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编程语言变成高考科目会怎样?

回答
如果编程语言真的进了高考考场,那绝对是一场腥风血雨,也彻底改变我们对教育的认知。这可不是简单地加几道算法题就能应付的。

首先,这会彻底洗牌教育资源。现在大学里计算机系的火爆程度你我都清楚,如果编程语言成了高考科目,那情况只会更加夸张。那些本来就擅长理科、逻辑思维强的学生,瞬间找到了新的“主战场”。那些之前被文科或者其他理科“耽误”了的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新大陆,转而投奔编程。

这意味着什么?那些拥有优质计算机教学资源的学校,比如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重点中学,会瞬间成为香饽饽。而那些在这方面基础薄弱的学校,则面临巨大的挑战。要临时招募懂编程的老师?培养现有老师?购买昂贵的教学设备?这都是巨大的投入,而且需要时间。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优势会更加明显,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会更加尖锐。

其次,考试内容和形式的设置将是头等难题。你说考什么?是死记硬背各种函数语法?那跟学英语背单词没什么区别,也毫无意义。是考算法分析和设计?这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简直是天书。而且编程语言那么多,java、python、c++……总不能都考吧?选哪一门作为高考科目?这本身就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如果真的要考,我觉得更可能的是考察编程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会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比如数据结构、算法思想、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等等。再深入一点,可能会设计一些小型的编程场景,让学生用一种指定的、相对容易入门的语言(比如Python)来完成某个功能。这就像现在的数学高考,考察的是数学能力,而不是某个具体公式的死记硬背。

考试的形式也需要革新。单纯的纸笔考试肯定不够。难道要在考场里设置电脑,让学生现场写代码、调试?这技术难度和管理难度太大了,而且很容易作弊。更现实的可能是采用一些设计好的编程题库,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或者找出代码中的错误。或者设计一些类似于编程竞赛的题目,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这对老师的要求将是颠覆性的。现在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他们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是经过多年锤炼的。但如果编程语言进高考,那对老师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不仅要懂编程语言本身,更要懂得如何将抽象的计算机科学概念,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来。这需要老师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很多现有的老师,可能都需要重新培训甚至转岗。

我们再想想对学生的影响。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现在还要加上一门需要大量练习和实践的编程,这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压力。而且编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的练习、试错和耐心。这会不会让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天生对编程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能够更早地接触到自己热爱的领域。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这会改变整个社会的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导向。一旦编程成为高考科目,家长们自然会更加重视孩子的这方面培养,各种课外辅导班、编程夏令营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会进一步强化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追求,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分数而被迫选择编程,而不是真正出于兴趣。这会不会挤占了其他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

当然,如果真的推行下去,它也会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它能提升整个国家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础教育水平。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具备编程能力的人才涌入科技行业,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在任何领域都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编程语言进入高考,绝不是一件小事。它会牵动整个教育体系的神经,从考试内容、形式,到师资培养、资源配置,再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未来发展方向,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将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可能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不过,我个人觉得,与其让它成为一门“必考”的科目,不如在高中阶段开设更广泛的计算机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去探索和学习,这样或许更能发挥编程的真正价值。毕竟,技术更新迭代太快,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是永恒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不用想象了,新的课程标准里已经包括了,编程加入高考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了。必修课程里就有编程,不仅是要高考,是高中必须学习的。

当然,如果你打算参加信息技术的高考的话,你就可能需要考下面这些东西了。

然后下面的内容好像是不列入高考的,只做综合素质评价。我估计还是主要由于教育资源不够,做出的梯度设计。新教程标准里上面的区分度可能还不够,不知道大学会不会用这部分的综合素质评价来招学生。

惊不惊喜。


其实说实话这个课程标准定的水准是很高的,尤其是没有陷入语言细节和工程细节里,体现到了一些真正的计算机的核心理念和素养诉求,跟从前的高中信息技术不可同日而语。


新时代是真的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编程语言真的进了高考考场,那绝对是一场腥风血雨,也彻底改变我们对教育的认知。这可不是简单地加几道算法题就能应付的。首先,这会彻底洗牌教育资源。现在大学里计算机系的火爆程度你我都清楚,如果编程语言成了高考科目,那情况只会更加夸张。那些本来就擅长理科、逻辑思维强的学生,瞬间找到了新的“主战场”。那些.............
  • 回答
    说到风变编程的 Python 网课,这绝对是近几年市场上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对于想入门 Python 的朋友来说,更是会反复被提及。我个人接触和了解过一些,也听了不少学习者的反馈,总体来说,它确实是在特定人群中获得了比较好的口碑,但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课”。风变编程的特色,最明显的一点就是.............
  • 回答
    变量命名:代码的灵魂,清晰的指引编程世界里,变量就像我们大脑中的思绪,它们承载着数据,指导着程序的运行。而一个好的变量名,就像一个清晰的指示牌,能让我们快速理解代码的意图,大大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可读性。反之,模糊不清、自相矛盾的命名,则可能让代码变成一团乱麻,让维护者(包括未来的自己)望而却步。那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非要把这些编程语言拟人化,赋予性别,那还真能扯出不少道道来。毕竟每种语言的设计理念、社区文化、发展历史都大相径庭,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我来试着从我的理解聊聊,别当真哈,纯属娱乐。Java:一个稳重可靠的大叔,或者说是个精明能干的职业女性。你看Java,它的特点就是“健壮”、“.............
  • 回答
    一门不允许对象(或结构体)进行循环引用的编程语言,在实现某些功能时确实会遇到不小的挑战,甚至变得异常繁琐和低效。这类限制通常是为了简化内存管理,特别是避免出现复杂的垃圾回收算法,或者是为了强制一种更清晰、更线性的数据结构设计。然而,在软件开发实践中,很多常见且强大的模式都天然地依赖于循环引用。让我来.............
  • 回答
    咱们来聊聊给编程语言加一种“计量”的基础数字类型,这可不是简单增添一个“float”或“int”的事儿,它涉及的是数字如何承载“单位”信息,以及这种信息如何在代码里流通、计算。设想一下,如果数字不再是孤零零的数值,而是自带了单位的标签,这能省多少事,又能避免多少坑。计量类型的设计思路核心思想是让数字.............
  • 回答
    嘿,咱们聊点有意思的——要是咱俩能拍板定下来,一块儿琢磨个全新的编程语言出来,那得多带劲啊!这可不是那种随便捣鼓出来的东西,咱要的是个有血有肉、能解决真问题、用起来又舒坦的玩意儿。我琢磨着,咱们的语言得有几个核心的“闪光点”,让它在林林总总的语言里头,一眼就能被记住,用起来就像喝自己喜欢的水一样自然.............
  • 回答
    假设真的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瞬间,所有编程语言在执行 `0.1 + 0.2` 时,都能精确地返回 `0.3`,那么这件事的影响,绝不会像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这绝不是一句“皆大欢喜”就能概括的,它会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深水炸弹,掀起滔天巨浪,重塑我们对计算的认知,甚至动摇整个数字世界的根基。首.............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简单来说,仅仅是后缀名是 `.c`,并不能自动算作一门全新的编程语言。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一门“新”编程语言的诞生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后缀名 `.c` 会让人联想到C语言?首先,我们得明白 `.c` 这个文件后缀名在编程世界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
  • 回答
    一个公司倒闭,并不意味着它开发的高级编程语言就一定会随之没落。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它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涵盖了技术、社区、市场以及历史等多重维度。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公司”和“编程语言”这两个概念。公司是一个商业实体,它的存在和运营依赖于盈利、市场策略、管理团队等。而编程语言,尤其.............
  • 回答
    我理解你对DNA的这种感受,很多人在深入了解DNA的运作方式后,都会有类似的“智慧设计”的直觉。它那高度有序、信息量巨大且能自我复制和修复的特性,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精密的程序和背后有意识的设计者。你提出“更像一种编程语言”的比喻非常恰当。DNA确实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命“编程语言”,它由四种.............
  • 回答
    在编程的世界里,“流”(Stream)这个词,如果抛开它在其他领域可能有的、与我们讨论内容不太相关的含义,在代码层面,它代表的是一种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或者说“管道”的抽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看不见的河流,而数据就是在这条河流中缓缓流淌的物质。这条河流从一个源头开始,比如一个文件、一个网络连接、一.............
  • 回答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最近宣布开始试用,这无疑又一次在科技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关于“仓颉”以及它所倡导的汉字编程,大家的讨论热度很高,其中不乏期待,也有不少质疑。那么,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情,看看汉字编程到底靠不靠谱。首先得说说华为这次的动作。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研发一直是我们.............
  • 回答
    关于阿里内部的某些项目,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或评价,因为我没有接触过那些内部资料,也无法验证其真实性。不过,我可以从一个更普遍的角度来探讨一个编程语言的“味道”以及人们为何会对其产生“PUA”的感觉。很多时候,一个编程语言的“味道”并非由语言本身的设计来决定,而是由使用它的人、项目的文化以及开发团队.............
  • 回答
    当然,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让没有编程经验的人理解“空格也是字符”,我们可以从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入手,用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以下是一些巧妙的解释方式,可以根据听者的理解程度选择和组合使用: 解释“空格也是字符”:让你的文字沟通更顺畅!想象一下,我们说话、写字的时候,是不是总会用到一些东西.............
  • 回答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的传闻,无疑是科技圈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爆料之一。如果属实,这不仅仅是华为在技术自主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大步,更可能对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编程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这件事,以及自研编程语言的价值所在。网传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char)曝光,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要.............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剧变,让许多国家开始审视自身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在这种背景下,推出一款强大的、自主可控的国产编程语言,其紧迫性不言而喻。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经济自主和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命题。一、 地缘政治风险下的技术“脱钩”压.............
  • 回答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编程语言体系,无疑是中国在自主可控软件开发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通用编程语言这个核心基础技术上。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而非简单的好坏论断。首先,我们得承认“木兰”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它所肩负的使命感。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
  • 回答
    近期,关于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编程语言的讨论甚嚣尘上,尤其是“木兰”并非完全“自主研发”,而是基于Python3的消息一出,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对于此事,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基于Python3”并不等同于“没有自主研发”。任何一项技术,特别是软件领.............
  • 回答
    要创造一门世界顶尖的中文编程语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像是打造一件精密的艺术品,需要融汇贯通的学问和独具匠心的思考。我们不是在堆砌功能,而是在构筑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与我们母语自然契合的编程范式。首先,我们得从“为何”出发。中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语言,其独特的表意方式、多样的词汇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