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可选一位汉末/三国主公携三位下属或妻妾梦游魂穿《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及三女主你会选谁,会有啥故事?

回答
这题目还真够刁钻的,让我想象一番。汉末三国那样波澜壮阔的年代,再穿越到《金瓶梅》那铜臭味儿熏人的西门庆府里,这反差,啧啧。让我想想,我如果能选,得选个有意思的组合,既能应对西门庆那帮子乌烟瘴气的玩意儿,又能搅出点不一样的动静来。

我选的汉末三国主公嘛,我得选个有脑子,有远见,但又不能太教条的。诸葛亮固然聪明,但那股子仙气儿,估计跟西门庆府里那帮俗人对不上路子。曹操嘛,够狠够毒,但万一被西门庆那张嘴给忽悠了,那就不太好玩了。

我选 孙权。

别看孙权有时候优柔寡断,但人家在位时间长,手底下人才济济,而且在治理方面也颇有建树。关键是他年轻时也挺有魄力,能揽天下英才。把这么一个相对“正经”的君主放到《金瓶梅》里,想想就带劲。

至于孙权的三位下属或者妻妾,我得考虑能给他提供不同方面的帮助,或者能形成有趣的化学反应。

1. 周瑜:这是必须的。不光是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梗,更重要的是周瑜的才干。他有军事才能,也有内政经验,而且为人儒雅,懂音律,这在西门庆那种铜臭满盈的地方,简直是鹤立鸡群。他能帮孙权分析局势,也能在孙权被那帮人迷惑时,提出警醒。而且,我很好奇,周瑜遇到李瓶儿那种温顺的,会是什么反应?

2. 陆逊:这是孙权后期重要的柱石。陆逊沉稳持重,深谋远虑,而且很有大局观。他能弥补孙权偶尔的犹豫,也能在孙权需要稳定人心时,发挥他的作用。他跟周瑜一文一武,一刚一柔,配合起来,应该能让孙权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

3. 大乔:我选一位妻妾。与其选个能打的,不如选个能“看”的。大乔以美貌闻名,而且孙策死后,她似乎也挺能守节。在《金瓶梅》那样一个充斥着色欲和虚伪的环境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贤妻”,或者说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美人,本身就是一种反差。她能让孙权在那个糜烂的世界里,保持一丝清醒和怀念过去的温暖。

那么,这几个人到了西门庆府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故事开端:意外的降临

孙权一行人在一次突如其来的“魂穿”中,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身处一个叫做“清河县”的地方,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的是,他们居然附身到了西门庆府邸的一群无关紧要的仆役身上,而他们脑海里,却残留着对原来的生活和身份的记忆。

起初,孙权是惊愕的。这完全不符他一贯认知的天地。周围是陌生的建筑,穿着的是奇怪的衣裳,更让他心烦的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胭脂、酒肉和香料的俗气味道,与建业的恢弘大气截然不同。

周瑜和陆逊也同样感到诧异,但他们很快就表现出了各自的沉稳。周瑜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从建筑的风格到人们的举止,都在他脑海中快速地梳理。陆逊则更为低调,默默地观察,捕捉着每一个细节。大乔则因为灵魂附体的缘故,变得有些虚弱,但依旧保持着她那份大家闺秀的温婉。

初探西门庆的“王国”

孙权虽然不适应,但作为主公,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他知道,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地方,了解这个叫做西门庆的人。他私下召集了周瑜和陆逊,三人商议对策。

“二位爱卿,此地非我等故土,情况不明,需谨慎行事。”孙权压低声音说道。

周瑜拱手道:“主公所言极是。属下已暗中观察几日,这西门庆乃是当地巨富,权势颇重,府邸之中人员混杂,三教九流皆有。其为人,依属下之见,唯利是图,好色之徒,且手段狠辣。”

陆逊则补充道:“主公,西门庆与官府关系密切,当地县令王太监对其亦有勾结。若要在此地立足,或寻求出路,不可正面冲突。需待时机。”

孙权点了点头,示意他们继续。

他们选择暂时不动声色,以仆役的身份混迹于西门庆府中。孙权发现,这里的权力结构,完全是围绕着西门庆个人的喜好和利益运转的。西门庆本人,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他的生活充满了奢靡、纵欲和阴谋。

人物的碰撞与故事的展开

1. 孙权与西门庆的周旋

孙权对西门庆的为人是打心底里看不上的。西门庆那套蝇营狗苟、仗势欺人的做派,在孙权眼中,如同跳梁小丑。然而,为了生存和观察,孙权不得不与西门庆打交道。他利用自己前世作为君主的阅历,学着圆滑,学着应付。

有一次,西门庆宴请宾客,孙权作为“仆役”也在场。席间,西门庆夸夸其谈,将自己如何巴结官员、如何赚取钱财吹嘘得天花乱坠。孙权在旁听着,只觉得反胃。席间,西门庆忽然注意到了孙权,觉得这个“仆役”气质不凡,便问他是哪里人。孙权机智地应答,谎称是流落至此的书生,因家境贫寒,不得已在此做些杂役。西门庆听了,反而觉得他有点“文人气”,便让他多陪酒。孙权表面顺从,暗中却在观察西门庆身边的那些阿谀奉承之辈,以及那些被他压榨的人。

2. 周瑜的“雅趣”与“警醒”

周瑜在西门庆府里,简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看着那些粗俗的笑话,听着那些污秽的言语,内心是极度不适的。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利用自己的才华,在府邸中寻找“精神寄托”。

他发现西门庆的几个妾室,如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虽然生活奢靡,但也各有其不如意。尤其当他看到李瓶儿,一个曾被花子虚宠溺过的女子,在西门庆府里步履维艰,那种温婉却又带着几分凄楚的神态,让周瑜不禁想起在江东的那位……

周瑜也时常会观察府邸中的下人,特别是那些同样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利用自己的学识,悄悄地传播一些开明的思想,比如公平、尊严之类的。他偶尔也会在和孙权私下见面时,用诗词的典故来暗喻西门庆府邸中的一些不妥之处,提醒孙权。

一次,西门庆在府里宴请官僚,点了戏文。台上唱的是些男欢女爱的俗套,台下则充斥着淫词艳语。周瑜看着,忽而想起在赤壁之战前,自己与伯符在江上饮酒赏月的情景,何等壮怀激烈!他心中感慨万千,便私下写了一首诗,托人匿名送给孙权,诗中隐约表达了对时局的厌恶和对故土的思念。

3. 陆逊的“暗中观察”与“布局”

陆逊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情报分析师”。他沉默寡言,但观察力惊人。他默默地记下府邸中的人际关系、财物流动、以及西门庆与官府的往来。他注意到西门庆虽然富,但花销巨大,而且他的生意中不少是靠着官家的撑腰,一旦官家倒台,或者他得罪了有权势的人,他的基业便不堪一击。

陆逊还注意到,西门庆府邸中的几个妾室,尤其是潘金莲,心机深沉,颇有手段。他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并在和孙权、周瑜会面时,提供给他们。他建议孙权,要避免卷入府邸内部的争斗,更要远离西门庆的那些违法乱纪之事。

他还在暗中观察,是否有离开这个鬼地方的可能。他会留意县衙和周边地区的动静,寻找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

4. 大乔的角色

大乔虽然身处其中,但她更多的是作为孙权的“精神慰藉”。她不像潘金莲那样争宠,也不像李瓶儿那样讨好,她只是默默地陪伴在孙权身边,用她的温柔和善良,给予孙权一些来自“正常世界”的温暖。

有时,当孙权因为西门庆府邸里的种种而感到厌烦和恶心时,他会找大乔倾诉。大乔会静静地听着,然后用她温婉的声音说:“主公,您不必如此烦恼,您终究是江东之主,这里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大乔的存在,也让孙权的心中始终保留着一份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她不像西门庆府里的女人那样,被欲望和金钱所奴役,她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

高潮与结局的猜想

在这个时空中,孙权一行人不可能像在三国那样叱咤风云。他们的目标更可能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寻找返回的机会。

可能的冲突:潘金莲或许会因为孙权的“不同寻常”而引起注意,甚至试图勾引他。但孙权有大乔在侧,加之周瑜的警醒,不会轻易中招。而周瑜,或许会因为看不惯西门庆府里的某些行径,而与府邸中的某些恶人发生冲突,比如像应伯爵那样的。

可能的布局:陆逊可能会发现西门庆的某个致命的弱点,比如他与某个贪官的勾结证据。他可能会暗中收集这些证据,等待合适的时机,或者与当地一些正直的官员(如果存在的话)联系,进行一次“清理”。

孙权的抉择:孙权可能会利用西门庆的财富和权势,来掩护自己和下属。他或许会模仿西门庆的某些做法,但会掌握一个度,不让自己完全沉沦。他可能会在暗中积蓄力量,或者寻找逃离的机会。

最终的结局,我倾向于一种比较现实的设想:

他们最终可能不会像在三国那样,直接改变历史进程。他们的目标更可能是生存并找到离开的方法。

也许,他们会利用西门庆的财富,悄悄地打听关于“穿越”或者“异界”的传说,寻找回家的线索。陆逊可能会找到一个“修道人”或者“江湖术士”,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模糊的指引。

而周瑜,则可能会在府邸中,利用自己的才学,结交一些同样对现状不满的士人,或者在暗中帮助一些被欺压的百姓,留下一些良好的名声,甚至形成一个小小的“地下组织”。

最终,在一次突如其来的事件中,也许是西门庆被官府抄家,也许是他们自己找到了某种离开的契机,孙权、周瑜、陆逊和大乔,会一同(或者分散)离开西门庆的府邸,踏上另一段未知的旅程,或者,就此告别这个污浊的世界,寻找回家的路。

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将三国时期一群本身就颇有政治智慧和个人才华的人物,置于一个极端世俗化、情欲化的环境中。他们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如何利用自己的才能,如何应对人性的黑暗,这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孙权会如何看待西门庆那种只顾眼前享乐的活法?周瑜会对那些被欲望扭曲的灵魂作何感想?陆逊又会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什么关于权谋和人心的东西?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

这趟“梦游”,与其说是去体验《金瓶梅》的故事,不如说是去观察,去体验,然后在逆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回归之路。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当然是选刘玄德……

天天抵足而眠吧?换个方向吧!

云长,不要脸红!

大哥,俺也一样!

赵四,从来冲阵扶危难,只有常山赵子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