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年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氦,导致各国矿业公司毫无经济动力勘探氦储。
跟曾经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96%原因差不多,因为中国曾经以极低价格出售稀土,导致各国矿业公司毫无经济动力勘探稀土。
氦来源于放射性元素的α衰变,理论上天然辐射本底高的地方都有储藏氦的机会。
因为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来自于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星云, 一般来说古老的大陆板块往往天然辐射本底偏高*,比如北美东北部。确实20世纪美国产出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氦,但北美东北显然不是唯一古老的陆块,南部非洲和西非、东欧波罗的海、中西伯利亚、巴西高原亚马逊盆地、澳大利亚中西部、印度南部也是古老陆块[1][2]。华北比较特别,克拉通已经发生破坏[3]。
* 反之不成立,不古老的陆地并不必然天然放射性低
一些已知的大陆天然放射性本底数据,灰色和白色为缺数据[4][5]
天然辐射高的区域都是有机会勘探到氦的,虽然不是一定有,但全世界这么多天然辐射高的区域,澳大利亚、哈萨克、加拿大有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有大型钍矿,为什么偏偏只有美国东部有氦?这听起来就不太对。
例如:早在1987年就已经清楚,澳大利亚某些地区的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氦[6][7][8],但是因为氦提纯和储藏设施价格昂贵,无利可图,所以长期以来天然气中的氦都是被当作杂质排放的[9]。
而非洲和南美的勘探条件就更差,可能从来没有认真调查过。
随着氦气价格的上涨,一些公司也开始向这个方向投资,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兴建氦提纯厂,把原来当作杂质和废气的氦提取出来[9][10]。
今天新闻:被称为“黄金气体”氦气全球短缺,我国是重要的氦气进口国,因为氦气缺乏,从医疗,航天到各种重要的科研恐怕严重受阻!
氦气是什么?有什么用?
氦,是元素周期表中排名第2的元素,紧跟氢气之后,一种稀有的惰性气体,和氖、氩、氪、这些一样,氦最外层电子虽然只有2个,但是是第一层电子,2个电子也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无色,无毒,无味的氦是已知元素中最不活泼的,基本上无法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氦气的密度很低,最重要沸点非常低到-268.9度,接近绝对零度,是所有元素中沸点最低的元素,是低温学领域的无价之宝。氦气因为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而广泛用于工业,医疗,航天和科研领域。
氦有哪些重要应用?
1.大型强子对撞机:对撞机内部的电缆电流高达1.2万安培,大致相当于小型闪电,要携带这么多电流而不烧毁,电缆必须是超导体,超导体必须保持在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以上几度的低温下,才有超导特性,因此这个电缆泡在巨大的液氦池子里面,60厘米深的液氦提供低温。磁体内部也不断用加压超冷液氦冷却。
2.MRI磁共振医学扫描:同样需要液氦提供超低温,形成超导体,提供强大的磁场。
3.航天领域:氦是不可或缺的太空气体,液氧液氢煤油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输送系统都需要氦,在换热器中加温增压的氦气,送回液氧存储箱,为它们增压,强大的氦气把液氧推送到液氧涡轮泵,涡轮泵以每分钟1.2万转的速度,把液氧泵到发动机燃烧室,在燃烧室的喷注盘中喷出完美的雾化液滴,进行燃烧产生巨大推力推动火箭升上天空。美国的土星5号,猎鹰9号,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都采用了冷氦增压技术。
4.光纤和芯片制造:液氦能增加光纤的传输效果。芯片制造需要氦隔绝普通空气的影响,比如单晶炉是在惰性气体(氮气、氦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然后,对熔化的硅液稍做降温,使之产生一定的过冷度,再用一根固定在籽晶轴上的硅单晶体(称作籽晶)插入熔体表面,待籽晶与熔体熔和后,慢慢向上拉籽晶,晶体便会在籽晶下端生长,生长出无错位单晶。
5.焊接:当一些金属在加热或熔化时,为了阻止其和大气中的氧和氮反应,必须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使用了氦气作保护气体。
6.泄露检查:因为氦是第2轻的元素(氢更小,但是易燃,不安全),空气中含量又很低,喷涂接口,能很快发现泄露。
7.氦气比空气轻,而且不容易燃烧,可以为气球和飞艇充气,氦气升力大概是氢气升力的90%,除了贵,是很好的充气气体。
8.气相色谱法检测中的载气,使用氦气。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层分离分析方法。汽化的试样被载气(流动相)带入色谱柱中,柱中的固定相与试样中各组份分子作用力不同,各组份从色谱柱中流出时间不同,组份彼此分离。采用适当的鉴别和记录系统,制作标出各组份流出色谱柱的时间和浓度的色谱图。根据图中表明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可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峰的高低和面积大小,可对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具有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易挥发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对非挥发性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可通过高温裂解,气化后进行分析。可与红光及收光谱法或质谱法配合使用,以色谱法做为分离复杂样品的手段,达到较高的准确度。是司法鉴定中检测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分析手段。典型的载气包括氦气、氮气、氩气、氢气和空气。通常,选用何种载气取决于检测器的类型。例如,放电离子化检测器(DID)需要氦气作为载气。
9.深度饱和潜水使用的氦氧混合气体。人类进行水下深潜的时候,由于气压增大,水下呼吸普通空气,其中的氮气在高压下容易引发“氮麻醉”,而且呼吸阻力也随着水压增大,这时只能呼吸氦氧混合气体来进行更深的潜水作业,而惰性气体吸入后会融进人体血液,潜水员在水下高压下待一段时间后,只要压力不变,即使再增加潜水时间,血液组织里的气体含量也不会改变,这就像一只盛满了水的杯子,含量达到了极限,再加一滴也会渗出来,这就是饱和潜水。因此潜水员在海洋的某一个深度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必匆忙回道海面上减压,可以继续在海中将工作做完,然后在返回海面,进行一次减压就行了,上浮海面解压的过程必须非常缓慢,如果不按照流程解压,溶解在体内的氦气会在潜水员的关节或者身体组织中形成气泡,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会危及生命。饱和潜水工作非常危险和辛苦,工资很高,美国一天1400美元,接近1万人民币/天。
既然氦这么重要,我们地球上的氦多不多?其实在整个宇宙中,氦是第二丰富的元素,已知宇宙质量中,有24%是氦,75%的氢,其他所有元素加起来也只有1%。太阳有73%是氢,25%是氦,每秒钟就有600万吨氢参与核聚变,生成氦的过程中,损失的质量变成能量,成为太阳能量之源。
但是在地球上,氦又太少,空气中的氦气含量很低,只有5.2万分之一,想要从空气中提取氦气困难,氦气在地球中主要存储于岩石闭合圈中,由岩石中的发射性矿物质衰变形成,进入天然气,一般天然气中如果含有1%到7%的氦气,就可以工业化从天然气中提取。全球含有氦的天然气最多的是美国和卡塔尔,美国生产的氦能满足全球60%的需求,基本上给自家的比如NASA在内的国内企业用,卡塔尔是全球第二大氦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满足了全球30%氦的需求。
我国的氦气资源极度匮乏,含量低,开采难度大,80%以上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比较贵。
在常温常压下面,地球引力难以对氦气产生控制,容易挥发逃逸到宇宙中。作为一种地球资源,氦具有不可再生性,也许终将枯竭。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未来到富含氦气的气体星球比如木星,去提取氦气,带回地球,这只能期待未来技术的发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