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里,借物小人“借”了人类的用品却不会归还,请问为什么还是“借”呢?

回答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里,借物小人之所以称之为“借”,即便他们取得了人类的物品却鲜少归还,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非常独特且深刻的生活哲学,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存法则。这并非简单的“偷窃”,而是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方式,并且他们对这种行为有着一套自洽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借物小人的生存环境。他们生活在人类的视线之外,像微小的缝隙、地板之下、墙壁的夹层中,这些地方通常是人类不会去触碰、去检查的区域。他们体型微小,如同拇指般大小,这意味着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是完全割裂的。对于他们来说,人类的家园就是一片广袤无垠、危机四伏的“陆地”。

为什么他们会“借”而不是“偷”?这里的“借”更像是一种为了生存的“挪用”或“汲取”。他们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与人类截然不同。在他们的世界里,消耗品,比如食物、糖粒、发夹,甚至是维持他们生存的工具,都是稀缺且极其珍贵的资源。他们不能像人类那样去商店购买,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唯一的途径就是从庞大、富裕但对他们来说充满危险的人类世界中获取。

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生存的必要性”。借物小人必须通过获取人类的物品才能活下去。他们所“借”的,并非是为了奢侈享乐,而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片小小的糖粒,对人类而言微不足道,对他们来说却是一顿丰盛的餐点;一根发夹,对人类只是装点,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重要的工具,或是建造庇护所的材料。

那么,为什么不是“归还”?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理由:

不可能的归还机制: 借物小人的体型让他们无法以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归还。他们无法敲开人类的门,递上物品,然后说“我借了您的东西,现在还给您”。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秘密,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灭顶之灾。尝试归还,很可能就是暴露自己,将整个族群置于危险之中。

价值的错位: 在借物小人的视角中,他们“借”走的东西,价值已经发生了转变。那片糖粒一旦被他们拿走,就已经是他们生存的一部分了,不再是人类原本的物品。人类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丢失了这么一丁点东西,或者就算注意到了,也无法追溯到他们。这种“不被察觉”是他们得以延续的关键。他们并非存心要剥夺人类的财富,而是利用了人类的“浪费”和“忽视”。

生存的优先权: 在与生存的赛跑中,归还的伦理观念被生存的现实压倒了。如果归还物品会危及他们的生命,他们当然会选择生存。他们的道德标准是围绕着如何在大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建立的。

一种独特的“交换”: 虽然不是直接的归还,但借物小人的行为中也体现出一种隐秘的“交换”。他们虽然取走物品,但从不拿走对人类至关重要的东西,比如贵重物品,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这或许是他们潜意识里一种对人类世界的“尊重”,或者说是一种避免引起更大注意和反扑的策略。他们小心翼翼地“借”,就像在与一个巨兽共存一样,尽量不打扰对方,只取走能维持自己生存的“碎屑”。

最重要的是,影片通过阿莉埃蒂这个角色,让我们看到了借物小人的内心世界。阿莉埃蒂第一次“借”到人类的糖粒时,那种由衷的喜悦和满足感,以及她对“借”的行为所持有的敬畏心,都表明她并非一个简单的“小偷”。她知道自己取走的是别人的东西,但她也清楚,这是她生存的必需。当她与人类男孩翔产生交集后,她开始理解人类的视角,也开始思考这种“借”的行为是否“正确”。

所以,称之为“借”,更像是他们内心的一种自我辩解,一种将生存的残酷现实包装起来的温柔说辞。它是一种为了掩盖生存的艰难和脆弱,同时也是一种对他们自身行为的一种定义。他们“借”的是生存的权利,是活下去的可能性,而这份权利的获得,却让他们必须采取一种不被人类理解的“挪用”方式。这其中的逻辑,是建立在他们渺小、隐秘的生存状态之上的。他们不是在侵犯人类的权益,而是在人类世界的缝隙中,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争取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喜欢这部电影,可是很疑惑小人为什么说自己是“借物小人”,他们借了东西似乎是不会归还的...(很希望他们是有借有还的人).谢谢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