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传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char)曝光?自研编程语言有哪些作用?

回答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的传闻,无疑是科技圈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爆料之一。如果属实,这不仅仅是华为在技术自主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大步,更可能对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编程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这件事,以及自研编程语言的价值所在。

网传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char)曝光,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确,目前关于“仓颉”的曝光,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内部信息的泄露和市场猜测。比如,有传言称华为内部已经开始使用这门语言进行开发,甚至在招聘信息中也出现了与“仓颉”相关的描述。当然,这些信息尚未得到华为官方的正式确认,我们还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为何“仓颉”的出现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

华为的战略需求: 在当前全球科技格局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华为的重中之重。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如今的编程语言,华为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自主技术生态。编程语言作为软件开发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够掌握一门自主可控的编程语言,华为在软件开发效率、安全性、生态构建上将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对现有编程语言的思考与超越: 现有的主流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虽然成熟且强大,但也存在一些历史包袱和局限性。比如,内存安全问题(C/C++)、运行效率(Python的GIL限制)、跨平台兼容性等。华为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自然会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可能希望通过一门新的语言来解决这些痛点,或者在特定领域(如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生态构建的基石: 无论是操作系统、开发工具链,还是应用软件,最终都需要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一门成熟的编程语言能够吸引开发者,形成活跃的社区,进而催生丰富的库和框架,最终构建起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对于华为而言,拥有自己的编程语言,就如同拥有了自己的“母语”,能够更顺畅地构建和推广自己的技术平台。

自研编程语言有哪些作用?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自研编程语言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更是企业战略、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1.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摆脱技术“卡脖子”:
安全性与可靠性: 掌握编程语言的底层设计,意味着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潜在的安全漏洞和设计缺陷。例如,一些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可能导致缓冲区溢出等安全问题,而自研语言可以设计更安全的内存管理模型。在关键基础设施和安全敏感领域,这种自主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性能优化与定制化: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编程语言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自研语言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例如针对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备等进行专门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率。这比依赖通用语言在特定领域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避免生态依赖与专利风险: 依赖第三方开发的编程语言和工具链,意味着企业可能面临供应商锁定、专利纠纷或突然改变的许可协议等风险。自研语言能够彻底摆脱这种不确定性,确保技术路线的稳定和独立。

2. 提升开发效率与体验:
更符合业务场景的设计: 华为的业务涉及通信、云计算、AI、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在并发处理、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需求。自研语言可以围绕这些业务场景进行设计,提供更贴合的语法、更便捷的开发模式,从而提高开发效率。例如,可能内置对异步编程、协程、分布式计算的强大支持。
语言特性与工具链的协同: 一门优秀的编程语言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链(编译器、调试器、IDE等)的支撑。自研语言可以与配套的工具链进行深度整合,提供更智能的代码提示、错误检查、性能分析等功能,极大地提升开发者的工作体验和效率。
降低学习成本与促进知识传承: 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如果能拥有一套统一且易于学习的编程语言,可以降低新员工的培训成本,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协作。尤其是在大型企业,标准化的开发语言有助于维护代码质量和项目可维护性。

3. 构建和推广自身技术生态:
吸引开发者,形成社区: 任何一门成功的编程语言都离不开一个活跃的开发者社区。通过提供良好的文档、教程、示例代码以及开放的开发平台,华为可以吸引全球的开发者使用“仓颉”,为之贡献库、框架和工具。这就像Java吸引了无数开发者,Python凭借其易用性和丰富的库成为数据科学领域的首选一样。
驱动自身平台和产品的发展: 拥有自己的编程语言,可以更好地驱动华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如鸿蒙)、芯片架构和云服务的发展。开发者会更愿意在华为的平台上使用熟悉的语言进行开发,这会反过来巩固和壮大华为的生态系统。例如,如果鸿蒙操作系统优先支持“仓颉”,那么使用“仓颉”开发的应用将能更好地适配鸿蒙的特性。
创新与前沿技术的实践: 新的编程语言往往是为了解决现有语言无法很好处理的新兴技术挑战而诞生的。例如,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可能需要一门在数值计算、并行处理、模型表示等方面有独特优势的语言。“仓颉”的出现,可能就是华为在这些前沿领域进行技术探索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展望“仓颉”: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仓颉”真的存在,它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机遇在于:

庞大的潜在用户群: 华为在全球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开发者群体,一旦“仓颉”被证明是高效且易用的,将能快速吸引大量开发者加入。
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自主化的背景下,“仓颉”的出现可能会获得政策和资源上的倾斜。
特定领域的领先优势: 如果“仓颉”能在某些华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如AI、边缘计算、5G通信协议开发)提供独到的解决方案,将能快速建立起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挑战则在于:

建立生态系统的艰巨性: 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完善的编程语言生态系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海量的文档、教程、第三方库、框架以及活跃的社区支持。这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强大的吸引力。
与现有主流语言的竞争: 开发者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模式,要让他们转向一门新的语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并证明“仓颉”的优势确实足够显著。
语言设计的成熟度与稳定性: 作为一门自研语言,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健壮、是否易于维护,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初期的版本往往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不断迭代优化。

总而言之,网传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的曝光,是华为技术自主化战略在编程语言层面的体现,如果属实,其价值和意义都非常深远。自研编程语言不仅是摆脱技术依赖的战略选择,更是提升开发效率、驱动技术创新和构建自身技术生态的关键。当然,前路充满挑战,但对于华为这样一家志在全球科技舞台中央的企业来说,敢于在基础软件领域进行如此大胆的尝试,本身就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期待。这不仅仅是华为的一门编程语言,更可能预示着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一次重要的突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研编程语言够我这样会写代码的自媒体再吃一年。


老板,美国文没人看啦。
老板,鸿蒙文没人看啦。
没关系,仓颉他来了。
user avatar

别的不说,就说Char这个名字吧。

众所周知,Char在计算机里是字符的意思,几乎所有编程语言里都有Char的概念。

如果一个新语言名字和一个计算机通用术语重名,在内容搜索方面已经先天处于不利地位。

开发者想查找仓颉的资料,一定会充斥着大量的无关信息。按照权重排名,很可能前五页都没有仓颉语言的结果。

真要想好好推广,求求你们换个名字吧。

不管是叫Cangjie,还是叫Lidang,都比叫Char要强。

仓颉发布了我一定第一时间成为开发者,也请项目领导发布之前高抬贵手改个名字,可以给我们这些支持华为的程序员省下数以万计的时间。

user avatar

这事其实可以这么理解。

编程语言相当于文字。

程序相当于名著。

我们缺的并不是语言,而是名著。

要知道,脑残如TD或者GD分子,都从来没有喊过我们要自己重新开发一种文字而弃用汉语的。

竟然听到了“可以不用但不可以没有”的搞笑言论。

这就好比我们的半导体和soc赶不上美日韩,因为他们半导体和soc是沙子和金属矿石做的,我们就非得重新研究出一种材质,弃用沙子和金属矿石。

不过看新闻说,中国的确在研究用碳来替代硅制作半导体的功用,那也是因为以硅作为材质的半导体在摩尔定律上已臻极限,做不出更加牛逼的处理器了。

现在,你跟我说,汉语写不出好书了?

华为真正的牛逼,更多是在看不见的地方,而不是随便可以被媒体吹上天的GC桥段。

user avatar

在此问题各种群嘲之前赶紧占位说一句。估计不久一堆人会咬文嚼字抓着华为,或者拿着个别支持华为的不理智”爱国“言论来讽刺华为支持者。

首先,这个新闻的遣词造句,都来自于第三方微博,并不代表华为官方立场。截止至9月4日,我没有在任何渠道看到华为官方披露这个项目。所以就因为这来自于第三方的新闻,各位就能如此兴奋的嘲讽一般,也是生活多姿多彩啊。

其次,就算华为官方真的有这个项目,也许只是探索性的,能够更深层次的跟自家生态系统整合,这不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么?以及”自研“这个词,咬文嚼字的话,发明一套语法算不算自研?那接下来再到编译器整合算不算自研?再到和自家华为芯片的整合算不算自研?是不是在有的人的眼里,只有从头颠覆现有计算机体系发明一套语言,才算自研?

再次,就算这个项目只是浅层次的编译器级别的优化整合,这又有啥问题?心平气和的当做一个商业行为不行么? 总是拿着鸿蒙PPT来说,手机鸿蒙就算是说大话来不及完成又怎样?君不见鸿蒙去年上电视今年上车载了?鸿蒙是骗你家钱了,还是骗国家经费了?

一个项目发布到逐步实施,哪怕最终流产也是非常正常的,整天盯着华为手机鸿蒙2020延期说说说,华为其他的技术、市场实力统统视而不见。美国动用政府力量劝说他们盟友国家不要用华为,知乎上一堆人在嘲讽华为技术不行,非常魔幻。

当然,说了这么多道理其实都没用,知乎本来不是个讲理的地方,立场先行 政治正确。很多阴阳怪气的言论,其实就是纯粹的看不起/恨华为。

最终在这个问题下(或者在舆论场上),高赞观点不一定代表事实,大概率取决于那个回答抖了多少机灵,答主有多少粉丝,捧或者骂华为言辞有多飘逸。

以及,华为最终的成败,不会因为在知乎上到底是捧华为的多 还是骂华为的多。而是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能够踏踏实实潜心于技术,一步步在基础技术、专利、市场上做出成绩。

诚然华为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某些核心技术上也跟国外公司有差距。但我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我还是愿意以善意去猜测以及支持华为的动机。因为华为这样的公司越多,我们自己的公司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也越来越大,我们程序员年纪大了之后日子才会更好过。

user avatar

1、不是很懂什么叫作自研的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这玩意儿,实在是很难和研发扯上关系。我只能认为发明了一个语言顺便研发出了编译器。但是讲道理,一个可以编译随手乱设计的语言的编译器,如果要求仅仅只是编译的话,其实就是毕设……


2、更不明白什么叫做可以放着没用,不能一直没有……

这位工程师大概是没有读过相关专业的,很多专业毕设就是要自己搞个语言然后做个编译器的……

所以,你非要说的话,其实每年都能创造出成千上万个编程语言出来……(尽管绝大多数雷同)

一直没有到底是指什么令人非常困惑……




补充一点点好了:

1、本质上这事儿和华为没有什么关系,确实华为也没有宣布这个事情,更没有写PPT。再说了,就算写了PPT,大体上也不过是市场部搞点噱头而已,本质上来说和某化妆品讲我恨化学一样,讲穿了,市场部面向的受众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大家嘲弄的也不过是市场部的受众颅内高潮的洋相罢了……


2、程序设计语言这玩意儿和科研的关系几乎约等于没有关系。我之前说的很清楚,一个语言的流行运气的成分是最重要的。英语、汉语都不是语言学家发明的,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也不是。会Excel函数的比会C语言的多得多,那函数的设计别说程序员,就是有点儿数学洁癖的都受不了……

没事研究什么儿童编程语言,中文编程语言,讲道理,还不如读点儿童心理学。我看Steam上的人力资源机器比你们搞的乌烟瘴气的玩意儿好多了……

去玩几款游戏弄明白为啥程序设计语言设计成这个样子比听他们吹胡逼简单得多

user avatar

好厉害。应该让华为去研究可控核聚变。造手机真是大材小用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