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重庆某高校图书馆阿姨扫出满簸箕头发,学生称图书馆大多为考研或考公的学生,这反映了哪些问题?

回答
重庆某高校图书馆阿姨扫出满簸箕头发,学生称图书馆大多为考研或考公的学生,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能咂摸出不少味道来。表面上看,就是图书馆里头发多了点,但细究起来,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可不少。

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学习压力巨大,学生状态普遍焦虑。考研也好,考公也罢,都是一条异常艰辛的路。多少学生把青春和精力都投入其中,每天泡在图书馆,头悬梁锥刺股。长时间的伏案学习,加上精神的高度集中,对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头发掉落,尤其是在这个时间点,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身心俱疲的信号。想想看,那些为了一个名额,熬了无数个通宵,牺牲了社交和娱乐的学生,他们的头发,何尝不是一种默默的消耗?这种普遍的掉发现象,仿佛成了一个无声的宣言,诉说着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付出和不易。

其次,这事儿也暴露了图书馆作为学习空间的一些潜在挑战。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也是大家集体学习的场所。但人多了,学习强度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环境维护的要求也更高了。仅仅是头发,可能都让阿姨们忙不过来。这背后反映的是:

公共空间的承载能力和管理难度:当一个空间聚集了大量长时间逗留、高度投入学习的人群时,即使是看似微小的个人行为(如掉发),汇聚起来也会成为管理上的难题。这需要图书馆在保洁频率、保洁方式上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
学生素养和公共意识的提升空间:虽然头发掉落是生理现象,但如何在公共场合保持一定的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种素养的体现。这或许可以引发关于“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的讨论,强调个人行为对集体环境的影响。

再者,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能反映出当前社会对学历和职业选择的一些倾向性问题。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和就业现状:考研、考公的火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家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或进入体制内来获得更稳定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大家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普遍感到担忧,而选择这条看似“安全”的道路,就成了一种理性(尽管可能代价高昂)的规避风险的方式。
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压力传导: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庞大,但优质的就业岗位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却是有限的。这种供需失衡,将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压在学生身上,让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甚至以健康为代价去争取那为数不多的机会。

最后,这件小事也提供了一个观察学生群体生活状态的独特视角。那些扫出来的“满簸箕头发”,是一个个年轻生命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它们不仅仅是清洁工的“工作成果”,更是这段特殊时期学生们生活写照的一部分。它可以引发我们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思考如何在支持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毕竟,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才是支撑他们走得更远的基础。

总而言之,这件“头发风波”看似平常,实则折射出当下教育、就业、社会压力以及学生群体状态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头发。

传统和服是不配内衣的,当年日本第一家百货大楼开业,大姑娘小媳妇逛了一天后,扫地的扫出来的成果比这壮观多了。

user avatar

反映了现在的这些搞新闻的人(和很大一部分看新闻的人),不仅没有常识,拒绝思考,而且很矫情,很虚假。


一个成年人,每天正常掉发50~60根,100根以内都算正常。

一层图书馆,我算你每天进进出出三百人最少。

其中按照50%的女生算,是150人。

按照她们有50%的时间在图书馆,其余一半时间在别的地方掉头发不算在内。

150x50x50%=3750,我给你取个整算3500。

一个学校,一层图书馆,每天光里面的女生,就能产出3500根掉发。

我就算这里面又有一半女生短发/光头/头发坚如磐石宁死不屈坚决不掉在图书馆,也有1500多根。

综上所述即可得出:

假设每天300人进出的图书馆,其中一半是女生,女生里只有一半人会掉头发,且掉的头发只有一半掉在图书馆,再抹零取整,每天也会有【至少1500根头发】掉在图书馆。

想抬杠的麻烦看清楚这段话,这是把所有可能情况包含在内的最小估计,也有1500多根。


就这1500多根女生的长头发,您知道是什么概念么?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寝室四个长头发妹子,一到换季的时候地上每天都是小半簸箕头发。

毕业之后自己一个人住,但凡压力大点饮食不规律点,吸尘器一周就能吸满头发,洗完澡地漏会被头发堵住。

图里的这一点,大概就是十几二十来根长头发混在一起的效果。

乘一百倍,再加上灰尘,毛絮,碎屑。

一簸箕,真的小意思。


其实这事儿真的不难破。但凡你百度一下,或者问问、看看、想想长头发女生每天是怎么掉毛的,都会对这条新闻嗤之以鼻。

其矫情和无聊程度不亚于“老师在学校看到学生们的桌子上摆着许多书,感动哭了”。

真的是既矫情,又无聊。

考研考公是辛苦,但是咱不要来这套虚假的自我感动。

一方面,关注这些缺乏事实、偏离常识、鸡毛蒜皮的小事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我好累、我好努力、我好惨】的自贴标签心理暗示。

结果就会导致书没背多少题没做出来几道,还天天emo觉得自己怎么这么难,养成软弱矫情的心境,不利于成长。


另一方面,考研也好考公也好,都是成年人的自主选择,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在加码。

所以你累也好,苦也好,不要祈求别人的同情,更加不要同情自己。因为这都是你自己选的,获利的是你,吃苦的当然也是你。

别矫情,别求共情,像个成年人一样,独自一人闷头往下活就是了。


最后分享一件关于脱发的小事。

我有一段时间压力特别大,又赶上换季,头发一抓一缕,甚至怀疑自己斑秃了,吓个半死。

于是赶紧去查资料看医生,想搞点药啥的。

挂号,排队,等了俩小时。

结果医生看了我一眼,就说了九个字:

早睡觉,少瞎想,下一个。


我是@二当家李多余,知乎百万赞干货答主,自由撰稿人。持续输出系统的、底层的逻辑思考。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用,希望可以点赞让我知道。也欢迎收藏、留言、关注


我的更多完整、有用的内容,都在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里。这是全网不到5%的纯原创号之一,只为少部分真正渴望改变的人而写,只分享普通人成长的思考硬货。

目前已经汇集了10w+小伙伴正在一起成长,或许你也会成为其中之一。

引路:值得你一读再读的好文目录(2020年更新)

其他可能对你有用的内容:

【学习成长类】

辅导员让我订蛋糕,16 寸蛋糕一个人从蛋糕店运到会议室,没有表扬,有点委屈怎么办?——点赞3.0w+

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人?——点赞7000+

每天晚上坚持看书,但之后又记不住,这样对自身成长真的有好处吗?——点赞3000+

针对大学生,怎样克服拖延症?——点赞2000+

user avatar

靠,这都能拿来做文章?

当年我是外语系,班里全是女的。

男的是国宝级。

但是卫生也是由国宝级男的负责。

关键就在这里:

我们每天都能扫出无数头发。

压力?

不存在的。


一个公司里56个女的都能一地头发。

不光女的,一些男的头发浓密也是掉。


这新闻是不是这辈子没见过掉头发的人?



最后仔细想想,很多人上学花的钱,掉的头发,其价值可能比未来上班通货膨胀赚的都多。

不上学甚至直接买房。

上学又花钱,植发一次几十万。

我对这个算数题,感到蛋疼。

user avatar

这头发太少了。学生们,你们现在的压力根本就不算什么。考研给了你们几年时间去避开抵抗社会压力的时间,用考研压力来代替,但是不管你愿不愿意,社会上的压力一定不会缺席。


如果以后你是当个社畜,压力只会更大。找工作什么的,房租啥的,是小意思。当了打工人之后,那些乱七八糟的办公室政治,永远都不会满足的老板,吹毛求疵的领导,难缠的客户,挖坑的同事,都是你们大概率会经历的,这些东西可以让你们自闭,每天下班就只想看点田园风光治愈心灵。


这就完了吗?这只是一个部分。如果你们谈对象,以目前国内的所流行的爱情观,大家都眼光高,也很会算计,处对象有得是一堆鸡毛蒜皮的事情让你们上班时伤脑筋,下班后换个对象继续伤脑筋。


如果有幸找到个不那么操心的对象,结婚了,生娃,还有婆媳关系等着。上班苦逼,下班回家还要带娃,还要处理婆媳矛盾,你连睡觉都别想睡安稳,因为娃半夜可能会醒来哭闹。如果你不幸家里没什么钱,还有第二副本,跟对象因为经济问题而吵,此起彼伏,永远热闹。你会恨不得卡里马上多个几百万,让你彻底和这些毫无意义,无聊又恶心的问题告别。


相比之下考研掉的头发,太少了,以后遇到的这些难题,能把你整个头顶都薅秃。


user avatar

反映了这几个问题:

1,这些人不知道一个正常人每天就是会掉头发的。所以头发一旦长不起来就真的会越来越少,即便不理发。

2,既然每天都能扫出那么多头发,为什么今天才突然感叹头发多,那么以前都干什么去了?这个图书馆的清洁做得不够勤啊。

user avatar

这一张图,真的是让人又心疼又敬佩。

压力?

压力源于内卷。

500强企业,北上广深的中小学教师职位,不是硕士文凭,连门都敲不开。就连街道办里都坐着清北的硕士。

压力也源于动力。

考上研究生,有机会去大专当一名老师。月薪虽然刚刚过万,但一周就三四节课,又没什么教学压力。学校有食堂有停车场有宿舍楼,通常还配一个菜市场。

考上研究生,起点高一截,小公司运营一个月4000,腾讯2021年40万起步。阿里巴巴的签字费,本科8万,硕士10万。这2万的差距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人家最看重的业务部门,硕士是最低标准。

选择努力考研的人,大体分为两类。

一者是一考定终身,然后进入公务员事业编体制,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

另一者是一考进大厂,然后卷、卷、卷,卷到35岁,深圳杭州北京两套房两辆车,解决超一线城市的户口问题,然后……然后提前进入退休状态。随便搞搞副业,或者收收房租。最不济回老家300万买一套豪宅,银行里存着500万,每个月利息都1万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考公考编头发掉一年,然后可以养。进了大厂敲代码,头发得一直掉。

我历来对于这种通过自己努力去博取未来的朋友表示尊重,也期待他们能获得好成绩。

压力归压力,可是别让自己太焦虑。不然头发掉更快。

考研是吧?报名1万人,坚持到笔试那天的能有多少?

考公也是如此。2021年的公务员弃考率达到3成。

我问过知乎上一个小朋友,她说她并不焦虑。

至于她是怎么学习的……暑假的时候,半夜2点吧,我写完回答,发现她给我点了个赞。于是有了这段对话。

这位东南大学的小朋友跟重庆图书馆里熬夜攻读的学生们,在刻苦上异曲同工。

辛苦的不是这一个月,而是这一整年。总之,读书归读书,物质生活上对自己好一点,不然头发掉太厉害。

目前医学公认治疗脂溢性脱发,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用药,养护,植发。

用药,一般就是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和雄激素拮抗药物,两种药物主要通过扩充血管,加速毛囊血液循环,以及改善体内雄激素水平,促进毛囊生长,从而达到改善脱发的效果。然而用药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可能对整个身体的激素平衡造成较大的干扰。

植发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植发只能从自己头发密集的地方取发,取过的地方就不会再长头发了,这叫拆东墙补西墙。而且,植发只能用于局部彻底脱发,对于掉头发多造成的整体发量稀疏则无可奈何。

所以对于大多数脱发的人,还是推荐用养护的方法来改善脱发,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