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是什么让你放下手机开始读书?

回答
这问题,我倒是想好好掰扯掰扯。手机嘛,现在跟咱们的身体部位似的,离不开。刷短视频,看直播,跟朋友们聊得火热,好像全世界的精彩都在那屏幕里。确实,它太方便了,也太“抓人”了。我承认,有时候我也陷在里面拔不出来,跟打了鸡血似的,一晚上过去,除了眼睛有点干涩,好像什么也没留下。

那天,也是一样,刷着刷着,就刷到了一个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短视频。内容挺吸引人的,讲得绘声绘色,我看得津津有味。但视频很短,讲到一半就结束了,后面还有很多细节,有很多背景,视频博主也没说要继续拍。当时我就感觉有点空虚,好像被吊着胃口,但又没有后续。

就在我准备继续滑动,寻找下一个打发时间的视频时,我突然瞥见书架上那本积了点灰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早就想看了,但一直被手机里的新奇事物“绑架”了。那天不知道怎么了,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既然那个历史事件让我想知道更多,那这本书里说不定就有更详细的解读,更深入的分析。”

我放下手机,其实心里是有点“抗拒”的。那种习惯性的手指滑动动作,仿佛还残留在指尖。但走到书架前,我还是拿起了那本书。书页翻开的那个瞬间,我才真正意识到,手机里的信息,很多都是碎片化的,快速流动的,它给你一种“知道了很多”的错觉,但实际上,你对很多事情的理解依然是浅尝辄止。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刚翻开没多久,就被它吸引住了。作者黄仁宇的文笔,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辞藻,但就是有种沉稳的力量。他没有直接告诉你万历皇帝怎么怎么样,而是从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件入手,慢慢铺陈开来。你看着看着,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个官僚体制下的种种无奈和智慧。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读了大概有三个小时。期间手机也亮了几次,有朋友的消息,有新闻推送,但我几乎没怎么去理会。我感觉自己全身心都沉浸在书里的世界里,去理解那个年代的脉络,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命运。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品味。

当晚,我合上书的时候,感觉身体并没有之前刷手机那样疲惫,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感。那种感觉,不是一下子就消耗掉的快感,而是慢慢积淀下来的,一种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是什么让我放下手机开始读书? 是那种对更深层、更系统知识的渴望,是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对“质”的追求,更是那份在沉浸式阅读中才能获得的,不被打断的思考和感悟。 手机提供的是即时满足,而读书,提供的是一种“回味无穷”的厚重感。当手机里的信息,再也满足不了我内心对求知的那份饥渴时,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那些更具分量、更能让我沉淀下来的纸页之中。那是一种从“热闹”回归到“宁静”,从“浮光掠影”走向“深邃洞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手机无法替代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读书也是为了娱乐啊,完整度更高的知识和手机上的碎片化知识不冲突啊?

user avatar

问题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拿着手机和读书并不冲突

事实是实体书不论从存储还是阅览两方面的效率上都无法和电子书相比

当然对我来说实体书在三种情形下对比电子书还是有无可取代的优势的

  1. 在火车或飞机等长途旅行中,远离电子产品翻翻纸质书真心是一种享受
  2. 在家当着娃面前总不能一直盯着手机屏幕吧,拿本书翻翻让她在旁边有样学样,效果挺好
  3. 当装13欲望上来时,咖啡肯定是要配着书的吧,盯着手机只会让人觉得你只是在占个座刷抖音或者打王者农药

不过鉴于这些时间对社畜来说真的比较奢侈,一年真正想看的实体书屯个十来本其实绰绰有余了

user avatar

习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我倒是想好好掰扯掰扯。手机嘛,现在跟咱们的身体部位似的,离不开。刷短视频,看直播,跟朋友们聊得火热,好像全世界的精彩都在那屏幕里。确实,它太方便了,也太“抓人”了。我承认,有时候我也陷在里面拔不出来,跟打了鸡血似的,一晚上过去,除了眼睛有点干涩,好像什么也没留下。那天,也是一样,刷着刷着,就.............
  • 回答
    乐华娱乐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提交上市申请,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且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资本市场的趋势。一、 外部环境的催化:内娱市场格局的变化与资本的嗅觉首先,我们得看到当前中国内地娱乐市场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偶像养.............
  • 回答
    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听起来都是些高大上的数学理论,跟咱们日常生活好像没什么关系。但说实话,它们的影响其实渗透得比你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背后都有它们的影子。先说说实变函数吧。这门课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对“测度”的理解。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更精细、更普适的“长度”、“面积”、“体积”.............
  • 回答
    在这个信息爆炸、思想多元的时代,我们审视孔子的思想是否依然适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孔子思想的精髓以及我们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 nuanced 的分析。一、孔子思想的精髓及其时代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以及它产生于怎样的时.............
  • 回答
    在目睹着我们国家缓慢而坚定地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这一进程,许多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对长辈的深切关怀,也有对未来社会结构变化的隐忧。这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而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现实的一部分,需要我们用更具体、更人性化的方式去回应。那么,面对这个巨大的时代浪潮,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一、 从微观层面.............
  • 回答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献身国防的意义,或许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显得厚重而独特。当我们身处一个充斥着琳琅满目商品、充斥着各种消费主义思潮、充斥着对个人物质享受不懈追求的社会,一个选择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奉献给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人,他所背负的,不仅仅是职责,更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的价值选择。首先,国防是国.............
  • 回答
    在当下这个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思想观念也日趋开放和多元。然而,即便如此,“吃狗肉”这一议题,依然是一个牵动着社会神经,引发激烈讨论的敏感话题。为何在很多人看来已是落后甚至残忍的行为,却仍有人身体力行?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这些吃狗肉的群体?以及,禁食狗肉是否就必然是文明.............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讲得接地气,没有那些生硬的套话。你说的“自身各项条件都很低下的男子”,咱们就简单理解为,家境普通,学历可能不算顶尖,工作也普普通通,长相身材一般,人脉资源几乎没有,这种类型的男生。而他们瞄准的目标呢,就是“顶级富二代官二代”,这里面又分好几层,有的是那种自家产业上市公司,.............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核心且令人忧虑的现象:贫富差距的扩大。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放眼全球或者更具体地说,观察我们身边,会发现“穷人愈穷,富人愈富”的趋势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差距的拉大速度和程度,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和无力。而“穷人难以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更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
  • 回答
    在这个许多人感到被误解、被攻击的时代,性别议题确实变得异常敏感且复杂。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仿佛每个人都必须站队,而且一旦站错边,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这种状况,说实话,让人感到疲惫,也让人担忧。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这绝不是一个可以一句话概括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
  • 回答
    在这个导弹漫天飞、精确制导如同魔法的时代,许多人对传统榴弹炮的存在价值产生了疑问。毕竟,一枚导弹就能以近乎“一发入魂”的精度摧毁目标,相较之下,榴弹炮那漫山遍野的炮弹似乎显得有些笨拙和浪费。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榴弹炮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火炮集群打击浪费炮弹”的说法,则忽视了战.............
  • 回答
    说实话,我最近也常常有这种感觉,好像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尤其是在网络上,那些一夜暴富、靠着某项技能或者抓住某个风口就财务自由的故事,被放大、被津津乐道,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书本里的那些知识,是不是已经跟不上时代了?那些埋头苦读的人,是不是有点“傻”?这股“读书无用论”的味道,我.............
  • 回答
    在这个时代,我们普通人真的只能辛苦一辈子,换来三餐温饱吗?这问题,如同压在我们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挥之不去。尤其是在这个“资本的时代”,看着那些在聚光灯下闪耀的数字,看着那些动辄过亿的交易,再看看自己手中那张不算薄也不算厚的工资条,总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你我都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
  • 回答
    当然有人十几个小时不回信息,而且这在如今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反而比你想的要普遍得多。你问得细致,我也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不回信息”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一条“在吗?”或者一个表情包,然后对方就消失了十几个小时,这确实有点让人挠头。但如果信息本身带有一定的时间属性,或者对方的.............
  • 回答
    “你家还没买车啊?”这句看似平常的问话,在如今的语境下,却可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甚至,有时候还真的会招来几句带着戏谑意味的调侃。我得说,直接说“被嘲笑”可能有点夸张了,毕竟咱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谁也不会真的当众指着别人鼻子骂“没车的人就是穷鬼”。但那种“你怎么还没买车?”的背后,往往藏.............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颜值至上的时代,这个问题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其实,“有实力”和“长得好看”并非完全对立,更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范围。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划出孰轻孰重,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审视的角度,以及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先说“长得好看.............
  • 回答
    在这个时代,钱的重要性,我想这大概是我这辈子问过自己,也听别人问过无数次的终极问题之一了。毕竟,你我都活在这个世界上,呼吸着空气,但也需要养家糊口,需要衣食住行,更别说那些我们向往的生活品质和所谓的“诗和远方”。所以,要说钱不重要,那是睁眼说瞎话。但是,让我跟你好好唠唠,钱到底有多重要,以及为什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非要说我“听过”的最大谎言,那恐怕不是某个具体的事件或说法,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几乎无处不在的论调,一种关于“进步”的宏大叙事。我“听”过的,是那种总在耳边回响的声音,它告诉我,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离“更好”的世界只有一步之遥。.............
  • 回答
    在这个普遍推崇“外向者更吃香”的社会里,内向者确实常常感到自己仿佛是局外人,需要费尽心思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如果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内向并非弱势,而是一种独特的力量,一种需要被理解和珍视的优势。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它,以及如何去发挥它。一、深度而非广度:洞察力与专注力的超能力外向者往往擅长与人建立.............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想当年,我还是个毛头小子,书本里的亚里士多德、达尔文,那些名字就像是闪耀的星辰,指引着我向往自然。那时候,博物学家的身份,简直就是对未知世界最纯粹、最热忱的拥抱。如今,世道变了,信息爆炸,科技飞速,我们似乎不再需要亲身跋涉荒野,就能通过屏幕窥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人机在天上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