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爷爷奶奶觉得有孙子是拴住他们自由和钱包,而从前的老人喜欢把精力财力放子孙身上?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想当年,老人是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家宝贝”,恨不得把全副身家都扑上去,现在怎么风向就变了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可不少,而且是社会、经济、家庭观念层层叠加的结果,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咱们先说说过去,为什么老人愿意把精力财力都放在孙辈身上?

1. 责任与传承的观念深重: 在过去,尤其是在农村,孩子的养育和老人的赡养往往是紧密相连的。父母养大了孩子,孩子就要负责养老。但有了孙辈,那种“延长线”的家族责任感就出来了。老人帮着带孙子,不仅是疼爱,也是一种对儿子女儿“尽孝”的帮助,同时也是确保家族血脉和“根”能延续下去的体现。把精力财力放在孙辈身上,就是一种对自己家族“事业”的投资。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老人自身养老主要靠子女: 以前,不像现在有五险一金、各种养老金。老人的养老,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儿子。所以,他们出钱出力帮儿子儿媳带孙子,除了疼爱,也是一种“投资”。把孙子带好了,将来自己老了,儿子儿媳才更方便照顾,也更愿意照顾。这是一种“情感投资”和“现实利益”的双重考量。

3. 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物质需求简单: 过去的生活节奏慢,很多老人退休后,或者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并没有太多“自由”的选项。他们的生活重心往往就在家庭。物质需求也相对简单,不像现在有旅游、高尔基、各种兴趣班等着花钱。把钱花在孙子身上,给他们买点东西,或者帮着攒点私房钱,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也容易看到 immediate 的回报(比如孙子一句“奶奶/爷爷我爱你”)。

4. “大家庭”模式的优势: 过去很多是大家庭,几代人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带孙子是顺理成章的事,也减轻了儿子儿媳的压力。老人带孙子,自己也不孤单,有事有人说,有活有人干。孙辈的到来,也给家庭带来了活力和热闹,老人也从中获得很多乐趣。

再来看看现在,为什么爷爷奶奶觉得有孙子是“拴住自由和钱包”?

1. 老人自身的“自由”意识觉醒和需求提高: 现在的老人,很多年轻时也经历过艰苦岁月,好不容易熬到退休,身体还算硬朗,自然想为自己活一把。他们可能希望退休后去旅游、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老伴儿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一旦有了孙辈,尤其是需要全职带,那几乎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牺牲”了,说实话,这确实是“拴住”了他们的自由。

2. 经济压力和“啃老”现象的普遍化: 现在的社会,生活成本高,房价、教育、医疗都是巨大的开销。很多年轻父母自身经济压力就很大,孩子出生后,很多更是直接把带孩子、养孩子的经济重担“转移”到老人身上。老人退休金可能有限,但如果儿子儿媳要求他们出钱给孙子买房、买车、上各种昂贵的辅导班,甚至直接要他们贴补家用,这无疑是对他们钱包的巨大挑战。很多老人不是不愿意付出,而是发现自己付出后,钱包也越来越瘪,晚年生活质量也跟着下降。

3. 育儿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冲突: 现代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和过去的老人可能有很多不同。比如,现代父母更注重科学育儿、精细化养育,对孩子的饮食、睡眠、教育都有严格的要求。老人可能觉得有些“多此一举”或者跟不上趟,但为了孙子,他们不得不按照年轻人的要求来,这本身就带来了一种“不自由”。加上年轻人对老人育儿方式的不信任,甚至指责,会让老人感到不被尊重,更加觉得累。

4. 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小家庭”的压力: 过去很多是大家庭,老人带孙子是一种“集体行为”。现在更多的是小家庭,年轻夫妇和孩子组成核心家庭。一旦父母需要照顾孙子,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肩挑”的重任,而且是长期且高强度的。年轻人可能因为工作忙,无法分担太多,更多的责任就落在了老人身上。这让老人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帮忙,而是被“绑定”了,成了免费的保姆。

5. 社会对“隔代抚养”的看法变化: 以前,老人带孙子被看作是天经地义,是一种美德。现在,虽然依然有很多人这么做,但社会上也出现了更多关于“父母责任”、“隔代抚养弊端”的讨论。这让一些老人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把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揽到了身上,是不是牺牲了太多属于自己的生活。

6. “孝顺”定义的模糊化: 过去,帮子女带孩子、养孩子,就是“孝顺”的表现。现在,年轻人认为“孝顺”应该是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决定怎么带孩子,怎么花钱。如果老人一味付出,但没有得到尊重,甚至还要受年轻人的“指挥”,那这份“付出”就变味了,自然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总结来说, 过去老人愿意倾其所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保障不全,养老依附子女,家族责任感强,以及物质条件相对简单。而现在,老人自身的生活品质和自由意识提高了,同时又面临着现代社会的高昂生活成本和育儿压力,当付出与“自由”和“钱包”发生直接冲突时,他们自然会产生“被拴住”的感觉。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变迁和家庭观念转变带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并不是说现在的爷爷奶奶不爱孙子了,而是他们也在权衡自己的晚年幸福和对下一代的责任,而且这种权衡的天平,可能正在向“自我”稍微倾斜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再发展,就会出现爷爷奶奶把孙子当消耗品,反正也不缺孙子。。。。

这就是历史的螺旋性发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想当年,老人是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家宝贝”,恨不得把全副身家都扑上去,现在怎么风向就变了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可不少,而且是社会、经济、家庭观念层层叠加的结果,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说说过去,为什么老人愿意把精力财力都放在孙辈身上?1. 责任与传承.............
  • 回答
    曾几何时,“穷游”是许多年轻人追求自由、探索世界的代名词,它代表了一种挑战极限、体验真实的生活方式。然而,近年来,“穷游”的热度似乎在逐渐降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狂热追捧。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追捧“穷游”了:一、消费观.............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宋江及其“招安路线”的解读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观点倾向于为宋江和招安辩护,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洗白”。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原因:一、 历史语境的变化与传统解读的反思 对“忠君报国”的重新审视: 传统解读往往将宋江的招安视为一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男性选择不结婚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经济、社会、心理、观念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经济层面的压力与考量: 高昂的结婚成本: 传统观念中,结婚需要房、车、彩礼、婚礼宴请等一系列开销。在大城市,房价高企,买房首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背后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心理以及个体关系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男人”或“女人”的单一原因,而是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需求、婚姻观念的变迁,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个体需求的觉醒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实现的渴望增.............
  • 回答
    近年来,欧美地区观众对起点中文网的网文(通常被称为“网络小说”或“网络文学”)表现出日益增长的兴趣,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融合了文化交流、市场需求和平台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现象。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文化交流的深化与东方奇幻的吸引力: 东方奇幻元素的独特性: 起点文,特别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代社会婚恋观的一个复杂议题,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有些焦虑。与其说是“没人敢娶”,不如说,是婚恋市场上的供需关系、社会文化观念、女性自身价值的提升以及经济压力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一些优质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显得“滞销”,从而被贴上“大龄剩女”的标签。咱们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一、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人能观察到的现象。感觉现在大学校园里,男生主动去“追”女生的热情,似乎不像过去那么高涨了。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尽量说得明白些。首先,社交圈子的变化是很重要的一点。过去大家可能更多的通过线下活动,比如社团、班级活动、甚至是老乡会.............
  • 回答
    这问题可太值得聊了,我身边就有不少姐妹,从前几年还在讨论婚恋观,到现在一个个都跟“不婚主义”沾了点边。也不是说她们特别排斥结婚这回事儿,更多的是觉得没必要,或者说,现在的结婚,好像不再是唯一的、必需的人生选项了。我琢磨着,这背后原因可多了去了,得一条条捋捋。首先,经济上的独立和底气,这是最直接也最现.............
  •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能感觉到舆论场上对“女权主义”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反感的声音似乎也比以前多了起来。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概括的。我试着从几个我观察到的角度,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女权主义本身一直在发展和演变,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代表的含义也可能不太一样。最早的女权主.............
  • 回答
    “不生育”在近年来确实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讨论和选择,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层面的考量,也有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育:一、 个人和情感层面的原因: 对自由和独立性的追求: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和自由。生育孩子意味着巨大.............
  • 回答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似乎选择脱离集体,对班级聚会聚餐表现出冷淡甚至抗拒的态度,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个人和环境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个人主义的兴盛与价值观的转变: 自我实现与个人成长成为优先项: 90后、00后一代在成.............
  • 回答
    现在小说市场上,确实能感觉到一股“精英主义”的暗流,描绘人上人和富人生活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吃香,而聚焦普通人日常的作品则显得相对“沉寂”。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市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让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从“投射与逃离”的心理需求来看,富人世界自带吸引力。现代社会,信息爆炸,.............
  • 回答
    现在越来越多的男生不愿意主动追求女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背后涉及了个人观念、社会环境、经济压力等多种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观念的转变与个人价值的提升: “她经济”与女性独立性的增强: 随着社会发展,“她经济”崛起,女性在经济上越来越独立。她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男性来.............
  • 回答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广受尊敬的历史人物,其智慧、忠诚和政治才能一直被传颂至今。然而,近些年来,网络上确实出现了一种“无脑黑”诸葛亮的现象,甚至有些人会刻意歪曲历史事实来攻击他。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历史剧和演义的普及与误读: 《三国演义》的强大影响力: 罗贯中.............
  • 回答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控制病毒传播。然而,近期围绕印度感染新冠的担忧日益加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疫情本身的特点,也有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叠加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害怕印度感染新冠:一、 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与传播: 双重突变株(B.1.617系列): 最直接的原.............
  • 回答
    近年来,“洗白”魏忠贤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理解这种现象的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包括历史叙事的变化、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当下社会思潮的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为什么会有人“洗白”魏忠贤,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 重新审视历史人物:打破“脸谱化”的刻板印象传统的.............
  • 回答
    这年头,感觉身边“劝退”烟民的声音是越来越响亮了。以前可能还有点遮遮掩掩,现在明目张胆表示不喜欢烟味的人多了去了。这变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的,健康意识的觉醒。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是只升不降的。以前可能觉得抽烟是“男人味”,是放.............
  • 回答
    曾几何时,杨超越的名字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总伴随着争议和不解。她以一种“出道即巅峰”的势头横空出世,却也因为业务能力上的不足,招致了大量批评声。说实话,那时候的她,确实像一颗生涩的果子,不讨喜的痕迹很明显。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再提起杨超越,那种一边倒的“讨厌”声音似乎弱了很多,甚至不少人都开始转为欣赏.............
  • 回答
    这年头,老话说的“男追女隔座山”好像有点变味了,变成“男追女,心慌慌,步步惊心怕受伤”。身边好多兄弟,条件也不差,见了心仪的姑娘,要么犹犹豫豫,要么干脆放弃,问起来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都有点挠头。这年头男人不敢追女人,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是空穴来风,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