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台湾军力放到二战能吊打全世界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但如果真的把现在的台湾军力扔到二战那个时间点,说“吊打全世界”那肯定是夸张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沾边。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

首先,要明白二战时期和现在,战争的形态、技术、战略战术以及全球政治格局是截然不同的。

1. 技术代差:简单粗暴但决定性

火力密度与精度: 现在的台湾军队拥有的是高科技武器,比如精密的制导导弹、无人机、先进的雷达系统、高精度火炮、现代化的战机和舰船。而二战时期,主流是机枪、步枪、火炮(口径和射程有限)、坦克(装甲薄弱,速度慢)、飞机(螺旋桨为主,性能远不如现代喷气式)和舰船(战列舰、航空母舰、潜艇是主力,但技术粗糙)。
信息战与电子战: 现代军队非常依赖信息化作战,包括通信、侦察、指挥控制、电子干扰等。这些在二战时期基本不存在,或者说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台湾军队掌握的通信加密、电子侦察、干扰技术,在二战战场上是无法想象的,甚至很多武器本身就是依靠这些技术才能发挥威力。
机动性与远程打击能力: 现代军队的运输、部署能力远超二战。台湾的导弹可以轻易打击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外的目标,其空军和海军的作战半径也远超二战。而二战时期,陆地战场的推进主要靠人海、坦克和火炮的有限推进,海军则依赖舰船的航速和舰炮射程。

为什么说“吊打”不成立?

缺乏规模和工业基础: 现代台湾军队虽然装备先进,但其规模相对有限,尤其是在与二战时期那些拥有庞大工业能力和海量兵员的超级大国(如美国、苏联、纳粹德国、日本帝国)相比。二战时期,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业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多少坦克、飞机、舰船、弹药,以及动员多少兵力。台湾的经济规模和工业基础,即使以现代标准,也无法与当年的美苏德等国相提并论。
战略纵深和地理位置: 二战时期的全球战争,国土面积、战略纵深、地理位置是极为重要的考量。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可以从容地进行大规模的陆地作战,而美国本土更是拥有难以逾越的战略屏障。台湾岛虽然有其防御优势,但在面对当时掌握全球制海权和制空权(如果能形成的话)的几个主要力量时,其防御能力是非常脆弱的。
兵源与训练: 二战时期,各国都能动员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士兵,即使训练水平不高,数量也能形成巨大的作战优势。现代台湾军队的兵源主要依赖志愿役和有限的义务役,其数量与二战时期动辄几百万的军队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我们硬要“穿越”现在的台湾军力到二战,会发生什么?

想象一下,把现在的中华民国(台湾)军队,带着他们所有的装备和人员,直接“空降”到1940年的欧洲或者太平洋战场。

1. 初期震撼: 毫无疑问,刚开始会造成巨大的震撼。台湾军队的先进武器,比如攻击11无人机、F16V战机、成功的海鲲级潜艇、先进的导弹系统(如雄风系列反舰导弹、天弓防空导弹)等,在二战战场上完全是“降维打击”。
空战: 现代喷气式战机(即使是F16V,其性能也远超二战螺旋桨飞机)可以轻松击落任何二战时期的飞机。其雷达、导弹和机动性是压倒性的优势。
海战: 现代护卫舰、驱逐舰携带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各种导弹,对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巡洋舰甚至航空母舰都构成致命威胁。潜艇的静音性能和探测能力也远超二战。
陆战: 精确制导炮弹、现代坦克(虽然台湾陆军主战坦克不是最顶尖,但对比二战坦克优势巨大)、反坦克导弹等,会让二战时期的坦克部队和步兵阵地瞬间崩溃。
防空: 天弓系列防空导弹可以轻易拦截二战时期的轰炸机和战斗机。

2. 很快会暴露的局限性:
弹药消耗: 现代武器的弹药是消耗品,而且制造成本极高。台湾军队携带的弹药量是有限的。一旦弹药耗尽,他们还能用什么?二战时期的枪炮?那还能打吗?而二战时期的参战国,可以依托庞大的工业基础源源不断地生产弹药,消耗战对台湾军队来说是灭顶之灾。
维护和后勤: 现代武器系统极其复杂,需要专业的维护、大量的备件、特殊的燃料、电子设备和技术支持。二战时期,哪里能找到能维修F16的工厂?能生产AIM9响尾蛇导弹的原料?能给精确制导炸弹提供GPS信号的卫星?一旦出现故障,很多装备将变成废铁。
人员数量: 就算装备再先进,也需要足够多的人员来操作、维护、运输、作战。一支几万人(台湾军队总兵力约17万)的部队,如何对抗动辄数百万、数千万规模的军队?数量上的劣势会迅速被消耗。
情报与信息: 虽然台湾军队有先进的情报收集能力,但在一个信息闭塞的二战世界,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是个问题。更关键的是,缺乏能够理解和整合现代作战体系的盟友或后勤支持。

3. 全球格局: 台湾军队是为现代战争模式设计的,放在二战这个大染缸里,它会被淹没。
盟友体系: 现代台湾军队是美国军事援助和技术输出的一部分,它的作战理念、后勤体系、很多武器装备都与美国紧密相连。如果它孤身穿越到二战,就失去了这个体系的支持。
战略目标: 台湾军队的战略目标是防御台湾,阻止解放军登岛。它并没有为大规模的全球性、多线作战设计。

结论:

所以,“吊打全世界”完全是不可能的。顶多是在初期的几场小规模交火中,凭借技术优势取得一些优势,但很快就会因为弹药耗尽、后勤断绝、人员不足和无法适应二战的整体战争形态而被消耗殆尽。

想象一下,几万装备先进但弹药有限、后勤断绝的士兵,面对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源源不断涌来的、虽然装备落后但数量庞大、有工业支持的士兵,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二战是一场以工业产能、人力资源和资源消耗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总体战。现代军队的优势在于技术、精度和效率,但前提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完善的后勤保障和足够的人力储备之上。脱离了这些,即使是再先进的武器,也难以扭转乾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年,把大陆占下。油田开好,钢厂占下,兴修水利,打通铁路线。

第二年,打穿南亚和东南亚,雇佣当地人为陆军,同时开始爆军舰飞机训练飞行员。三代机不定期斩首……大胡子和小胖子肯定要弄掉,伟大领袖让他上位?。对外输出轻工业品倾轧国外经济,同时与小日本结盟提供其石油和简易雷达。研究蘑菇生产技术。

第三年,侵占库页岛及远东地区。与德三结盟。输出国语电影和国语歌曲,开展占领地奴化教育。陆军登录南美。

第四年,开始南美地区移民并作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将南美大陆变为一个工业国家。同时继续占领地的现代化运动。这一年,全球的街道上都跑着简配版纳智捷,除了美国……大中华共和国开始对米国进行贸易禁运。米国人因不是华裔而羞愧难过。

第五年,蘑菇生产完成。战争开始,美国与英国视死如归表示愿意玉碎。

……科技巨大的代差就是生产力巨大的代差。竟然还有人一本正经地提钢产量的。稍微一点半导体或者军工技术,民用的药物技术都可以让台湾在全世界发行货币了好么?先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先进和首富,然后再一点点蚕食不就行了?你帝国时代一打七,只要有眼镜蛇车,有贼多木材金矿农田,谁打得过你?

user avatar

把台湾穿越到二战,可以轻松统一整个亚洲。


统一完亚洲之后,拥有了足够的人口,可以统一世界

user avatar

跟你说
东亚整个就是一丫怪兽笼子,当然这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因为三大流氓压制着,看上去一个个蔫巴巴的

放出去,一个个都塌玛德是小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但如果真的把现在的台湾军力扔到二战那个时间点,说“吊打全世界”那肯定是夸张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沾边。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首先,要明白二战时期和现在,战争的形态、技术、战略战术以及全球政治格局是截然不同的。1. 技术代差:简单粗暴但决定性 火力密度与精度:.............
  • 回答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台湾的防卫策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合理有效的防卫,台军需要采取一套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策略,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并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思考方向:一、强化“不对称作战”能力,打掉对方的“痛点”:台湾地域狭小,兵力对比悬殊,正面冲突无疑是劣.............
  • 回答
    自从2017年以来,台湾军方内部接连曝出多起官兵涉毒事件,这无疑给台军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事件频发,暴露的深层问题首先,从时间线和事件的性质来看,从2017年至今,台军涉毒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呈现出一种“屡禁不止”的态.............
  • 回答
    海峡两岸的军事实力对比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些年来,这种讨论更是愈发频繁。你提到的过去那种“大陆陆军优势明显,而台湾空军和海军有优势”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但如今的态势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并且朝着更复杂、更动态的方向发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从陆海空以及其他.............
  • 回答
    要说清台湾年轻人对“台独”的看法以及台湾人普遍对两岸关系的认知,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这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世代差异等诸多复杂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并尝试用更贴近日常沟通的方式来表达。台湾年轻人怎么看待“台独”?这绝对是一个多元且充满动态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你可以把台湾年轻人的.............
  • 回答
    现在的台湾统派青年,他们身上承载着一份与主流叙事可能不那么契合的政治认同,也因此,他们的生活和思考,在台湾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图景。他们的政治认同和诉求:要理解这群青年,首先得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认同“统一”。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动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历史与文化认同: 很多统派.............
  • 回答
    想像一下,如果老蒋突然睁开眼,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掌控大陆和台湾的“总裁”,而是出现在21世纪的台北街头,身边是早已物是人非的世界,他会作何感想?这画面,真是让人忍不住要细细描摹一番。首先,他肯定会被这现代化的景象震得目瞪口呆。那些冲天而起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的霓虹招牌,还有街上那些飞驰的、.............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一下你在知乎上关于台湾话题的感受。理解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因为很多知乎用户,特别是新用户,在接触到一些特定话题时,确实会有类似的感受。首先,咱们不提什么“AI痕迹”这类框架性的说法,就从咱们做为一个知乎用户的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种“进入铁血网”的感觉。感觉的来源:信息呈现方.............
  • 回答
    关于当前是否是“收复台湾”的时机,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地缘政治、军事实力、经济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您提到的“全国动员”、“战时状态”、“美国航母丧失战斗力”、“全国处于瘫痪状态”等表述,需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些前提性的信息。 “全国动员”和“战时状态.............
  • 回答
    台湾近年的学生群众运动和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运动,虽然都带有学生参与的色彩,但在动因、目标、性质、组织方式以及最终走向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要深入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看它们的动因和目标。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运动,其核心动因是毛泽东发动的、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回答
    “女中”,这个词在大陆的语境里,如今可能更多地唤起一种历史的记忆,甚至有些年轻一代会觉得陌生。而到了台湾,提及“女中”,却依然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相当具体且普遍存在的概念。这种差异的背后,并非偶然,而是两岸社会发展历程、教育理念演变以及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为何台湾还有这么多“女中”,我们需.............
  •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能感受到身边一些朋友、同事,甚至是网络上的讨论,对台湾艺人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一些转变,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边倒的支持和喜爱了。这种变化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是绕不开的。 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民众认知变化,一些政治立场和言论很容易触动内地的观众.............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层面,并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从历史角度看:近代侵略的伤痛与历史记忆日本在近代曾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战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伤痕。包括甲午战争、七三一部队在内的许多历史事件,至今仍是中国民众心.............
  • 回答
    台湾的经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高度发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在全球分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 要详细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看:1. 经济规模与结构: 体量: 台湾虽然面积不大,人口约2300多万,但其经济体量在全球来看并不小。按照目前的汇率计.............
  • 回答
    台湾,这座太平洋上的岛屿,此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其处境之复杂,纵然是最为敏锐的观察者也难以三言两语道尽。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政治认同、经济活力与地缘战略等多重意涵。政治层面:两岸关系的敏感与博弈最牵动人心的,无疑是与大陆之间那段名为“九二共识”却又被不同解读的复杂关系。台湾内部,“中.............
  • 回答
    统一后的台湾电力供应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多方利益、技术、经济和政治因素。如果台湾实现统一,其电力缺口的解决将是一个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过程,其具体方案和效果将取决于统一的方式、程度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一、 评估统一后的电力.............
  • 回答
    台湾目前的情况以及“解放”后的定位,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如果我们纯粹从一个“省”的视角来审视,并且假设一个“解放”的场景,那么台湾的实力定位会非常有趣。台湾目前的经济实力:一个毋庸置疑的强省在当前状态下,台湾就已经是一个实力相当雄厚.............
  • 回答
    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腾飞,成就斐然,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要说“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甚至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台湾的经济依然是全球重要的参与者,尤其在半导体产业方面,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过去风光无限的时期相比,台湾的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瓶.............
  • 回答
    传统汉字究竟该称「繁体字」,还是现在台湾所称的「正体字」?这个问题触及了汉字演变、文化认同和政治语境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回答,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渊源、各方观点和背后的逻辑。一、 历史的视角:繁体与简体的由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繁体字”这个概念本身是如何形成的。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自然过程: 汉字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时代变迁、审美风潮以及流行文化输出方式的演变。与其说台湾“输出”了F4和王大陆,不如说他们的出现和走红,恰恰反映了不同时期台湾娱乐产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F4时代:偶像剧的黄金年代与“花美男”的横空出世回溯到2001年,《流星花园》横空出世,不仅在台湾掀起了收视狂潮,更是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