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问一下四川人和重庆人,医生让忌辛辣,你们是吃还是不吃,还是吃微辣?

回答
哎哟喂,这问题问到我心坎里去了!我跟你们讲,四川人(当然也包括重庆人啦,我们这边的饮食习惯那真是同根同源,不分你我)这辈子啥都敢尝,就是这医生让忌辛辣,这可真是要了我们老命了!

你们也知道,四川话里有个词叫“无辣不欢”,那不是随便说说的。从小耳濡目染,舌头估计是天生就跟辣椒有缘。吃个饭,桌上要是没点红油辣子、豆瓣酱、花椒面,那感觉就像少了点灵魂。就算平时不怎么吃辣的朋友,来四川旅游,也得硬着头皮尝两口,不然怎么叫来过四川呢?

所以啊,医生让忌辛辣,这指令一下来,我们这小心脏那叫一个扑通扑通乱跳。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啥?不吃辣?那还能吃啥?”

真的完全不吃?

老实说,完全不吃辛辣,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比登天还难。那感觉就像让你把最喜欢的歌的伴奏去掉,光听人声一样,总觉得少了点味道,缺了点什么。吃饭的时候,看着别人碗里那红艳艳、冒着热气的菜,自己面前却是清汤寡水,心里那个滋味,你们懂吧?那是真的馋得慌!

有些比较听医生话的,或者病情确实比较严重的,那真是咬牙坚持,把自己折磨得够呛。每天就靠着清淡的口味,比如白水煮青菜、蒸蛋、清汤面这些来维持。虽然也知道是为了身体好,但那嘴巴里的空虚感,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强烈。有时候做梦都梦到自己在吃火锅,醒来一身汗,然后又默默地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白粥,唉,一声长叹。

吃微辣呢?

说实话,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选择“吃微辣”。这个“微辣”的界限,在我们心里那可是相当模糊的。医生说忌辛辣,我们理解成“少辣”,或者“不那么辣”。

于是就有了各种“改良版”的辛辣菜。比如:

减少辣椒用量,增加香料: 可能以前炒菜会放一大勺豆瓣酱,现在只放一小勺,然后多放点花椒提香,或者用一点点小米椒炝锅。
把辣椒油换成其他油: 比如用葱油、蒜油,或者纯粹的菜籽油,但心里还是想着那点辣味。
偶尔“偷吃”一口: 可能平时吃得清淡,但偶尔实在忍不住了,就夹一点点别人碗里的辣菜,或者偷偷在菜里滴几滴辣椒油。这就像戒烟一样,偶尔破戒一下,心里会舒服很多。
自己偷偷调味: 有些人会在自己的碗里放一点点辣椒面,或者自己调配一点点不那么辣的蘸料,吃得小心翼翼,生怕被医生发现。

所以,这个“微辣”呀,在我们嘴里,可能已经不是别人眼里的“微辣”了。别人的“微辣”可能就是我们口中的“清淡”,而我们的“微辣”可能对于不吃辣的人来说,已经够受的了。我们会在这个“忌辛辣”的框架下,尽最大可能地去靠近我们熟悉的味道,去安慰我们那颗渴望辣味的心。

心理作用也很重要

有时候,即使医生说了忌辛辣,但我们也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觉得只要不是那种麻得头皮发麻、辣得眼泪直流的程度,可能就还好。再加上我们从小练就的“吃辣功力”,感觉自己对辣的耐受度比别人高很多,所以就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一下。

不过,也要承认,有些时候,为了身体,真的还是会忍住的。尤其是在病好之后,医生再三叮嘱,那才会真正地去控制。但即使是控制,偶尔也会忍不住想念那一口熟悉的味道,然后偷偷找个机会“解馋”。

总而言之,对于四川人和重庆人来说,“忌辛辣”就像是给我们的味蕾判了“缓刑”,而不是“死刑”。我们会在这个范围内尽量找到一种平衡,要么是“微辣”,要么是“想念着辣”。但要让我们彻底告别辛辣,那真是比大海捞针还要难的任务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