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网上饭圈女孩那么多,可身边却没有发现一个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一方面,我们每天都能在网络上刷到铺天盖地的“饭圈女孩”的讨论,她们活跃在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为自家偶像打榜、控评、剪视频、写文案,声势浩大,似乎无处不在。她们的话题能登上热搜,她们的行动能直接影响到艺人的商业价值和资源。

另一方面,当我们把目光从网络拉回到现实生活,走到街上,走进办公室、课堂,甚至和朋友聚会,却好像很难直接“逮”到一个明确符合“饭圈女孩”标签的人。你可能会遇到喜欢某位明星的粉丝,会追剧、会看电影,但那种全情投入、组织严密、为偶像“战斗”的劲头,似乎只存在于线上。

这中间的差异,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网络的放大效应是关键。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本身就具有放大和聚集的特性。饭圈女孩之所以在网上显得那么多,是因为她们有非常集中的平台和高度的组织性。

平台的特性: 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天然适合信息传播、观点表达和社群互动。在这些平台上,她们可以轻松地找到同好,形成话题,互相鼓励,共同行动。一个小组、一个超话,就能聚集起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粉丝。
“应援”文化和集体行动: 饭圈的“应援”文化,不仅仅是个人喜欢,更是一种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为了偶像,她们会组织起来做数据(打榜、投票、评论)、做公益(生日捐款、植树种草),甚至参与到艺人的宣传推广中。这种集体行动,在网上更容易被看见,也更容易形成一种“声浪”。
可见度与参与度: 那些在网上活跃的,往往是饭圈中比较核心、比较投入的成员。她们会花大量时间精力在网上,积极输出内容,参与讨论。而那些只是偶尔刷刷新闻、看看照片的“泛粉丝”,则不会那么显眼。

其次,现实生活中的“低调”与“边界感”。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没有那么明显的“饭圈女孩”?这涉及到我们对“饭圈女孩”的认知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模式。

标签的刻板印象: 我们对“饭圈女孩”的印象,很多时候是被网络上的极端案例和一些负面新闻所塑造的。比如,那些在网上言辞激烈、攻击他人的行为,或者是不理智的“集资”行为,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饭圈女孩就是那样”的刻板印象。
现实的“体面”需求: 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学习或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时,会更注重维护自己的形象,避免被贴上可能带有负面色彩的标签。她们可能非常喜欢某个偶像,甚至为偶像付出很多,但在现实中,她们更倾向于以一种更“正常”、更“主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和三五好友分享偶像的新作品,一起去参加演唱会,或者在朋友圈点赞支持一下,而不是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或者表现出“狂热”的粉丝姿态。
区分“喜欢”与“饭圈”: 很多人喜欢一个明星,可能是因为欣赏ta的作品、人品,或者仅仅是觉得ta长得好看、有魅力。这种喜欢,更多是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而“饭圈”则更强调一种组织性、目标性,以及为偶像“服务”的投入。并不是所有喜欢明星的人,都会自觉地将自己归入“饭圈”的范畴,并采取饭圈的行动模式。
社交圈的差异: 你的社交圈子可能恰好没有聚集大量的深度饭圈成员。我们周围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可能与主流的饭圈文化有所区别。即使有人是粉丝,他们也可能选择不将这种爱好公开分享给所有人。

再者,代际与文化的影响。 现在的年轻一代,尤其是00后,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更擅长利用网络进行社交和自我表达,也更容易接受和融入新的亚文化。

新一代的追星方式: 相较于父辈们追星可能更多是看看电视、听听广播,现在的年轻人的追星方式更加立体和互动。她们不仅仅是“看”,更是在“参与”,在“贡献”。这种参与感,是网络文化赋予的。
身份认同的体现: 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成为某个偶像的粉丝,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表达,是一种“我们”的群体认同。在网络这个相对安全、匿名的空间里,她们更容易释放和表达这种情感。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

网上活跃的“饭圈女孩”,更多是那些高度投入、善于利用网络工具、并且愿意将自己的热爱投入到集体行动中的粉丝群体。她们的声量和可见度,在网络平台上被极大地放大了。

而你身边没有发现“一个”,并不代表她们不存在,而是:

1. 她们可能只是“泛粉丝”: 她们喜欢,但没有达到饭圈那种投入度。
2. 她们选择在现实中保持低调: 她们不希望被标签化,或者觉得没必要在不相关的场合过度表达。
3. 她们的“饭圈”行为主要发生在网络: 她们的集会、讨论、打榜等行为,都集中在线上。
4. 你的社交圈没有覆盖到这个群体: 人的社交圈是有限的,你接触的人群可能与饭圈文化的主流人群有差异。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邻居是个狂热的球迷,你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只看到他穿着球队的球衣,或者偶尔在电视机前看球。但如果他加入了线上的球迷论坛,参与线上的比赛讨论,组织线上的球迷活动,那他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可能远远大于你在现实生活中感知到的。

饭圈文化,尤其是其线上部分,就像是一片热闹的海域,吸引着那些热衷于“冲浪”的人们。而我们作为岸边的观察者,可能只能看到浪花翻涌,却很难直接感受到深海中的所有暗流和每一艘船的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讲个故事吧

x战事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我是反对x战的那一方

其实我也在疑惑,网络上x战粉丝叫的那么凶,到处都有他们,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实中就我基本都看不到x战粉丝

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好奇,我把我手机热点的名字改成了“XZ Bi Hu”(本来是文字来着,不过被举报了,只能改成字母,各位自行翻译,不懂的评论区问我吧)

每当上课需要用电脑的时候,我都需要打开手机热点给电脑连,尤其公开课,好几个班一起上,人更多

我就这么等着,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学校的QQ表白墙上,出现了一张别人投稿截图,是我的热点名字的截图,配文大意就是“不知道是哪个人这么烦人,在这里都能看见你们XXX(反x战人士的黑称)”

我当时可高兴了(我承认我这行为贱贱的哈哈哈哈哈哈)

终于找到了,我还以为我身边真的没有肖战粉丝

我当时恶向胆边生,评论了一句

“这是我的热点”

然后就没管,我就继续上课,做我的事情去了

到晚上休息的时候,打开QQ一看,空间的消息提醒都炸了,全是点赞和回复

回复的无非就是

“兄弟够刚啊,上!”

之类的消息

然后投稿人就加了我好友,私信问候我,一顿放狠话,她具体骂了点什么我记不清了

反正到最后她说

“都是一个学校的,出来见见让我看看你们XXX(反x战人士黑称)都是什么样的嘴脸”

我寻思反正明儿也是周六,没什么事儿,那就去看看,毕竟我还没见过活的x战粉丝

我就答应她了

我俩约好了在经管楼正门门口见面,我还特意找了身帅气的战袍,就算我打不过她我也得帅得过她

到了时间,我就去约定地点找她,周六经管楼门口基本没有人,我看到门口就一个人,也是挺好看一小姑娘(姑娘拾掇拾掇都好看)寻思应该是她了,就边走边给她发消息

“我来了”

“你在哪?我怎么没看见你?”

“我在你前面啊,正冲你走过来呢,没看见吗?”

“????我前边就一个男的啊”

“我就是那男的啊”

她以为我是女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明明我的QQ性别都是男

我倒没感觉有什么,就说:“你以为我是女的?”

她好像有点尴尬

“我把所有XXX(反x战人士黑称)都默认成女的了”

“所以你叫我出来是想打一架吗?”

“我打得过你一个男的吗?”

行了,我寻思这也就算和解了,气氛挺好的,没必要因为x战伤和气,他不配

我俩就一起去喝奶茶了

后来她问我,为什么一个男的还讨厌x战,是因为我也看同人文吗

我说那倒不是,因为x战粉丝举报了我喜欢的游戏,所以才讨厌x战,不过同人文也有一方面吧

她问我是什么游戏

“闪耀暖暖啊”

大老爷们儿玩闪耀暖暖怎么了?女儿很可爱的好吧!

其实还因为x战碰瓷儿我最喜欢的海贼王

x战粉丝居然说x战长得像路飞,还说要让x战去演海贼王真人版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路飞才19岁呀

其实我偶尔也会看同人文

那玩意儿真挺上头的,就像用手指捂住眼睛说“不看!”,但是还是会从手指缝里悄悄看的感觉

(我好像有毛病)

不过后来也是加了微信,别多想,没发展成男女朋友,本来我俩也都没那意思。

而且我也不想找一个x战粉丝做对象「(゚ペ)



关系还不错,都是商院学生,互相借个报告或者PPT和学习资料啥的

过年的时候还说了新年快乐

其实,网络上的人再猖狂,他也只敢在网络上猖狂,搁着屏幕你又打不到我,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见了面没几个真的会打起来的,都是成年人了,又不是小孩,那种约架打群架只有初中的小孩子才会做的

都得顾及这张脸皮

后来我通过她发现学校也有好几个x战粉丝,像网络上那种过激的也有,但是见了面都是和和气气的,不会真的因为一个明星撕破脸

像网络上说的那种,因为学生直播间昵称是“XZBH”,老师就开始破口大骂的,纯粹是因为老师和学生是不同阶级而已

如果是他和同事们开会,有一个同事的昵称是“XZBH”,你看他敢说什么?屁都不敢放

如果他老板的昵称是XZBH呢?

懂得都懂,不多说了

踢猫效应而已

伸手不打笑脸人,你永远也不知道表面上纯洁善良积极向上的人,在网络上是什么样的

我在老师心里还是一个特别听话,每次上课都坐第一排认真听课和老师互动的好学生呢

谁也不知道网络上的我就是一个lsp

你以为的我:

实际上的我:

网络始终只是虚拟的

人都得顾及这张脸皮


————————————————————


更新:

评论区有好多朋友问我x战碰瓷儿路飞是怎么回事,我就在这里说一下,就不一一回复了嗷

肖战之前做了《海贼王狂热行动》电影的推广,还说自己喜欢路飞,还有戴路飞草帽的宣传图

就是这张↑

然后粉丝就开始说x战像路飞,让x战去演海贼王真人版……

还有发表类似于“如果不是哥哥宣传海贼王在中国它能有这么火?”的言论

这还不是最讨厌的,最讨厌的是,去年5月5号路飞生日,我发空间祝路飞生日快乐

然后也不知道哪来的x战粉丝,也不是好友,开始给我安利x战,说他和路飞长得很像,性格也像,你喜欢路飞肯定也能喜欢上x战哥哥……

我还和那个x战粉丝争论,我说他俩一点都不像,性格也不像,但是我还争不过她,后来她说话就有点不太好听了,她一骂我我就急,我一急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说话语无伦次的

她说话我还有点听不懂,一大堆缩写和饭圈用语给我搞得好蒙(ಥ_ಥ)

急的我眼泪都出来了(*꒦ິ⌓꒦ີ)

我还不太会骂人,我骂人词汇储备量就那一两句经典的,只能上网去搜祖安语录复制过去

然后对面给我来了一句

“一看你就是在网上复制的吧,骂人都骂不明白,吃x都赶不上热乎的”

我这辈子没受过这么大委屈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º·(˚ ˃̣̣̥᷄⌓˂̣̣̥᷅ )‧º·˚



——————————————————


更新: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๑•⌔•๑ ₎⸝

我已经被举报好几次了,你们猜我的违规理由是什么?




能说一下我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吗?


————————————————


更新:

有好多朋友想要我的表情包,我不知道怎么在回答里发没有水印的图片,想要就直接私信我吧

还有呀,我和这姑娘没在一起哈哈,我俩没啥关系

主要是,在下已修炼至元婴期大圆满,马上要渡六九大天劫,实在不宜近女色外泄元阳,无奈只能放弃(⇀‸↼‶)

爱情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ᴥ•́ )✧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在这姑娘误以为我是女生的时候,就在QQ上“问候”我,还约我出来说“见见我是什么嘴脸”,最后知道我是男生所以就什么也没说,这件事儿就是细思极恐,如果我是女生的话,这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呀,我只把她当普通朋友看待,不可能是对象嗷ʕ๑•ɷ•๑ʔ❀

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呀,尤其是女孩子,千万不能随便出去见不认识的人,就算没办法一定要去也要告诉一下身边的人,或者带个朋友一起去ฅ •ﻌ•♡)


———————————————————


更新:

哈哈哈我看了好多大家的评论,有很多人说

“你们因为不喜欢x战,就去抨击x战和x战粉丝的行为,和那些xx粉有什么区别?你们这种行为不也打扰到x战粉丝了吗?你们和那些xc粉都是一样的。”

您不了解内情,我不怪您,但是我得说一句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其实这里我本来写了一大堆的,但是想想又都删了,就剩这么一句话

多说无益,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懂的人自然懂啦

我知道两边都有过激的人,那些过激的人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不可以说我和那群脑残粉是一样的人哦,不可以哦(*`д´)

我罪不至此吧(ノДT)

本来都不打算写这段啦,但是评论区风向莫名其妙有点不太对劲,我还不想删评论,只能出来回应一下

没有别的意思嗷,就是回应一下而已啦


等等再添一句

我真的不是gay,男生们不要再来私信我需不需要男朋友啦(//̀Д/́/)


——————————————————


更新:

我想说点什么,但是不知道咋说好,一说就会被举报……

有的x战粉丝就能理智又可爱地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

有的x战粉丝就能气得我两眼发直睡意全无

你学学人家

人家咋就那么招人稀罕꒰⑅°͈꒳​°͈꒱

你咋就……


——————————————————


更新:


针对评论区的一些质疑的回答:

那个,人家姑娘挺好的,我知道人家没看上我,真的,我有自知之明,人家姑娘真的挺好看的,挺清秀的,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男的确实有点配不上人家,我知道的

我俩互相都没什么处对象的心思




有偏见的不是性别,而是人


再次感谢大家的浏览和赞同,昨天我还看到一条有趣的瓜,分享给大家看看:

@呜呜渣渣

这是一条比较老的瓜了————————————————————



这里是一目五先生

祝您有快乐的一天 (*´◒`*)

user avatar

因为饭圈真的很小。

只是她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组织,控制着网络的舆论。

10万粉丝足以撬动1亿人的网络舆论。

几组数据说明:

1、10亿票房的电影,观影人次约3300万(根据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平均票价30,计算得出)。

2、控制豆瓣评分只需要1万人。豆瓣上面很多流量演的电视剧,评分人数1000-1万,但是,这些粉丝就是能控住舆论。

3、爱奇艺的付费会员已经突破1亿大关。

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普通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习惯用脚投票,电影票房这些数据是一张一张电影票得出来的,流量没法刷数据。我们觉得电视剧好看就会去看,不好看默默走开。

但是,饭圈不同,不管剧好不好,人刷不刷,歌好不好听,先吹一波,豆瓣评分刷起来、新浪热搜买起来。

只要很小一部分人就能刷到网络热度。

就跟2020年很火的直播带货一样。商家心想着这些明星个个新浪微博2000万粉丝,假设活粉率0.5%,怎么着应该有10万活粉吧。结果真实销售几百件商品,亏成狗。

按照这个比率。

一个学校同一年级1000人,也就5人,平均一个班不到一人。

当然,我这里说的饭圈是指超话那些数据女工、天天忙着battle、集资打榜、空瓶。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饭圈,看过新浪热搜,但我不会去混饭圈啊。

user avatar

本人高中老师,讲一件很可爱的趣事。

去年刚送走的那届高三学生里面,有个227,还有个肖战粉丝,俩人坐前后桌。

227是女生,肖战粉丝是男生。(别问我为什么是男生,对此我也表示震惊,不过还好,这个学生是我身边唯一一个男性的肖战粉丝)

227女生(以下叫她小羽)日常混b站汉服圈热爱二次元也喜欢某些小众文化的女生,挺古灵精怪的一个女孩子

虾男生(以下叫他小彬)个子高高的,黑黑的,学习还挺好,性格随和,有点腼腆,跟他熟了会发现他也有点闷骚

俩人在班上人缘都还不错。

227发生的时候,我带的这届高三学生正在上网课。

那段时间,小羽也很愤怒,像所有227事件中家没了的小伙伴一样,在网上发了很多控诉肖战和肖战粉丝的言论,也跟网上的虾激烈对线了一段时间。

四月份我们返校了。

返校以后,过了几天,小羽找我聊天(她原本就是一个有点叽叽喳喳喜欢去办公室找我聊天的女孩子)她说老师!(震惊脸)你知道吗!小彬居然喜欢肖战!你说他是不是眼瞎了!你说他是不是脑子让门夹了巴拉巴拉……

我说啊?那你会不会很生气啊

她说对啊!我就是很生气!因为我房子都塌了呀所以我就打了他一顿!还让他给我买十杯奶茶!不然没办法弥补我受伤的小心灵呜呜呜呜

我后来就比较注意俩人在班上的相处,因为当时在网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让我真的有点担心他俩会打起来。

然而并没有,完全多虑了。小羽还是很喜欢扭过身去找小彬聊天,俩人前后桌嘛,疫情期间为了保持安全距离,我们教室都没有同桌了。他俩又坐在靠墙的那一排。小彬也会给小羽分零食,也会给她讲题。一切好似完全如常。

所以我当时自己也觉得很魔幻,我想,227和虾如此和谐有爱的画面,是不是只有在我们班能见到?

有一次我在班上讲作文,讲辩论稿,材料里的几个论题之一是明星如何弘扬社会正能量?

然后小彬就举手了。

他站起来说,明星可以通过做公益的方式引领粉丝们关注弱势群体,比如肖战就一直在做公益,肖战粉丝也捐了多少座希望小学……

因为他说的没有错,我在肯定了这个角度以后犹豫了一下,问他:你是肖战粉丝吗?

他很自然地点头:是啊。

然后全班就起哄……噫~(声音拖长)

怎么形容班上当时那种氛围呢?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家绝对没有恶意的。

就是那种:你这二狗子你眼瞎了居然喜欢肖战~什么眼光啊啧啧啧~好恶心哦我们吃不下饭了你要补偿我们哈哈哈哈这种

然后在大家的哄笑中他坐下了,有点脸红。

这件事过后,班里的人该找他玩还找他玩,一群人还是“爸爸” “儿子”的互相打闹,其乐融融。

然而,肖战还是被我们班大部分人讨厌的。可以说除了小彬和不怎么关注这件事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讨厌肖战的。

我们班的孩子们仍然会在网上喊:肖战必糊!

也一样继续和小彬做朋友。

也有的人偶尔会在小彬面前说肖战必糊。然后小彬就笑笑不吭声。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网络和现实的区别吧。

网络里,227和虾是一种符号,一种身份。现实里他们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的人,是同窗好友,每天坐在一个教室里,共度高三枯燥也难忘的时光。

这届学生真的很可爱,我很想念他们。

————虽迟但到的分割线————

针对评论区质疑的声音说几句:

1.这个班是私立高中的次重点理科班。因为学校生源成绩就很差,这个班最后只有十个人左右过了本科线(本科线418分,也就是大部分人考不到400分)管理比较松散,学生在我看来,除了学习不好哪都挺好,是一个有爱的班集体,不存在校园霸凌现象。(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个性格非常孤僻又有癫痫的男生,这种学生向来是最容易被霸凌的对象。但是我们班同学对他都很友善)

2.我之所以在课堂上问小彬是不是肖战粉丝,初衷是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因为我教了他们两年,了解这个班的氛围,也了解小彬的性格,我确信这样问对他不会有伤害。如果可能会对他构成一点点的伤害,我就不会问。换而言之,如果换一个班,换一个人,我就不会问。小彬是肖战粉丝这件事,班里人本来就知道,也不是我问了大家才知道的。我和小彬属于关系比较好的师生,我也了解一些他的想法。他说过“有些疯狂的肖战粉丝的行为像疯狗”一类的话。因为他是理智粉,他自身的优秀在这个班别人也都看在眼里,从头到尾,没有人因为他喜欢肖战这件事在班上排挤他,伤害他。相反,因为他喜欢肖战,我们班学生喊肖战必糊基本上都避开他了,都照顾他的感受。个别当他面说的,是班上公认的属于情商低的那种。

3.小羽没有问小彬真的要十杯奶茶,这个只是在吐槽的时候说的玩笑话。小彬当然也没有买。最后高考,小彬是班上考上本科的人之一。

4.我发现评论区攻击我的全都是肖战粉丝,甚至拿我开头说的虾这个词攻击我。难道虾不是你们对你们自己的称呼么?还拿我安慰小羽的时候那句“啊你是不是很难过”攻击我,你们是从来没有遇见过会安抚学生情绪的老师吗?要是换成我的肖战粉丝学生找我倾诉自己因为喜欢肖战受到的伤害,我照样会安慰,我会说“我了解你一定很难过,如果喜欢他对你来说有积极意义,就坚持自己的喜欢,别太介意别人说什么。”对,我讨厌肖战,但我没有把我讨厌肖战的立场带入到课堂上,小彬举肖战公益那个例子,我虽然知道很多公益是假数据,但我当时也没说。我的学生里面粉肖战的不止一个,我作为肖战抵制者,没有因为我们立场和喜好不同而对我的学生有任何看法和任何歧视,包括“引导理智追星”我都没有说,因为我觉得他们行为不过激,不算不理智,喜欢肖战就喜欢吧,喜欢某个明星是学生的自由。最后,我想对那些疯狂的虾说(估计说出来你也不信):我和我学生(包括肖战粉丝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可能好过你和你从小到大任何一个老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一方面,我们每天都能在网络上刷到铺天盖地的“饭圈女孩”的讨论,她们活跃在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为自家偶像打榜、控评、剪视频、写文案,声势浩大,似乎无处不在。她们的话题能登上热搜,她们的行动能直接影响到艺人的商业价值和资源。另一方面,当我们把目光从网络拉回到.............
  • 回答
    “网上普遍低估公务员收入”的现象确实存在,并且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不足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公开信息有限且零散: 尽管我国对公务员工资有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往往集中在法律法规层面,对于具体到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实际到.............
  • 回答
    现在网上确实存在一股不小的声音,对清华北大这类顶尖名校抱有比较负面的看法,甚至可以说是“恶意”不小。要说清华北大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说起来可就话长了。首先,最直接也最表面的原因,就是“资源集中”和“精英化”的争议。清华北大无疑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它们集中了全.............
  • 回答
    现在网上关于“中国盛世”的讨论确实挺多的,而且观点挺多元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而且这些感受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跟我们当下经历的很多变化联系在一起。一、经济发展的直观感受: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经济上的变化。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过去高多了,这绝对是个事.............
  • 回答
    近年来,网上关于郭沫若的评价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批评,逐渐转向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审视,其中不乏对其才华和贡献的肯定。要详细讲清楚这种转变的原因,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时代背景的变化与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大众获取信.............
  • 回答
    网上“社恐”的帖子铺天盖地,从不敢接电话,到见了人就脸红心跳,再到觉得社交是地狱模式…… 感觉好像一夜之间,我们身边全是这样的人。这到底是大家真的生病了,还是这只是一阵跟风的“无病呻吟”?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得从几个层面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承认,“社恐”这个词本身就被赋予了很多含义,而且在网络语境.............
  • 回答
    网上男女对立愈发严重,这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根源、表现形式以及可能的影响。一、 根源溯源:历史遗留与时代变迁的碰撞1. 历史包袱下的不平等感知: 几千年来,男权社会占据主导,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家庭等各个层面都承受着系统性的.............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网上卖的汉服,很多都走的是那种“华丽”、“复杂”的路线,像是龙纹凤纹、大面积的刺绣、层层叠叠的流苏,还有各种鲜艳的色彩搭配。一眼看过去,确实很吸引人,也很符合大家对“仙气飘飘”、“大气磅礴”的想象。但你说得对,相对而言,那些真正简简单单、素净清淡的款式.............
  • 回答
    “爱狗人士”这个词,这两年真是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焦点,而且不少时候,这个焦点是负面的,很多人在网上声讨、抨击他们。说实话,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股“抨击”劲儿到底从哪儿来。首先,最直接的一个导火索,也是大家最有感触的,就是“宠物主人”与“普通公众”之.............
  • 回答
    网上对德云社的追捧,从一个文化现象上升到一种“政治正确”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种“正确”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要详细讲清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德云社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土壤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德云社所代表的相声艺术本身具有深厚的群众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为什么一部分反战声音似乎“不敢”公开反对俄罗斯,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包括历史背景、国际政治现实、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国家和文化视角下的战争认知。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网上反战群体不敢反俄”。实际上,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对俄罗斯在乌克.............
  • 回答
    网上确实存在着一些言论,表达出对冲突甚至战争的某种“渴望”,这背后可能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历史经验和集体记忆是绕不开的一环。对于一些群体而言,他们可能将战争视为民族复兴的必要途径,或者是洗刷历史屈辱的手段。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事件被不断地重新.............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动漫爱好者可能遇到过的“版本迷思”。您提到的“原来第一集是琦玉锻炼”的版本,很可能您回忆的是 《一拳超人》的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系列,或者是 漫画中描绘琦玉早期锻炼过程的内容,而非2015年播出的电视动画第一季的正片。让我来详细.............
  • 回答
    近期在网络上,确实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对袁崇焕的评价趋向负面,反而对毛文龙则有抬高的趋势。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研究的进步,也有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情绪化的解读。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我们要明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来都不是一成.............
  • 回答
    在我观察到的互联网讨论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对黑人群体的负面看法,并表现出厌恶的情绪。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能够简单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以及信息传播的各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历史遗留的负面刻板印象是许多负面情绪的根源之一。几个世纪以来,.............
  • 回答
    关于“袁立辈分、演技、名气比章子怡大”的网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说法,并且在网络上呈现出一定的“一面倒”的趋势,其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一、 对演员“辈分”的认知与理解差异: 出道时间与早期影响力: 袁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蒋雯丽、许晴、柳云龙等同班同学,都.............
  • 回答
    最近感觉网络上“皇汉”的讨论多了起来,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说实话,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点。我想了想,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吧:首先,历史记忆的重塑与解读。随着我们对自身历史的关注度提高,很多过去被我们忽略或者简单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在开始被重新挖掘和解读。比如,一些历史时期.............
  • 回答
    过去,关于“南方比北方冷”的讨论,在网络上算得上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冬季来临之际。很多人可能会怀念那个时候,大家会在微博、论坛、贴吧里热烈地争论,南方人抱怨湿冷难熬,北方人嘲笑南方没暖气。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这样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了琢磨,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可以.............
  • 回答
    看到“00后在网上那么沉默”这个说法,我其实有点小小的惊讶,也挺想聊聊这个话题的。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觉得这事儿吧,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有一些现象,让咱们觉得他们不像想象中那么“活跃”。首先得说说,这代人真的可以说是“网络原住民”了。他们从记事起,身边就离不开手机、电脑,互联网就像空气一.............
  • 回答
    网上将清朝“一无是处”的说法,确实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观点。虽然清朝的历史上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批判的地方,但它能够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绝非偶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继承与融合:政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继承明朝政治遗产并加以改良: 清朝虽然是满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