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看着晚年的孙权如果越来越像刘备,他应该很欣慰,他就不会因受到孙权怀疑和多次责备,看到孙权越来越多疑残暴而愤懑而亡了!看看刘备是怎样对待诸葛亮的,你就会明白陆逊心中的感爱了!
刘备晚年除了发动东征、遭受夷陵之战的惨败、导致蜀汉国力大损外,也没犯其它错误。夷陵之战刘备也是有不得不为的苦衷,并非无脑冲动之举。想想看:荆州丢了,关羽死了,刘备如果无动于衷,首先过不了自己内心那一关;其次也无法给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索回荆州三郡,蜀汉的实力依然会大损。所以刘备东征是势在必行,非打一下不可的!
而夷陵之战刘备之所以惨败,除了失去了天时地利,兵力优势也不大之外,更主要的还是缺乏人才。试想:如果徐庶庞统法正三人中有一个在刘备身边,夷陵之战很可能就是另一种局面:顺利的话逼孙权交还三郡不无可能;不顺的话最起码刘备不会败得这样惨,几乎全军覆没。
而孙权晚年干了些什么呢?史书上记载得很明白:诸如“二宫之乱”“残杀大臣”“逼死陆逊”这些黑点,吴粉是洗不白的!连孙权自己都对逼死陆逊之死悔恨不已,曾流着眼泪向陆抗道歉。由此可见孙权晚年比刘备昏庸残暴多了!
我还是觉得kiana名字时期的那个人更适合心平气和的科普、交谈、成为朋友,而不是越来越贴近刘五万的人。
我看着这个问题,只感觉到无奈乏力,连嘲笑都提不起劲。
生活够累了,现实够让人无可奈何了;当我们搁置一天的疲惫斟上一杯开水,摊开一本藏书点开知乎,想分享一些想法、辩论一些疑惑,在历史的阅览和讨论里休憩,在装扮为马西亚斯的缪斯怀中抒发一点思想,然后释然的入睡。
———然后看到这么一个钩直饵咸让人提不起兴趣的钓鱼问题,心平气和只剩下焦躁和乏味的无奈。
我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呢?我贴出那么多详细的条目和古籍有什么用呢?我详略得当的论述、深思熟虑的问题和真诚相待的探讨,如果全以呵呵应答,又有什么用呢?
大可不必,真的。这世上闲出问题的人够多了,我真心不希望你亦于其列。让我们忙点更有意义的事情———于灵魂的振响,于风暴中的鹰;于万千之中的一隅,于有梦的人心中的梦。
我记得一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
“当一个人放弃追问,衰老这就开始了。”
我还没有老到保人寿险的地步,或者淌着口水靠在扶手椅里听孙子讲故事的年纪;所以我还在试图追问一个答案———尽管我不知道向谁问,问什么,如何问。
今天的最后一答,祝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