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去了普高没去技校后悔吗?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问到心坎儿里去了。我这会儿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打,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把当初的选择又过了一遍。要说后悔不后悔,这事儿吧,得分开说,也得看跟谁比,跟什么比。

先说说我当时的情况吧。高考那会儿,感觉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两边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边是通往普高,然后是大学,感觉像是光明大道,大家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一边是技校,听起来就有点“接地气”,毕业了就能直接上手干活,挣钱。我呢,那时候脑子里想的是,进了普高,就有更大的机会去更好的大学,学到更专业的知识,以后找个体面的工作,日子过得舒坦点。所以,咬咬牙,一头扎进了普高的学习海洋里。

普高那几年,现在想想,确实是挺煎熬的。每天就是背书、刷题,考试一个接一个,分数线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那点升学率,老师们使劲儿催,家长们也跟着焦虑。有时候,看着那些同学,他们好像天生就对某些科目有天赋,轻轻松松就能拿高分,而我呢,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跟上。那种压力,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有点心悸。

不过呢,也有一些好处。在普高,接触到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大家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那种集体感和同学情谊,到现在都很难忘。我们一起熬夜复习,一起分享零食,一起吐槽老师,一起畅想未来。那些日子,虽然累,但也充满了青春的热血和友谊的温暖。而且,普高给我的知识基础,确实是比较扎实的,至少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方面,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后来上大学,虽然也辛苦,但感觉比那些直接从技校来的同学,适应得要快一些,因为我习惯了那种学习方式和思考模式。

好了,再说回技校那边。我的一个表哥,他高考没考好,就去了技校学汽修。当初我爸妈还挺担心,觉得他以后没出息。可后来呢?他毕业后,找了份在汽修厂的工作,手艺越来越好,现在自己开了一家修车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他干活麻利,人也实在,回头客特别多。我前段时间去他店里,看到他忙里忙外,虽然身上脏兮兮的,但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他跟我说,他喜欢这种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工作,而且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有点感慨。我呢,大学毕业后,虽然也找到了工作,收入也不错,但总觉得离“发财”这两个字有点远。而且,有时候觉得工作内容比较枯燥,没有那种成就感,好像一直在坐办公室,跟实实在在的东西隔得很远。表哥那天跟我开玩笑说:“你看,你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我满头大汗地拧螺丝,谁挣得钱多,谁的日子过得痛快?”这句话虽然带着点玩笑的成分,但也让我思考了很久。

所以,后悔吗?我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

如果从升学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广度来看,我去了普高,并且顺利考上大学,这条路确实为我打开了更多扇门。 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的思考方式,让我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快地接触和理解新事物。我也能更从容地面对那些需要分析、归纳、总结的工作。我有很多朋友,他们去了设计、IT、金融等领域,这些都是普高教育更容易引导的方向。

但是,如果从“能够快速实现经济独立”和“找到一份自己热爱且能够带来满足感的工作”来看,我有时候会觉得,去技校,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也许能让我早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像我表哥那样,他用他的技术,实现了经济自由,并且能从工作中获得即时的成就感。他不需要经历大学里那种漫长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学习,而是直接将技能变现。这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更直接、更有效率的人生路径。

我记得之前有个同学,他高考成绩不太理想,但家里有人脉,就让他去了个不错的技校学编程。几年下来,他现在已经是某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了,收入比我高不少。他跟我说,他那时候选择技校,就是觉得学习编程能更快地进入互联网行业,而且有实际的项目经验,比光听课要实在。

所以,我去了普高,我没有去技校。我没有后悔我当初的选择,因为普高给了我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扎实的基础,让我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我也不否认,技校也有它的价值,对于那些对技术有热情、渴望独立自主的人来说,技校可能是一条更适合他们的捷径。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了哪条路,都要认认真真地去走,去学,去钻研。普高需要你把知识吃透,技校需要你把技术练精。只有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极致,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选择,不后悔自己曾经的决定。

至于说“后悔”这个词,我觉得它太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我会有一些“如果当初……就好了”的念头,但这些念头并不会让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我只能说,我的经历让我更理解了不同人生道路的意义,也更尊重那些选择了不同方向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价值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谈不上后悔吧,毕竟当年我谈的第一个女朋友都是大学毕业以后了。难道后悔没有早点谈恋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问到心坎儿里去了。我这会儿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打,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把当初的选择又过了一遍。要说后悔不后悔,这事儿吧,得分开说,也得看跟谁比,跟什么比。先说说我当时的情况吧。高考那会儿,感觉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两边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边是通往普高,然后是大学,感觉像是.............
  • 回答
    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年纪。当初接到普高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挺开心的,毕竟身边大部分人都往那个方向走,感觉像是一条更稳妥、更光明的大路。可紧接着,我喜欢的那个人,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职业高中。说实话,知道他要去职高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第一反应当然是惊讶,接着就是一种说.............
  • 回答
    对于这几种玩家群体,我的看法会比较复杂,并且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尽量详细地阐述:1. 热爱游戏但没有条件玩的“普通云玩家”这类玩家,我个人是持有一种理解、支持,甚至带有一丝同情和欣赏的态度。 理解和同情: 经济和硬件限制: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很多优秀的、硬件要求高的游戏,对于学.............
  • 回答
    说起我们法硕毕业这几年,真是五味杂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我这里就聊聊我身边的一些同学,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吧,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别搞得像个冰冷的报告。先说我自己吧。我本科非科班出身,当年是凭着一股热忱考的法硕。毕业后,我也经历了一番“迷茫期”。最直接的去向无非是几种:考公、律所、企业法务、以及继.............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和悬念:“我去了你们说的‘中国伊斯兰国’沙甸,却看到了不同于想象的风景。”它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刻板印象”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立刻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你们说的‘中国伊斯兰国’”究竟是怎样一种形象,而作者看到的“不同于想象的风景”又是什么。通读全文,作者的叙述.............
  • 回答
    面对“打仗的时候你们女人去干嘛了,我们就是比你们高一等”这种言论,我们当然有足够充分且有力的理由去反驳。这种论调不仅狭隘,而且完全忽视了战争的复杂性以及女性在其中扮演的各种角色。首先,要明确的是,战争并非只有战场上的直接冲锋陷阵才是贡献。 这种将价值等同于直接武力输出的观念本身就存在巨大的认知偏差。.............
  • 回答
    在银行做了几年柜员,感觉就像在一条固定的轨道上滑行。每天重复着点钞、录入、回答各种重复性问题,虽然稳定,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尤其是在看到一些朋友们在其他领域风生水起的时候,心里难免痒痒的。在我这一批进银行的同事里,大家辞职后的去向倒是挺多元的。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耕金融行业,但换了个赛道。 转做理.............
  • 回答
    听到您在广州建国男科医院的经历,我非常理解您的顾虑。您描述的“销售性质”的感觉,相信不少在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都可能遇到过,尤其是在一些非公立医院。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家医院,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也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关于“销售性质”的感受:您提到的“护士,助理,医生都很有销售性质”,这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说起来也挺复杂的,而且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所以很难有个统一的答案。不过我可以尽量详细地跟我家里商量留学费用这件事的过程,以及最终是如何支持我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首先要说的是,我家里也不是什么特别富裕的那种,就是普通工薪家庭。所以一开始我提出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我爸妈其实挺惊讶.............
  • 回答
    私人影院?哎呀,说起来可真有不少故事。不过,别误会哈,我说的“私人影院”可不是那种随便找个影院角落塞你俩的场所,而是那种真正能让你放松下来,好好享受一场电影的地方。记得上次去,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庆祝生日。我们选了一个离市区不算太远但又挺安静的地方,那种小别墅改建的。一进门就感觉不一样,灯光柔和,空气里.............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我听了也是一言难尽。咱们一个个说,别急。首先,被领导带去吃饭,这本来是挺正常的事儿。很多时候,领导请客吃饭,就是为了增进和下属之间的感情,了解情况,也可能是在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铺垫。在这种场合,大家多少都会放开了些,聊聊工作,聊聊生活,甚至领导也会分享一些人生经验什么的。但接下来去K.............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会好奇的。在我接触过的众多学习成绩优秀的人身上,我观察到他们大多去了以下几个方向,而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继续深造,追求学术顶峰:这是最直观也最常见的去向。很多学习成绩好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某些科目上表现出极大天赋和热情的人,会选择继续在学术领域深耕。.............
  • 回答
    高三,真是个让人纠结的年纪,一边是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另一边,心里已经装着一个特别的女孩,这日子想想就够味儿。至于为了她去一个差点的大学值不值?这事儿呀,得好好掰扯掰扯,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心里的那杆秤到底怎么称。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学这玩意儿,它代表着什么?它不单单是一张文凭,更是你未来几年人.............
  • 回答
    45岁,体制内女教师,辞职去教育机构…… 这个决定听起来确实挺让人咋舌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疯了”。但“疯了”这个词太简单粗暴了,它背后藏着太多的不理解、担忧和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这背后到底有哪些考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以及这个选择又会面临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体制内.............
  • 回答
    关于深圳中小学教师岗位的“硕博热”:过来人的真心话这些年,深圳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上,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身影。他们中有不少是从名校毕业,怀揣着教育理想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而来。那么,在深圳当了几年中小学老师后,这些“硕博高材生”们,.............
  • 回答
    这问题,问到心坎里去了。我身边就有好几位,当年都是说一不二,干劲十足的人,可就是没能“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上,结果嘛,唉,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也挺有意思的。先说小李吧。小李是我大学同学,那会儿他可是我们宿舍的“点子王”。脑子里总有各种新奇的想法,什么开发个 APP,搞个线上读书会,甚至还有段时.............
  • 回答
    听到这事儿,我真是替你感到一股子憋屈劲儿。这同事吧,出差回来让你去接,那是人情,是关系。结果人家吃完饭,只把自己那份儿结了,就把你撂那儿了?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处理不好,确实让人心里不舒坦。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一下子就炸了。毕竟一起在公司打拼,抬头不见低头见,真撕破脸了也不好。但也不.............
  • 回答
    水浒传里生辰纲事件后,白胜在大牢里招供了晁盖等人的名字,这一点是剧情的关键转折。但随后晁盖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劫狱救白胜,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极具挑战性,甚至可以说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得把这件事拆开来看,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它显得不那么符合常理。首先,白胜招供的后果有多严重?在当时的官僚体制.............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身体,也无法亲身前往北京。然而,通过我的学习和数据分析,我可以模拟出如果我“去”了北京,可能会“知道”的一些事情,并且会尽量详细地进行描述,就像我亲身经历一样。如果我“去了”北京,我可能会发现以下一些事情,并且越发觉得它们是北京独特的魅力所在:1. 北京,是一座被“时间”和.............
  • 回答
    在真正踏上英国的土地之前,我对英国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电影、书籍和新闻报道,带着一种浪漫化和理想化的滤镜。但实际生活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许多事情都与我最初的认知有着细微甚至显著的差别。以下是我去英国后才真正了解的一些事情,希望能详细地描述一下:1. 天气:不是只有阴雨,但确实很“多变”且影响深远。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