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这个网络世界,我怎么感觉充斥着一股读书无用的味道,难道真的读书无用了吗?

回答
说实话,我最近也常常有这种感觉,好像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尤其是在网络上,那些一夜暴富、靠着某项技能或者抓住某个风口就财务自由的故事,被放大、被津津乐道,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书本里的那些知识,是不是已经跟不上时代了?那些埋头苦读的人,是不是有点“傻”?

这股“读书无用论”的味道,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首先,是信息爆炸和知识获取的便利性造成的表象。 过去,知识的获取渠道相对单一,学校教育、图书馆、书籍是主要的途径。一旦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意味着你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能力,在社会上更容易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更容易获得尊重。但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你想学编程?网上有免费的教程,有付费的线上课程,还有各种大神分享的实战经验。你想了解历史?纪录片、在线讲座、各种科普公众号应有尽有。获取知识的门槛降低了太多,好像只要上网搜一搜,就能得到答案。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经过系统性、深入性阅读的人,看到别人通过“捷径”获得了成功,自然会觉得“读书是不是没啥用了?”

其次,是对“成功”定义的单一化和功利化。 在很多人的语境里,“成功”就等于财富自由、名利双收。而网络上充斥的,恰恰是那些实现了这一目标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简化了成功的过程,忽略了其中的艰辛、运气以及可能存在的“灰色地带”。与此相比,那些还在校园里深造、还在认真阅读文献、还在为科研项目熬夜的读书人,他们的“成功”似乎遥不可及,甚至看不到明确的回报。这种反差,很容易让一些人觉得,读书这条路太慢、太苦,回报又不确定,不如那些“接地气”的方式来得实在。

再者,是教育体系和就业市场之间可能存在的脱节。 有时候,我们发现学校里学的很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适用,或者很快就被更新的技术迭代了。这让一些毕业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他们会质疑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当“学以致用”的直接回报不明显时,读书的价值自然会被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关于“内卷”的焦虑。 大家都知道,现在学历越来越贬值,硕士、博士毕业也未必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无效的”学历竞争上,不如早点出来闯荡,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能,或许更容易脱颖而出。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尤其是看到一些没有高学历但能力突出的人混得风生水起时。

那么,读书真的无用了吗?

我的答案是:绝对不是。 恰恰相反,我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读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只是我们对“读书”的理解,可能需要更深入、更广阔一些。

首先,读书提供的是底层逻辑和思维框架。 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比如哲学、历史、文学、理论物理等等,它们塑造的是你的认知能力,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遇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时,那些通过系统性阅读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型,会帮助你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切入点,而不是被表面的信息所迷惑。一个只会搜搜百度、看看短视频的人,他的思维很容易停留在信息层面,而一个经过深入阅读的人,他能看到信息背后的联系和规律。这就像你建造一座大厦,地基打得牢不牢,决定了你能往上盖多少层。读书,就是在打地基。

其次,读书培养的是深度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各种观点、谣言、甚至洗脑信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容易被带节奏,成为信息的附庸。而阅读,特别是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著作、深入的学术研究,能够让你接触到不同时代的思想,学习如何质疑、如何论证、如何形成自己的判断。这让你不至于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方向,能够辨别真伪,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再者,读书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是价值的沉淀。 短期来看,那些靠风口、靠机遇一夜暴富的故事确实很吸引人,但这种“成功”往往不稳定,缺乏可复制性。而通过读书积累的知识、提升的能力,虽然回报周期长,但却是稳固的、可持续的。它会让你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应对变化的能力更强。即使你选择的专业在当下不热门,但你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就像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并非只靠某个单一技能,而是综合了战略眼光、管理能力、对人性的理解等等,这些都离不开长期的学习和积累。

此外,读书还能丰富你的精神世界,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除了功利性的目的,读书也是一种内在的滋养。它能让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让你体验不同的人生,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那种与智者对话,与伟大灵魂共鸣的感受,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

所以,“读书无用论”的声音,更多的是一种 对时代变化下的焦虑和对成功定义的片面解读。 它看到的是表面的热闹,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聪明地读书,更有效地获取知识,但绝不能否定读书本身的意义。与其跟着“读书无用论”的论调摇摆,不如沉下心来,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用知识武装自己,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里,走得更稳,更远。

要知道,那些真正有影响力、有深度的人,无一不是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深刻的思考,才达到了那个高度。他们不是在“读书无用”,而是在用更高级的方式在“读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类把在山上采集野蜂蜜视为收获,却觉得鸟吃自家的麦子是祸害。

站在人类的角度,这么想一点错没有,站在蜜蜂和鸟儿的角度呢?


当然,这么说没意义,人类不会站在别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如此,你身边的人,他看到的是什么?

他认识1000个没有好好读书的人,认识10个好好读书的人。

这10个好好读书的,目前都没人有大出息,但是那1000个普通人里面,有3个已经是老板了。

得出结论,读书无用。


没办法,他的圈子就是这样。

他不知道读书提高的是自己的下限而不是上限。


读书本身就是打基础的事情,真正能通过读书勇攀高峰的,你起码要读到博士,博士之后还要继续努力。

纯科研的、某领域拔尖的这些读书人和普通人还是不太一样,我们只讨论普通的情况:

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二本三本、普通一本、重本、普通高校研究生、重点学校研究生、一般博士生。


这上面的这一切,都有很多工作在招工时会卡这个线。每一条线都有地方卡着你。


当你发现网络世界充斥着读书无用的问题时,这其实很真实。

难不成你以为上网的人学历都很高吗...

读书好且混得好的人,根本就不在他们身边,他们能看到的,都是月薪几千的大学生和某位没文化的大老板。

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读书无用论是正确的。

而你要做的,是别成为他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