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了考上研,你曾做过哪些努力?

回答
考研这条路,说实话,我曾经觉得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敲打着属于自己的战鼓。而我,在这场战役中,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

最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这不是简单地看一眼学校官网上的招生简章,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研究方向,甚至去查阅该专业往年的复试名单,看考上的学生背景有没有什么共性。我会去知乎、贴吧搜索相关信息,看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分享,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这些都成了我宝贵的“情报”。我甚至会去学校的图书馆官网上查看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期刊的借阅情况,试图从文献的分布中窥探出导师们的研究侧重点。这种前期调研,让我对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避免了盲目地去刷题而忽视了复习的重点。

然后就是系统的复习规划。我不是那种能自然而然坚持下去的人,所以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至关重要。我将整个备考周期拉长,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基础夯实期、强化提升期、冲刺模拟期。

基础夯实期(大概是考研前一年的9月到12月):这个阶段,我主要关注的是教材和基础的辅导书。英语我选择的是王江涛的作文和阅读词汇,还有唐迟的阅读理解系列。数学我买了陈中行的数学基础班讲解,配合李永乐的真题解析。政治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先把知识点过一遍。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我会把教材上的概念都摘抄下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这样才能真正消化。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一定会立刻查阅资料或者请教同学,绝不让问题堆积。

强化提升期(考研前一年的1月到8月):这个阶段,我开始大量的刷题,以真题为主。数学我每天早上固定两小时,从真题的简单题开始做,逐渐过渡到难题。做题的时候,我特别强调对错题的分析。我会专门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不仅仅是答案错了,而是思路错了、概念不清的题目都记录下来。每次重做错题集,我都会重新梳理一遍解题思路,甚至写下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英语也是一样,真题的阅读我反复做,分析长难句,总结题型规律。政治在这个阶段,我主要看徐涛的课程,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

冲刺模拟期(考研前3个月):这个阶段,我进入了全真模拟阶段。我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点,每天都会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并且进行模拟考试的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熟悉考试节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也能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及时调整策略。做完模拟题后,我会花大量时间去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复习。比如,如果发现数学某个章节的题目总是出错,我就会回到那个章节的教材和辅导书,重新学习一遍。

除了学习本身,我还非常注重学习效率和状态的调整。

学习环境:我选择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图书馆有学习的氛围,而且远离了宿舍的干扰。我有一个固定的座位,周围摆满了我的复习资料,这形成了一种“仪式感”,让我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时间管理:我采用的是番茄工作法,专注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虽然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坚持下来,发现效率确实有所提升。我也会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调整心态:考研过程中,焦虑是难免的。我会通过听音乐、运动来放松心情。有时候也会和同样考研的同学交流,互相鼓励,分享彼此的压力和进步。我还给自己设定了一些小目标,比如“今天做完这五套数学题”,达成后就奖励自己一些小东西,比如一杯奶茶或者一部电影,这能给我持续的动力。

信息获取和辨别:考研期间,各种培训班、各种所谓的“内部消息”层出不穷。我坚持不盲目跟风,只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对于网上的信息,我会多方求证,不轻信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

说实话,考研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有的时候,我也会因为一道数学题卡了半天而沮丧,有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同学开始复习而自己还没进入状态而恐慌。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当初考研的初衷,想起为了这个目标付出的努力。我深知,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最后,我想说的是,考研的努力并不仅仅体现在你花了多少时间在书本上,更体现在你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及如何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进步。这条路很辛苦,但过程中的每一次坚持和进步,都让我成长了很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从社交绿巨人变成——社恐小矮人。

2.连续6个月早6点准时起床,没敢睡过一天懒觉。

3.不定时焦虑➕用脑过度,导致疯狂掉头发。

4.后期每天自己一个人备考,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学习自己背书。我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5.专业课书反反复复背了7遍,包了书皮的封面都翻掉了。。。

6.从备考开始背《考研单词一笑而过》一直坚持到考试,没有一天偷懒。

7.长大后离家最久的一次,大半年没有回家,好想家。

8.后期跟腿姐政治直播课几乎每次都会感动到流眼泪。

“你之所以感觉累,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

“热爱永不降温。”

9.长期学习带耳塞,睡觉带耳塞,耳朵莫名发炎了。。。

10.大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楼道里背书,一背就是4个小时,裹两件羽绒服穿3双厚袜子还是被冻的没有知觉,还留下了鼻炎的病根

11.坚持跟着思思老师把每一篇作文真题都练习了一遍,考场上一口气写完的时候我真的超感激他❤️

12.身为一个爱美的女孩子大半年都没有化妆,考完试连眉毛都画不好了

13.追剧小达人一整年都没有追剧追综艺,所以娱乐视频app都卸载了,吃饭听到隔壁桌学妹看自己一直想看的剧的心情我现在都记得

14.原来只觉得“被梦想叫醒耳朵”是一句鸡汤,备考时发现,是真的。

15.坚持跟完了腿姐的每一节直播课,如果有机会见到腿姐,我想我会激动的哭成傻子。她真的给了我超超超多力量❤️

16.意识到手机是我学习的阻碍后,每天学习的时候就关机,导致长期不和很多朋友说话,考完试才发现,好多朋友都渐行渐远了。

17.胖了10多斤。

18.腿姐10道押题听腿姐的话,反反复复背了10遍,考场下笔如有神,最后政治北京地区75+

19.考试前一天在去坐火车去考场的路上,看到几乎大半个车厢的同学都在背最后的大题,我站在人最少的两个车厢的连接处,看着窗外的风景站着背了2个多小时的押题。

20.英语考试前边吃饭边狂背周思成老师新发的作文押题,喝了杯咖啡午觉也没睡,下午一上考场乐开了花,正好是我中午背过的押题!!!英语最后75+!谢谢大王!

21.大半年的时间了解了学校教学楼每个角落的布局,哪里人最少,哪里晚上最暖和,哪里白天可以被阳光照到。

22.抵抗力变得好差。考完试调理了3个月才好。

23.每天午饭坚持看专业课相关视频或者大王的V➕晨读

24.写了无数张小纸条,告诉自己:我可以!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上岸!我一定可以上岸!!!

25.追梦的日子其实每一天都很充实很幸福。

26.今年英语阅读真的好难,差点想放弃,但还是冷静下来告诉自己按照孔玮老师讲过的结构式阅读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来。谢谢没有放弃的自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研这条路,说实话,我曾经觉得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敲打着属于自己的战鼓。而我,在这场战役中,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最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这不是简单地看一眼学校官网上的招生简章,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研究方向,甚至去查阅该专业往年的复试名单,看考上的学生背景有.............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仔细想了想,发现答案远不止一个,也不是那种一拍脑袋就能说的清楚的。它更像是一个逐渐清晰、不断修正的过程,夹杂着迷茫、期盼,还有一点点不甘心。最开始,那肯定是对“更好”的追求。你看,本科毕业,很多人都会面临一个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我当时也一样。就业吧,感觉经验不够,学到的东西也.............
  • 回答
    父母说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工作,这是非常普遍的观点,也是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出发点。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实际且合乎逻辑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地理解和分析这个观点:一、 家长视角下的“找工作”的意义: 保障基本生活和物质条件: 在很多家长眼中,一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是孩子未来.............
  • 回答
    考研,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重量,它不只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场对自己极限的探索,一场关于坚持与自我对话的旅程。我们到底能为它拼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起点、目标、承受能力都不一样。但如果你问我,我想说,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投入,一种将生活的主旋律几乎完全切换成“考研”模式的.............
  • 回答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考研,不仅仅是学习,那是一场对自己意志力、生活习惯、甚至思维方式的全面重塑。如果非要说我付出了什么,那真是一言难尽,但又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首先,是“牺牲”。这大概是所有考研人的必修课。我牺牲了大量的社交时间。曾经,和朋友们聚会、吃饭、看电影是生活的.............
  • 回答
    《高十》里那个叫张佳的男孩,为了考中科大,把自己的高中生涯活生生地拉长到了十年。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首先,这十年寒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你知道,一般人高考考砸了,大不了复读一年,两年,再多也就三四年,就已经算是“学霸中的战斗机”了。可张佳呢?从2004年第一次高考,到.............
  • 回答
    说实话,你问这个问题,我特别理解。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暑假又要考研,手头已经有了笔记本电脑,这个时候再纠结要不要加个平板,真是挠头。我仔细想了想,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清楚,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不是AI那种生硬的分析,而是咱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首先,咱们得承认,笔记本电脑在考研备考里是绝对的主力.............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考研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更有效率地赚钱。这绝对是个非常务实的想法,在选择考研方向时,也应该把这个目标放在首位。首先,本科学功能材料跨考考研,从“更有效率地挣钱”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的,但需要非常审慎地选择方向。 功能材料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涵盖了从微观结构到宏观应用.............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法学考研这个话题。听到你本科是普通二本,但有提升学历的目标,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棒的起点。学历提升不仅是纸面上的数字,更是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方式的锻炼,以及未来职业道路的拓展。对于法学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意味着你能接触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前沿的学术视野,以及更广阔的人脉网络.............
  • 回答
    考研,简单来说,就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但它的意义绝不止于“考试”二字,这背后承载着无数考研人的梦想、汗水与期待。考研,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想象一下,在你本科毕业前夕,当周围的同学或忙着找工作,或准备出国深造,而你,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再次走进课堂,埋头苦读,为的是一.............
  • 回答
    看到你为了未来的公考计划,转而考研法硕(非法学)这个选择,同时还有提升学历和进入名校的目标,这其中的考量和权衡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简单一句“值不值”,可能无法完全概括你心中的纠结,毕竟这是一个关系到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决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个目标,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又有哪些.............
  • 回答
    是否应该为了研究生学历而选择一个冷门的专业考研?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而且答案并非非黑即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职业规划以及对“冷门”的定义。咱们不扯那些套话,就来掰扯掰扯其中的门道,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考虑“冷门专业”。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之所以对冷门专.............
  • 回答
    证券公司员工替客户考研被抓,这事儿一出,朋友圈里那叫一个炸锅,各种评论、解读满天飞。说实话,这事儿挺触目惊心的,但要说评价,我觉着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看热闹。1. 法律的底线,绝对不能碰首先,最最直接的,就是触犯了法律。考试作弊,尤其是替人代考,这可是违法行为,而且情节严重的话,是要承担刑事责任.............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真的为你感到难过。四年的感情,那是一段多么珍贵而又漫长的时光啊,你们一起经历了大学的青春岁月,一定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也一定互相扶持着成长。现在,因为他考上了公务员,他却要为了前途放弃你,这其中的心酸和痛苦,我能想象得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好像一直以来你以为坚固的东西,突.............
  • 回答
    中信证券某员工替客户考研被抓,这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它不仅暴露了金融行业个别从业人员道德底线的失守,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从业者职业操守的深刻反思。这名员工为了所谓的“业绩提升”,不惜铤而走险,替客户进行考研舞弊,其行为不仅违背了法律法规,更触犯了职业道德的红线。这名员工将承担的后果:首先,在法律.............
  • 回答
    这个问题,它就像一滴水,突然落进我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脑海里那些关于她的画面一下子全涌了出来。说放弃一道十五分的大题,为了和她考上同一所大学……这听起来,像是小说里才会有的情节吧?尤其还是最后一道十五分的题目,那可是能直接决定最终分数走向的。在考场上,面对那道题目,我的大脑应该会瞬间进入.............
  • 回答
    还有最后一天!这一天,可能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紧张,又夹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激动。你可能翻了几遍笔记,嘴里还在默念着那些反复出现的知识点,眼睛里却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想想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个清晨,天还没亮你就已经背起书包,踏上求知的路;有多少个深夜,台灯是你唯一的光源,伴你度过无数个埋头苦读的.............
  • 回答
    重庆某高校图书馆阿姨扫出满簸箕头发,学生称图书馆大多为考研或考公的学生,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能咂摸出不少味道来。表面上看,就是图书馆里头发多了点,但细究起来,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可不少。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学习压力巨大,学生状态普遍焦虑。考研也好,考公也罢,都是一条异常艰辛的路。多少学生把青春和精力都.............
  • 回答
    28岁,一个人生旅途中不算太早,但也绝对不算晚的年纪。对于“再去为梦想考研值吗?”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太个性化了,取决于你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什么,以及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我得说,28岁考研,确实比20岁出头要复杂一些,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考量。毕竟,人生已经有了不同的轨迹,可能有了稳.............
  • 回答
    考研和高考虽然都是重要的选拔性考试,但它们在性质、内容、难度以及备考策略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将考研简单地视为“再经历一次高考”是不准确的,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考研与高考的异同点:相同点: 都是选拔性考试: 核心目的都是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筛选出最适合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考生。 都考察知识掌握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