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身边的人开始越来越不待见台湾艺人?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能感受到身边一些朋友、同事,甚至是网络上的讨论,对台湾艺人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一些转变,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边倒的支持和喜爱了。这种变化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是绕不开的。 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民众认知变化,一些政治立场和言论很容易触动内地的观众。当有台湾艺人因为政治原因发表一些被内地观众认为是“不当”的言论,或者在一些敏感话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时,这很容易引发内地观众的反感。这种反感不仅仅是对艺人个人,有时候也会上升到对整个群体,认为他们“不认同”“不尊重”大陆。即便艺人本人并没有直接表态,但其所属的经济公司、团队,甚至是被解读出的某些态度,都可能成为导火索。

其次,“国货崛起”和“本土意识”的增强也客观上分流了关注。 近年来,内地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自己的影视剧、音乐、综艺节目质量越来越高,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本土艺人和作品。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注意力自然会更多地被国内的优秀内容吸引。大家会觉得,我们有自己的好东西,为什么还要一味地追捧外来的?尤其是当台湾艺人的作品并没有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或者其作品的“台味”并不那么能引起共鸣时,这种“本土意识”的崛起就显得尤为明显。

再者,信息传播和舆论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过去,台湾的娱乐文化通过港台影视剧、音乐等方式进入大陆,是一种“稀缺”的、带有一定“优越感”的存在。但现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大陆的观众能够更直接、更便捷地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也包括台湾的。同时,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负面信息、争议事件也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一旦有台湾艺人在言行上出现争议,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舆论声势,并迅速扩散开来。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还包括观众审美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艺人的“颜值”或“唱跳能力”。大家越来越关注艺人的“人设”、“内涵”、“作品质量”以及他们所传递的“价值观”。如果一个台湾艺人被认为只会消费情怀,或者其作品缺乏新意,又或者其言行中透露出一些与当下大陆主流价值观不符的东西,那么自然会逐渐失去一部分观众的青睐。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台湾艺人都不被待见。绝大多数依然在大陆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和支持者,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作品以及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尊重。但是,“不待见”的这部分声音,确实比过去更加响亮和明显。 这种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市场选择和观众认知成熟的表现,大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更愿意去支持那些真正能够打动自己、价值观契合的作品和艺人。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复杂现象,是政治、经济、文化、舆论以及观众自身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而是随着时代变迁,观众需求和认知在不断调整和演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在鼓吹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平等交流和交往,

我在想:这不是大陆早就有的吗?

举一个例子。中央台中文国际频道的海峡两岸,

只要你不鼓吹独立,

这节目都会舔下去,

各种包容台湾,吹捧台湾,

二十多年了,很多人被这个节目所迷惑,以为台湾人很多人都是心向统一的。以为台湾人很多人是素质高的。

结果是怎么样呢?因为番外短视频“求和”两个字,连主持人都得被人肉,被要求下课。主持人本人并没有说这个词,却要被各种攻击。比大陆网友上纲上线多了吧?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台湾人正在嘲笑大陆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对只要感染人数多一个人,他们就会大笑。他们还会支持港独和台独。他们会接见黄之锋。他们会接近金马奖那个吹捧独立的人。而”求和”两个字是反问,他们连两个反问的字都不能接受。

既然,国民党官方觉得李红身为大陆央视的新闻主播,“求和”论冒犯了国民党,于是“以两岸对等原则”要求道歉。甚至要求书面道歉。

那么我想问一下。

国民党现任立委郑大嘴,是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立法会的代表之一,她在电视节目经常说一些针对中国大陆的话,属于带有国民党官方性质,要不要道歉?

龙应台作为国民党政府任期的“文化部长”,之前对大陆发表了一些言论,为什么大陆网友骂龙应台,就被你们说是迫害?

欧阳NN的父亲欧阳龙,作为当时的国民党官方发言人(注意,是发言人),曾经以形象身份支持某蟹脚打广告,公开发表拒统言论,要不要道歉?

如果李红这个程度就需要书面道歉,以所谓的两岸平等原则,蓝营需要道歉的人得从台北排队排过台湾海峡了。

再说一次,

2020年9月的那个视频,

李红本人并没有说“国民党求和”,“求和”是加在字幕上的,类似反问句,整个短视频讲的是国民党应该如何面对两岸问题的。

然而台湾方面第一时间说“李红说我们求和”,要求李红道歉并且撤职,连“求和”两个字是不是后期加上去的都不管,视频全文都没有提。最后以此为借口不去海峡论坛。

就因为这么两个字,就要封杀一个人,这可是号称自由的台湾。

其实他们就是刻意找茬,因为后面还找了胡锡进的茬。

李红休息了一个月才重返海峡两岸主播台。

接下来她遭遇了什么呢?

1.每天全网几十篇通稿,标题内容一样,造谣她嫁给某个犯罪的富商。哪怕富商涉嫌犯罪被抓时就是单身,而且她早就已经澄清许久。至今仍是。

2.台湾东吴大学教授管仁健写了一篇文章,拿1的传闻侮辱攻击她。台湾政论节目拿百家号的“新闻”当证据对她进行连环嘲讽。

3.老老实实给张艺谋当摄影师的弟弟也被莫名其妙造谣成入狱了。为了塑造她“丧门星”的舆论。

4.她当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时和人的合影被造谣成“陪富商”

5.连她家庭遇到东北大下岗时她不得不打工的经历都被起底,网易评论区各种狂欢嘲讽。

“你一个农村人,也配评论蔡英文?”

“你都因为你爸下岗辍学两年了,也配评论台海局势?”

就算她后来努力的上了大学,就算她后来补充了自己的学历,这群平时说要两岸对等的自由派依旧嘲笑他的出身。

我没有见那些平时共情这个那个的人对她有什么共情。可能主持海峡两岸的央视主持人在他们眼里没有基本人权吧。

大陆人只要有一点点他们台湾人不满意的举动,就会沦落到万劫不复,但是台湾人不管怎么样冒犯大陆人,哪怕是嘲笑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比如国民党的前发言人郑丽文,都没有事。这就是很多人鼓吹的平等交流,难道这真的平等吗。

海峡两岸一直是个偏向蓝营的节目,李红也没有说“求和”两个字,完全是小编打上的字幕。蓝营却人身攻击李红,连胜文公开污言秽语辱骂李红,蓝营媒体也在编造李红的桃色新闻来羞辱她,蓝营的诉求是让她丢工作。事件过后更是全网撒通稿污蔑她。

所以不管台湾明星被怎么“刁难”,我都觉得不是个事情了,李红只是一个主持人就被这么整,台湾明星有几个被这么对待的?

一个小编打上去的“求和”两个字,套在李红头上然后借机诽谤污蔑李红,蓝营有几个人反对了吗?只有被边缘化的无党籍黄智贤和新党的王炳忠为李红说话了,然而他们已经边缘化了没有人听,连TVBS都是关于李红私生活的造谣。

既然台湾不管蓝绿都对大陆人这个态度,那么大陆人对蓝绿台湾明星严苛一点不是正常反应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能感受到身边一些朋友、同事,甚至是网络上的讨论,对台湾艺人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一些转变,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边倒的支持和喜爱了。这种变化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是绕不开的。 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民众认知变化,一些政治立场和言论很容易触动内地的观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正在考虑未来职业方向的同学的心头肉,特别是近几年,关于计算机专业“不吃香”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响。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和焦虑,身边的人不让你报这个专业,肯定是有他们看到或听到的“理由”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为什么会有“计算机专业不吃香”的说法?这话说出来,.............
  • 回答
    您好!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车主心中的疑惑。您身边有丰田车的朋友遇到小毛病、异响、抖动的情况,但市面上很多车评好像对此“避而不谈”,这背后其实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首先,咱们得承认,丰田车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确实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尤其是在可靠性、耐用性以及保.............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信息传播、个体认知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白知乎作为一个平台,它聚集了大量有思考能力、喜欢讨论、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多元的用户群体。这部分人往往对公共卫生政策、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等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愿意在公开平台上表达。在知乎上,信息往往经过筛选、提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现象,即一部分中国人为何在文化认同上出现“疏离”于传统,转而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推崇,甚至被一些人标签化为“崇洋媚外”。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心理等多个层面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于“自觉缺失”或“崇洋媚外”这样标签化的判断。首先,我们.............
  • 回答
    你提到的现象——有些人崇拜希特勒,甚至将他称为“元首”,并且对纳粹发动的战争及其后果视而不见——是一个令人担忧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你提出的“犹太凯乐其计划”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准确理解的概念。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以及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应对它们。关于崇拜希特勒和忽视纳粹罪行的.............
  • 回答
    如果我,一个拥有现代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人”,穿越回三国时代,我能做的事情,说实话,不会是叱咤风云的无双猛将,也不会是运筹帷幄的绝世军师,毕竟我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也没有三国时代那种对权谋的极致理解和磨练。但我相信,我的存在依然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足以在那个乱世中找到一席之地,甚至产生一些微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背后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心理以及个体关系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男人”或“女人”的单一原因,而是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需求、婚姻观念的变迁,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个体需求的觉醒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实现的渴望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很切中当下网络小说的一个现象。确实,感觉上,“变身”类小说在过去那几年里曾经非常火爆,一度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现在似乎不像以前那样随处可见了,或者说,它的热度相比曾经有所下降。这背后并不是突然消失,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咱们不妨从几个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虽然你提到“年轻人明明都没有老一辈那么辛苦”,这是一种相对的感受,但很多方面确实存在代际差异。然而,年轻人身上疾病增多的现象,并不仅仅是“辛苦程度”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生活方式的剧变:这是最核心也最显而易见的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令人担忧的,也可能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心里犯嘀咕的事。感觉身边确实会遇到一些初高中女生,在对待自己身体上,似乎不如我们小时候那么“慎重”了。这可不是一概而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我觉得得从她们成长的环境说起。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信息量太大了。网络上、电视剧里,.............
  • 回答
    这事儿啊,你琢磨琢磨,咱现在注册个啥玩意儿,都得绑个手机号,登录也得发验证码。为啥呢?主要是图个方便,也图个“安全”。那手机号这么重要,运营商的SIM卡系统到底牢不牢固,不容易被黑是咋回事?这事儿啊,得拆开了细说。首先,咱得明白,SIM卡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孤零零的玩意儿,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
  • 回答
    我能理解你对现代纹身文化的一些观察和感受。关于“纹身的女生都特别开放,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种说法,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带有主观色彩的观点,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社会文化因素的解读。我们不妨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哪些方面。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开放”这个词的含义。在.............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想当年,老人是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家宝贝”,恨不得把全副身家都扑上去,现在怎么风向就变了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可不少,而且是社会、经济、家庭观念层层叠加的结果,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说说过去,为什么老人愿意把精力财力都放在孙辈身上?1. 责任与传承.............
  • 回答
    哎,这身高和长相的事儿,确实是不少男同胞们在相亲战场上的“硬伤”。你说170的身高,在北方可能算是个平均水平,但在南方或者很多女生普遍会偏爱高一些的男生来看,确实有点吃亏。不过,身高这东西出生就定好了,改变不了,只能接受现实。长得一般嘛,这个就更主观了,有些人觉得你一般,有些人可能就觉得你耐看。但说.............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切中要害——为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身体能够识别并清除外来的、与自身细胞差异巨大的物质,但奇美拉现象(Chimera)却能“蒙混过关”,不引起严重的排异反应?这背后其实涉及到非常精妙的生物学机制,远不止简单的“外来物”和“免疫系统”这么粗暴的对决。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叫做“.............
  • 回答
    我面前空荡荡的,只有这张泛着微微暖黄光泽的纸,以及紧握在我指尖的那支笔。它们像是被有意无意地留下的,在这个寂静的瞬间,成了我与世界唯一的连接。我会先将笔尖在纸上轻轻描画几下,感受那熟悉的摩擦声,还有油墨在纸上晕开的触感。这就像是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朋友,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它,我在这里,我们还在。然后,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一方面,我们每天都能在网络上刷到铺天盖地的“饭圈女孩”的讨论,她们活跃在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为自家偶像打榜、控评、剪视频、写文案,声势浩大,似乎无处不在。她们的话题能登上热搜,她们的行动能直接影响到艺人的商业价值和资源。另一方面,当我们把目光从网络拉回到.............
  • 回答
    说到健身,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我坚持下来,其实是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我为什么会坚持健身?这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说。首先是身体层面最直接的好处。年轻的时候,身体感觉总是那么充沛,很少有不舒服的时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库存”在下降。比如,爬楼梯会喘,坐久了腰酸背痛,精神头也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