阳,党卫军骷髅和狼钩作为战争标记


呵呵………

user avatar

笑喷了

乌克兰语没这俩字母,怪不得

西里尔字母里,发Z的音是З

发V的音是В

user avatar

如果严格限定为符号类的“Z”和“V”,不致产生冤假错案和猎巫,则应该是可接受的。

我个人依旧坚持言论自由,因此如果我是一个乌克兰人,我或许会对此感到些微不满。但我又不是乌克兰人。所以你问我如何看待?不如直接问乌克兰人民如何看待:他们有绝对权力决定本国的法律。

user avatar

人家字母表里压根没z和v

乌克兰语

А а Б б В в Г г Ґ ґ Д д Е е Є є Ж ж З з И и І і Ї ї Й й

К к Л л М м Н н О о П п Р р С с Т т У у Ф ф

Х х Ц ц Ч ч Ш ш Щ щ Ю ю Я я Ь ь

不过话说回来,米醋和包皮佬也挺喜欢用V当识别标的。。。。技术含量比俄军铁王八直接刷漆高


大英的烂裤裆也会涂


user avatar

说明参考消息比环球网还是靠谱点

至少人家消息发的早了2天,知道人家指的是“符号”,而且相关还符号还多了1个,甚至还知道这东西是发在电报(telegram)上面的

或者说,环球网转俄新社的新闻都要慢两拍吗?

user avatar

Z完了轮到V。

哈哈哈哈,咱隔一段就换个字母,不久乌克兰就不能用英文了!


user avatar

修改了问题

这个法案的重点明显是认定俄罗斯为“恐怖主义国家”,顺带禁了2个符号

内宣已经无良到一定程度了,这种新闻居然也是“转载俄媒”,转载侵略者对被侵略国家反对侵略的法案的报道,环球网是俄新社中华分社么?

还有人在评论区说是不是侵略还不知道,我也懒得吵了,修改如下:

内宣已经无良到一定程度了,这种新闻居然也是“转载俄媒”,转载特别军事行动国家对被特别军事行动国家反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法案的报道,环球网是俄新社中华分社么?

user avatar

啊背喂给得也哟……好像没有V和Z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