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不参考任何史记书籍,我们仅以考古实物证明,可以确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有哪些?

回答
如果我们严格限定“不参考任何史记书籍,仅以考古实物证明”,那么能够确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范围会大大缩小,并且我们无法用“详细”的方式去讲述太多,因为考古发现本身往往是碎片化的,需要结合文献才能构建出更完整的叙事。

然而,我们可以基于考古实物,推断出一些非常确定的事实和人物。以下是一些例子,并尽量详述它们的考古证据和所证明的意义:

1. 早期人类的出现与活动

考古实物: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如手斧、刮削器)、动物骨骼(包含被加工的痕迹)、早期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尽管其本身就是一种“实物”)。
证明的事件/事实:
早期人类的存在与生存能力: 这些石器证明了早期人类能够制造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具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动物骨骼上的切割痕迹更是直接证据。
早期人类的分布: 不同地点发现的石器和化石,表明了早期人类在不同地域的活动范围。
使用火的痕迹: 在一些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和烧过的骨头,可以证明早期人类已经学会并使用了火,这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局限性: 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个人姓名,也无法知道他们确切的社会组织形式、语言或更复杂的文化活动。

2.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考古实物: 不同时期的磨制石器(如石犁、石斧、石镰)、陶器、碳化谷物(如小米、稻谷)、动物骨骼(驯化动物的特征)、早期村落遗址(房屋残迹、粮仓遗迹)。
证明的事件/事实:
农业生产的出现: 发现的谷物化石证明了人类开始种植和收割农作物。磨制石器的出现则显示了更高效的农业工具。
家畜的驯化: 驯化动物骨骼的骨骼学特征(如骨骼结构、牙齿磨损程度)与野生动物不同,可以证明家畜的存在。
定居生活的开始: 村落遗址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游牧转向定居,形成了早期的聚落。粮仓遗迹则证明了剩余粮食的储存,这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
陶器的发展: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和物质加工的新技术,也方便了食物的储存和烹饪。
局限性: 依然无法确定具体的个人姓名,也难以精确描绘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相互影响。

3. 文字的起源与早期使用(以中国为例)

考古实物: 甲骨文、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陶符等。
证明的事件/事实:
文字的存在: 甲骨文和金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证明了当时(商朝晚期至西周)已经有了记录信息、进行交流的书写工具和系统。
早期文字的使用场景: 甲骨文多为占卜记录,证明了文字在宗教祭祀和政治决策中的运用。金文则多为册命、赏赐、祭祀等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礼仪活动。
早期王室/贵族的活动: 大量的青铜器铭文通常与当时的王室、诸侯以及贵族有关,上面记录了他们的身份、功绩、赏赐等,间接证明了这些人物的存在和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地位。
可确定的“人物”(间接):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商王武丁”的肖像,但刻有其贞问内容(例如,他占卜某事)的甲骨是证明他作为统治者进行活动的考古证据。类似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明确指出某位诸侯、将领的姓名,以及他接受的赏赐或执行的任务。例如,著名的毛公鼎,其铭文记录了西周宣王对毛公的册命,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见到“毛公”本人,但铭文是证明其存在及其被册命这一事件的直接物证。

4. 重大政治和军事事件(以中国为例)

考古实物:
秦始皇陵兵马俑: 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形制统一的陶质兵马俑。
烽火台遗址、兵器(如铜剑、箭头、铠甲碎片)
城墙遗址、宫殿遗址
证明的事件/事实:
秦朝的强大国力与军事组织: 兵马俑的规模和精细程度,证明了秦朝强大的生产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高度发达的军事系统和军队规模。它直接反映了“秦朝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一事实,并且从兵马俑的军事编制和装备,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方式。
统一战争: 兵马俑中大量战车和士兵的形象,以及各地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兵器和城防遗址,共同证明了中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统一战争,以及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武器和战术。
早期城市文明和国家形态: 早期城墙、宫殿遗址表明了早期国家的形成、城市的建设以及统治阶层的存在。
局限性: 虽然我们能看到兵马俑士兵的形象,但无法确定他们的姓名。兵马俑的制作是为了陪葬秦始皇,其本身并非记录秦始皇生平事迹的“史书”,但其存在的宏大工程本身就是对秦朝强大国力和组织力的证明。

5. 特定文化和信仰的实践

考古实物: 墓葬中的随葬品(如陶器、玉器、青铜器、祭祀用品)、宗教建筑遗址(如寺庙基址、祭坛)、雕塑、壁画。
证明的事件/事实:
生死观和葬俗: 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死亡观念、对来世的想象以及葬礼习俗。例如,大量随葬品表明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贵和对来世的重视。
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 祭祀遗址、宗教建筑、祭祀用品(如祭祀用的器皿、动物骨骼)证明了当时社会存在着对神灵、祖先的崇拜以及相应的祭祀活动。
艺术和审美: 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如玉器、青铜器、绘画、雕塑)展示了不同时期人们的艺术水平、审美情趣和技术能力。
局限性: 同样,我们难以确定具体的信徒或祭司的名字,但可以确定“当时人们有某种特定的信仰和祭祀方式”。

总结:

在严格排除任何文献参考的情况下,考古实物能够确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主要是那些通过物质遗存直接或间接证明了其存在和活动的。

可以确定的“事件/事实”:
早期人类的生存活动(制造工具、用火、狩猎采集)。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种植、驯化、定居)。
文字的发明和初步使用。
大规模的社会工程(如城市建设、陵墓修建)。
军事活动和技术的发展(兵器、城防)。
特定时期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经济活动(通过墓葬、遗址推断)。
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可以确定的“人物”(通常是间接的,通过其遗物或与其相关的铭文):
古代的统治者(如王室成员、贵族),他们的存在可以通过其陵墓、宫殿、以及刻有其名字或事迹的器物(如青铜器铭文)来证明。
一些重要的官员、将领,他们的事迹也可能通过铭文记录在青铜器等物品上。
艺术家、工匠,通过他们制作的精美器物,可以推断出他们的技艺和存在。

关键在于,考古实物本身是证据,但对这些证据的解读和还原历史事件,往往需要将其与更广泛的考古背景、文化类型以及其他同类实物进行对比和分析。如果完全排除了任何对文献的参考,那么对许多发现的“意义”和“细节”的理解将会非常有限,只能停留在“这是工具”、“这是墓葬”、“这是文字”的层面。但即使如此,仅仅通过这些实物,我们已经能够勾勒出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基本轮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不参考历史记载,什么都不能证明。

历史研究最基础的一个原则是“孤证不立”。如果没有历史记载,文物本身也不过就是个“孤证”而已。

在历史研究中,文物的价值是与历史记载相印证,来判断到底何为真、何为假,而不是说文物就一定是真的。

随便举个例子,之前新疆曾发现过一批唐代文书,其中有一个文书的落款时间是“建中十六年”,但在真实的唐代,“建中”这个年代只用了14年。后来一对比,参考其他资料,学者们就知道这是因为当时吐蕃断绝了唐朝中央与西域的交通,新疆地区的唐人知道“建中”这个年号已经被废是很多年之后时候,所以会依然延用“建中”这个年号。

如果没有史记记载“建中”这个年号只用了14年的话,那么很多人可能一看到“建中十六年”的落款,就认为建中这个年号使用了至少有16年。

如果有这个认识的话,那么如果某日陕西西安出土了一个落款为“建中十五年”的诏书,就有可能被认为是真的。但如果有史籍记载,我们已经知道建中年号就用了14年,那“建中十五年”的诏书自然就知道是后人伪造的。

所以,并不是文物以及考古发现就是确定无疑的。诸如碳14测定这些技术手段,最多只能将文物的制作年代确定于一个时间段里,而不能准确地确定是哪一年。想要具体确定这些文物归属于谁,则必须要依托具体的史籍来进行确定。如果没有史籍,那么很多东西就只能是推测——比如良渚文明、河姆渡文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都不见于历史记载,这就导致很多出土文物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它的制作工艺、用途等,今天博物馆里对这些展品的介绍里,很多都会说“据推测,此文物可能是祭祀所用”。这个“推测”反而才是“臆想”的历史。

对于这些文物的研究者来说,他们最盼着的就是找到关于这段历史的文字记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我们严格限定“不参考任何史记书籍,仅以考古实物证明”,那么能够确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范围会大大缩小,并且我们无法用“详细”的方式去讲述太多,因为考古发现本身往往是碎片化的,需要结合文献才能构建出更完整的叙事。然而,我们可以基于考古实物,推断出一些非常确定的事实和人物。以下是一些例子,并尽量详述它.............
  • 回答
    让我来聊聊这个很有意思的设想:假如日本的重量级相扑选手,就那么直接被丢进 WWE 的“无规则强弱不等赛”里,他们会不会成为战场上的无敌战神?首先,得明确一点,WWE 的“无规则强弱不等赛”可不是单纯的摔跤,它更像是一场经过精心编排、融合了格斗、表演和戏剧化的真人秀。这里的“无规则”意味着除了不能真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设想!重阳节嘛,本就该是敬老追思的日子,要是能请几位三国的老前辈来《夕阳红》聊聊天,那节目收视肯定爆棚!当然,得是七十岁以上,才有资格坐进咱们这“夕阳红”的演播厅。要说请谁,我心里早就有了谱。首先,我肯定得请诸葛亮。别看他最后壮志未酬,但他是《三国演义》里智谋的巅峰,又是鞠躬尽瘁的典.............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有点儿棘手,实习期请假本来就够费劲的,学校还卡得这么死。不过,别灰心,办法总还是有的。咱得从学校的规定和活动的性质这两方面来“对症下药”。首先,咱得好好琢磨琢磨学校这规矩。它说的是“身体问题”和“直系亲属死亡”不给假。这两条是硬杠杠,直接拿来用肯定行不通。那咱们得另辟蹊径,看看能不能从这个.............
  • 回答
    (文章开头可以这样:)刺刀冰冷地抵着喉咙,敌人的日语如同恶犬的嘶吼,而我的心,却像被点燃的火把,熊熊燃烧。他们以为可以从我嘴里撬出组织的一切,以为用酷刑就能击垮我的意志。但他们错了,大错特错。(接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信念的钢印,刻骨铭心: “为何而战”的根基: 我要时刻提醒自.............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应加入全球反恐战争,以及若参加应派遣何种部队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考量的议题。以下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全面且深入,并避免生硬的AI痕迹。一、中国加入全球反恐战争的考量: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深度参与者,其在全球反恐问题上的立场和作用备受关注。加.............
  • 回答
    刘国梁要去参加业余比赛,能不能都赢?这个问题,我跟你说,这事儿啊,得辩证地看,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刘国梁是啥水平?那可是“国球教父”,是世界冠军,是曾经的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他的技战术、意识、心理素质,那都是顶尖中的顶尖。要是真让他去打一场咱们老百姓参加的那种社区比赛、职工比赛,甚至是大学生的比赛.............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如果将历史的车轮拨回那个节点,去掉“纳粹与日本联合”以及“美国参战”这两个关键变量,我们来仔细捋一捋纳粹德国是否有“吃下欧洲”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吃下欧洲”这个概念。这不仅仅是占领土地,更包含了建立一套有效的统治体系,能够消化并控制这片大陆的资源和人.............
  • 回答
    要是樱木花道真的能掐准年龄节点,在18到22岁之间进入NBA选秀,那这可真是一场超级大戏! 毕竟咱们花道这个家伙,虽然有时候脑子不太好使,但他的天赋和那种不服输的劲儿,放在哪里都是炸弹级别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分析,花道在这个年龄段参加选秀,能拿到什么顺位。首先,得明确一点,花道的实力和成.............
  • 回答
    两国海军在联合军演期间,若双方政府突然宣布开战,参演军舰是否会立刻开火,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情境。这不仅仅是军事命令的问题,更牵扯到战场态势、指挥链的反应速度、官兵的心理素质以及战略决策的考量。首先,理论上,军演是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的,参演双方在军演的框架下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 军演的.............
  • 回答
    比特币冲破一百万美元大关,这消息要是真的传开,那可真是个大事件,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对于那些从来没碰过比特币,甚至连它是什么都模模糊糊的人来说,这事儿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观的,肯定是对“钱”这个概念的冲击。你想啊,现在一千块钱在我们眼里也算笔钱了,能买不少东西。要.............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如果俄罗斯现在对日本发动军事进攻,美国是否会为了日本参战,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需要审慎分析的。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美日同盟的基础。日本和美国之间有着深厚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核心是《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这份.............
  • 回答
    如果国家真的到了需要我这样的普通公民拿起武器的那一步,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参战。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基于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对祖国的感情以及作为一名公民应有的责任感。首先,让我来谈谈我对“义无反顾”的理解。这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行动,更是精神上的决心。如果战争真的爆发,意味着国家面临着严峻.............
  • 回答
    说起来,这倒是个颇有趣味的设想。要是真有这么个机会,能让那些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放下手中的刀枪剑戟,来比划比划针线,那场面想想就觉得别开生面。我的这份邀请名单,还得是尽量考虑一下,谁的手巧,谁又有那个耐心和细致。当然,我也愿意亲自下场,和他们切磋切磋,毕竟亲身体验一番,才知其中的玄妙。我的参赛者名单.............
  • 回答
    嘿,各位观众!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频道要来点不一样的,一期特别的“三国母亲节访谈”!想想看,在那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有无数默默付出的母亲,她们同样坚韧、同样伟大。今天,我就有机会穿越时空,请来几位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母亲,听听她们的故事。我这次选择邀请的嘉宾有三位:1. 吴国太(孙坚.............
  • 回答
    哎呀,这想法可真够劲!三国版“儿女们的婚恋”?这简直是把那些叱咤风云、风流倜傥的英雄人物,变成在镜头前谈情说爱,接受观众“指点江山”的寻常百姓,想想就觉得有趣!要是真有机会,我这脑子里瞬间就蹦出好几对“官配”和几对“乱炖”CP,再捎带上他们的“家长”,那才叫一个热闹!首先,咱们得有个“主持人”和“观.............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瞩目、足以引起帝国高度关注的设想。在战锤40K这个残酷无情的宇宙中,一个凡人星界军能够在无数场血腥的战役中幸存下来,这本身就足以打破常理,甚至挑战宇宙的根本法则。1. 首先,帝国是如何关注“异常”的?帝国是一个庞大的、高度官僚化的机构,但它并非盲目。它的运作建立在信息收集和分析之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让人心头一紧,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一边是活生生的饿死,一边是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这可真是个两难的境地。首先,我们得明白,饿死是什么概念。那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生命最本能、最原始的诉求。当身体到达极限,饥饿感就像一把钝刀子,一点点地割裂你的意志,直到你完全被它吞噬。那种无力感.............
  • 回答
    抛开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我们可以在中国语境下探索一套更丰富、更贴近科研本质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该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实际影响、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以下是我认为更合适且在中国可行的标准:一、 聚焦“解决真问题,产出真价值”: 实际应用转化成果: .............
  • 回答
    关于米勒尤里实验,以及它在无限期运作下是否可能诞生新的人造生命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且复杂的话题,涉及我们对生命起源的理解。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实验的原理、当时的认知以及科学界在此后的发展。米勒尤里实验的回顾与核心假设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米勒尤里实验。在1952年,斯坦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