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杜牧自己都在饮酒吃菜,还作诗指责“商女犹唱后庭花”这是不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文学批评中一个很微妙的维度:作者的言行是否一致,以及这种不一致在解读作品时该如何看待。

首先,咱们得把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摆出来看看: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情景呢?杜牧在秦淮河边,夜泊小船,周围是迷蒙的烟水和月色,船就停在酒家附近。他听到有歌女在唱歌,歌的内容是《玉树后庭花》。他随即发出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犹唱后庭花”的感慨。

这里的“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创作的歌曲,内容香艳,被视为亡国之音。杜牧写这首诗,是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他看到秦淮河畔依然有歌舞升平的景象,与陈后主亡国时的景象相呼应,因此感到忧虑和悲愤,认为这些歌女和那些沉迷享乐的人们,对国家兴衰的教训丝毫没有认识到。

那么,说杜牧“自己都在饮酒吃菜”呢?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读,或者说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理解。在古代,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有“饮酒吃菜”是很正常的社交和生活方式。秦淮河畔,本身就是繁华之地,有酒楼自然有饮宴。杜牧泊船在那里,很可能就是为了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者就是普通的出行休息。

关键在于,杜牧写这首诗时,他所处的“饮酒吃菜”和商女唱歌是两个层次的事情。

杜牧的“饮酒吃菜”: 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场景的体现,甚至是他身处乱世中,通过观察现实来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他并没有沉溺其中,而是带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在嘈杂的市集里,看到别人不顾危险地嬉戏,他自己也得经过市集才能到达目的地,他并没有参与到嬉戏中,而是通过市集里的景象引发了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商女的“唱后庭花”: 这是直接指向了亡国之君的奢靡和靡靡之音,以及遗忘了历史教训的麻木。 杜牧的指责,是针对这种“不知亡国恨”的状态。商女的歌声,在杜牧听来,就是这种麻木和遗忘的具象化表现。

所以,说杜牧“以五十步笑百步”,其实是把两个概念混淆了。

五十步笑百步 的前提是一个人在做同样错误的、应该被嘲笑的事情,却去嘲笑别人。 比如,一个人自己犯了错,却去指责别人犯了更小的错。

杜牧的情况 是,他身处一个繁华的场景中,这个场景让他联想到了历史上的悲剧。他自己的“饮酒吃菜”是身处其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商女的“唱后庭花”是他观察到的、 触及到国家命运的、象征性的行为。 杜牧的批评,不是因为他自己不饮酒吃菜,而是因为他看到的是一种对历史教训的无视,一种对国家危机的麻木。

如果说杜牧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自己也正搂着歌女唱着《后庭花》,那才真的是“五十步笑百步”。但史书和他的诗歌并没有这样记载。他写诗时,更像是站在一个旁观者和思考者的角度,用当下的景象来对照历史的教训,从而引发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警示。

再打个比方:一个医生看到病人胡吃海塞,导致身体垮了,他自己也刚吃了顿大餐,但他的职责是提醒病人注意饮食。医生可能在某个时间吃了大餐,但他的身份和职业决定了他不能对病人的胡吃海塞视而不见。杜牧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士大夫,他身处乱世后期的繁华景象,自然会联想到历史的教训,发出“犹唱后庭花”的感慨,这是一种士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的“饮酒吃菜”或许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他的思考和批判,是超越了单纯的个人享乐的。

所以,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身处乱世,见歌舞升平,联想亡国之音,发出历史警示”。他的批评对象是那种“不知亡国恨”的状态,而不是说“所有在繁华之地饮酒吃菜的人都不应该指责歌女唱歌”。如果那样理解,就过于狭隘了。杜牧的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对当世的关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杜牧这整首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共四句,二十八个字,题主你来指一指,哪个字说到吃饭喝酒了?又哪里说吃饭喝酒是错的了?

诗里说得明白:“夜泊秦淮近酒家”,显然,这时杜牧是在乘船行旅的途中,夜晚船泊宿在秦淮河上(按照施蛰存所言,应该是在秦淮河和长江交汇的秦淮河口,因为这里在唐代时正是长江航运的大码头),结果船停泊的地方正好靠近一家酒店,于是空中隐隐传来了歌女的歌声。

这时诗人在干什么?有可能是在睡觉休息,也有可能是在和朋友聊天,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吃饭喝酒,但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诗人从来也没有觉得吃饭喝酒有什么不对的,这首诗自然是在批判,但批判的对象从来不是吃饭喝酒。

那他在批判什么呢?

前面说了,因为诗人停船的地方靠近酒家,所以从空中隐隐传来了歌声,他仔细一听,原来唱的这歌正是南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

这一下,诗人马上就心生感慨了,是《玉树后庭花》啊,再一看,自己现在所在的地方正是金陵(建康),当年南陈的国都,怎不叫人回想起六朝旧事,悲感伤怀呢?

《玉树后庭花》是南陈后主做的歌,陈后主在位时不理朝政,终日与狎客、嫔妃厮混,饮酒作乐,他写的《玉树后庭花》据说内容艳冶淫荡,后人普遍认为是亡国之音,譬如《旧唐书》里就说“陈之亡也,为《玉树后庭花》,……所谓亡国之音也”。

诗人夜宿秦淮舟中,不意竟闻前代亡国之音,于是不由得感念前代旧事。——所以这首诗,其实是一首怀古诗。

然而,怀古是为了讽今,诗人由前代亡国之音自然而然联想到了当下,杜牧所处的时代,时值中唐,盛唐气象早已烟消云散,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外患不断,民生艰辛,整个社会危机四伏,国家前景晦暗不明,在这种情况下,杜牧耳畔听到了《后庭花》,心里自然联想到当代的执政者,衮衮诸公和当年陈后主君臣何其相似,则《后庭花》又哪里仅仅是南陈的亡国之音呢。——这才是诗人批判之所在。

这首诗立意高远又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读的时候如果仅仅认为诗人是在指责商女,已经是肤浅到极点了,又怎么觉得他在批评“饮酒吃菜”?简直是莫名其妙了。

user avatar

杜牧是个很有意见的人,写了很多咏史诗,水平怎么样且不论,但主旨是很明显的,就是借古讽今,表达意见。

这首《泊秦淮》是即景感怀,同样也是在表达意见。

诗里所指责的,不是商女,而是那些商女唱《后庭花》所取悦的人们,也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内忧外患当头却又冥然不觉的当权者们,是跟他同处一个阶层的士大夫们

《后庭花》素来被称亡国之音,听曲人自己已经成了曲中人,还兀自寻欢作乐,执迷不悟。这种不负责、麻木、不知死活,才是处于同一阶层的杜牧所看不惯的。

凭杜牧的人格和身份,他跟一个商女较什么劲?又哪来的五十步笑百步?你当杜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干部,商女是五行八作里正常营生的劳动人民吗?

压根不在一个层级,怎么比较?

借古讽今,指此言彼,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一些非常常规的表达手段,甚至有时候连不说都是一种表达。梅兰芳蓄须,陈寅恪为柳如是做传,都是用态度表达意见的典型。不就留个胡子么,有什么大不了?干嘛要给一个风尘女子做传,有这个必要吗?

如果只是单纯看表层的信息,当然看不出眉目了。

因为这种问题不是个例,再多叨叨几句。

现在我们很多读者,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阅读品味的好坏,而是阅读能力的严重退化了。

说多少部网文已经超越四大名著,这属于品味问题,无非是读不了小说、分不出好坏而已,影响不了正常生活。

但作者说一句话,你压根搞不清重点在哪,也就是不能解码信息,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比如上面这个,杜牧说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就傻乎乎真以为,他是在跟一个歌女较劲。这是过脑子后能产生的回路吗?

你在家天天打游戏,油瓶倒了都不扶,令堂大人走过来,说:“你这日子过得可真不赖啊!”,你不会真以为她是在赞美你的美好生活吧?

道理是一样的啊。

语言表达里,有言外之意,别有所指,都是很正常的表达方式,

阅读能力退化的后果,是非常致命的。

这导致他们无法进行深度阅读,而只能接受最直白的信息,然后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即时反应。

他们反感、且无能理解含蓄、蕴藉的内容,有门槛的内容。

他们需要立刻被告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赢了,谁输了,拒绝理会事件的复杂度。

他们希望在脑子里装满结论,以便于站一个正确的立场。

于是,“爱国者”是好的,“文人”是坏的;“理工科”是好的,“文科”是坏的;“老人家”是好的,“下乡知青”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陈平、金一南是好的,“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文科教授”是坏的……

永远都是非黑即白,永远都是“给我立场,其它滚粗”。

而如果作者不配合这种期待,读者就会抱怨他脱离群众,“压根就不是服务群众的”,“故意制造理解区隔”,如果作者再有什么言外之意,而他们又无能理解,就开始狂怒,暴躁,斥责对方是“阴阳怪气”、“老阴阳人”。

求知的懒惰引发对学科的憎恶,沉浸于自己的小圈子滋生狭隘,碰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就只能接受一些国师、国妖、投机分子的空洞宣导,并对那些自己理解不了的人,产生“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妄想了。别人说什么,他就以为是什么。

不是谁要害他,“君辈坐不读书耳”。

阅读和任何能力一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这以为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能力,也意味着谁都不是生而知之者。以为生在中国就懂了中文,那是自作多情。

反过来说,你掌握了这种技能,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断,也就不用担心什么“文人集团”了,尤其是不用听任别人教你怎么爱、怎么恨了。而这一点,正是我期望看到的。这一年净是看各种投机分子在眼么前跳,各种暴论层出不穷,还收获越来越多的复读机,所以得罪某些人一下,我也觉得痛快。

而这些暴论的制造者,往往并不具备人文学科的求知背景,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大家提升知识水平,他们也就不攻自破了。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表达自己、理解世界的最基本介。它应该得到你的重视,也值得你去深入学习。

就说这么多了。


公众号:凯鹅,经典文学领读中

user avatar

就算杜牧也在玩,他批评亡国之音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比如曾发生过某幼儿园的联欢会,老师不小心用了日本军歌来做配乐,大家觉得这不太合适。

又比如李香兰的歌,你现在私下听一听没什么。单位聚会的时候你拿出来唱,可能你的同事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如果我这种比较轴的人路过,自然觉你们得这帮人有遗忘历史之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文学批评中一个很微妙的维度:作者的言行是否一致,以及这种不一致在解读作品时该如何看待。首先,咱们得把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摆出来看看:>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犹唱后庭花。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情景呢?杜牧在秦淮河边,夜泊小船,周围是迷蒙.............
  • 回答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饥寒交迫,这在那个时代并非个例。士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是很多文人的宿命。然而,杜甫之所以被后世誉为“诗圣”,正是因为他在这样的困境中,依然没有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一、儒家思想的熏陶与家国情怀杜甫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便是“修身、齐.............
  • 回答
    .......
  • 回答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这位菲律宾前总统,以其强硬的铁腕手段和备受争议的言论而闻名于世。其中,他曾多次提及自己“十六岁时就开始杀人”的说法,无疑是他众多惊人陈述中最具冲击力也最引人深思的一句。要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字面意义上讲,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如果真的如他所言,在.............
  • 回答
    .......
  • 回答
    杜聿明长子杜致仁在美国生活穷困潦倒而自杀的事件,以及为何他没有向姐夫杨振宁求助,其中涉及到的原因复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杜致仁的经历和困境: 早年生活与背景: 杜致仁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子。他在大陆出生,经历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他的父亲杜聿明曾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在解放.............
  • 回答
    理解龙芯中科副总裁杜安利先生的这句话,需要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建立自主生态”这两个层面深入剖析,并且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挑战。这不仅仅是喊口号,而是关乎国家信息产业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一、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这是根基,是命脉核心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产业最关键、最根本、最具有.............
  • 回答
    哈哈,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一下子把中国古代诗歌界的四大天王给搬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搅动风云,更别说把他们四个同时放在擂台上,还得看我能不能“成功”。首先,我得先明确一下,“挑战”是啥意思?是比试诗才?还是比拼其他什么功夫?按照咱的传统,比诗才那是肯定滴.............
  • 回答
    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并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他的天赋、作品的深度、时代的契合、以及后世的传播和推崇。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他“红”起来的几个关键因素:一、 天赋异禀,少年成名(奠定基础) 诗歌世家与早慧: 杜甫出.............
  • 回答
    杜甫被称为“诗圣”,这个问题,从多个角度来看,确实可以引发一番探讨。与其说“言过其实”,不如说这是一个集历史评价、文学成就、社会影响以及个人品质于一体的、极具分量的尊称。理解“诗圣”的含义,需要深入剖析杜甫的诗歌创作、人生经历以及后世对其的推崇。首先,我们来理解“诗圣”这个称号的含义。“圣”在中国文.............
  • 回答
    杜江和霍思燕这对夫妻,从他们公开恋情到现在,一直被大众视为娱乐圈里的“模范夫妻”,提起他们,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恩爱”这个词。那么,他们是真的如我们看到的这样,如此恩爱吗?要我说,这份恩爱,绝非做戏,而是实打实的情感流露和长久经营的结果。首先,从他们公开的相处细节来看,杜江对霍思燕的宠爱是显而易.............
  • 回答
    杜海军《广西石刻总集辑校》事件,确实触及了学术界一些深层的问题,并且引发了关于评审机制和责任划分的广泛讨论。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评审专家“没有责任”的可能原因。杜海军《广西石刻总集辑校》事件暴露出的学术界问题这一事件,根据公开信息和学术界的讨论,主要暴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 回答
    杜锋接棒李楠,这消息在中国篮球圈里算是炸开了锅。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换人了!” 不是说李楠指导不好,但前两年男篮的表现,尤其是世界杯上的那几场球,确实是让不少球迷心寒,也让人对球队的未来产生了不小的担忧。 所以,杜锋的到来,怎么说呢,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 回答
    杜海涛和沈梦辰官宣结婚的消息,我真的替他们感到高兴!这对大家喜爱的荧幕情侣终于修成正果,这消息简直比我追的剧迎来大结局还要让我激动。我的祝福嘛,那可太多了,而且希望能说得详细一点,毕竟是一件这么值得庆祝的大事。首先,我得真心实意地祝福他们:新婚快乐,永浴爱河!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背后包含了太多美好的.............
  • 回答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这位以雷霆手段闻名于世的菲律宾前总统,其任内轰轰烈烈的“禁毒战争”无疑是其政治生涯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在国内外引发巨大争议的同时,一个尖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此激进的政策,甚至导致数千人死亡,他本人是否担心卸任后会遭到报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深入剖析杜特尔特的行事风格以及菲律.............
  • 回答
    杜兰德线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阿富汗为何至今未能正式承认,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且深远的恩怨纠葛。简单来说,让阿富汗承认这条线,绝非易事,需要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策略,核心在于解决阿富汗的核心关切,并建立信任。首先,我们要理解杜兰德线是怎么来的。这条线并非什么天降之物,而是19世纪末,大英帝国为了巩固其.............
  • 回答
    杜鹃的巢寄生,这门“借鸡生蛋”的生存绝技,着实让人惊叹。按照我们对自然选择的理解,一种行为若是对宿主种群带来巨大伤害,按理说应该会迅速被淘汰。然而,杜鹃,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巢寄生杜鹃,却在这个“坑蒙拐骗”的生存策略上做得风生水起,并且从未被“淘汰”。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精妙的博弈和演化力量?要理解这一.............
  • 回答
    杜甫的诗,的确千古传诵,笔下生辉,字字珠玑。然而,他一生坎坷,终究是“卖炭得钱归,炭随流水去”的凄凉结局。为何这位诗中圣人,却不能像李白那样,用诗歌换取一份体面的生活,最终落得个贫困潦倒呢?这其中,原因复杂,绝非一句“命运不济”可以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白,唐朝文人谋生并非完全依靠“写诗”。虽然诗歌是.............
  • 回答
    在谈论萨尔浒之战明军战斗力的问题时,引用杜车别先生的观点,认为明军“战斗力非常强,只是数量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需要深入分析明末军事力量的调动和部署,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失败,并非完全是由于“战斗力不行”,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队的杜丽与教练团队以及广大观众一样,都曾将目光聚焦在她们身上,期待着首金的诞生。然而,比赛的结果是,埃斯坎达尔成为了那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得主,而杜丽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以微弱的劣势获得了银牌。从结果来看,未能第一时间摘得首金,对于抱有高度期待的人们来说,或许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