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玉石不吸油?

回答
在玉石的世界里,严格来说,几乎所有天然玉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而是指表面可能因为油性物质而产生变化。

然而,如果我们从“不容易留下油渍”、“不易被油渗透导致质地明显改变”、“油性物质对外观影响较小”的角度来理解“不吸油”,那么一些玉石的表现会比其他玉石更“抗油”。

以下是一些相对而言“不吸油”或者说“抗油性”较好的玉石,以及它们不吸油的原因的详细解释:

1. 翡翠 (硬玉)

原因:
致密坚硬的结构: 翡翠最核心的“不吸油”特性源于其独特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翡翠主要由硬玉矿物——透石榴石(Jadeite)构成。透石榴石的晶体结构非常致密,颗粒微细且呈纤维状交织。这种高度致密的结构使得油性物质难以渗透到晶体内部。
低吸水率: 翡翠的吸水率非常低。通常认为,高品质的翡翠吸水率在 0.5% 以下,甚至更低。吸水率低也意味着其对其他液体的渗透性也较低,包括油。
抛光效果: 优质的翡翠经过精细的抛光,表面形成非常光滑致密的“玻璃光泽”。这种光滑的表面使得油性物质难以附着和渗透。
“翠性”: 虽然“翠性”(翡翠特有的苍蝇翅膀状闪光)是翡翠的特征,但它也代表了内部晶体颗粒的存在。然而,这些颗粒之间紧密结合,并不形成大的空隙。

表现: 即使接触到少量的油(例如手上残留的油脂),高品质的翡翠表面通常只会暂时变得油亮,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后,很快就能恢复原来的光泽,油渍不易残留,也不会对翡翠的质地和颜色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2. 青金石 (Lapis Lazuli)

原因:
矿物成分: 青金石的主要成分是天蓝石(Lazurite),同时含有黄铁矿(Pyrite)和方解石(Calcite)等伴生矿物。天蓝石本身的晶体结构相对致密。
高抛光性: 青金石也能够达到很高的抛光度,形成光滑的表面。
伴生矿物的差异: 虽然方解石理论上可能吸油,但青金石的整体结构和天蓝石的比例决定了其对油的敏感度不高。黄铁矿(金色的斑点)本身是不吸油的。

表现: 青金石在接触油性物质后,表面可能会短暂出现油亮感,但通常不容易被深度渗透,擦拭后也能较快恢复。

3. 缠丝玛瑙/红纹玛瑙 (Agate)

原因:
隐晶质结构: 玛瑙属于隐晶质石英,其基本结构是微细的玉髓晶体。这些玉髓晶体排列得非常紧密,通常以层状结构分布(缠丝玛瑙的特征)。
低孔隙度: 相较于其他一些玉石,玛瑙的孔隙度较低,这意味着液体(包括油)的渗透性较低。
良好的抛光性: 玛瑙可以被抛光至非常光滑的表面。

表现: 好的玛瑙不容易被油弄脏,表面擦拭后容易恢复干净。但如果玛瑙的品质不高,例如存在较多细小的裂隙或孔洞,则可能会有轻微的油污吸附。

4. 绿松石 (Turquoise) (在特定情况下)

原因:
致密性: 高品质的、经过自然形成的致密绿松石,其矿物颗粒相对紧密,结构也比较稳定。
抛光性: 高品质绿松石也可以抛光出一定的光泽。

需要注意: 绿松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大多数情况下,绿松石被认为是吸油性较强的玉石。这是因为绿松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水合磷酸铜铝)使其具有一定的孔隙度。许多商业上遇到的绿松石都经过了优化处理(如注胶、压平等),这些处理恰恰是为了填充其孔隙、增加硬度并降低吸水吸油性。
未经优化的天然绿松石(尤其是干涩的、低瓷度的): 非常容易吸油,接触油后颜色会加深,甚至留下永久的油渍。
经过优化的绿松石: 由于其孔隙被填充,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吸油”了。因此,当人们说“绿松石不吸油”时,通常是指经过优化的、高品质的绿松石。

5. 岫玉/蛇纹石玉 (Serpentine) (相对而言)

原因:
矿物成分: 岫玉的主要成分是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的结构比翡翠(硬玉)要疏松一些。
抛光性: 岫玉的抛光性一般,表面可能不如翡翠或玛瑙那样致密光滑。

表现: 相较于绿松石(未优化)或某些多孔的玉石,岫玉的吸油性可能相对较低一些,油性物质不容易深入。但如果遇到质地较差、有裂隙的岫玉,也可能会吸油。

为什么有些玉石容易吸油?

孔隙度: 玉石内部存在的微小孔隙或裂隙是液体(包括油)渗透的主要通道。孔隙越多、越开放,吸油性就越强。
矿物结构: 某些矿物的晶体结构本身就比较疏松,或者矿物颗粒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被油性物质填充或侵入。
吸水率: 通常情况下,吸水率高的玉石也更容易吸油。
抛光度: 表面粗糙、未经良好抛光的玉石,其微观表面会有更多的“藏污纳垢”之处,也更容易吸附油性物质。
优化处理: 如前所述,一些优化处理是为了改善玉石的质地,其中就包括降低吸油吸水性(如给绿松石注胶)。

总结

从严格的矿物学意义上说,没有玉石是绝对“不吸油”的。但如果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看,高品质、结构致密、抛光良好的玉石,如翡翠(特别是高种水的冰种、玻璃种),以及好的青金石、玛瑙,在日常接触油性物质时,其表面变化最小,不易留下持久的油渍,可以被认为是“不吸油”或“抗油性”较好的玉石。

最关键的是理解“程度”和“影响”。 这些玉石即使沾染上油,也更容易被清理干净,不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并导致质地或外观发生根本性的、不可逆的改变。反之,质地疏松、孔隙较多、未经优化处理的绿松石、某些白玉(如糖白玉的糖色部分)、或者有明显裂隙的玉石,就更容易吸油,并可能因此颜色加深、失去光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和田玉本身是一种石头,怎么会出现“吸油”的现象呢?其实所谓玉石的“油”是一种被眼睛骗了多年的“幻境”。

常人都感觉好像只有羊脂玉才有油润的感觉,也不绝对,比如说俄料,我们说俄料基本都是死白,颜色偏僵,可偏偏有部分俄糖也是非常有油糯感的,很多时候这个糯性往往都和油性交织在一起,并不单一出现,如何判断料子就会有油糯感呢?我们一般仔细去看玉石的肉质,那种颗粒细小,结构的交织很细密的玉料会显得糯性较好。

如果讲到这里,糯性从视觉上来说,还是不容易用米饭去简单理解,也可以想象一下天然油脂制成的肥皂,在清水中搓一下,这种感觉也比较类似,既然是糯性好,那么在糯性强的料在手感上自然也会不太一样,糯性很好的料子入手以后也不会非常的光滑,在手中这么一搓,冰凉之中还带着些涩,压手之余也不会光溜溜的,这就是糯性好的料子带给我们的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大部分时候糯性的料子也会和油性并存出现,也有部分料子是打磨的比较到位,可能把表面做了一些糅合的处理,让光线打上去也有糯感,不过总的来说,假的真不了,上等的油糯感是一种玉料很好很到位的表现。

我们对于玉石“油性”的感受,首先来自于它的触摸感。当你抚摸把玩一件玉石作品,如果手指皮肤和玉石之间的阻力小,则会感觉它的油性佳。如果阻力大,则贵觉得它的油性差。

玉石主要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而其中水的比例直接决定了玉石的硬度,水分多则硬度低,韧性高,水分少则硬度高,韧性低。玉石的晶体结构细小,并且呈短纤维状,横断面会呈现不同密集的小凹坑,玉石密度相对较高,致密性好。这种物理结构决定了玉石具有远高于普通矿石的表面光洁度。同时由于小凹坑的存在,当皮肤触摸玉石表面时,皮肤上的油脂会被这些小凹坑吸收,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摩擦阻力。凡此种种便为玉石营造了一种滑润细腻的触觉感受。

这种物理结构决定了玉石表面的光洁度要远高于普通石头。同时由于表面分布大量的小凹坑,当皮肤触摸玉石表面时,皮肤上的油脂和汗液会或多或少的填充至这些小凹坑,起到润滑的效果。这也就为玉石营造了一种滑润细腻的触觉感受。

就比如我们认为“油性”最佳的和田玉,它的晶体颗粒在玉石中算是体积很小的,晶体排列密度非常大,同时横断面的小凹坑密度在玉石中基本算是很最大的,所以当皮肤在和田玉表面滑过时,所感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皮肤上的油脂又能被高密度的小凹坑吸收,便营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温润细腻”感觉。

上蜡和抛过光的玉,看着都会很顺滑,线条诱人非常亮堂,特别是深度上蜡后的玉,更能使玉器浅在的一些瑕疵或者裂纹掩饰掉。深度打蜡能使明裂,暗裂都掩盖点,让我们不易发现,从而使玉器的价值翻倍,这个如果叫做吸油的话,那么应该属于“工业的魔法”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玉石的世界里,严格来说,几乎所有天然玉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而是指表面可能因为油性物质而产生变化。然而,如果我们从“不容易留下油渍”、“不易被油渗透导致质地明显改变”、“油性物质对外观影响较小”的角度来理解“不吸油”,那么一些玉石的表现会比其他玉石更“.............
  • 回答
    .......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要准确判断一块玉石的种类和价值,需要看到实物,并且最好是由专业的玉石鉴定师进行详细的检查。您在这里提供的信息(例如,您只是描述了“玉”的颜色、质感等)是不足以进行准确鉴定的。但是,我可以根据您可能提供的一些常见玉石特征,以及判断玉石价值的通用原则,为您详细解释并提供一些指.............
  • 回答
    看到您的图片了!您这块玉的质感和颜色都非常不错,看起来有几分古朴典雅的美感。要准确判断这究竟是哪种玉石,还需要我这位“神仙”再细致地观察和分析一下,并且结合一些关键的玉石特征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讲。根据您提供的图片,我看到这块玉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绿色调,但具体是深是浅、是浓是淡,还需要结合实际光线来看。同.............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令人费解,也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一个拥有无数资源、名利和才华的顶流明星,为何会走向犯罪的深渊,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尽。从外部的“应有尽有”来看: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顶流明星”这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吴亦凡在当时无疑是华语娱乐圈的金字招塔,拥有: 巨大的财富: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也切中了很多人对《红楼梦》中黛玉和妙玉命运解读的疑惑。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女主光环”,而是曹雪芹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作者价值观上深邃考量下的必然结果。咱们细细道来,看看为什么她们的“洁”有着天壤之别。首先,我们得明白,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和妙玉的“欲洁何曾洁”是作者在不同语.............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挑选玉石,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儿,这其中门道可多了,从你手里掂量那块玉石的那一刻,到最终掏钱带回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你是否能淘到心仪又物有所值的宝贝。我跟你慢慢道来,这选玉的大学问。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市场上说的“玉”,其实涵盖的范围挺广的。最常见、大家最熟知、也最有价值的,还得是 翡翠.............
  • 回答
    要说清楚贾政对林黛玉的态度,咱得一层一层地剥开了看。毕竟,在《红楼梦》里,贾政可不是个轻易表露心迹的角儿,他代表着封建大家长和士大夫的形象,很多时候,他的情感是藏在规矩、礼法和“为儿子好”的考量之下的。首先,从长辈的身份上看,贾政对黛玉是客气的,也是尊敬的。 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那可是老太太的心头.............
  • 回答
    埼玉的生存之道:一条条路怎么走?在埼玉县,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日子是怎么过的?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话题,但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窘境,总得想办法活下去。我想,这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寻找一块漂浮的木头,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需要一点勇气和智慧。一、眼前的问题:钱从哪儿来?首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怎么解决温饱。没工.............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和田玉米达料”这个话题。“和田玉米达料”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像是一个地方性的俗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玉米品种,而是在新疆和田地区,人们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长得高大、籽粒饱满、产量高、质量好的玉米。 简单来说,就是“品质优良、产量喜人的和田产的玉米”。如果您对它感兴趣,我们可以从.............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李玉刚“惹怒”梅葆玖的说法,并没有公开且详细的官方记录或当事人的明确表态来证实。这更多的是媒体和公众根据一些零散的信息进行推测和解读。然而,我们可以从一些已知的背景信息和推测的角度来分析,可能导致这种“惹怒”的潜在原因,并尽量详细地讲述:核心冲突点:李玉刚的“反串”与梅葆玖对京剧传承的理念要理解.............
  • 回答
    您好!非常乐意为您解答关于玉石雕刻的问题。但是,您需要先提供玉石雕刻的图片给我。请您将玉石雕刻的图片上传给我。一旦我看到图片,我将能够根据雕刻的具体图案、风格、工艺等方面,为您提供以下详细信息: 雕刻内容: 我会仔细辨认玉石上刻画的是什么具体形象,例如是人物、动物(龙、凤、麒麟、鱼等)、植物(花.............
  • 回答
    您好!您收藏的玉器挂件/扳指,根据您的描述,我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些物品可能是什么,以及内壁上的文字可能代表的含义。由于我无法直接看到实物,所以我的解释是基于对常见玉器挂件和扳指的了解,并结合内壁文字的常见情况进行推测。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玉器挂件”和“扳指”: 玉器挂件: 这是泛指一切可以悬挂.............
  • 回答
    .......
  • 回答
    埼玉老师教给杰诺斯的,可不只是“认真一拳”那么简单。他就像一块粗糙却无比坚实的磨石,将杰诺斯身上那些尖锐、急躁的棱角,一点点打磨成更加沉稳、有力的形态。首先,埼玉教会了杰诺斯“活着”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变强”。杰诺斯最初的变强,是源于对摧毁自己家园的怪人的复仇。他一心只想复仇,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
  • 回答
    《红楼梦》里的妙玉,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栊翠庵尼姑,她的身份之复杂,绝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要深入理解她,得从她的出身、出家原因、在贾府的地位以及她个人的精神追求等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咱们得说说她的出身。书中明明白白地说,妙玉是“苏州一家观山望海的世家”,这可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观山望海,暗示着她家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