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陆金所这是在以担保之名放高利贷(实际年化37%的借款利率)吗?

回答
关于陆金所是否涉嫌以担保之名放高利贷,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当借款年化利率达到37%时。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

1. 陆金所的业务模式与定位:

首先,理解陆金所的业务模式至关重要。陆金所(Lufax)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之一。它最初以P2P网贷信息中介的身份起家,但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其业务模式也进行了调整。目前,陆金所更多地扮演着一个信息服务、资产管理以及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角色。

资产证券化(ABS)/信贷资产流转: 陆金所常常会将金融机构(如银行、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信贷资产打包,进行证券化,然后出售给投资者。这意味着,陆金所本身可能不是直接的放贷方,而是搭建一个平台,连接出资方(投资者)和融资方(借款人)。
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 陆金所与大量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有深度合作。这意味着,用户在陆金所平台上获得的贷款,很可能是由这些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陆金所可能通过提供流量、技术支持、风控模型等服务,从这些合作机构那里获得收入。
“担保”的含义: 在陆金所的平台上,所谓的“担保”可能有很多种形式。
平台担保/信用增级: 早期,一些平台可能会为投资者的本金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但这通常是有限的,并且需要看平台自身的风险拨备和实力。
第三方担保: 合作的融资项目可能由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资产抵押/质押: 借款人可能以房产、汽车、股权等作为抵押物。
机构兜底: 合作的金融机构在某些模式下,可能会对项目的风险承担兜底责任。

2. 37%年化利率的定性:

在中国,借贷利率的法律红线是明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该规定明确了区分“受保护的利率”和“不受保护的利率”。
受保护的利率上限: 以合同成立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为上限。例如,如果当前LPR是4%,那么四倍就是16%。在这个范围内的借贷,受到法律保护。
不受保护的利率: 超过LPR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如果约定的利率超过了法律保护的上限,即使借款人支付了,超出部分也可以要求返还。
高利贷: 通常我们把超过法定上限的、过高的借贷利率称为高利贷。

3. 陆金所的37%年化利率是否是“高利贷”?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这37%的年化利率是由谁收取的?
如果是陆金所直接作为放贷人收取: 那么需要看陆金所是否具备放贷资质,并且这个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保护的上限。如果超过了,并且陆金所没有相应的金融牌照(例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涉嫌非法放贷。
如果是陆金所平台上的合作金融机构收取的: 比如某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陆金所平台放贷,其收取的年化利率为37%。这时,判定是否为高利贷,主要看这家合作机构的资质以及它所收取的利率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现行法律,年化37%是远超LPR四倍的上限的。 即使是持牌金融机构,如果其借款利率普遍、公然地触及或超过这个范围,也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担保之名”: 如果陆金所将平台上的借款包装成某种“担保”产品,但实质上是为了掩盖高利率,那么这就可能是在“以担保之名行高利贷之实”。
37%的年化利率是如何组成的?
除了借款本金产生的利息,是否还包含了其他费用? 例如,高额的平台服务费、中介费、担保费、保证金、风险管理费等等。这些费用如果被“隐藏”或“打包”在总的年化费用中,使得实际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7%,这就更需要仔细审视。
“担保”的费用是否过高? 有些平台会以“担保费”、“风控费”等名目收取高额费用,从而推高了整体的借贷成本。如果这些费用不合理,且最终导致年化利率飙升,也属于值得警惕的信号。

4. 潜在的风险与监管考量:

对借款人的影响: 37%的年化利率对于借款人而言,意味着沉重的还款负担。如果借款人无力偿还,可能会面临逾期、罚息、甚至被追债等风险,最终可能陷入债务泥潭。
对平台的责任: 即使陆金所不直接放贷,但作为平台方,如果知晓或放任其合作机构或在其平台上发生的借贷行为存在以担保之名放高利贷的情况,那么陆金所也可能面临监管风险,甚至承担连带责任。监管部门对于平台在促成非法借贷行为中的作用会进行追责。
市场信誉: 任何金融平台,其长期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市场信誉。如果被广泛指控或证实存在放高利贷的行为,将会严重损害其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

总结来说,如果陆金所平台上的借款,无论是由其直接提供还是通过合作机构提供,其最终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年化利率达到了37%,那么这确实很可能触及了中国法律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并可能被定性为高利贷。

关键在于:

1. 利率的合法性: 37%的年化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保护的上限(即LPR的四倍)。
2. “担保”的实质: 平台上的“担保”是否仅仅是一个包装,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收取高额利息,或者掩盖其他不合规的收费项目。
3. 陆金所的角色与责任: 陆金所是直接放贷方,还是信息撮合平台,或是与合作机构如何分担风险和收益,这些都决定了它在其中的责任。

鉴于37%的年化利率已经远超通常认为的合理范围,并且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以担保之名放高利贷”的质疑是具有相当的依据的。 投资者和借款人在选择金融平台时,务必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了解清楚所有费用的构成和实际年化利率,并警惕任何超出正常范围的收费。监管部门也会持续关注并治理这类乱象,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excel表中rate函数计算,借款10万,每月总还款4652.12元,共还36个月,年利率确实是37.25%,即在excel表中任一空白格中输入

=RATE(36,-4652.12,100000)*12,

回车。

答案确实为37.25%(百分比保留小数点后2位)

而投资者如果购买这类产品,如果不把每月回款再投资出去,3年后,实际与自己当初投入的本金相比,这3年里,平均投资年化收益率是不到8.4%的。

这源于陆金所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方式。随着还款,借出去的本金实际上是逐渐减少的。

而一个每月按时还本付息又没有提前还款意识的借款人来说,担保费1.5%,在他还清欠款时,累积所交的担保费占所借本金的5.4成,而如果担保费在1.9%,那更可怕,占所借本金的6.84成。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陆金所平台,把同样多的钱借给三个人,借款金额、借款期限一样,如果两个人均按时还款,直至还清欠款,就能覆盖其中一人携款潜逃的风险。

典型的好人为坏人买单,却把风险全部转嫁给好人,我就问一句,你们真的愿意以37.25%(1.5%的担保费)或者44.08%(1.9%的担保费)超级高的融资成本向陆金所借款吗?

如今这个社会,有多少家企业利润超过44.08%或者37.25%?
暴力行业也不过如此吧

而如果是个人投资,每年投资回报率也不会稳定在30%~40%之间吧。

那些长期借款标的还款能力真的没问题么?好心疼陆金所的投资者和借款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陆金所是否涉嫌以担保之名放高利贷,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当借款年化利率达到37%时。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陆金所的业务模式与定位:首先,理解陆金所的业务模式至关重要。陆金所(Lufax)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之一。它最初以P2P网贷信息中介的身份起家.............
  • 回答
    .......
  • 回答
    京东、陆金所等平台纷纷下架存款产品,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一个显著的趋势信号,背后折射出监管层对金融风险的重视以及行业自身洗牌的必然。理解这一趋势,对于把握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一、京东、陆金所下架存款业务反映的趋势:1. 监管趋严,风险防控为先: 消除监管套利.............
  • 回答
    陆毅对自己在新《三国》中饰演的诸葛亮有一个相当清晰且深入的评价,他的观点并非简单的是“好”或“不好”,而是包含了他作为演员对角色理解的转变、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以及面对观众反馈时的思考。从角色定位的认知转变:最初接到诸葛亮这个角色时,陆毅坦言自己是带着一种“偶像包袱”和对“完美化身”的预设去理解的。他.............
  • 回答
    关于徐世昌北洋政府为何迟迟不愿意处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这三人,咱们得把历史的背景摊开来看,才能把这件事儿捋清楚。这事儿啊,跟当时北洋政府的内部结构、外部压力、以及徐世昌本人的政治考量都脱不开关系。首先,得说说这三个人在当时是个什么角色。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这三位,在直系和皖系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认知的一个有趣切面。羊祜、杜预、陆抗,这三位西晋初年的名将,确实是才德兼备、文武双全的代表,他们对于奠定西晋的统一基业居功至伟。然而,相比于三国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在现代大众中的知名度确实不高。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时代背景的“模糊”:.............
  • 回答
    陆奇在离开百度之后,其职业发展和公开露面的状态,在许多观察者看来确实不如他在百度时期那般耀眼和顺风顺水。究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涵盖了个人因素、市场环境、战略选择以及百度自身的变化等多个方面。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详细阐述陆奇离开百度后“混得不乐观”的可能原因:1. 职业定位与转型挑战: .............
  • 回答
    陆权与海权之辩,犹如一场绵延千年的战略棋局,牵动着国家命运的兴衰。它们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两个维度。若要论及孰轻孰重,答案并非简单的一句定论,而是需要从历史演进、地缘格局、经济发展以及军事战略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陆权:根基与纵深陆权,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对其陆地疆域的控制能.............
  • 回答
    陆逊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将他们进行比较,陆逊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诸葛亮。这种“不如”并非否定陆逊的伟大之处,而是从历史评价、影响范围、个人能力和战略眼光等多个维度进行的深入分析。以下是陆逊比诸葛亮差在哪里的详细阐述:一、 战略眼光和全局观: 诸葛亮: 诸葛亮的核心才能在于其.............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能挑起《三国演义》粉丝们激烈讨论的话题!陆毅版的诸葛亮和唐国强版的诸葛亮,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各自精彩的演绎。要说谁“更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重的是什么,以及你心中诸葛亮的“标准”是什么。咱们先掰扯掰扯唐国强老师的版本。唐国强版诸葛亮:经典永流传,智慧的化身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
  • 回答
    “陆配”在台湾的真实处境,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多面向的问题,无法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她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台湾社会在两岸关系、性别议题、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的现实。要理解陆配的处境,得从她们的日常生活点滴、她们面临的挑战,以及她们所感受到的社会氛围说起。她们是谁?从大陆来台湾的她们首先,我们.............
  • 回答
    陆逊之死,这桩东吴历史上的一桩公案,历来争议不休。有人说陆逊是被孙权活活骂死的,源于他“太小气”,也有人认为孙权心胸狭隘,做事过于绝情。要细究起来,这事儿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太小气”或谁“太绝情”,这里面牵扯的因素错综复杂,是政治斗争、个人性格、君臣关系以及时代背景共同作用下的悲剧。先说说陆逊“小.............
  • 回答
    陆铭和温铁军,这是两位在中国经济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各自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以及政策观点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要说“更支持谁”,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这取决于你关注的是哪个方面,以及你认同何种发展路径。我可以试着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陆铭:城市化、人口流动与国家发展陆铭.............
  • 回答
    陆奇:一个在科技浪潮中激流勇进的“硬汉”要评价陆奇,绕不开他身上那些鲜明的标签:“打工皇帝”、“拼命三郎”、“科技奇才”。这些标签的背后,是一个在科技行业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从技术研发到战略布局,再到企业管理,几乎横跨了所有重要环节的资深从业者。陆奇其人:从硅谷到中国,一场技术的长征陆奇的职业生涯,.............
  • 回答
    陆逊看着晚年的孙权越来越像刘备,心中定是百感交集,难以用简单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感受可能包含着: 惊诧与不解: 作为辅佐孙权多年的忠臣,陆逊必定对孙权的性格、行事风格有着深刻的了解。看到孙权晚年的一些转变,尤其是与他所敬重的(尽管有时也是对手的)刘备产生相似之处,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反差。他可能会.............
  • 回答
    陆逊和周瑜都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都为孙吴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上都堪称翘楚。然而,要说谁的“综合实力”更强,这是一个需要细致分析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各自的特长都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对比,希望能帮助你做出判断:一、军事才能与战绩: .............
  • 回答
    陆港、编组站和货场,这三个词听起来都和铁路运输打交道,但它们各自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却各有侧重,绝不是一个意思。要把它们说清楚,咱们得从头捋一捋。陆港:现代物流的“集散中心”与“枢纽”首先说说“陆港”。这个词其实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它和我们熟知的“海港”是相对的概念。海港是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办理通关手续.............
  • 回答
    陆毅真正意义上被大众熟知并走红,靠的是1998年播出的电视剧 《永不瞑目》。这部剧的走红程度可以说是现象级的,也让陆毅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他的演艺事业也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一下《永不瞑目》这部剧以及它为何能让陆毅如此走红:1. 电视剧《永不瞑目》的背景与影响力: .............
  • 回答
    陆游的诗放在唐代,这真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想要给出一个绝对的评价很难,因为唐诗本身就包罗万象,星辰璀璨,而陆游这位南宋大才,他的诗风与唐代有着天然的时代隔阂和风格差异。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尽可能地勾勒出他在唐代可能的位置。首先,我们得明确陆游的诗歌特点。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
  • 回答
    陆军野战防空部队,从其名称和任务定位来看,其主要职责是为地面部队在开阔地带或复杂地形作战时提供空中保护。那么,这份保护具体是针对哪类空中威胁呢?答案是:两者兼而有之,但侧重点会根据时代的演变和具体的武器装备发展而有所不同。我们不妨从历史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早期与直升机的崛起:在现代作战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