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抽烂某些东西脸的水平。
谢邀。
大概属于2n档位。
看了一眼其他回答,发现有不少小胖友似乎还没上班,不理解这些补偿的概念。
补偿里常说的“n”,指的是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假如你在某单位干了3年,单位主动和你解除劳动合同时,你就有望拿到“3+1”个月的月平工资,这就是所谓的“n+1”。
月平工资指的是你在这个单位过去12个月的应发工资的平均数。
因此看补偿方案,核心是看计算逻辑,而不是看具体个案。
国内不少大厂高管离职也能拿个500到5000万(我知道的)的期权变现(vesting结束),可这跟大厂里的普通打工人有啥关系?
佳能珠海这次引爆全场,就是因为丫计算方式太豪横了:
一,没有工龄设限。
我国这个“n”的是有上限的。《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但珠海佳能这次不设上限。
这意味如果你在别的地方工作了20年,就算人家严格执行“n+1”,你也只能拿到13个月的补偿;但在珠海佳能这,你能拿到21个月。
这对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员工是非常厚道了。
二,直接又补了个上限12年的“n”。
珠海佳能搞了个“特别慰问金”,从08年开始计算。注意这是“n+1”之外的,单算。
例如你在珠海佳能干了5年,那在前面那个“n+1”的6个月工资基础上,再给你发5个月。
如果你干了15年,那给你再发13个月(从08年起算)。但会再乘个1.2的系数,相对于15.6个月,不亏小赚。
稍微亏点的是干了20年的,13个月乘以1.3系数,再发16.9个月。
但考虑到佳能珠海的“n+1”不设限,所以老员工也不难受。
这是明显惠及中青员工的设计。
三,工龄每5年再加1个月。
就业支援金,本单位工龄5年以下1个月,之后每5年再加1个月,满30年发7个月。
奖金路费春节红包这些我就不算了。
好,假设你在珠海佳能干了15年。
“n+1”那块你就有16个月;
特别慰问金那块你有15.6个月;
就业支援金那块你有4个月。
当你月薪5000元,乘以35.6个月,那基本的补偿金就有17.8万元。
反过来算“30年换150万”也不夸张:
“n+1”有31个月,特别慰问金16.9个月(13个月乘以1.3系数)、就业支援金7个月。
54.9个月。
再乘以最近12个月的平均工资,得出150万。说明这老哥去年月薪在2.7万多。
老哥在珠海佳能干了30年,50岁上下。月薪小三万在很多大厂人眼里只是毕业后五年的工资水平,老哥刚进珠海佳能时月薪估计也就一千(92年)。
但老哥爽就爽在:一,我能干足30年;二,工资稳定增长,最后害行(而且30年的足额社保);三,最后有笔大的退休金。
这方案真的很可以了。
我个人经验,稍有点规模的外资工厂都能做到“n+1”,我自己见过两家收摊时给2n的。
这事其实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因为外资工厂一般要接受外资客户的合规性检查,工资、劳动环境、工作时长都有硬性要求。
我前两年在萧山跟过的一家服装厂就是如此。工资不高,月薪六千多七千。但这是基本不加班的工资。
我记得是每天最多俩小时每周最多三次。
外资客户也不是道德感驱使,同样是法律要求,他们的供应链劳动标准不合规是要负连带责任的。WTO就有劳工保护专类,当年中美在这事上还吵了半天。
还有海外劳工权益保护类的NGO盯着。
然后我们再回头看看本土...
知乎也有一票三四十岁的,你们有几个在民企手里拿过“n+1”啊?
我就是好奇:“恶意补偿”这词是有人玩梗还是有人当真?
玩梗还好。要是当真,建议把脑子拎出来洗洗,某些“我不下岗谁下岗”的思想腌入味了。
这恰恰证明了跨国资本家的无耻和人民资本家都良知。
佳能为什么能给员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离职赔偿?因为它家底雄厚,但市场一不景气,立即就裁员自保,不管那些员工能不能找到工作。赔偿虽然不低,但房价更高啊?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就良心多了,它们明明已经处于经营困境,甚至拖欠克扣员工的工资,也不肯解雇他们,免得他们失去工作,交不起房租,连老婆和孩子瞧不起,没脸面对亲戚和同事。至于为什么有的企业离职赔偿很低,甚至没有,是因为企业已经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与大家共存亡了,一个铜板都没有了,甚至可能欠了上万亿的债务,真的不能要求人民资本家做更多了。
这样的赔偿属于既能让现有员工安心工作,又能再新岗位出来后吸引大把人才拼着应聘的水平。
外务省的经费真的高,配合南方系的宣传,以为珠海佳能人人可以到150万,结合知乎对国内资本家的厌恶,绝了。
佳能珠海以前有一万多人,后来上层决定关停又不想赔偿,只发基本工资的80%!!!!基本工资多低知乎er知道吗,而且关停宿舍,关停食堂,那点钱哪够跟佳能耗,于是一万多人断断续续熬不住都离职了,这些离职的可没有n+1也没有150万哦,90%多的员工就这样被白白打发了,请问知乎的大v倒是给这些人发声啊!150万×10000,等于150亿,就单反相机的行业衰落,把佳能卖了都拿不出这钱。
耗了好几年,终于只剩下800刺头,这800多人里面,还有为数不少的日本狗腿子,混在里面当托拿150万,给日本外务省当宣传,那么多发帖里,居然没有一个人晒离职补偿的,到处都是感恩党,你们以为日本厂做慈善呢,日本企业真那么仁慈慷慨,社畜也不会最早出现在日本,躺平也是从岛国传来的。
南方系采访也真的牛逼,"我离职前工资七千到一万,我听说有一个同事能拿到150万",于是传成了人人150万,年均五万?即使按照工龄算,佳能也绝对赔不起,索性给外务省当个工具人,150万做个宣传。年均五万,月均工资多出4000,这是什么概念,佳能珠海的平均工资也才6000多啊,你以为佳能漂洋过海来做慈善吗。还有,除了那些忠心耿耿的狗腿子,这三十年天翻地覆,谁会在一个公司呆30年,人均王石?
bat华为年终奖知乎各种晒,他们就是不信,华为分红几百亿,你们说是资本家套路你,用钱勾引你。而外务省只买了一篇南方系的新闻,他们就跪下感恩了。那被佳能逼走的一万多工人,他们的权利谁来维护。
虚假的入关:
入关美帝,把大house,大牛排,从美国人民手中抢回来,然后屁颠屁颠的送到中国资本家手中。
真正的入关:
入关,把人民群众应该得的薪水,应得的权力,应有的休息日,从中国资本家手中抢回来!
如果人民群众拼老命,只是为了从老美手里抢来利益送给这群资本家,让资本家养的宠物狗吃上更大的牛排,住上更大的house。
那我觉得,挂路灯的不应该先是资本家,更应该先是是这群画大饼的海精算。
被佳能圈粉了,这才是对得起劳动者的良心企业,下一个单反/无反继续买佳能
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当年骆家辉出差选经济舱、在大街上骑车一个水平。
我曾在一家国企工作了13年,后来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被另一家兄弟单位合并重组,重组后公司执行了减员增效政策,裁撤了3/4的基层员工,我也因此下了岗,并获得了2万元补偿金。钱多钱少不重要,能有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说不定还有千千万万普通小私企劳动者连这都没有。
相比之下,佳能虽然发的多,但梁园虽好不是我家,人各有命羡慕不来,所以人不能总向上看,要向下看,14亿人,总有比你更不容易的人,有什么好不知足的呢。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自己努力去挣,年后继续努力找工作然后继续努力工作,也祝每一位打工人虎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补充———————
看到有朋友留言讥讽,大可不必,您学历高本事大,您就去好好幸福生活,何必踩底层人找存在感呢,实非一个心理健康者所为,祝您早日康复。
如果这事是真的,我要给佳能鼓掌。
不过我要说的是,佳能这么做,亏本了吗?
肯定不亏,还有空间。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资本家切走的蛋糕非常大。
但是有很多人同情资本家,恐怕他们的利润少了。制定工资标准和赔偿标准的时候,都尽可能压低。
佳能这次用事实说明,某些人制定的工资标准和赔偿标准,还有很大的上浮空间。
差不多得了,一次次上热榜,要是逼得人民富豪加薪,破坏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你们付得起责嘛……
这个人值了。
佳能中国珠海的公司1990年成立。
这位1991年就来了。
90年代,公务员几百元,外企几千元。
高薪拿的爽。
1998年房改,房子几百元起步。
外企高薪拿到2010年左右。
靠工资积蓄,动手早点,买十套房子不用贷款。
现在公司没了。
给150万现金。
1991年大学毕业,算他1969年出生。
今年53岁。
女性55岁,男性60岁就可以拿退休金了。
53岁不上班了。
拿着10套房租,拿着150万补偿,玩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深度体验
体验到60岁退休。
不爽吗?
对佳能这种恶意补偿提出强烈抗议,希望佳能审时度势,根据当地的薪资水平进行补偿,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佳能,感动常在
这是我听说过的最高裁员补偿水平,大约相当于2n:
1. n+1,工龄部分不设12年上限(n指在该单位工作年限,单位主动与你解除劳动合同时,你有望拿到n+1个月平均工资,按中国的法律,n最高12年);
2. 慰劳金: 2008年起算工龄乘以月平均工资,再乘以1、1.2、1.3三种系数(月平均工资,过去12个月的应发工资平均数);
3. 支援金:根据工龄再分别加1到7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4. 奖金:全额支付22年奖金,提高标准;
5. 春节慰问:路费红包各1000元。
那么,干了30年,假设年奖是2个的月平均工资,那么收益就是31+13+7+2=53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果这第三十年,月平均工资3万,可不就是补偿150万。
比起来,新东方裁员时也曾强逼员工离职,后来没办法赔了n+1。就这样,已经算体面离场。
看看禹州南京,龙湖南京,直接就暴力裁员。拿年终奖裁人算好的,基本是不管不顾就裁了。
这差距,啧啧。
中国的劳动者,不乏勤劳智慧勇敢,有机会翻身就会全力去拼。年轻人要不是看不到希望,又何至于躺平,何至于频繁跳槽,何至于不敢生育。就是因为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不安全感。
希望世界充满感动。
我给大家提供一点信息,也许大家就知道外企和国内企业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这段时间有好几位朋友给我发信息说:嘿闪米特,你当年要是不离开佳能,现在就有150万了。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后悔。那时候珠三角很多公司的HR都蹲守在佳能公司门口,专门负责挖人。因为当时人才非常紧缺,更确切地说,是有外企经验的人才很少。佳能公司简直就像一所大学,向其他公司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公司一点都不紧张,相反还有点得意。
在珠海佳能早期,所有非全日制大学本科的人员,只要不在管理职位上,到了27岁就会被裁员(包括办公室职员和生产线人员),所以每年离开的人都很多。因为待遇高,名气大,有源源不断的新生代来应聘,裁多少公司都不缺人。
加上国内对外企政策好,人力成本低,佳能产品市场占有率又高,利润简直就像滚雪球一样,数钱都数不过来。
我当时的领导是松元様,职位副部长,月薪15万。我的工资是两千多。公司里日本人很多,办公室经常聚餐,都是去一些比较贵的地方(日本人只挑贵的地方,从来不会问我们要去哪里吃)。吃完饭,桌上的几个日本人开始一起算钱,看他们要A多少。
AA是不算中国人的。比如十个人一起吃饭,6个中国人,4个日本人,就是4个日本人A十个人的饭钱。当时我总感觉不舒服,难道我们6个人不是人吗?但又没办法硬气,因为真的A不起,中日职员的工资差距实在太大,一顿饭吃掉我一个多月工资,硬气不起来。
只有松元様在的时候,我们几个中国人才感觉好一点,只要他在,从来都是他一个人就把单买了,还会说:这顿他请,因为大家工作太辛苦了,他应该请大家吃饭。少了几个日本人交头接耳在那里算钱,感觉好很多。
后来来了一位部长,月薪46万,国内发一半,日本发一半。大家品下我们的工资差异,是月薪哦。
除了贫富悬殊让人有点难受,佳能的氛围非常好,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少。因为所有的错误,所有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情,基本都由日本人背锅。公司有个共识:谁职位高、谁工资高,责任就是谁的。
很多人说,出了学校进入社会之后,就很难交到朋友。但我在佳能交到了不少好朋友,现在联系还很紧密。因为佳能对我们来说,就是学校的延续,没有各种甩锅和明争暗斗的事情。
我是因为要去划船,自己辞职离开佳能的,没能领到补偿金。但身边只要是到了27岁被裁的,都有。那时大家只关心赔钱是否到位,没人去问,因为27这个理由被裁掉是否觉得屈辱?
企业也不能不赔。除了企业文化使然,更重要的是国内对外企的合规性监管非常严,N+1就是国内劳动法规定的,没有外企敢违背。
外企违背的后果大家从我老婆的公司可以窥见一斑。她也是在一家日企工作,在他们公司,只要有人跟公司打劳动官司,公司从来没赢过,都是员工赢。他们公司一样对年龄卡得很死,过了30岁你就别想在那里干了(后来招工越来越难,就对年龄放宽了。)
几年后公司关闭,HR开始跟他们谈的补偿方案是N+1,大家都很开心。但才过了几天,公司又出了一套方案,说N+1只是法律规定,公司方面还得另外感谢大家,然后设立一个总经理感谢奖,奖金匪夷所思的高,大家都惊了!
还没缓过来,又过了一周,公司总部社长从日本赶过来,说是他平时在日本,对大家疏于关照,必须再设立一个社长慰问奖。我老婆那段时间领钱领麻了。这笔钱直接把我们家房贷还完了。
简直像小说对吗?据说公司后来还想发钱,但离职合同生效时间到了,公司没法发。
她公司的关闭程序一直搞了好几年,因为账面上钱太多,没法过审计那一关。那时中国对外企的税收政策非常好(现在不知道),零部件从日本进来,成品又出口到日本的话,就基本不用交什么税了。然后不知怎么,公司钱越来越多,账没法平,给员工发了很多钱也平不了。
账平不了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总经理直接被限制回日本,据说还差点坐牢。
我老婆后来去了另外一家外企,那家企业有驻厂律师,不是为了对付职员,就是专门控制公司各个法务环节的,权利非常大。
因为公司把“合规”放在第一位,在职员看来简直是不计代价的“合规”。很多职员埋怨:为什么要把基本工资写那么高,缴那么高的个税,难道就不可以像一些企业那样,在工资分类上做点手脚,少交点税吗?
不行,因为外企一旦“犯规”,后果非常严重。
这导致了什么呢?就是“被裁员”成了一种福利,一些工资高,工龄长的员工想方设法请上司吃饭甚至贿赂上司,让上司把自己裁掉,因为可以获得高额赔偿金。
公司为了保持活力,每年年底都有一定比例的“末位淘汰制”,到后来,这成了大家竞争的指标。"裁我裁我,我会感激您的。"成了很多人春节前对直属领导说的一句话。
虽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比如佳能的企业文化就很好。但有一点肯定是共通的,就是“逐利”,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对吗。N+1赔偿金是外企自己定的吗?NO,那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那为什么外企能够给大家高额但其实是“合规”的赔偿金,国内一些企业就不行呢?
如果所有企业都像外企那样,一旦不合规,打官司必输,一不合规,就要付出沉重代价,还会有企业敢那么嚣张吗?
共同富裕太重要了!你们得给机会我A钱啊!
日企关闭的手段竟如此毒辣。
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了
为什么更遵纪守法的
更守规矩都是外地帮派
小心资本主义的恶意补偿,是中国人就该拒绝拿这笔钱
我们没有想到日本企业如此居然这么恶毒,居然给工人发____。严防外企恶意补偿。非不要不补偿
就最近的新闻看来,
就不说PDD上厕所都要跟着你的那种恶心嘴脸,
还有地产公司用强制休假停薪的,
佳能珠海工厂的赔偿里面是2021-2022年裁员赔偿中的最高水平,
放在数年的裁员补偿里都能排上号,
吊打几乎全部国内大厂。
总算知道为什么有国内公司有底气不把劳动法当回事了,
很多评论不知道就是资本家还是精资,
说什么:互联网大厂薪资够高,
看不上这150万。
裁员补偿是裁员补偿,薪资是薪资,
这是两码事都搞不明白?
更何况大厂不是只有互联网大厂,
互联网大厂里面也不是只有程序员,
是人人年薪都50万打底?
不如自己亲自去面一面或者看看财报。
更别提爱奇艺和某些地产公司了,
估计在某些知乎er眼里都不算公司吧?
看到一个所谓的大佬真的很搞笑,
给别人反串的点赞来我底下杠我,
拿出了先前网上盛传的天美工作室的“收入证明”当成合同跟我说,国内互联网大厂到底有多高薪,然后就直接张口拼多多是它的两倍。
就不说你拿国内no1大厂的no1工作室的资深程序员说事儿了,是人人都能当上农药的主程?
而且我从未否认国内互联网大厂薪资高这一事实,
但是,不是薪资高不意味着无上限,
还随便PDD的就是农药开发主程的两倍,
鉴于某些人不会看财报,转发一个知乎审计er的分析吧。
从财报看拼多多的薪酬真实水平 - 布宜诺斯 爱丽丝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3866648
按比例相当高的换算,抛去运营,
程序员岗位都没到年均50,
更别提国内有相当多大厂还有外包员工的传统。
不过问题的关键也从来不在,
互联网大厂高薪跟不遵守劳动法不是两码事吗?
怎么有些人就不知道一码事就一码事吗?
用一个极端职业的极端薪资来以偏概全整体的国内劳动环境,
有意义吗?不心虚吗?
日资企业凭借着过去的资本优势,拼命压榨中国工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凭借着过去的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高价销售产品获取超额利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从中国获取了天量的利润。
在中国劳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健全后,工人工资水平上涨以后,日资企业再也没有办法像过去那样压榨中国工人。特别是中国企业强势崛起后,对日资企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高价销售产品来获取超额利润,只能从中国撤资。但是,日资企业败退之前,总是要搞一点小动作来打击中国企业,因为现在的中国企业不仅强大到把他们赶出了中国,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对日本企业形成了围攻歼灭之势。所以,离开中国前,日本企业挖空心思想要给中国企业挖坑,恶意破坏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平衡,从而降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明白了这个国际经济斗争的大背景,我们再来看佳能,就能更加看明白其补偿的险恶用心。虽然,佳能给员工一些补偿,很多人觉得看起来还不少,实际上跟日本从中国赚取的超额利润相比,这点钱就是九牛一毛。而且,这些钱本来就是中国人的,只是被日本人通过资本主义的卑鄙手段偷去抢去了。现在,日本人只是退一丁点皮毛而已。
但是,日本这样做却是用心极其奸诈恶毒的:一方面博取了好名声,让中国人对其有好感,日后继续买他们的产品;另一方面更是主要为了给国内其他企业施加经济压力,企图打击和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破坏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大家一定不要上小日本的当,日本人的用心太险恶了。
一些人看到这个新闻后,就可能会受到蛊惑,如果进而要求我国企业也给工人这样的待遇和补偿,就上了日本人的当了。一方面,中国企业赚得都是老实本分的利润,没有像日本人那样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钱反正都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不管在企业手里,还是在工人手里,说到底都是在国家手里,我国很多企业家都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国家的,随时愿意上交,无产阶级的广大工人们肯定也是如此。
所以,至于说多留一些钱在企业,还是多发一些给工人,区别不大,都是我们国家的。怎么分配主要是看钱留在哪一边更有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从长远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是看一时片刻给工人多少实惠。
目前情况来看,钱还是多留一点在企业比较好,企业可以把钱用来投资搞产业升级,这样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将来产业升级成功后提高工人收入水平,这也才有利于在未来给工人带来长长久久的好日子。
总之,日资企业的撤离是日本在中国市场的大溃败,是中国在新时代取得的对日经济斗争的伟大新胜利。大家一定不要上日本人的当,千万不要跟风要求国内企业学习佳能,这是日本人最后在临走前设下的奸计。
大家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的无产阶级思想,继续坚持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继续坚持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为民服务的忘我作风。
大家一定要坚守岗位,顽强拼搏,吃苦耐劳,不计一时的个人得失,尽量把更多的利润留给企业投资研发发展壮大升级,尽量把更多的资源留给国家建设和升级各项基础设施,为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懈努力奋斗,为不断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只要再继续艰苦奋斗几十年,相信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很快就要来了!
本来听到这样的消息就有一种员工选择这样的地方工作确实是值了,君不负我,我不负君的想法,结果后来还看到一条新闻说,有同行认为佳能裁员给员工补偿给得太多,是恶意补偿,故意拉高了补偿标准破坏了行情!是不怀好意!
我只能说,本地帮派这也太没有礼貌了!还讲不讲规矩了!
这个补偿属于什么水平?
请原谅我的没见过世面,之前只听说过“带薪拉屎”,强制签竞业协议和强制降薪转岗。
这样的补偿在此之前属于传说,是佳能让它成为了现实。
别人不知道,反正正如佳能广告词说的那样,佳能感动常在,确实感动到了我。
佳能的“恶意补偿”与本土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致于引发热议。
佳能的做法,给了打工人充满的尊重,补偿员工的是金钱,可能够让人看到金钱之外的善意,感情,和企业退出时的体面。
公司还会对员工们说一句:感谢你在企业挥洒过青春,愿你有更好的前程。
经过潜心研究佳能为何落到工厂倒闭的地步,原来是水土不服的缘故。(狗头)
我是焚香抚琴,有多次转行经历,做过机械、光伏和IT等多个行业,欢迎关注我,一起聊聊职场那些事。
今日份的两条热搜
我之前的回答完美的测算了赔偿金会过有数百万。
佳能珠海终止公司生产,并确定补偿方案为「 N+1 的经济补偿金不设上限」,如何看待这一方案?
简单来说,属于让国内企业都略微脸疼的水平。
就不点名最近裁员的几个大厂了,要不然容易收到律师函。
其实,赔偿标准差异巨大的原因是很好理解的。
做出赔偿方案的人是否在赔偿对象之内,这是关键所在。
如果决策人还会在公司继续工作,当然会设置一个极为严苛且不要face的赔偿方案,并且会设置各种坑让员工去踩,就是为了不付补偿金。
少付一笔补偿金,对于决策人来说就是一次晋升的垫脚石。
而,制造企业关门就意味着这个公司从上到下都要拍拍屁股走人。这也就意味着,能够影响决策的人也在赔偿对象之内。
所以,为什么佳能这次赔偿不设置「双封顶」就很好理解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之前很多企业的补偿金总额没能够如此高的原因就是对于高薪的高管设置了封顶。
试问,哪个高管会傻不拉几的把自己的补偿金封顶啊。
不得不说:
小日……
子,赔偿是挺好。
如果这是真的。
……
……
……
我特喵的都想扇死自己,为什么当年要从外企辞职???
(谢大家赞我这个傻逼,其实不是外企,只能说是外资,后来外资撤了,不过真怀念他们管理时的职工福利。)
今天只讲一个经济模型:中等收入陷阱,这里并不特指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发展经济体中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中,对于资本来说,总是寻找劳动力性价比较高的区域,考虑到人员成本总是企业运营中最大的成本,将产业转移过去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率。对于产业转出国来说,本地就会出现产业空心化,弥补方式则是通过保留高附加值产业、通过金融和服务业重新分配收益,比如持有这类国际企业的股权债权来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创造财富的收益,当然也会出现产业空心化不利于一些群体的情况,总体来看近几十年是可以维系的,只要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足够多,就可以反哺内部的居民。
而对于产业输入国来说,是最快速补工业化课的机遇,落后总是要挨打的,贫穷疾病下谈平均主义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教育很多人甚至都不会思考到发展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一些政治经济稳定的经济体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产业带来产出和就业,就业又带来新的消费需求,需求又带来新的利润,往往接收产业转移的经济体会进入一段快速的GDP增长时期。
发达国家和国际资本也不是做慈善,更多的是希望挖掘劳动力红利来获得利润,同时也并不想真的培育几个跨越中等收入进入发达国家的经济体成为自己利益的挑战者,往往在进入这个国家的时候都会进行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输入,并在本地劳动力红利散尽之前布局新的产业输入地区,亚洲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必然是产业转移的重点,当然有人会举例韩国和日本,前者三星寡头准确来说是美国企业,而后者工业基础本就不弱,且被长期驻军连完整主权都没有,美国国债到底谁在买呢?还要承担变相的保护费而已。
对于产业输入国来说,短暂的高速发展会让更多的人产生错觉,忽略了自己的产业并非具有核心的竞争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其实是廉价劳动力,以至于通过廉价劳动力红利积累的原始资本肆意挥霍,用在不能产生长期经济良性循环上面,比如文化输入国附加值高的奢侈品,腐败下的财富转移等等。分配不均下少数人获得最大比例的发展红利,而多数人虽然获得了中等收入,但依旧很难形成原始积累,随着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下降,资本主导产业转移到下一个劳动力红利地区,失业率上升,由奢入俭难,发展中各种矛盾就会集中爆发,这个过程中,内部的买办利益集团作用举足轻重,经济体的衰退与少数人财富增加并不矛盾,多数人吃不到发展红利,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就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
其实这个故事还没完,等到外部资本撤离以后,但内部利益集团却在增加,后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增量做不动,存量分割起来更加厉害,也就是所谓的内部分配,少部分人并不会因为蛋糕变小而胃口变小,其对劳动力压榨起来对于国际资本有过之而无不及,经济预期进一步下降,陷入恶性循环。当然中低端产业流出反而可能成为一些媒体所渲染的好事,论证是劳动力红利不再为国外资本挖掘,其实在建立内部的高附加值产业之前,产业迁出还是要被内部的中低端产业取代,多个陷入中等收入的经济体证明,内部的既得利益者手不比国际资本软。
当然中等收入陷阱我们是否已经跨越仍未有定论,但很多前车之鉴值得思考,居安思危么,历史经验指向两个方向,一个是产业升级,另一个是内部分配。
有人说关联度太低,还有人说我们早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里补充一些讨论,不管我们是否已经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至少这几年的经济布局可以看出来一些关联性:产业升级,高附加值商品置换廉价劳动力挤出的利润,此前的出口导向下,用宏观资源倾斜的退税和压低本币汇率维持商品利润和国际竞争力也并非长久之计,反过来说,如果产业升级成功,或许会降低动用宏观资源倾斜来维持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大量廉价的产能还要税收等政策补贴才能维持竞争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内循环,内循环的关键其实就是对内分配改革,其中就包括劳动权益保护,让更多人有能力消费,比如这几年越来越显著的税收改革,对于金融空转行业的打压,都是迹象,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居安思危相对应。
根据佳能珠海的公告,补偿金分为五部分:经济补偿金、特别慰劳金、就业支援金、感怀铭记奖金以及春节慰问金。
牛逼的公司都会善待员工,天天想着怎么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公司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应该给佳能点个赞!其他企业快点来抄优秀作业吧~
被资本主义法律吓出来的习惯。以前其他外资案例我就讲过。
一个月过去了,我们依然没有见到有人晒出自己的“高额补偿”
所以日本迟早药丸。
这种企业怎么能有竞争力?要跑路了给这么高的补偿,这企业要完。而且一个员工居然能干30年,也不利于人才流动呀。
我记得国内日企待遇不是挺差的么?
严格遵守劳动法的好企业。
我对日本企业的看法为之一新。对国内企业的看法不敢说。
便宜小家,毁了大家
这波啊,
这波回首掏,叫过河拆桥,
好一个离间计
好一副恶意补偿牌
佳能高层一定是熟读了中国高中课本名著
《包身工》
原文偏长,
挂个百度百科简介帮大家回忆一下:
这种卑劣的生(bo)产(xue)制度,最早就是这群东洋鬼子引入,
还用不知道什么手段,
恶意刊登在高中语文课本上,
误导、教唆还在高中教育的中国少年家学习如何高效管理干电池。
百年之后,通过将糟粕的资本剥削思想伪装成教材课文这种卑劣的手法
成功让新一代中国有资青年效仿,
然后呢?
大批“臭名昭著”的外资“血汗”工厂,
反手就打出一手高福利待遇牌
高额遣散费发完,拍拍屁股溜了,
留下一波全网热搜,
成功为国内劳资矛盾煽风点火,
表面上是150万,是几个小目标的遣散预算
实际上,
是西方国家相关人员试图从内部扰乱国内经济秩序,激化社会矛盾的低劣招数。
因为他们知道,
国内制造行业同行,
压根都没把劳动法和员工权益放在眼里,
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合规发放员工遣散补偿,都会让已经举步维艰的中国本土企业雪上加霜!
此举更将使那些通过极限压缩人工成本获取价格优势的中国竞争对手,失去其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这时候
觉悟高一些的那部分打工人,只能怪自己当初投胎哦不是投简历的时候没长眼了。
觉悟低一些的,
自然是要中了小日本的阴谋诡计了——
因此,作为一个大格局答主,
我在这里呼吁大家:
非必要不上网查询《劳动法》相关内容,
非必要不用《劳动法》相关内容恶意维权。
已经接受境外不良资本家恶意补偿的员工,如数退还相应补偿!
保护民族企业,吾辈当从自己做起!
包身工?
滚出中国!
赔偿太厚道,涉嫌辱中国本土私企的水平了。警惕打赔偿牌!
日本外商还是没有好的法律顾问和替企业省钱的管理者。
青岛因为距离韩国近,配套发达、人员成本低,是韩国企业投资的重要城市,曾经有数万家韩资企业,在韩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都是拖欠员工几个月工资之后,直接拆了主要设备,偷偷溜走了。
厂房是租的,剩下一些桌椅板凳,员工拿去买了补贴一下当天的饭钱。
我以前就职的一个集体企业,为了不和超过十年的员工继续签合同,就使出各种阴招,查员工上班时候上网,下班时候明明没加班,找人代打卡——其实这人都不在,活儿都没耽误,说明加班就是在那里给上级领导装样子。然后以上班时间上外网,代打卡开除这些人。
节约了大量资金。
要不很多外资企业干不下去了。老板、干部,太替员工考虑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不倒闭才怪!
都醒醒吧,对国内的资本家不会有任何思考,本人这个月有幸领略了一下河南的裁员,国企下属公司,半年前公司裁员已经开始,月中主管领导微信语音通话通知我没有工作安排了,工资发到三月,主要是怕录音,不敢打电话,我当即打电话给经理,经理怕录音,死活都不说裁员或者让我走的字眼,几个月来经验积累起来了,只说没有工作了,以后去办公室坐班吧,我知道他们开始上手段了,因为我们的工资结构坐班就是基本工资,我常年固定出差,公司所在地租房加吃饭,基本工资是不够的,所以就这样逼我们自己走。从这个时候我的上个月的出差补助不批,报销拖着过期(跨年发票就不给批了),过期了后批了。我打电话给分公司领导,领导的表演就开始了,他是我以前部门主管,说不知道这个事,东扯西扯的,说让去办公室坐班,说兄弟们好几个都在呢,我问可以谈吗?当即说让我和主管谈。挂断后我和主管刚通上电话,主管直接说刚跟我通话的领导已经交代,啥条件都不能答应我,就这样过了一天,各种人事部门的邮件和电话已经通知我去省会办公室坐班了,情况是这个时候就是腊月二十了,省会还有疫情,中风险区好几个,去了回家过年都难,但就是逼着去坐班。这个时候我的企业微信打卡已经变成特殊人群打卡,项目上已经不能打卡,必须办公室打卡,不打卡旷工三天按违反公司纪律处理,你说气人不,辛苦了十二年,奉献了多半个青春,至于这样吗?但是现实就是这样,n+1就能看清整个公司的嘴脸。
现在很多大企业国营垄断企业都有十年硬性换岗换合同换分公司重新签。
日企这种是忠孝礼义信这种传统的东方美德现实里的映射。之前东芝关厂的时候也是很多人在哭,难得抖音评论里一边倒,以前已经离职的人说的真心话也都很感动。日企文化一面是加班一面是东方的信义,他们从新人入职开始就和其他外企不一样,我以前的商务礼仪就是在NEC入职培训时候学的,受用终身,接名片送名片的动作,如何与不同地位的人走路如何开门开始培训,真的很有用,很特别的东方企业文化。这点上台湾韩国厂做的就很差。
什么叫工作 30 年换 150 万补偿?
人家平时发的工资会比你们少吗?
抗战为啥那么多皇协军?可能人家日本人真的是按时发工资的。
国民党为什么完犊子?他不按时发工资啊!特别是连图书馆的工资都不按时发。
他这种行为就是在侮辱我们社会特色主义!
这钱不能拿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