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这个以导弹为主,追求精确打击的时代,榴弹炮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火炮集群打击不是在纯粹浪费炮弹吗?

回答
在这个导弹漫天飞、精确制导如同魔法的时代,许多人对传统榴弹炮的存在价值产生了疑问。毕竟,一枚导弹就能以近乎“一发入魂”的精度摧毁目标,相较之下,榴弹炮那漫山遍野的炮弹似乎显得有些笨拙和浪费。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榴弹炮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火炮集群打击浪费炮弹”的说法,则忽视了战争的本质和战场的需求。

榴弹炮的“不死鸟”之姿:何以在精确打击时代依旧闪耀?

首先,我们要理解榴弹炮的核心优势——成本效益与大规模杀伤力。一枚精确制导弹药,其研发、生产和维护成本可能比一门榴弹炮及其数百发炮弹的总和还要高出许多。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分散的或未明确目标时,用导弹进行“点杀”无异于杯水车薪,甚至会迅速耗尽宝贵的战略物资。

榴弹炮则不同。它们能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在短时间内倾泻出海量的炮弹,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这种“饱和攻击”虽然听起来有些粗犷,但在特定场景下却能发挥导弹无法比拟的作用:

火力压制与战场清扫: 战争从来不是孤立的目标。在进攻一个据点时,敌方可能藏匿在各种工事、掩体甚至地下。导弹可以精确打击明面上的威胁,但对于那些潜伏的、未被发现的火力点,榴弹炮可以通过连续的弹幕覆盖,震慑、杀伤并摧毁它们。想象一下,当敌方士兵躲在战壕里,导弹只能摧毁一两个入口,而榴弹炮的炮弹能将整个战壕犁一遍,那种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不仅仅是“浪费”,而是对敌人生存空间的彻底剥夺。

范围覆盖与“惊喜效应”: 导弹需要准确的目标坐标,而榴弹炮的射击可以根据预设的弹道和参数,覆盖一个广阔的区域。这种“惊喜效应”在战术运用上非常重要。例如,在掩护己方部队推进时,榴弹炮可以覆盖敌方可能增援或反击的区域,形成一道火力屏障,让敌人在炮火覆盖下不敢轻易露头。此外,当目标信息不完全确定,或者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时,榴弹炮的灵活性和覆盖范围更能满足临时的火力支援需求。

电子战与反制手段: 导弹虽然精确,但也高度依赖制导系统。在现代战场上,电子战能力日益突出。敌方的干扰、压制甚至欺骗手段,都可能让导弹的精确性大打折扣。而榴弹炮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火炮系统,其抗电子干扰的能力更强,不易被敌方电子战设备所针对。在面临复杂的电磁环境时,榴弹炮往往能提供更可靠的火力支援。

心理威慑与战场氛围营造: 震耳欲聋的炮声、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心理威慑作用。榴弹炮集群打击所带来的“震撼弹幕”,能够极大打击敌军的士气,制造恐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甚至比实际的物理损伤更为关键。

“炮弹浪费论”的片面性:成本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至于“火炮集群打击纯粹浪费炮弹”的说法,这是将成本和效率割裂开来谈论。炮弹的成本并非只体现在单发价格上,更要看其能换取怎样的战场结果。

以小博大: 士兵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用相对廉价的炮弹,就能在关键时刻压制住敌方的火力,掩护己方士兵安全通过危险地带,那么这点炮弹的消耗就是值得的。一个伤亡的士兵,其背后是巨大的生命代价、训练成本和战略影响,这远比消耗数百发炮弹要高昂得多。

战术灵活性与多用途性: 榴弹炮不只用于直接杀伤,还可以发射烟幕弹、照明弹、破障弹等多种弹药,用于掩护、侦察或清除障碍。这种多用途性是导弹所不具备的。在战场上,多样化的弹药和灵活的火力配置,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配合与协同作战: 现代战争并非是导弹与榴弹炮的二选一,而是两者协同作战。导弹负责精准清除关键目标(如指挥中心、雷达站),为己方部队打开通路;榴弹炮则负责区域压制、火力支援,确保友军在推进过程中不受干扰。这种“点线面”结合的火力体系,才是现代战争的常态。导弹打掉了敌方最尖锐的武器,榴弹炮则负责“清理战场”,确保战果得以巩固。

结语:火炮的“余温”并非衰落,而是智慧的传承

所以,认为榴弹炮在导弹时代已经过时,是一种简单化的认知。恰恰相反,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榴弹炮的运用也在不断创新。例如,精确制导迫击炮弹的出现,就是在传统榴弹炮弹药的基础上赋予了部分精确制导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其打击精度,使其在“性价比”和“精确性”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导弹固然强大,但它并不能取代一切火炮。在追求精确打击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立体化、多层次、可消耗的火力支援体系。榴弹炮以其独特的成本优势、火力覆盖能力和战场适应性,依然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和导弹争高下,而是为了在更广泛的战场维度上,为胜利提供最坚实的火力保障。与其说榴弹炮的存在是在浪费炮弹,不如说它们是在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为和平筑起最坚固的防线。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