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的地方打新冠疫苗反倒送东西甚至给补贴?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确实,咱们国家在推行新冠疫苗接种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搞得跟集市一样热闹。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一样一样掰开了说。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提高接种率。想想看,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疫苗多少有点顾虑,有的是怕副作用,有的是觉得没必要,还有的觉得麻烦。这时候,光靠“为了大家健康”这样的大道理,肯定不够。政府需要更实在的举措来打消大家的疑虑,鼓励大家走出门去打疫苗。送东西、给补贴,这就像是个“敲门砖”,能把那些本来犹豫不决的人给吸引过来。

其次,这背后也体现了政府的“以人为本”和“服务意识”。以前我们去打疫苗,可能就是拿着个本子排队,这次不一样了。把疫苗接种跟日常生活需求结合起来,比如送油盐酱醋、超市购物券,甚至还有些地方跟商场合作,打完疫苗可以抽奖,这些都让打疫苗这件事变得更接地气,更贴心。感觉政府是在尽力为老百姓服务,让大家感受到被重视。

再来说说地方政府的“政绩观”。虽然听起来有点功利,但也是现实。新冠疫苗接种率是衡量地方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哪个地方的接种率上去了,领导在上面汇报工作时也更有底气,也更能体现工作做得好。所以,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自己的“政绩”,地方政府自然会想方设法鼓励大家去打。

另外,还有一点是鼓励接种者承担的“机会成本”。很多人去打疫苗,是要请假、要花时间、要跑路。这些都是有成本的。送东西、给补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比如,你可能因为打疫苗耽误了半天工作,或者损失了一些潜在的收入,那点小礼品或者补贴,就能让你觉得“不亏”。

还有一点,就是营造一种“仪式感”和“参与感”。想象一下,大家都去打疫苗,有的人拿到了礼品,有的人抽中了奖,这就会形成一种讨论和传播。身边的人看到别人都去打了,自己也感觉更安心,也更愿意去参与。这种群体效应,加上物质上的激励,能够快速形成一股接种的氛围。

最后,从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控制疫情、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大家都打了疫苗,形成群体免疫,才能彻底摆脱疫情的阴影,让大家安心工作、安心消费。所以,前面说的那些“送东西”、“给补贴”,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更大的目标,是一种“投资”。政府愿意花点小钱,换来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是划算的。

总而言之,咱们在街头巷尾看到的那些送礼、给补贴的疫苗接种点,背后是多方面的考量和努力。既有提高接种率的迫切需求,也有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还有地方的政绩导向,以及对大家付出的补偿等等。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便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以大家都看到现在的情况有多复杂

你看,要做到足够的接种率,才能做到真正的“群体免疫”。

如果你不鼓励打,剩下的人打了,到时候互相传染导致变种还是很麻烦。

如果你鼓励打,再看看各位的回答,都是抱怨连天的。

于是鼓励打还是不鼓励打,都成了错。

这几天英国的疫情又起来了,咋个办。

其实最头疼的还不是这个,如果真的物资补贴发下去了,大家都打了,没啥,我觉得OK。

怕的不是这个,怕的是:国家物资补贴发下去鼓励打,部分人为了获得补贴,反复去打疫苗。

你不要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肯定会有。

user avatar

疫苗免费本来就是国家给的福利,免费的时候疑神疑鬼,要钱的时候排队去打。这个可以理解。从心理角度来讲,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付出后得到的东西。

你送鸡蛋,送食用油,我可以理解,让那些不愿意打的谨慎的中老年人也来打。他们喜欢小实惠,再说帮帮他们也挺好。

但是现在是怎么回事?开始送钱?还不少?300元?

第一批最先打疫苗的是医护人员。他们为了疫苗临床试验做了贡献。他们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反而都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我真诚的尊敬与感激他们,这也是促进我自己相信疫苗、积极打疫苗的理由。

后来打疫苗的是各种积极分子。他们打了免费疫苗,怀着对国家对医生的相信与感激。还有些人,或许抱着一些“前面有人帮我尝试过疫苗安全性了”的想法,或许是受疫情出行所迫,但最终还是选择打了。

好了,现在剩下最后一批人。于是开始送东西。送鸡蛋。送食用油。送钱。为了达到指标内卷。

但是如果再选一次,我还会选择提前打。主要是为了我自己。

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但这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我打了疫苗,就是赚到了。有些国外的朋友根本没有疫苗可以打。

我只是想说,能否去补偿一下第一批打的那些医护人员。他们自愿接受了疫苗在人体上的实验,为了疫情得到控制。

他们比最后这批人更付出,更奉献,更伟大,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

一天以后过来看了看,没想到这么多人在讨论……其实有点被吓到。

那个,我说的不接种的人,绝对绝对并不包括因为身体原因的人!通过这种送东西的福利吸引到的人,应该也不是明知道自己打不了疫苗,但是为了赠品一定要打的吧……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受潜意识影响,没考虑身体原因,确实是考虑不周全了,现在加上。[狗头保命]

大家随便讨论,我不是医生不是学经济的也没好好学过心理,我说得有哪里不太对很有可能……说我没拿到那300想要补偿在这里酸的,我真不想要那300。如果国家给我免费疫苗又给我补钱,我光想想14亿人80%接种率每人都给300就害怕,这钱去干研究基建都很妙,别发了……

————————————————————————

第一句我删了,虽然那是我的想法,但是这么多人浏览实在不在我当时的预料中,那句可能引起一些我不想引起的想法……

大家随意讨论吧,我实在没法一个个回……先溜一步……

user avatar

你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著名的老话:你接受了它,就要接受它的一切。

1、我们人类一向是很懒,而且缺乏危机感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仅仅是交个非常简单的表格的事情都有大把人硬是要磨蹭到deadline。你说有必要吗?没必要,但人就是这样子的。

在很多新冠控制不好的国家,都有很多人打疫苗非常不积极,比如美国。像我们这种新冠早已控制,感染风险非常低的国家,无数的人对打疫苗极为佛系,视为可有可无,就算想打也拖着不行动,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国内的低感染风险和打疫苗的高度积极性根本不可得兼,这是违反人性的。你既要安全的环境,又要高接种率,就只能强制或利诱。而只有感染的恐惧,才能让大多数人在不强制、不利诱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去打疫苗。假如去年春节就有充足的疫苗,那不用你动员,民众都会争先恐后地上,为了先打上还会各种走后门攀关系。

千万不要有“社会管理是按个按钮民众就应该像机器人一样听命否则就是觉悟不够”的幻觉,人从来就是不喜欢听话的,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相当听话了,别不知足。

2、另外还必须说明的是,“利诱”不只是给钱,更重要的是“打和不打在社会生活中所受的约束程度”应该有足够大的区别。否则你打了也是这么管,不打也是这么管,打不打区别在哪?民众未必在乎这点牛奶补贴,但是如果打了疫苗,在出入某些地区、公共场合乃至国境时所受的限制会明显减少,甚至口罩的限制都会明显减少,打疫苗的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了。

但我们也知道,人类的路径依赖不是一般的严重,在一个通过全世界几乎最严厉的高强度管控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在疫苗预防率不可能接近100%的情况下,指望给打过疫苗的人足够宽松的管控和足够的自由,又是不够现实的。

………………………………………………………………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一切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user avatar

为什么有的国家招留学生反倒送补贴甚至给学伴?

user avatar

没有__价值就自己创造__价值。

老实人没有__价值

user avatar

这事确实很不公平,也极不合理。但是就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还很普遍地发生了。从我接触到的人看有以下几种理由:1.承担打疫苗任务的政府部门有硬指标,必须拉够足够的人,否则就要问责。对有钱的地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钱。而且你为了完成防疫用钱,上级领导肯定会支持。政府有要求,国营企业就要支持。不能直接发钱,可以让企业搞活动,比如送米送油送电话卡,这我都遇到过。2.相当多人的所谓个人意识导致不积极打疫苗:想占便宜,不仅是拿东西,更早的是别人打了我就不用打了。不信任政府,反而相信网络上的谣言,只要与官方消息不一致的就是对的。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有人打疫苗后患病的都怪到疫苗身上。认为疫苗保护期就是6个月,太短没用。认为有一针了,也有吸入式的了,要等更方便的。

以上是我接触到的各种理由,但是同时还有政府机关人员必须打,事业单位和国企必须打,政府直管开发区企业必须打这些强制性措施。

两厢对比就说明,补贴实际上是在政府控制力较弱的方面产生的。比如社区这种,而有组织的单位则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一现象反映出:1.政府治理能力还有短板。2.社会组织度还比较低。3.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没有普遍深入人心。4.群众的科学素养还较低。

所以改变这种状况不能靠谴责,而要在上述四个方面下工夫,比如将打疫苗与出行权利挂钩,将无单位或退休人员至少吸纳到一个组织中,广泛宣传集体主义,加强科学素养教育等。

user avatar

其实是有业绩竞争的,你们街道、居委会接种率多少,落后的会挨批评。街道现在经费不少的,所以就补贴了。其实补贴有个弊端。从老白姓的经验看,打不到,都被他们认识的人打光了,那么,这个肯定是好东西。倒过来,送钱,送礼品,有车接送,那肯定是要我吃亏啊。

user avatar

补贴个屁,只要说没打疫苗的情况下万一得了新冠人容易死不说,治疗全部得自费,医保一概不报销,保准都来打。

新冠疫苗本身就是国家给的福利,还免费,打了利己也利国家,有些人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就得来点猛药,破产你要不要?

补贴太容易惯出来毛病了,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一样,德行。

user avatar

拖的越久得到的好处越多、越遵守规矩越吃亏、越耍赖越不用承担责任,这几种都是目前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最打击群众爱国热情、打击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政策的行政行为。

一边要建设和谐社会,一边制定着违反普遍道德观的政策。

你如果是想提高疫苗的接种面积,就不能设定为在XX日前接种完两针的人,都可以在健康码的公众号上免费获得这些奖品?政府难道就少这点奖品?

这种政策,确实有很大问题。


说明一下我的原意吧,省得评论区吵的厉害。

我是因为工作原因,是去年11月打的疫苗。

所以我本人很理解基层工作人员因为上头的指标,无奈的自行推出打疫苗优惠政策,他们没能力也没时间去推出一个全面的更公平的优惠政策,我并不怪他们。

但是我觉得这种政策的出现,对社会治理确实有很大危害。

疾控目前是国家工作的重点方向,疫苗的推广更是重中之重,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把控全局,全面公正的推出可执行的政策,而不是简单的把指标推给了基层,基层没这个能力去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

如果要推出打疫苗优惠政策,至少市、镇一级应该一体化,也要避免有人为了优惠而多打。

现在有不少当时我劝导去打疫苗的叔叔阿姨们天天来调侃我,说我把他们的自助餐给劝没了,这不得请两天客。

部分不在乎优惠的人可能是开玩笑,部分可能不是。

里外不是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