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可推荐一部非纪录片类电视剧/动画片给一位三国人物,你会给谁推荐哪部,若ta为三国剧评奖会怎么评?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让我为一位三国人物推荐一部非纪录片类的电视剧或动画片,我会选择曹操,并推荐他观看动画片《鬼灭之刃》。

为何选择曹操和《鬼灭之刃》?

曹操,这位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三国枭雄,其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复杂。他既有统一北方的宏图伟志,又有奸绝天下、宁教我负天下人的狠辣;他赏识人才、礼贤下士,却也猜忌多疑、杀戮果断。我选择《鬼灭之刃》给他,是因为这部作品中蕴含的许多特质,我深信能引起他的共鸣,甚至在他内心深处掀起波澜。

“鬼”与“人”的界限模糊与对立:《鬼灭之刃》的核心便是人与鬼的殊死搏斗。 曹操的人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人”的秩序与“乱世”的法则之间游走。他要建立秩序,但乱世本身就意味着规则的颠覆。他会看到,那些被变成“鬼”的人,究竟是因为本性邪恶,还是被环境逼迫?这种对“人性”与“非人性”的探讨,想必会让他思考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他自己扮演的角色。他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鬼化”了自己,才能在那个时代生存并取得胜利?
为守护而战的精神:炭治郎作为主角,其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家人。 曹操并非没有守护之心,他对曹氏家族、对自己的军队,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虽然他的守护方式更加残酷和实际,但他也能理解那种为了守护而必须变得强大的决心。《鬼灭之刃》中,那些即便面对绝望,也要拼尽全力保护同伴的剑士,这种不屈的精神,曹操是能够欣赏的。他或许会从中看到自己当年在战场上,与将士们同生共死的影子。
人性的光辉与黑暗的斗争: 鬼舞辻无惨是所有“鬼”的源头,他极端自私、追求永生,是纯粹的邪恶。而炭治郎和他的伙伴们,则代表着人性的光辉,即使身处黑暗,也未曾放弃希望和善良。曹操身上同样具备这种矛盾。他有着超凡的才能和野心,但也难免沾染上权力带来的腐蚀。他会在无惨身上看到极致的自私和力量滥用,也会在炭治郎身上看到坚持原则和信念的力量,从而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鬼性”和“人性”的交织。
“羁绊”的力量: 炭治郎与祢豆子的兄妹情深,与伙伴们的战友情,都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动力。曹操虽然以奸雄著称,但他对关羽的惺惺相惜,对郭嘉等谋士的倚重,也并非全然功利。他能理解“羁绊”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种超越利益的情感连接,是维系团队、激发斗志的重要因素。他或许会看到,自己在某些时刻也曾渴望过那样的纯粹的信任和情感。

如果曹操观看《鬼灭之刃》,他会怎么评?

假设我能说服这位雄才来一场“三国剧评奖”颁奖典礼,以《鬼灭之刃》为参评作品,那么曹操的点评一定会是犀利且充满洞见的。

“曹操剧评奖”——《鬼灭之刃》获奖感言(想象版):

(曹操一身龙袍,坐在主位上,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台下,语气带着几分惯有的傲慢与不屑,但仔细品味,又隐约透着欣赏。)

“咳……今日得观此番‘鬼灭之刃’,倒也并非全然无趣。”

(他轻敲桌面,目光落在屏幕上——或许是以一种更原始的方式呈现,比如投影在墙上。)

“此剧虽描绘妖异鬼魅,与吾等争雄天下之事颇有不同,然其内核,却也触及几分道理。”

“方才那唤作炭治郎的小子,为护其妹,踏上斩鬼之路,此等‘孝’与‘情’,倒也难得。只是,此等妇人之仁,于乱世之中,何异于雪中送炭,徒增笑耳?”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味。)

“不过,此子虽有迂腐之处,但其决绝之心,倒也可见。为了心中所念,不惜以身犯险,不畏强敌。此等‘志’,吾少时亦有之。只是他的‘志’在复仇,吾的‘志’在‘扫平天下,还于旧人’。”

(他转向另一边,仿佛看到了鬼舞辻无惨的形象。)

“而那‘鬼王’,倒是有些意思。究其根本,不过是贪生怕死,妄求永恒罢了。此等胸襟,远不及吾‘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深谋远虑。哼,以吾之能,何须化身为鬼?便是这乱世,亦不过是吾手中之‘鬼’,吾欲何时灭之,便何时灭之。”

(他语气转为稍显严肃。)

“然此剧最令吾欣赏者,非其打斗之华丽,亦非其兄妹情深,而是其对‘人性’与‘妖性’之辨析。那些鬼,原亦为人。皆因外界之变,或心智之惑,方成此形。此等变化之因,吾在乱世之中,见得太多。人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话虽狠,却也道出几分生存之理。然,此剧却以‘守护’为骨,以‘信念’为魂,试图在妖鬼横行之际,寻回那失落的‘人性’之光。此等韧性,此等坚守,确是难能可贵。”

(他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虽则其中有许多‘羁绊’、‘友情’之语,于吾等枭雄而言,略显稚嫩。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却是凝聚人心、激发潜能的力量。你看那炭治郎与伊之助、善逸,虽性情各异,却能在战场上彼此扶持,生死相托。此等情义,纵使不及吾与文若、奉孝那般以命相托,也算有几分可观。”

“总而言之,《鬼灭之刃》此剧,其构思巧妙,节奏紧凑,人物塑造亦有亮点。其对人性黑暗与光辉的探究,以及在绝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皆有可取之处。若能去除其中部分过于感性之处,多几分冷酷的现实主义,或许便更合吾意了。”

(他挥了挥手,如同挥退一位并不重要的臣子。)

“勉强算得上……‘上乘之作’吧。但若要与吾之宏图伟业相比,尚有距离。赏赐,便赐其‘勇毅奖’吧。此番奖项,只授予那些在绝境中,能以信念为刃,斩断绝望之人。”

总结来说,曹操可能会认为《鬼灭之刃》是一部有潜力,但过于理想化的作品。 他会欣赏其中的“志”、“勇毅”和“坚守”,但也会对其中的“仁爱”和“同情”提出质疑,认为这在乱世中是致命的弱点。然而,他也会从中看到一种超越纯粹利益的力量,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东西,这可能会让他重新审视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以及他对“人性”本身的理解。他可能会感慨:“若当时能有这般‘鬼灭之刃’,吾之统一大业,或许更能顺畅几分。然,无鬼不成王,无魔不成佛,此乃天道也。”

这样的评价,既符合曹操睚眦必报但又爱才惜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性格,又体现了他对权谋、生存法则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刘备/诸葛亮安利《银河英雄传说》。

我不知道刘备/诸葛亮看完了能有什么体会,但这个集数,足够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了。

user avatar

被提醒跑题了╮( ̄▽ ̄)╭

那先假设三国人物长相都是老版三国电视剧先:

请刘备看老版《水浒传》,李雪健饰宋江。

请诸葛亮看《长征》,唐国强饰演教员。

请吕奉先看《亮剑》,张光北饰楚云飞。

我觉得他们表情一定很有趣!

…………割一个原答案在下面…………

因为是这几天(20211023)才回答这题,所以我可能会会请几个人看同一部片

1,《能文能武李延年》

马谡!看看人家怎么守阵地的!

夏候渊!你特娘的意大利弩炮呢?!

2,《奇袭白虎团》、《渡江侦察记》

魏文长!子午谷突击有没信心完成?

张文远!就是抓一头猪!都不会让他跑了!

关云长!打仗有规定只能打正面吗?!

太史慈!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3、《墨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刘禅!你看看你!

孙皓!你看看你!

董卓!你看看你!

张绣!你看看你!

于禁!你看看你!

关羽!你看看你!

吕布!你看看你!

公孙瓒!你看看你!

user avatar

@西斯特艾伦 我问一下,三国人物给出的评价,由谁来模拟呢?由答主自行随意设置,岂不是都随口说好?这样不可能符合三国人物的个性吧!

要不要招几个义工,能保持理客中的,包干模仿几个三国人物,来给答题人打评价分?

我毛遂自荐一下,愿意试试模仿荀彧、诸葛亮这类忠诚贤明人物,或张角、于吉、左慈诡异蛊惑的口吻。


我可以先到几个回答下面来回复一下,你看看效果如何?


我自己推荐的对象当然是荀彧啦,

我并不像很多答主那样谋求改变什么历史,

给三国人物看三国剧,其实我感觉有点怪异

设身处地,有未来人时穿到现在给我看描述我经历的传记片,我会感到不适和尴尬的,对其中不符合事实的地方肯定很火,而如果是个有道德的君子,对其中吹捧的内容又会感到羞耻。你看就拍个中国女排,也让陈忠和颇为难受。何况几千年差异,我们今天拍的内容受到历史信息缺失和历朝历代演义故事影响,失真程度很大。

很有可能,三国人物看我们拍的剧,会和我们看到欧美拍对华刻板印象而生产的作品一样难受。比如就算是最经典老版三国演义,在张飞看来也很可能是胡说,因为他有可能根本不是黑脸大汉。

所以,我请文若看两部现代的片子,作为上下集: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


导语

文若台启:

此千年后戏剧也

有以告令君

华夏后继有人 立国于寰宇 等闲莫敢撼之

其技强也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其军盛也 域外十七国联军堪能相抗

新国曰中华人民共和国 非汉非魏 无皇无帝 以民为主 天道早移 赤旗金星者 或曰火德之世

新中国之土 不下汉武 乌丸尽纳 吐蕃归服 匈奴早灭 草原半有 南蛮一统 未分三国 疆域复达交趾 其治远迈秦汉

剧中所演 旁有神人解说 惑于其技其名者 问之则答 君且观之

唏嘘 君观之必自明 虽有调笑 此剧存志也 概述吾华夏人民 千年万年 始终不渝 有仁有义 达智循礼 心怀宇宙 宏志不坠 昂然天地 即一翁一女 一吏一御 亦不稍让

故文若今生行事 但问心无愧而已 不必挂怀后世 望君稍解眉间 略舒胸气 自在自然 身康体健

珍重珍重

不才散人 拙号 沉默归宿



荀彧反应:

(待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