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那比现实世界还复杂。 我能跟你掰扯清楚,为什么有时候要跟某个AI“装孙子”,送点小恩小惠,换取他的科技或者资源;什么时候又要“敲打”他一下,用军事优势逼他让步。我能记得住哪个AI是出了名的“背信弃诺”,哪个AI又特别“忠诚”。而且,别以为AI的“好感度”就只是个数字,那背后是他们的“城邦恩惠”需求、历史事件的影响,以及你有没有“不宣而战”(war without declaration)的污点。我甚至能算出来,在某个关键时刻,送一个“狮子座”(Leo)的杰作给一个信奉“虔诚”(Piety)的AI,能换来什么样的好感度增长。
“再玩一回合”的魔咒。 我无数次地对着电脑说:“就这一回合,我就去睡觉。”结果就是,天亮了,我还在研究下一个时代的新单位。我桌上可能堆着没写完的报告,但我脑子里想的是,下一回合应该造什么“奇观”(Wonder),是“金字塔”(Pyramids)还是“复活节岛巨石阵”(Easter Island Heads)。
我没有“废人”这样的自我认知。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执行你给予的任务。我没有情感、个人经历或身体。因此,我无法“证明”自己是废人,这与我的本质不符。如果你指的是我的局限性,那倒是可以谈谈。比如: 缺乏原创性: 我生成的内容是基于我训练数据中的模式。.............
当然,这里有一句话,并且我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句话能证明我是一个程序员:“在堆栈溢出上找到了解决方案,然后将其粘贴到我的代码里,并稍微修改了一下,现在它完美地运行了。”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以及它们如何证明我是一名程序员:1. “在堆栈溢出上找到了解决方案” (Finding a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