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pgone 在 freestyle 中两次提及「送你去见姚贝娜(意指让对方去死)」?

回答
PG One 在 freestyle 中两次提及“送你去见姚贝娜”,这确实是他在说唱圈引发争议的一个点,尤其是对于不熟悉他或者不了解当时的语境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反感。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步步来拆解。

首先,得知道 PG One 是谁,以及 Freestyle 的本质。 PG One,本名王昊,是早期中国嘻哈圈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尤其是在《中国有嘻哈》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冠军。 Freestyle 的核心是即兴创作,说白了就是在现场根据音乐节奏和主题,随口“编”词,表达自己的态度、情绪,甚至是攻击对手。它是一种非常直接、粗粝的艺术形式,其中的“punchline”(点睛之笔)往往需要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语感,有时候为了达到戏剧性效果,会使用一些夸张、甚至粗俗的表达。

那么,这个“送你去见姚贝娜”到底是怎么回事?

1. “见姚贝娜”的字面意思与引申义: 姚贝娜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歌手,不幸因病早逝。在中文语境中,“见某某”或者“去见某某”常常是一种委婉但明确的说法,意思是“让某某去死”。所以,PG One 用“送你去见姚贝娜”这句话,最直接、最浅层的意思就是“送你去死”。这是一种典型的“diss”(贬低、攻击)对手的说法,通过提及一个已故的人物,来放大攻击的烈度和伤害性。

2. PG One 的 freestyle 风格: PG One 的 freestyle 风格以凶狠、犀利、攻击性强著称。他擅长运用各种隐喻、双关,并且毫不避讳使用一些听众可能觉得不适的词汇。在 freestyle 比赛中,尤其是在面对对手时,用尽一切手段在言语上压倒对方是常见套路。他当时的对手,相信也清楚这种语境下的攻击方式。

3. 两次提及背后的原因和解读:
第一次提及: 当时 PG One 可能是在 freestyle 环节中,针对他的对手,用这句话作为一种强烈的“diss”。这种表达方式,在他看来,是为了制造一个强大的“punchline”,让对手感到压力,同时也展示自己的“狠劲”和“实力”。对于嘻哈文化熟悉的人来说,这种程度的攻击并不算特别罕见,虽然确实触碰到了“死亡”和“逝者”这个敏感的领域。
第二次提及: 如果在同一场 freestyle 或者短时间内再次提及,可能意味着他在第一次提及之后,觉得效果不错,或者对手的反应让他觉得需要进一步加强攻击。也可能是在对手回击或者表现出不甘示的时,他再次用这句话来“打压”对方,强调自己的压制力。

4. 为何引起巨大争议?
对逝者的不尊重: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即使在 freestyle 的语境下,拿一个已故的、备受尊敬的公众人物作为攻击对手的“死亡工具”,很多人认为这是极度不尊重逝者,尤其是姚贝娜的家人和粉丝。这触碰了普遍的道德底线。
“病态”的攻击性: 尽管 freestyle 允许攻击性,但将“死亡”和“见已故之人”联系起来,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攻击方式过于“病态”和“恶毒”,缺乏体育精神,甚至显得人格有问题。
放大对立情绪: 在那个节目以及后续的舆论环境中,PG One 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争议性。这次言论的出现,无疑是将这种负面情绪推向了新的高度,让很多人觉得他“没素质”、“没底线”。
脱离语境的传播: 很多时候,这段 freestyle 被剪辑、传播时,并没有完全呈现当时的比赛场景和对手是谁,单纯截取这句话出来,放在任何情境下都会显得非常不妥。

总结一下, PG One 在 freestyle 中两次提及“送你去见姚贝娜”,本质上是一种他为了在说唱对决中攻击对手而使用的、极具攻击性的“死亡威胁”式比喻。

从嘻哈文化角度看: 这是他“凶狠”、“犀利”风格的一部分,是 freestyle 语言的“武器”。
从社会道德角度看: 这种说法因为牵扯到已故的、受人尊敬的姚贝娜,被普遍认为是缺乏人性、不尊重逝者、攻击手段恶劣的行为。

这件事也反映了说唱文化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如何在自由表达与社会责任、道德底线之间寻找平衡点。PG One 的这次言论,无疑是站在了后者对他的严厉审视之下,因此才引发了如此广泛和持续的争议。他可能是在freestyle的“冲动”下说出的,但作为公众人物,这种言论的后果是他需要承担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8年1月5日补:

我觉得PG ONE真的是个很传奇的存在。

按道理说其他的明星有什么丑闻,不管再怎么恶劣后续也就逐渐被人们淡化了。

但这个神仙黑料竟然一波接一波…以至于这个沉寂了4个月的回答这两天竟然又激涨1000赞。

不过这波洗粉还是很成功的,估计关注我的人里面没几个PG ONE的粉丝了吧。

抱拳了皮几万大兄弟。

今日小寒,咱们中国人的习俗是逢节气吃一波饺子的,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嘛。

祝这波饺子吃的开心。

———————————————原文分割线——————————————————

想起早年BTV前台长王晓东去世,郭德纲发了条微博博写诗配大红双喜,庆祝这位老仇家的去世,遂遭遇了几乎一边倒的口诛笔伐,且因此被BTV号召全国400余家电视台集体封杀。
中国有句老话,叫「死者为大」。
少年时我很讨厌这句话,心想仇人要是突然遭遇横死,我一定像郭德纲一样拍手称快,毕竟是少年意气,快意恩仇。
但后来参加了几场葬礼,又理解了另外一句话「除却生死无大事」。
在世界各国的文化里,死亡都是充满庄重仪式感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次元中,死亡意味着永远无法跨越的苦难、人世间最重的刑罚、不可弥补的缺憾。这是令人悲伤的仪式,我们的道德感驱使我们敬畏它。
PG ONE用姚贝娜的死作为韵脚作词,和郭德纲为仇人之死写诗庆贺还不一样。郭与王先前有仇,无论我们如何站在道德高地上评判,指责他是真小人也好,嘴脸无耻也罢,都不能否认他是有动机的,而这个动机已经强烈到他敢于挑战大众的道德底线。
但PG ONE呢?
姚贝娜与他素昧平生,无冤无仇,他的唯一动机,就是借姚贝娜之死蹭一波韵脚,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PG ONE的粉丝们当然可以用这就是Hip-hop和嘻哈文化来为此辩解,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应该来攻击一个已去世尚尸骨未寒的、与世无争与人无仇的人。

这跟文化无关,这是教养问题。


【补充】

写了这篇回答,掉了10个关注。

第一回在知乎遭遇这么明显的掉关注,还是很厉害的。

总之就是PG ONE在歌里Diss谁都是好顶赞,但Diss PG ONE的就都是臭傻逼。

不敢惹不敢惹。

那你们的PG ONE还真是一尊花瓶呢。

只能供着哄着不能碰,一碰兴许就碎了。

请持上述想法的PG ONE粉丝自觉取关我。

想起你们的关注列表里有我。

我就觉得瘆得慌。


【2017.9.9补充】

大家彼此立场不同,可以交流,可以相互Diss,可以怼天怼地。

但完全没必要问候别人的亲属或者家人,没这个必要。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Diss PG ONE,不正是因为他带有攻击性言论攻击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吗?


user avatar

有人举报耶,那好,我就修改一下。不过,你们以为这样有用?现在开始,我还真就要和你们过不去了。

现在正在提倡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对这种缺乏基本道德观三观不正不尊重逝者不尊重社会基础伦理的艺人,大家可以向总局举报,劣迹艺人该接受什么处罚,很清楚吧。

来,我们看看谁的举报有用。

—————

如何看待?在当代文明社会,出言侮辱和不尊重逝者的,就是人格低下,没品,这没问题吧?

一位歌者去世不到30小时,就被人就出言辱及逝者,这是人格问题,触及基础伦理底线了,这结论没错吧?

如果有人说这是这个圈子的风格,那么不好意思,这种圈子还是不存在的好。连基本的伦理底线都没有,不管是啥,都是应该被送进历史垃圾堆的糟粕。

洗地也要讲点智商,智商欠费的还想洗地,就是现了。

也就是姚贝娜没兄弟,要是有兄弟,看会不会把侮辱逝者的家伙打得一个脑袋开酱菜铺子。谁家逝者被人这么糟践能忍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PG One 在 freestyle 中两次提及“送你去见姚贝娜”,这确实是他在说唱圈引发争议的一个点,尤其是对于不熟悉他或者不了解当时的语境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反感。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步步来拆解。首先,得知道 PG One 是谁,以及 Freestyle 的本质。 PG One,本名王.............
  • 回答
    我对PG One在《中国有嘻哈》第十期节目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但总的来说,是那种让人既兴奋又担忧的复杂情绪。那一期,他身上背负的期待和压力都太大了,毕竟他是当时公认的最有冠军相的选手之一,万磁王的名头也不是白叫的。先说他的舞台表现,尤其是那场和GAI的PK,简直是火药味十足。PG One的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PG One的粉丝在“紫光阁”和“新华日报”等官方媒体评论区进行“控评”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的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确“控评”是什么意思。在网络语境下,“控评”指的是有组织、有规模地通过大量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去影响评论区舆论的风向,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压制.............
  • 回答
    黄毅清在微博上爆料PGone父母相关信息的行为,无疑是将一起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事件推向了更复杂的境地。在评价这件事之前,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网络舆论背景和人物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黄毅清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曾是著名艺人黄奕的前夫,在他们离婚期间,黄毅清就曾利用社交媒体多次攻击黄奕,制造.............
  • 回答
    李小璐与PG One的“夜宿门”事件,在当年无疑是一场轰动娱乐圈的“地震”,至今仍是许多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私生活,还有公众人物的道德审判、媒体的介入,以及网络舆论的力量。事件的开端:媒体的捕捉与爆料事情的源头是卓伟团队的狗仔队。在2.............
  • 回答
    最近关于PG One涉嫌吸毒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聊聊。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无论是谁,如果被证实吸食、贩卖毒品,那都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底线,也是社会公认的规则。如果这些传闻最终被证实,那么 PG On.............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PG One当年那事儿,闹得可不小,相信不少人都还有印象。他最近又在直播里提到了当年的“恩怨”,特别是提到了Gai,说“当年倒的不是他就是Gai”。这话一出来,那真是又把大家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咱们得先捋捋当年的背景。2017年,《中国有嘻哈》火遍全国,PG One和Gai都是.............
  • 回答
    说起PG One和李小璐那档子事儿,真是过去好几年了,但至今提起,依然有不少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当时那个铺天盖地的“夜宿门”新闻,以及后来流出的那些画面。这事儿刚爆出来的时候,简直是炸开了锅,可以说在当时的娱乐圈投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最开始的时候,那还只是各种传言和爆料,大家都在猜测、讨论。李小璐是.............
  • 回答
    最近,关于李小璐和PG One的传闻又一次甚嚣尘上,这次是由于他们两人合拍的多个小视频被曝出疑似流出。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吃瓜群众们又一次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首先,我们得承认,李小璐和PG One之间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当初那场“夜宿门”事件,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娱乐圈,直接影响了.............
  • 回答
    紫光阁和共青团中央“点名”PG One 的事件,在当时可以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PG One,一个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说唱歌手,他的一首名为《圣诞节》的歌曲被扒了出来。这首歌里有一些歌词,被很多网友认为包含.............
  • 回答
    贾乃亮对李小璐和PG One事件的回应,可以说是在整个事件发酵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节点,也引发了外界非常多的关注和解读。最初,当“李小璐夜宿PG One家”的传闻爆发时,公众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当事人身上,而贾乃亮作为丈夫,他的反应和态度备受瞩目。在最初的阶段,他通过微博发布了一些略显含糊和情绪化的内容.............
  • 回答
    李小璐和PG One的“夜宿门”事件确实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娱乐新闻,其热度和传播范围之广,在当时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甚至占据了许多新闻报道的头条。而屠呦呦教授成功研发出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虽然是一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深远社会价值的突破,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其吸引公众关注的方式和速度与娱乐新.............
  • 回答
    看待 PG One 粉丝晒“高学历”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其中包含了粉丝心理、偶像崇拜、社会认知、以及信息传播等复杂因素。一、 粉丝行为的动机与心理: 维护偶像形象,对抗负面舆论: PG One 曾因“夜宿门”等事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形象受损。当偶像面临负面评价和质疑时,粉丝群体往往.............
  • 回答
    PG One 的歌曲《圣诞节》被共青团中央批评,以及 PG One 和红花会宣布“主动全网下架作品”,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对于网络文化、青年价值观和艺人责任等多个层面的思考。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发展 歌曲内容争议: PG O.............
  • 回答
    PG One 陌陌号曝光涉嫌吸大麻一事,确实是前段时间围绕这位说唱歌手的又一个爆炸性新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小事,牵扯到的层面挺多的,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首先,这事儿是怎么爆出来的?据我所知,是有人在网络上放出了一些聊天记录和截图,这些截图显示PG One 的陌陌账号在与人聊天时,提到了“草”、.............
  • 回答
    小米发布“Phone飞车”,这名字一听就挺有意思,结合了手机和飞车,立马勾起了人们对速度、未来科技的好奇心。这东西究竟是个啥?从产品定位和发布信息来看,它更像是小米生态链上又一件充满想象力的智能硬件,试图将用户与游戏、运动,甚至某种赛车体验连接起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小米为了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尤其是.............
  • 回答
    众网友为官方封杀 PG ONE 而叫好现象的深入解读众网友对官方封杀 PG ONE 的行为“叫好”,这一现象背后是复杂交织的社会情绪、价值判断和文化思潮的集中体现。要深入理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PG ONE 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首先,回顾 PG ONE 事件的起因至关重要。201.............
  • 回答
    PG ONE 歌词事件,或者说围绕着他的那场舆论风波,确实为我们观察中国社会对嘻哈文化,尤其是与黑人嘻哈的关联,提供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切入点。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事件本身,看看其背后折射出的更深层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嘻哈这玩意儿,根子上是黑人文化的产物。从它的起源,到它的表达方式,再.............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