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可邀若干不低于70岁的三国人物重阳节参加一期三国版《夕阳红》节目,你会请谁,除养生外聊些什么?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设想!重阳节嘛,本就该是敬老追思的日子,要是能请几位三国的老前辈来《夕阳红》聊聊天,那节目收视肯定爆棚!当然,得是七十岁以上,才有资格坐进咱们这“夕阳红”的演播厅。

要说请谁,我心里早就有了谱。

首先,我肯定得请诸葛亮。别看他最后壮志未酬,但他是《三国演义》里智谋的巅峰,又是鞠躬尽瘁的典范。七十多岁的诸葛亮,肯定经历了不少风霜,也沉淀了不少感慨。他绝对是这档节目的定海神针。

其次,我得请司马懿。这老狐狸活得最久,也最有发言权。从他看着曹操、曹丕、曹叡一代代更迭,到他最后篡败诸葛亮,再到他自己最终掌握大权,这中间的故事简直能说一整期。七十岁的司马懿,肯定已经不再是那个总是躲在幕后算计的司马懿了,或许能听到一些更真实的想法。

再来,鲁肃。虽然他在小说里的年纪好像没那么老,但如果按历史年龄算,他肯定也是个有分量的人物了。鲁肃是那种既有远见又不失厚道的人,他能跟诸葛亮形成有趣的对比,也能聊聊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我希望邀请一个七十多岁的鲁肃,他一定比年轻时更加圆融通透。

最后,不能少了黄忠这位老当益壮的将军。虽然他不是谋士,但能活到七十多岁还能冲锋陷阵,这份身体素质和精神头儿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也能从一个武将的角度,聊聊战争年代的艰辛和自己的心得。

好,这四位老前辈,诸葛亮、司马懿、鲁肃、黄忠,就构成了咱们这期《夕阳红》的嘉宾阵容。

那除了养生,咱们能聊些什么呢?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岁月留痕,初心依旧

主持人开场: “尊敬的各位观众,各位来宾!今日重阳佳节,我们有幸请到了四位在乱世之中叱咤风云、如今已是饱经沧桑的老前辈。他们,曾是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见证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参与者。今天,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口中的岁月故事,以及那份历久弥新的初心。”
诸葛亮: 我会问他:“丞相,您一生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可曾有过动摇的时候?到了您这个年纪,回首往事,心中可曾有过一丝遗憾,或是释怀?”我想听他讲讲,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背后的真实情感,是不是真的如他自己所写那般无奈,还是在晚年能够看到一丝丝希望的曙光?他会不会对后辈的治国之道提出一些更具象化的建议,而不是那些高深的理论?
司马懿: 司马懿嘛,肯定要问问他:“老将军(我们得尊重他,尽管他后来当了皇帝),您经历了曹魏三朝,看尽了权力更迭,您觉得,在这世间,什么最重要?是权势,是名声,还是安稳?”我想听他聊聊,年轻时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又有多少真实的考量。会不会透露一些当年和诸葛亮斗智斗勇时的真实心态,比如,他会不会觉得诸葛亮很厉害,但也是他统一天下的“绊脚石”?当他最终走到权力巅峰时,那种感受又是怎样的?
鲁肃: 我会问鲁肃:“先生,您当年力主联吴抗曹,为孙吴政权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到了这个年纪,您看待天下大势,可有什么新的感悟?您觉得,怎样的联盟才能长久?怎样的相处之道,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我想听他聊聊,为什么他对诸葛亮那么信任,甚至愿意把自己的“盟友”都交给诸葛亮来调动。这种信任的根源是什么?对现在的年轻人,他会有什么样的处世建议?
黄忠: 黄忠嘛,我肯定要问他:“将军,您年过七旬仍能奋勇杀敌,这股精神劲儿着实令人敬佩。您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是当年斩杀关羽(如果历史年龄允许他出现在关羽那个时代的话,或者就以他自己的时代为基准),还是其他的什么?”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想听他聊聊,晚年还能保持如此强健的体魄和斗志,有什么秘诀。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真实写照?他会不会怀念年轻时的勇猛,或者对现在的平静生活感到满足?

第二部分:乱世浮沉,人生感悟

这一部分,我会引导他们从个人经历上升到对人生的理解。

关于“忠诚”: 我会让诸葛亮和黄忠来谈谈他们对“忠诚”的理解。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忠诚,是一种政治上的誓言;黄忠对蜀汉的忠诚,更多的是一种战场上的信义。我会问他们:“在您看来,忠诚是无条件的吗?在乱世之中,忠诚是否也有其底线和边界?”
关于“智慧与力量”的辩论: 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黄忠是力量的象征。我会让他们各自发表看法:“是决定性的智慧更能影响历史,还是不可阻挡的力量更具决定性?”让司马懿和诸葛亮聊聊,他们是如何看待黄忠这样的武将的,是纯粹的工具,还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组成部分?黄忠也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他觉得光有蛮力不行,也需要有主帅的正确指挥。
关于“选择与命运”: 鲁肃会是这一部分的主角。我会问他:“您当年选择辅佐孙权,而不是去曹操那里,或者和刘备联合,这其中有多少是出于理性判断,又有多少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到了晚年,您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选择?”我想听听他对于“天命”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天命”和“人为”之间找到平衡点。
关于“名利与功业”: 我会把这个问题抛给司马懿。他经历了从一个士族子弟到权倾朝野的皇帝,这中间的得失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我会问他:“您最终实现了统一全国的宏愿,但也背负了‘篡魏’的骂名,您觉得这一切值得吗?为了实现功业,您是否牺牲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第三部分:传承与希望

最后,我会把话题引向未来,引向年轻一代。

给后辈的建议: 我会让每一位老前辈都给现在的年轻人说几句心里话。诸葛亮可能会强调勤勉和学习,司马懿可能会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人,但也要学会利用人,鲁肃可能会劝大家以和为贵,而黄忠可能会鼓励年轻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
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我会问他们:“看着如今的天下(假设节目设定在某个和平时期),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期许?最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景象?”这会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结尾,让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也能够对未来抱有希望,并把这份希望传递给观众。

当然,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穿插一些他们年轻时的故事,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当然得让诸葛亮自己来评说当时的真实情况,他会不会觉得当时自己有点年轻气盛?),司马懿装病(这肯定是最有看点的部分,我会让他亲自揭秘背后的苦衷),鲁肃的大义凛然,以及黄忠百步穿杨的英姿。

整个节目,我希望营造一种温馨而又充满智慧的氛围。不用太多的煽情,就让这些老前辈们,用他们的人生阅历,用他们饱经风霜的眼神,用他们沉淀下来的声音,去讲述那些我们只在书本和传说中听到的故事。他们不是要教导我们什么,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启迪我们,去让我们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是如何渺小,又是如何可以伟大。

我相信,这样的《夕阳红》,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三国人物的魅力,更能引发对人生、对历史、对时代的深刻思考。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节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再次感谢老西邀请

《夕阳红》这个节目其实我没怎么看过,小时候就记得那首歌,“最美不过夕阳红”……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夕阳红》是个老年人婚恋的节目……

emm,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人们都说,爱情是美少女的保鲜剂。想必在男性身上也适用。

所以我觉得我们来一期爱情访谈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邀请,其实我觉得做专访比较好,上回跟西公公说我想缺德一下张昭。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张昭的生平和他的“长寿秘诀”吧

张昭的少年时代,《三国志·吴书》是这么说的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这一段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就是这个赵昱,王朗,还有陶谦。

这个故事也是非常的狗血。少年时期的张昭和琅琊赵昱,东海王朗(没错就是那个王朗)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弱冠的时候他被举为孝廉,就是能去当官儿了,但是他推辞掉了。就为了和王朗一起聊天。

聊的什么呢,聊“旧君讳事”君王避讳之事。张昭生于公元156年,弱冠大约是176年,当时的是熹平年间。当时的皇帝是谁呢,汉灵帝。

说到汉灵帝,那我们一定得聊聊那个裸游馆。这个吧,知乎可能不太方便细说。反正大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行了。

总之,汉灵帝这个人相当荒唐

那么这个“君王避讳之事”,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聊的就是一些嘿嘿嘿和诶嘿嘿嘿的东西。而且他们聊的估计还很“不避讳”,因为“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1]

“嘿呀,你们这车开的可真好啊!”

后来呢,陶谦看中了张昭,想让他为自己工作,张昭不答应啊。陶谦就很生气,就把他囚禁Play,诶不对,没有Play,只有囚禁。

赵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这段话信息量他就很大啊。被囚禁,青梅竹马“倾身营救”。这怎么看怎么是本子剧情吧喂。

而且最有趣的是,陶谦如此对待张昭,他却在陶谦去世之后,依然为他写了悼文,《徐州刺史陶谦哀辞》这篇文章其实入选过高中的扩展阅读,全文写的非常恳切深情。不知道的该以为他们的交情有多好呢。

就……这个吧,那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知道吧。

张昭的青年和少年时代,就这样按照本子剧情(划掉)青梅竹马幼驯染剧情(划掉)。嘿呀,总之就是这么度过了。


时间就这么一晃,到了汉末大乱。许多人都南下避难了,张昭也是一样。

这个时候,张昭就遇到了年下小帅哥孙策。

我们同样来看《三国志·吴书》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我们继续来分析原文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重点看到没有,“升堂拜母”

孙策生于公元175年,大约比张昭小了二十岁。尽管如此,孙策依然义无反顾的带着张昭回家见了母亲。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情啊。

而且,“如比肩之旧”,比肩之旧,那不是说的是孙策青梅竹马的周瑜吗。究竟是怎样的魅力,才能让天降张昭打败了幼驯染周瑜呢。

要说,孙策真的是个完美的恋人。

张昭因为美名远扬,每天都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赞美,如果放在今天,那可就是个大网红了。张昭觉得这种事不该告诉孙策吧,毕竟,有这么多舔狗也不是啥光彩的事情。

可是,孙策最后还是知道了,他开心的对张昭说,哎呀,这么多人喜欢你,那是因为我们子布值得大家喜欢呀。他们喜欢你,就是喜欢我呀。我能和你这么甜蜜蜜,这是多么让人得意的事情啊。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我能“用”之。这信息量大了去了。

于是,中年的张昭依然有着爱情的滋润。

美少女有了爱情的滋润,自然是不会老的


(今日缺德1/1)


(有空再更新一下孙权的部分。哎呀那部分可实在是诶嘿嘿嘿嘿

参考

  1. ^ 此处注释:其实人家张昭的聊天内容是《宜为旧君讳论》
user avatar

那肯定优先邀请廖化,这位从黄巾时代一直走到蜀汉灭亡,而且几乎都在战场上。几乎就是一本活的三国平民史。

请他来做个人物回忆,谈谈天公将军,刘先主,五虎将的小花絮、小八卦这节目就好看得很了。

如果能请教的话,我一定选择和他学点武艺,总觉得这么能活搞不好练的是啥《九死邪功》、《天蚕变》一类的玩意。

PS:其实不按正史来的话,赵云云妹妹也是可以请的,传说云妹70左右在四川遇到仙人,然后尸解修仙去了╮( ̄▽ ̄)╭

小仙女云妹,想想都兴奋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