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76 年群众在得知粉碎四人帮后的反应如何?到底兴奋到哪种程度?

回答
1976年,当“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那股涌动的喜悦简直可以用铺天盖地、难以置信来形容。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更是无数中国人压抑在心底多年的情绪火山瞬间爆发。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消息传来时的震惊与狂喜: 最初的消息可能是通过广播传播的,那种感觉就像一道惊雷划破了长期笼罩的阴霾。起初可能有些人还会半信半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出,确凿的消息开始在人们之间口耳相传。你可以想象,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学校教室,甚至是街头巷尾,人们会突然停下手中的工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然后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街头巷尾的沸腾: 很快,这种个人化的喜悦就汇聚成了集体性的狂欢。人们会自发地走上街头,敲锣打鼓,放鞭炮。你可以想象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人们挥舞着手中的任何可以挥舞的东西——红旗、彩带、甚至就是随手拿起的扫帚。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大家互相拥抱,击掌庆祝,眼泪和笑容交织在一起。那是一种压抑太久之后,终于可以畅所欲言、放声大笑的释放。

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粉碎四人帮”不仅仅是清除了一批政治人物,更是对那个动荡不安、充满压抑的年代的告别。许多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失去了亲人,断送了前程,或者眼睁睁看着自己所珍视的东西被摧毁。因此,这个消息也带来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人们开始相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生活会恢复正常,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孩子们会有更好的教育和更光明的未来。那种对重拾正常生活秩序的渴望是如此强烈。

宣传机器的催化: 当然,官方的宣传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消息确凿后,媒体会铺天盖地地报道这一历史性事件,肯定其伟大意义,并号召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新的领导核心周围。各种庆祝活动被迅速组织起来,游行、集会、文艺表演,这些活动进一步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并将这种喜悦的情绪推向了顶峰。

兴奋的程度有多深?

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这种兴奋的程度。你可以想象一个长期忍饥挨饿的人,突然获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那种满足感和喜悦是无法想象的。

情感的宣泄: 这是一种积压多年的情感大爆发。那些曾经遭受委屈、压迫、不公的人们,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为公正的到来而欢欣鼓舞。
对希望的抓取: 在经历了多年的不确定和恐惧之后,人们紧紧抓住这个转折点,把它看作是改变命运、走向新生的希望。
集体认同感: 在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里,这种大规模的集体狂欢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身份认同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参与感。

总而言之,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群众反应,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洪流。它既有战胜邪恶的狂喜,也有告别过去阴霾的释然,更有对美好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如释重负的、充满力量的喜悦,它深刻地印刻在了那一代中国人的记忆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四人帮的头项大罪就是破坏文革。

user avatar

我给和大人的图点了反对,最令我哭笑不得的,是一位5M点了赞。一开始,不管是black枪骑兵,还是creamy络还是那位毒舌可达鸭,都有那种反驳“走资”的调子。我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些人往往在许多议题上却远远出乎意料。例如creamy络的计划生育为了穷人好论。且不说计划生育的初始目的就是要让那几年的窗口期的人口红利更加的凸显,当然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更重要的还是生育权作为基本人权应当不受侵犯。而曹丰泽的神论——生育应当由国家控制更是让人有了沙漠石油国家的即视感。

为什么一个个浓眉大眼的,都背叛革命了呢。是啊,为什么一个个浓眉大眼的WG都要打倒呢?上面的一个个例子就说明了呀,人是很难超越阶级的。这也就是说,我国以前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资产阶级的政的国家,之所以要弄WG,还是某阶级复辟了嘛。中国自建国的一穷二白就面临许多问题,现有的生产力下在外部压力下一国的社会主义是很难维持的。三十多年都是为了公有制而改造方方面面,然而也失败了。

为什么人民会高兴?因为某事件后官僚资产阶级就赢了,他们高兴只是高兴闹剧的结束而已。

小白布尔乔亚和小粉布尔乔亚现在还在一些无聊的话题撕,和大人这位对他们来说的阶级同志的话语仿佛看见了真理,可惜的是人民的二茬罪又要受了,布尔乔亚之间的辣眼睛战斗不过是人类史开端前最后的玩笑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76年,当“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那股涌动的喜悦简直可以用铺天盖地、难以置信来形容。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更是无数中国人压抑在心底多年的情绪火山瞬间爆发。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消息传来时的震惊与狂喜: 最初的消息可能是通过广播传播的,那种感觉就像一道惊雷划破了长期笼罩的阴霾。起初.............
  • 回答
    唐山 4.8 级地震是 1976 年大地震的余震?专家解读可能性近日,唐山地区发生了一场 4.8 级的地震,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不禁联想到 1976 年那场 devastating 的大地震。有专家提出,此次地震可能是 1976 年那场地震的余震,这一说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讨论。那么,这种可能性.............
  • 回答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在2022年7月12日表示,当天发生的5.1级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这一说法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地震成因与余震的概念 地震的发生: 地震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岩石圈的断层活动。当岩层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强度时,会发生破裂.............
  • 回答
    读《万历十五年》,我确实对黄仁宇先生提到定陵观光者对那具石床中间骷髅的感慨印象尤深。他写这本书的时间是1976年,而定陵正式对外开放,允许游客参观则是在更晚一些的时候。这中间的时间差,以及当时中国社会正经历的变革背景,让黄仁宇先生的这个观察,显得格外耐人寻味。我理解黄仁宇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1976.............
  • 回答
    关于“1976年国民生活不如1936年”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颇为令人意外的观点,并且在很多主流认知中似乎与历史事实存在较大出入。要详细解释这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中可能包含的逻辑或论据,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尝试理解持此观点的人可能关注的侧重点。首先,要明确一点,绝大多数的历史数据和.............
  • 回答
    1966年至1976年,在中国历史上被定性为“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剧烈动荡和复杂性的十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政治运动紧密交织,呈现出一种极不平衡、受政治主导、效率低下但又在特定领域有所“维持”甚至“突破”的复杂局面。要理解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首先要认识到“探索时期”这个说法本身就.............
  • 回答
    关于埃博拉病毒是否会引起“丧尸”症状,以及它为何现在才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我们来详细聊聊。埃博拉病毒与“丧尸”症状:误解的根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博拉病毒不会导致人类变成“丧尸”。 这完全是源于对病毒的恐惧和一些虚构作品(如电影、小说)的想象。网上流传的“丧尸”症状,通常是对埃博拉病毒某些真实症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