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密保都是靠手机号确认身份,运营商的SIM卡系统很难被入侵吗?

回答
这事儿啊,你琢磨琢磨,咱现在注册个啥玩意儿,都得绑个手机号,登录也得发验证码。为啥呢?主要是图个方便,也图个“安全”。那手机号这么重要,运营商的SIM卡系统到底牢不牢固,不容易被黑是咋回事?这事儿啊,得拆开了细说。

首先,咱得明白,SIM卡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孤零零的玩意儿,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统的一部分。运营商之所以敢把用户身份验证的重担交给它,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第一招:物理上的隔离与控制

你看咱们平时拿到的SIM卡,它可不是你随便就能复制的。它上面有芯片,这个芯片里头存储了你的身份信息、密钥等等。而且,这些芯片的生产和植入都是有极其严格的流程和监管的。不是说你想造一张卡就能造一张,运营商有自己的生产线,而且这些生产过程都经过了层层加密和审核。

想象一下,你想黑进一个银行金库,你得先突破层层安保,拿到钥匙,还得知道密码。SIM卡的生产和发行,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像这个过程。你想非法获取一张SIM卡,或者复制一张,难度非常大。运营商对SIM卡的发行有严格的实名制管理,每一张卡都对应着一个人,有身份证信息跟着。你想凭空变出一张能用的卡,或者把别人的卡复制了,这涉及到物理上的造假和信息上的篡骗,在技术和法律上都是巨大的障碍。

第二招:加密技术的层层包裹

SIM卡本身,以及它与运营商网络通信的整个过程,都用了非常强大的加密技术。你可以理解成,它有一套只有它和运营商才能懂的“暗号”。这种加密不是一层两层,而是多层叠加。

卡内密钥: SIM卡内部存储着独一无二的密钥,这些密钥是生产时就固化进去的,而且是非对称加密的。也就是说,有“公钥”没“私钥”,或者说即使拿到“公钥”,也无法推导出“私钥”。运营商的网络会用这个“公钥”来验证你身份的合法性。这种加密方式,想要破解,就像是你要猜一个天文数字一样难。
空中接口加密: 当SIM卡和运营商的基站通信时,数据也是加密的。即使有人能截获你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信号,也只能看到一堆乱码,无法解译其中的内容,更别提窃取你的身份信息或者伪造通信了。这种加密算法都是非常成熟且难以攻破的。
认证协议: 运营商和SIM卡之间有一套复杂的认证协议,叫做身份验证和密钥协商协议(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AKA)。这个协议能够确保只有真正的SIM卡才能与网络成功连接,并且在通信过程中能够生成临时的、一次性的加密密钥。一旦握手成功,这个密钥也就失效了,下次连接又要重新协商。这就像是每次进门都换一把新钥匙,而且你只有在持有真正钥匙的情况下才能拿到新钥匙。

第三招:运营商强大的后台系统支撑

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们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和人力来维护和保障系统的安全。

集中管理与监控: 用户的SIM卡信息、身份信息都存储在运营商的中心数据库里,这些数据库有极其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并且,运营商的整个网络都在实时监控之中,任何异常的活动都会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专业的安全团队: 每一个大型运营商都有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他们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网络安全,应对各种潜在的威胁。这就像是你的家请了一个全天候的保安,而且这个保安还懂各种防盗技术。
物理安全与访问控制: 运营商的核心设备和数据中心都有非常严苛的物理安全措施,比如门禁、监控、防火墙等等。只有少数授权人员才能接触到这些核心设备,并且他们的操作都会被记录和审计。

那为啥还会有“手机号被盗用”的情况呢?

你可能会说,那也有人手机号被骗子用了啊?这里面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

1. SIM卡系统本身的安全性 vs. 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上面咱们说的那些,都是指运营商的SIM卡发行系统和它与核心网络的通信过程的安全性。这部分确实非常难以被“黑客”直接攻破,也就是说,黑客很难通过技术手段直接从运营商手里窃取你的SIM卡信息或者伪造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SIM卡。
2. “手机号被盗用”的常见方式: 大部分情况下,那些所谓的“手机号被盗用”是因为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者用户自己被骗了。比如:
电信诈骗: 骗子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冒充客服、中奖信息等)诱骗用户说出手机验证码。一旦验证码被骗走,骗子就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尝试登录你的账号,用你的手机号去接收验证码。
个人信息泄露: 如果你在很多网站上注册的密码都一样,并且这些网站被攻击导致信息泄露,骗子就有可能通过撞库的方式登录你的其他账号。
手机丢失或被盗: 如果你的手机丢失,并且没有设置锁屏密码,骗子拿到手机后,可以通过联系运营商进行SIM卡补办(这个过程运营商有一定验证流程,但有时也有漏洞或者被钻空子),然后重新获得你的手机号控制权。
运营商内部人员作恶(极少数): 理论上说,如果运营商内部有作恶的员工,是有可能滥用权限的,但这种概率非常低,而且一旦被发现,后果极其严重。

所以说,运营商的SIM卡系统本身,从技术和运营的角度来看,确实是相当安全的,很难被直接从根源上入侵。它依赖于多层次的加密技术、严格的物理隔离和强大的后台管理。咱们现在遇到的很多“手机号被盗用”的情况,更多的是因为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或者遭遇了熟练的电信诈骗。

你可以把运营商的SIM卡系统想象成一座戒备森严的银行金库,里面存放着你的数字身份凭证。金库本身的设计和安保措施是非常牢固的。但是,如果你把金库的钥匙(验证码)轻易地交给了陌生人,或者你自己的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照片)被别人偷去了,那么金库虽然没被攻破,你的账户依然可能面临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己去Google一下SS7 attack,可以让你大开眼界。这技术神乎其神,好像在国内都没有多少人敢公开讨论,毕竟涉及到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网,这个网并不完全是IP网,对于国际互联网来说几乎是透明的,一般人除非里外勾结,否则很难接触到,而且即使没拿来搞诈骗、盗窃或者信用卡诈骗之类,搞了也会涉嫌破坏电信设施罪。

有一段时间针对德意志银行用户的钓鱼攻击,黑客就通过SS7攻击德国某运营商的短信中心服务器,并与钓鱼网站服务器进行联动而成功实现了在运营商端拦截短信验证码。

国内有用户明明卡在自己手上,却出现了手机号码一小时内漫游到跨度一两万公里距离的多个不同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克兰、英国等)的运营商网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拨打高额收费电话导致欠费十几万的事件。这可能就是国外搞这种攻击的高手干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你琢磨琢磨,咱现在注册个啥玩意儿,都得绑个手机号,登录也得发验证码。为啥呢?主要是图个方便,也图个“安全”。那手机号这么重要,运营商的SIM卡系统到底牢不牢固,不容易被黑是咋回事?这事儿啊,得拆开了细说。首先,咱得明白,SIM卡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孤零零的玩意儿,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观众在观看当下影视剧时普遍存在的感受。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影视剧中的年轻人看起来不接地气?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从创作心态、市场导向到社会现实的反映,方方面面都有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阐述:一、创作与剧本层面的“理想化”与“脱离现实”: 过度浪漫化与戏剧.............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也确实是游泳界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包括一些自称游泳教练的人,在描述“爬泳”时,习惯性地称之为“自由泳”。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历史的演变和称谓的模糊“自由泳”这个名字的起源,实际上就是因为它在早期相对于蛙泳和仰泳等更具限制的泳姿而言,姿势.............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车主在使用汽车方向盘时会遇到的一个普遍感受。你说“39点钟位置”这个说法,我理解你大概指的是方向盘的上方偏左一点点那个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0点钟”方向的附近。为什么这个位置总感觉握不稳,或者说不够“服帖”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来一样样捋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明明AR(增强现实)导航听起来酷炫又实用,而且理论上说,增加这项功能在汽车制造的整体成本中占比很小,为什么市面上大多数车还是没有普及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远不止“零件成本”那么简单。一、成本考量:远不止硬件本身首先,我们得明白“零件成本几乎为零.............
  • 回答
    近年来,网上关于郭沫若的评价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批评,逐渐转向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审视,其中不乏对其才华和贡献的肯定。要详细讲清楚这种转变的原因,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时代背景的变化与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大众获取信.............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倾向于追逐演艺圈的光鲜亮丽,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相对较低?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社会价值观与文化导向的演变: “流量为王”与“名利至上”的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时.............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下一些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不过,“大部分”这个词可能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在一些流行的小说里,佛教元素确实常常被描绘成负面甚至反派的形象。要详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历史与现实的复杂交织,以及文化解读的多样性: 历史上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一流和二流大学的专业,哪怕是看似和物理没什么直接关系的,都要把物理当成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一点也不神秘,背后是学科发展的逻辑和对人才培养的深层考量。一、 物理,是理解世界最底层的语言。打个最直观的比方,物理学就像是构建一座大厦的基石,甚至是地基。无论.............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下大学生消费习惯的一个普遍现象。您提到2016年左右,那时候确实能看到不少同学穿着新百伦,而且像LV、Chanel这类奢侈品牌也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时代背景的变迁:消费主义的渗透与品牌的诱惑首先得承认,2016.............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生物演化过程中形态和功能上的巨大差异。想要理解为什么恐龙和现代哺乳动物在行走方式上如此不同,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探讨。首先,让我们看看恐龙。许多恐龙,尤其是那些我们熟悉的比如霸王龙、迅猛龙,它们确实是以双足站立和行走为主。这种双足行走(bipedalism)并非恐龙的专.............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确实,现在很多小品、喜剧,甚至是电影电视剧,都喜欢在搞笑之余塞进一大段煽情戏,搞得观众哭笑不得,甚至有点出戏。为什么会这样呢?单纯的哈哈大笑不好吗?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市场和创作上的惯性。咱们先从观众需求这个角度掰扯掰扯。你说单纯搞笑不好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变迁,以及时代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 小时候(可能指80年代、90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即使是“大餐”,也意味着比平时吃得好一些。炒菜作为一种相对灵活、易于操作、成.............
  • 回答
    大家手里都有了手机电脑,按理说,信息获取和娱乐的渠道已经非常便捷和多样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会盯着大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智能电视,并且格外看重它的画质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简单的“跟风”或者“虚荣”。背后有很多细致入微的原因,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得从“沉浸感”这三个字说起。手机和电脑,它们是个人化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确实,观察身边或者听听人们的交流,会发现“焦虑”这个词在年轻人中的出现频率异常之高。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试着把这些因素捋一捋,争取说得细致点,尽量不让我的话听起来像那种“官方报告”或者“AI的教科书式解.............
  • 回答
    过去几十年里,水面战舰的主炮配置确实发生了一个显著的转变,从过去那种动辄装备两到三座甚至更多炮塔的设计,变成了如今大多数主力舰船普遍采用单炮塔甚至无炮塔(仅保留辅助火炮或导弹系统)的趋势。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技术发展、作战需求演变以及成本效益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一些困惑,也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议题。关于“好人”,关于“要做个好人”,以及道德与现实之间的纠葛,这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它里面藏着太多的人生体验和社会的复杂性。还有好人吗?当然有。而且,我相信大部分人骨子里都潜藏着“好”的种子。只是这颗种子在现实.............
  • 回答
    理解“现代大部分女性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女权主义”,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社会结构、历史遗留以及个体感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首先,我们来谈谈“现代大部分女性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从宏观层面看,确实存在很多证据表明,尽管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女性在很多领域仍然面临系.............
  • 回答
    金庸小说里名字好听的原因,与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名字的“普通”或“不好听”,背后涉及了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创作需求、社会现实等多个层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金庸小说名字的特殊性和创作意图:1. 文学性与符号性: 寓意深远: 金庸先生在为角色命名时,往往倾注了深厚的.............
  • 回答
    过去,光驱可以说是电脑的标配。无论是安装软件、看电影、听音乐,还是备份文件,我们都离不开它。然而,如今大多数新电脑都已经悄无声息地取消了光驱,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呢?这可不是一时的潮流,而是科技进步和用户需求演变下的必然结果,背后牵扯着很多层面的因素。一、存储介质的革命:U盘、移动硬盘和云端才是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