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次洞朗事件国外政府基本不表态?

回答
关于这次洞朗事件,国外政府普遍保持沉默,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深入剖析:

1. 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与“选边站”的顾虑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洞朗地区本身就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地名,它位于中印边界的锡金段,是中印之间争议边界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个地区的地缘战略重要性相对有限,不足以让他们主动介入一个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敏感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都是具有重要地区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中印两国在经济、贸易、人口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许多国际组织(如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如果轻易“选边站”,都可能得罪其中一方,从而损害自身与另一方的关系。

对中国施压的成本: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有着广泛的经济往来。如果哪个国家因为洞朗事件公然批评中国,很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报复或潜在的制裁,这对许多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代价。
对印度示好的考量: 印度也是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在南亚地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印度经济体量小于中国,但它也是美国及其盟友拉拢的重要战略伙伴,尤其是在印太战略的框架下。然而,即便如此,直接为了洞朗事件而与中国公开对峙,也需要仔细权衡利弊,而不是轻易介入。

因此,很多国家选择了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避免在这个棘手的地缘政治问题上表态,以维持与双方的正常关系。

2. 缺乏明确的国际法依据与“谁对谁错”的模糊性

国际事务的介入,尤其是对主权争端进行评论,往往需要有清晰的国际法依据。洞朗地区的边界划定,在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的争议。这意味着,在没有第三方权威机构(如国际法院)做出明确裁决之前,对于“谁对谁错”很难有一个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答案。

边界争议的复杂性: 像中印这样的漫长边界,其划定过程中往往涉及复杂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因素。除非存在一个国际公认的、清晰的边界条约,否则任何一方的“实际控制”或“历史权利”的说法都可能受到质疑。
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法也强调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对于两国之间的边界争议,国际社会普遍倾向于通过双边谈判解决,而不是由外部力量进行干预或评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哪个国家贸然介入,并站在其中一方的立场上,很可能被指责为干涉他国内政,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国际纠纷。

3. 媒体关注度与国际舆论的有限性

相比于一些更广为人知的国际冲突或危机,洞朗事件的曝光度和大众认知度相对较低。

缺乏戏剧性或直接威胁: 洞朗事件虽然是一次对峙,但更多的是一种军事和外交上的角力,而非立即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种“低烈度”的对抗,往往难以吸引全球媒体的持续关注,也就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信息传播的局限: 涉及边界争议的信息往往是高度政治化和敏感的,信息的公开程度和第三方获取信息的难度,也限制了国际社会对事件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讨论。

当国际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不高时,国外政府也缺乏公开表态的内在动力,因为他们的决策也会受到国内舆论和国际形象的考量。

4. 战略重点的转移与“多事不如少事”的考量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诸多重大的全球性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全球疫情、地区冲突(如俄乌冲突)、经济衰退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更加紧迫,直接影响到各国自身利益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的战略资源和注意力都被这些更优先的议题所占据。对于一些非核心的国家利益相关的事件,很多国家更倾向于采取“多事不如少事”的态度,将精力放在更重要、更紧迫的事务上。

资源分配的现实: 外交资源、情报分析能力、政策制定能力都是有限的。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一个短期内可能无法解决、且潜在风险较高的边界争端上,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是不划算的。
避免被拖入泥潭: 一旦卷入他国边界争端,就有可能被长期牵制,甚至被拖入无休止的外交斡旋或对抗中,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风险。

5. 俄罗斯等传统大国的立场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与中印两国都有较好关系的国家,例如俄罗斯,也可能选择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俄罗斯与中印两国都有着战略合作关系,在中俄印三边框架下,维系这种关系对俄罗斯而言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在处理中印关系时,俄罗斯往往会谨慎行事,避免因一方而损害与另一方的关系。

总结来说,国外政府在洞朗事件上的普遍沉默,是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对边界争议的法律定性模糊、媒体关注度的不足、各国战略重点的转移以及避免潜在风险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该事件毫不知情或漠不关心,而是基于现实主义的考量,选择了在这一特定问题上保持谨慎和低调,以免引发更大的麻烦或损害自身利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表态的。

一个班上老二和前十发生矛盾,一般表态必须是前几。

你说一个新加坡参与中印战争的表态不是神经病。

输了的一方都可以玩死你。

不要觉得印度弱小,那只是在我们看来。

巴基斯坦之类早就表态了。


能够表态是五常,而五常为什么不表态。

第一个,中国说了我们打啊。

第二个,美国难道说支持印度?中国有许多经济招术对付美国。

中国从其它国家进口物质,自己制作好后,运往美国。美国则霸权主义,靠着美元过生活。美国最多口头上支持印度,其它什么都不会做,看戏。

第三,英法

英国是我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6年1-6月中英双边贸易总额22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其中,我对英出口1659亿人民币,增长45.3%;进口586亿人民币,增长11.6%,主要涉及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等商品。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6年1-9月中法双边贸易额为349.5亿美元,下降8.3%。其中,法国对中国出口126.1亿美元,下降14.2%,占法国出口总额的3.4%,降低0.5个百分点;法国自中国进口223.4亿美元,下降4.6%,占法国进口总额的5.2%,降低0.3个百分点。法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97.3亿美元,增长11.6%。

很明显,中国虽然和英法谈不上很好朋友,为了自己利益争端会有各种问题。

但现在第一中印明显大概率是小型战争,不太涉及最后中印之间所谓的国运。除非陷入持久战。

基本不太影响中国,印度在国际地位。

这个时候这两个国家发发军火财而已,巴不得中印打起来,不会想中印克制

表态,无非三种,一大家保持克制,他们都不希望。

二,支持印度,他们都是想。但谁知道会不会惹祸上身。支持印度那个国家除开军火没有太多利益。

印度最主要的三个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阿联酋和中国香港,2016年印度出口分别增长3.3%、0.8%和8.8%,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5.8%、11.7%和5.0%。同期,印度排名前三位的进口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阿联酋,2016年印度进口分别下降0.8%、增长1.8%和下降6.2%,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6.9%、6.0%和5.4%。印度前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为中国、瑞士和沙特阿拉伯,2016年逆差额为516.9亿美元、139.5亿美元和130.4亿美元。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阿联酋和中国香港,2016年顺差额为199.2亿美元、116.0亿美元和61.4亿美元。

基本看不到英法身影。



出口的。


很明显除开英国,法国在和印度关系不大,不会支持印度,法国就卖卖军火吧。

英国看印度不过是狗腿子,而且又没有开始打,干嘛表态。

等到印度被打的差不多了。

说话肯定对英国感恩戴德,另外买军火。

俄罗斯现在自己被美国搞的破事一大堆,想买印度军火,又要支持中国。

表态就算了。



很简单,其它国家巴不得中印打起来,现在表示没态。

等打起来看看形式,战队,或者支持中国,或者支持印度。

在买军火,不亦乐乎?

现在表态除非印度是英国干儿子。

而支持中国的,五常估计就俄罗斯口头上,其它国家别想了。谴责还来不及了。



表态国家,不太怕中国的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2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据《印度时报》日前报道,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访问印度期间,与印方就中印洞朗地区对峙事件进行了讨论,称这是一个长期纠纷,领土纠纷应当和平解决,澳不愿看到中印冲突升级的表态作出回应。

陆慷表示,我注意到印度媒体有关报道。首先我想指出,澳方所讲的领土纠纷应和平解决这一原则是正确的,但我必须指出,这一说法不适用于当前洞朗地区的事态,因为事态发生地根本不存在领土争议。中印边界锡金段是双方共同承认并已被遵守了127年的已定边界,双方就此从来没有纠纷。此次事件的本质是印军非法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领土,其性质与以往双方在中印未定界地区的边境摩擦有本质区别。

陆慷强调,中方希望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但决不会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做任何妥协。此次事件责任完全在印方。我们再次敦促印方认清形势,尽快采取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澳大利亚表态了,可惜中国不在乎啊。

这个级别不是谁都可以参与的。


另外西方媒体倒是支持印度,黑中国。

不是官方表态而已。

user avatar

还没开打就站队,这是图样图森破的行为

欧美当然巴不得中印掐起来:这样金砖玩完了,一带一路也坑了,中印两败俱伤还结成世仇,这当然是“岂不美哉”的事情~

但是!

中印毕竟还没掐起来啊!

——万一没掐起来,你个远在天边的,瞎咋呼个哔哔啊?!

要我说,如果现在就急着站队

一来明摆着要得罪一国,从而限制自己的外交自由度;

二来热脸贴冷屁股,你站队阿三,人家还不见得买你的账;

三来万一人家中印和解了,那你岂不是傻哔了吗?



反过来说

等掐起来了,你再站队也不迟嘛(当然这是可以预见的)

何必“皇帝不急太监急”呢!(滑稽)

user avatar

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死

坐山观虎斗,谁伤剥谁肉


去年南海仲裁是小孩撞大人

一出闹剧,该站哪边自然明白

洞朗是巨人间的斗争

俩壮汉打架去劝架的多半被误伤

user avatar

终于有人问这个问题了。

其实稍微留心外电的人都应该发现,每次中国和周边国家出现领土争议,西方媒体们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跳得很高,大力渲染中国威胁论。这次洞朗事件,外国政府表态了吗?好像白宫发言人有过一次表态,轻描淡写地奉劝双方克制。至于西方媒体,报道是有,但是少的出奇。

着重从媒体的角度谈一谈。

如果追踪CNN会发现,它在争端发生过后一个多月才有了第一篇,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篇报道,而现在我也找不到了。。。

华盛顿邮报,也是只有一篇,倒是找到了链接China pushes hard in border dispute with India

福克斯新闻网,好像没有报道这事(如有不对请知友指正)

以华盛顿邮报那篇我能找到链接的社论为例(我看过CNN的,差不多一个调调),他们的立场还是相对明显而坚定的,就是:中国破坏中不边境现状,在不丹领土上修路。不丹的亲密盟友印度为他出头,中国大搞演习蛮横无理。大概一副新的邪恶帝国欺负周边弱小的图画就被展现在了世界人民眼前。(所以你看国内的那些个媒体还是得多学习一个)

比如文中“The dispute started after Chinese construction trucks, accompanied by soldiers, rolled south in the disputed region of Doklam to build a road. India and Bhutan consider the region to be Bhutanese territory; China claims the land as its own.”

倒是只字未提印军越界地点距离中不边境实控线有2公里之远,反正中国跟任何邻国有领土争端那肯定是中国不对,在欺凌弱小。中方外交部提的那些个事实,绝大部分西方媒体根本就不会报道给他们的人民看,其实我们中国说的那些个道理也基本上只有中国人能看见,全世界的媒体控制权基本不在咱们手上,人家是可以选择性报道事实的。


态度很明显,但是为什么篇幅少呢?或者说为什么“外国政府基本不表态”呢?

个人觉得并不是因为中方这次证据链完整,白宫睁着眼说瞎话无视你的证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差这一次,国际上大国博弈难道还真讲法理道理么。。。中国跟印度这段边境是没问题,但是人家可以说你入侵不丹啊。那不表态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们准备搞个大新闻,让中国摸不清西方国家在这个事上反对力度有多大,这样到时候如果真武力清场,可能会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另外其实美国的左右两派媒体从去年11月到现在90%的篇幅都是围绕着Trump在互怼,美国政府现在不也是大量人事任命都还没到位嘛,人家忙着内斗,可能是真还没顾上地球另一边的山沟里发生了啥事。。。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user avatar

原因其实倒也不复杂。

支持中国以后骗阿三挺困难。

至于支持阿三么……你真觉得世界各大列强是智障?要支持阿三干掉中国,得掏出多少东西?

当年美国和苏联都有支持KMT的,最后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当年美国支持南越,最后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当年苏联支持越南,最后结果大家还是看到了……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支持印度刚中国,就像是什么呢?

一个初中生给一个小学生说,去,揍那个大学生,揍不过我帮你!

你真不怕被人家把你们两个一块儿干了?

唯二有资格,也有实力支持印度的两个国家。

美国,无心搀和,美国和中国贸易额就顶得上印度总GDP的近30%,美印贸易额度只有中美不到八分之一,和湾湾一个水平。

损失了印度,美国每年进出口总额会损失大约2%,损失了中国,至少是8倍。

反而在印度被中国干掉以后,美国可以表示俄制武器垃圾,处理一批美制二手武器(毕竟买不了中国的),顺便骗骗阿三的外汇。

阿三这个冤大头,可比湾湾好宰多了。

俄罗斯呢?

印度自己就是养不熟的狼崽子,左右逢源,苏联解体的时候还坑了俄罗斯一把,这下跟美国签了F16的单子,T50也拿着“技术”这个由头死活不给钱(我就不信阿三不知道自己造不出T50),俄罗斯不气?

既然已经从印度身上榨不出多少油水了,还不如专心经营其他国家。

一旦印度挂了,照样可以想办法卖武器。

所以你看,二普(川普和普京)都跑去度假了,而且对这事管都没管。。。。。

大家嘴上说着各种意识形态,手上全TM是生意。

还有美元。

在帮助印度击败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情况下。

谁跟钱过不去,谁就是傻逼。

反正这次无论结果如何,印度都肯定会走上扩军道路。

洛马,苏霍伊,米高扬,波音,达索,BAE:好好好好好!!!就等你TM扩军!

北方,保利,中航:我艹你们的X

贸易资料:

2016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重回世界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