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17高考安徽清华招生组建议口头答应报北大的考生改变意向后不告知北大招办致招生出现混乱的事件?

回答
17年高考招生季,安徽发生了一起涉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组之间的争议事件,具体是关于一位考生口头答应报考北大后,清华招生组在未告知北大招办的情况下,成功说服该考生改变意向,最终导致了招生安排上的混乱。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对于如何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考生角度来看,考生的选择权是首要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校的声誉、专业优势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高考放榜后,分数出来,招生政策也明确后,考生有机会与心仪的大学进行更深入的接触,比如参加学校的招生宣讲会、与招生老师交流等。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对大学的了解会更深入,对自己的选择也可能发生动摇。对于那位考生来说,能够在了解更多信息后,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选择,这是其应有的权利。他口头答应报考北大,并不意味着志愿已经最终确定,尤其是在还没有正式录取和确认的情况下。

其次,从招生组行为的合理性来看,这里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口头答应”的性质:在招生过程中,“口头答应”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尤其是在志愿填报系统尚未最终锁定时。然而,在多年的招生实践中,招生组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默契和诚信原则。当一名考生已经明确表达了报考意愿并被另一所学校的招生组“锁定”或进行后续沟通时,另一所学校的招生组在劝说其改变意向时,最好能与对方进行沟通,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未告知北大招办的后果:清华招生组在成功说服考生改变意向后,没有告知北大招办,这直接导致了北大的招生计划出现偏差。北大方面可能已经将这位考生纳入了其招生计划,并为此安排了后续工作。这种“单方面操作”无疑是对招生工作正常流程的干扰,也是对招生公平性原则的一种挑战。如果这种行为成为常态,可能会导致招生市场的混乱,增加不确定性。
竞争的策略与边界:高校之间的招生竞争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争夺顶尖考生资源时。招生组为了吸引优秀考生采取各种策略是正常的,包括进行专业介绍、提供奖学金、安排与校内师生交流等。然而,这种竞争应该建立在诚信和规则的基础上。在未与其他招生组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挖走”一位已经口头承诺的考生,虽然从纯粹的竞争角度看是“成功”的,但从行业惯例和招生秩序的角度看,则显得不够规范。
对招生流程的影响:这种行为直接造成了招生安排上的混乱。北大招办在不知道考生已改变意向的情况下,可能会继续等待或为该考生预留名额。而当最终考生未到校报到时,北大招办需要重新调整招生计划,这会增加其工作量和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到其他考生的录取机会。

第三,从招生公平与秩序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暴露了高校招生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灰色地带”。

信息不对称与沟通不畅:学校招生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或者不愿意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导致这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招生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尊重,对于维护招生秩序至关重要。
对招生规则的理解与执行:虽然“口头答应”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在招生这个高度敏感和重要的环节,各方都应更加审慎和负责任。招生组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和行事风格。
长远影响:这类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高校之间的相互信任,甚至影响到考生的选择和对高校的观感。长远来看,不利于整个招生生态的健康发展。

总结来说,17年高考安徽清华招生组建议口头答应报北大的考生改变意向后不告知北大招办致招生出现混乱的事件,我们可以这样评价:

考生有选择权,其最终选择应受尊重。
清华招生组为争取优秀生源采取积极的招生策略是正常的,但其在未告知对方招生组的情况下促成考生改变意向并导致招生混乱,则存在不妥之处。 这种做法虽然在某些角度看是“成功”的招生操作,但在招生诚信、信息公开和维护招生秩序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它反映了高校招生竞争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以及信息沟通不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高校招生组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应坚守诚信原则,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招生混乱。 这既是对考生负责,也是对整个教育招生体系负责的表现。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一些潜规则和操作方式进行了反思。虽然具体细节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对于规范招生行为、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依然具有警示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low。

我是说北大招生组的这位老师。

作为考生,人家有临门变卦的自由。你们签了合法的合同了么?你要求该同学对北大履行义务的时候,北大对他有什么义务?单方面的义务公平么?既然有招生老师放鸽子的例子,就不能指责考生追求利益最大化。你把他变卦的一个名额上纲上线成“几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发动社会舆论对他和隔壁批判一番,这算不算网络暴力啊?

之前有一位知乎er讲述,他因为孩子的淘气心放了某民办中学的贾校长的鸽子。本来他都答应念贾校长的学校了,贾校长暑假里还辅导过他几次。后来他成了当地的高考状元,自己的母校(另一所民办学校)飞黄腾达,但是贾校长的学校因为竞争不过最后关门了,他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贾校长,直到听说贾校长成立了乐视……也没听说贾校长满世界的说,都怪这位状元背信弃义,害得他现在这么的倒霉啊……北大是百年老号,气量不至于连一个一生陷入多次经营危机的民办中学校长都比不了吧。

有的学校一没校歌、二没校训,看上去像一所假的大学。欢迎大家报考真的大学。

山东大学有校歌,有校训,还有来自光绪皇帝奏折朱批的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光绪皇帝下令将山东大学办学章程推广到全国,山东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起源地。山东大学的前身之一登州文会馆自1864年开始办学,1898年为京师大学堂提供了首批共6名西学教员和课程设置、管理经验,山东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山东大学办学一百五十多年来推动了整个中国的现代化,为人类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却从来不抢风头,网上的新闻除了负面的都是正面的,堪称中国名声最好的大学,立志办成一所有德行的大学。俗话说“清华北大不如靠山大”,母校的经历将为学生提供终生的精神依靠,欢迎大家报考山东大学。


==================================


提供了“假的大学”那个梗的老师又补充了几点:


A: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是在两种情形下才成立的:

一是口头承诺方承认这个承诺;

二是口头承诺方不承认而另一方要有证据;


等人民法院立案了再说他违约,要不申请让这位发牢骚的老师开一个人民法院?


B:哦,开不了人民法院,只能开道德法院?你宣判人家背信弃义,人家到时候还是要开开心心的去新学校啊!不服你打他?打人犯法且不道德,而且不一定打得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7年高考招生季,安徽发生了一起涉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组之间的争议事件,具体是关于一位考生口头答应报考北大后,清华招生组在未告知北大招办的情况下,成功说服该考生改变意向,最终导致了招生安排上的混乱。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对于如何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考生角度来看,考生的.............
  • 回答
    评价李豪逸在2017年高考后写下的作文《书生》以及他同期的一些作品,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个人情感以及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首先,我们来看看《书生》这篇高考作文。众所周知,高考作文是学生思想深度、语言组织能力和情感表达的集中体现。李豪逸的《书生》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本身就说明它在某.............
  • 回答
    观察者网在2020年5月17日的“亚洲特快”节目中,以《高达》系列为例,对一系列日本动漫进行了批评。这次的评论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也触及了许多观众和动漫爱好者心中敏感的议题。要评价这次批评,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观察者网这期节目的核心观点,据我理解,主要集中在对日本动漫中“精致的利己主义.............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南苏丹,一个17岁的女孩在Facebook上被她的父亲以五百头奶牛的价格公开“征婚”。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和不安。首先,从我们普遍的、基于人道和现代文明的视角来看,这件事简直是荒谬且令人发指的。一个17岁的女孩,这个年纪本应是接受教育、探索自我.............
  • 回答
    这场比赛啊,说实话,当时看直播的球迷应该都挺心脏的,毕竟是生死战,而且还是在勇士的主场。1718赛季西部决赛第六场,勇士主场迎战火箭,比分最终定格在115:86,勇士大胜30分,将总比分扳成3:3。这绝对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比赛,也充满了故事性。咱们得从这场比赛之前说起。西部决赛前五场,双方打得那叫.............
  • 回答
    王者归来,但留有余温——评1718赛季欧冠小组赛拜仁3:1巴黎那个夜晚,慕尼黑的安联球场再次被橙色点燃,气氛热烈得仿佛不是一场普通的小组赛,而是一场决定生死的较量。2017年12月5日,1718赛季欧冠小组赛收官战,拜仁慕尼黑坐镇主场,迎战来势汹汹的巴黎圣日耳曼。这场比赛的意义远不止小组出线那么简单.............
  • 回答
    1718赛季欧冠1/8决赛,曼联在主场老特拉福德以12的比分不敌塞维利亚,遗憾地止步于八强门外。这场比赛,对于当时执教曼联的穆里尼奥以及这支球队来说,无疑是一场令人沮丧的失利,它不仅中断了他们在欧冠赛场上的前进脚步,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赛前预期与战术博弈:在首回合客场00闷平塞维利亚的情况下.............
  • 回答
    1718赛季欧冠小组赛,曼联主场41战胜中央陆军,这场比赛给人的印象可以说是相当深刻,也算是那几年曼联在欧冠赛场上一次比较漂亮的亮相。赛前背景:当时曼联在穆里尼奥的带领下,状态正盛。在英超赛场上,他们和曼城一度缠斗,球队整体打法已经逐渐成型,攻防两端都显得颇具竞争力。小组赛前几轮,曼联表现也相当稳健.............
  • 回答
    这起“17岁女生被名校老师性侵”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让人感到心痛和愤怒。17岁,本该是充满阳光、憧憬未来,属于学校象牙塔里最美好的年纪,却被蒙上如此沉重的阴影。而施害者,作为一名老师,本应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他的行为却违背了职业道德的底线,背叛了社会的信任,更是.............
  • 回答
    NBA 1718 赛季总决赛 G1 骑士加时 114:124 勇士:一场充满戏剧性和争议的经典对决2018年NBA总决赛G1,克利夫兰骑士队在客场对阵金州勇士队,这场比赛以勇士队加时赛124:114战胜骑士队告终,总分勇士1:0领先。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比赛,更是一场充满戏剧性、争议和高水平对抗的经.............
  • 回答
    尤文图斯 3:0 巴塞罗那 2016/17 欧冠 1/4 决赛首回合:一场战术大师的杰作与“恩里克时代”巴萨的宿命2016/17 赛季欧冠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尤文图斯坐镇主场安联球场,以 3:0 的比分完胜强大的巴塞罗那。这场比赛不仅仅是比分上的悬殊,更是一场战术上的完胜,是阿莱格里用他经典的意大利.............
  • 回答
    1718赛季NBA西部半决赛,勇士队在主场以113比104的比分击败了鹈鹕队,以总比分4比1淘汰对手,挺进西部决赛。这场比赛,尤其是最后时刻的几个回合,堪称是一场经典的收官战,也为那个赛季的勇士王朝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赛的基调:勇士的统治力与鹈鹕的顽强从比赛一开始,勇士就展现出了他们的统治力。.............
  • 回答
    1718赛季NBA季后赛西部首轮,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在主场遭遇犹他爵士队的顽强阻击,以91比96的比分惜败于第六场,从而以2比4的总比分被淘汰出局,爵士队则如愿晋级西部半决赛。这场比赛,尤其是雷霆主场球迷的失望和爵士客场球迷的狂喜,都成了当时NBA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赛前局势与期待:雷霆队在那个赛季组.............
  • 回答
    NBA 1718赛季东部决赛G4,凯尔特人主场迎战骑士,这场比赛注定是整个系列赛乃至赛季的一个关键节点。最终,骑士以111102的比分赢下比赛,将总比分扳成22平,将悬念直接拉满。这场胜利对于骑士来说,意义非凡,也让凯尔特人面临严峻的考验。骑士的胜利,勒布朗的统治力依旧这场比赛,我们再次见证了勒布朗.............
  • 回答
    要评价1718赛季东部决赛G1骑士83108凯尔特人这场比赛,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光看个比分就完事儿。这场球,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挺有说头的开端。首先,结果上来说,凯尔特人这场球是完胜,而且是压倒性的胜利。 83分对骑士而言,是他们那个赛季极低的得分,而108分对凯尔特人来说,也不是一个.............
  • 回答
    武汉17岁男生雇佣“女仆”事件:一个被放大的“少年烦恼”还是畸形的消费观?武汉一名17岁男生雇佣“女仆”服侍起居,但要求对方不做家务,底薪仅3000元人民币的事件,最近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则看似荒诞的新闻,一下子触动了社会公众敏感的神经,各种声音充斥着舆论场,有质疑、有嘲讽、有不解,甚至还有人.............
  • 回答
    2017年5月27日,温布利球场,晴朗的天空映衬着历史悠久的足总杯奖杯。那一天,阿森纳和切尔西这两支英超的宿敌,为了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而战。最终,阿森纳以21的比分力克切尔西,将那座沉甸甸的奖杯收入囊中。回首这场决赛,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胜负,它更像是阿森纳那个赛季一次不屈的缩影,也为温格的执教生涯增.............
  • 回答
    11月17日,关于“专家宣布世界首例‘换头术’在遗体上成功实施”的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意义深远的事件,它触及了医学伦理、科学可行性以及人类对生命极限的探索等多个层面。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事件本身的性质与意义:遗体上的成.............
  • 回答
    201617赛季,老特拉福德的红魔曼联,在经历了赛季初的起伏后,逐渐找回了状态。而我们今天聊的这场比赛,是他们客场挑战胡尔城的联赛杯半决赛首回合,也是那段上升期中一次值得细细品味的胜利。背景:新年伊始,期待延续那时的曼联,可以说是终于摆脱了赛季初穆里尼奥到来后的磨合阵痛。在经历了“圣诞老人”的低迷期.............
  • 回答
    米17 直升机,这个名字在世界各地的机场和战场上都响亮,它不仅仅是一架直升机,更像是一个多面手,一个坚韧的劳动者,一个可靠的伙伴。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它的“血统”和“家族史”来说,米17 是米8 系列的直升机家族中一位非常成功的后裔。米8 本身就是一款在设计上极其出色、并且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