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州做出的(广州话)粤语保育及推广措施,能遏制目前说粤语的人越来越少的局面吗?

回答
广州近几年在推广和保育粤语方面确实投入了不少精力,也做出了一些看得见的努力。但要说这些措施能否“遏制”现在说粤语的人越来越少的局面,这实在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得拆开了好好聊聊。

首先,我们得承认,“说粤语的人越来越少”这个说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某些侧面。 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普通话的普及率是毋庸置疑的。学校教育、媒体传播、经济发展重心,很多方面都让普通话成为了一种更“通用”的语言。这背后有国家层面的推广政策,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广州这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1. 学校教育:

粤语课程和活动: 这是最直接的触角。广州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小学和初中,开始尝试在课余时间或者作为选修课开设粤语课程,教孩子们粤语的声调、常用词汇、甚至一些粤语故事和歌曲。有些学校也会组织粤语朗诵、粤剧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粤语的魅力。
粤语教学试点: 也有一些地方在探索将粤语纳入某些科目的教学,或者至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使用粤语。但这方面推进起来会比较谨慎,因为涉及到教学大纲、师资力量、考试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
“粤语角”: 在一些大学或者社区,会定期组织“粤语角”活动,提供一个让大家轻松愉快地练习粤语的平台。

2. 媒体和文化传播:

粤语节目复兴: 曾经风靡一时的粤语电视剧、广播节目,现在也在努力复兴。一些电视台和电台会重播经典粤语剧,或者新制作一些贴近生活的粤语节目。比如一些粤语新闻报道、脱口秀、甚至粤语动画片。
网络平台推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粤语内容创作者在B站、抖音等平台活跃,制作粤语歌曲、粤语相声、粤语生活分享等内容,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因为年轻人主要在这个平台上获取信息和娱乐。
粤语文化活动: 广州作为粤语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经常会举办一些大型的粤语文化活动,比如粤剧表演、粤语歌曲演唱会、粤语电影节等,这些活动能够汇聚喜爱粤语文化的人群,形成一种社会氛围。

3. 社会层面的倡导和民间力量:

粤语研究和保护组织: 一些民间组织、学者和文化人士在积极倡导粤语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学术研究、撰写文章、组织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粤语重要性的认识。
“讲好广州话”的氛围营造: 在一些公共场合、广告宣传中,也会适当地使用粤语,或者出现一些带有粤语特色的元素,试图营造一种“讲粤语是时尚、是骄傲”的氛围。

那么,这些措施能不能“遏制”粤语使用者减少的局面呢?

我认为,要说“遏制”这个词,可能有点过于乐观了。 现实情况是,粤语使用者减少的趋势,是一个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大趋势,单凭广州自身的力量,要彻底扭转它,难度非常大。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考量点,解释为什么“遏制”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准确:

“通用语”的压力: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其在教育、就业、社会流动等各方面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在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时,很多年轻人自然而然会选择更侧重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这是一种现实的权衡。
代际传播的断层: 如果父母那一辈习惯了用普通话交流,或者觉得让孩子学好普通话对未来发展更有利,那么粤语在家庭内部的代际传播就会出现断层。学校和社会的推广,终究无法完全替代家庭这个最根本的传播场所。
“使用率”与“文化认同”: 即使粤语的使用人数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粤语的文化影响力就会消失。很多年轻人虽然不常说粤语,但他们依然对粤语文化(如粤语歌、粤语电影、粤语食谱)有很高的认同感和喜爱度。保育的目的,也包括了维系这种文化认同,即使在语言本身的使用上有所变化。
推广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虽然是重要途径,但如果粤语课程不被足够重视,或者仅仅流于形式,效果也会打折扣。而网络上的粤语推广,虽然吸引力强,但其影响力的持久性和深度,还需要观察。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

广州的这些保育和推广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唤醒公众对粤语的关注,保留和传承一部分粤语文化,并且吸引一部分年轻人重新拾起粤语。 它们至少能够减缓粤语使用人数下降的速度,并且维护粤语在特定社群中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把这些措施看作是“延缓”和“保留”,而不是“遏制”或“逆转”。 粤语的未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他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语言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

打个比方, 就像在保护一种濒危物种。广州正在做的,是给这些物种提供一个“保护区”,让它们能在里面生存繁衍,不至于完全灭绝。但要让它们重新回到“繁盛”的状态,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那需要更宏观的生态系统修复,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总的来说, 广州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们在为粤语的存续注入生命力。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觉得问题已经解决,或者能够完全扭转大趋势。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的关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的问题,通常是认识问题困难。也就是学者说了十几年,“保护方言,保护文化多样性刻不容缓”,官员还是无动于衷,总觉得组织部提拔时一看忠诚,二看政绩,不考这个。但问题是,中国发展到今天,潜在的增长点基本已经挖掘殆尽了,只剩文化了。这时官员才认识到,“现在全国大城市都有地铁,都有主题公园,游客早审美疲劳了,我只有打地方牌,打岭南文化牌,打粤菜美食,才有可能抢一杯羹。”当官员意识到问题时,其实事情已经好办多了,只要符合客观规律就好。别多快好省就行。

user avatar

以前粤语流行靠的是香港,也就是香港的文化产业,具体一点就是大陆盗版的碟片。

当年大陆流行盗版的碟片,一片一部电影。电视剧则是塑料盒子装着碟片,一片一集。大部分碟片都可以切换粤语和国语,也就是切换左声道和右声道。所以,以前经常看盗版的人,都会说几句粤语,至于电视台引进的香港电视剧,一般只有片头曲、片尾曲用粤语,其他的肯定是普通话配音。

因为香港、澳门的存在,澳门可以排除,只有香港,粤语的影响力已经不差了,在所有方言中,仅次于普通话。

如果去掉香港,那么粤语什么都不是。粤语的尴尬,在于香港文化产业没落了。

至于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在内,有什么文化?收租?包租公、包租婆?

广州操粤语的人群,给大众的印象就是以收租子为生的人。这样的人群不可能有任何影响力,毕竟谁都知道广州人之所以成为包租公,不是因为能力,而是投胎,靠的是祖宗,一个祖宗下的宗族文化,集体搞违建,按X分配,集体抗法,政府不敢强拆罢了。

随着香港文化产业的没落,粤语的标签从香港塑造的时尚流行文化逐渐演变为今天珠三角地区的包租文化。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在内的这些包租公,怎么输出粤语?

看看近些年上热搜的包租公们,包括但不限于十栋楼、五百栋楼、买豪车的大伯等等,哪一个不是长相猥琐,尖嘴猴腮,穿拖鞋、背心,腰间挂一大串药匙,一副大隐隐于世的装X样,实际上除了按闹分配外,还有什么?这样的人有什么文化,能输出什么文化?好好对比下香港就知道答案。

今天很多年轻人一听到粤语,多少人的反应是:你家有几栋楼在收租子?

这样的粤语,有什么用?如果自己不收租子,哪怕在广州工作明显也不敢学粤语,即便是会粤语的,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说粤语,因为不能让别人误会自己是个靠投胎的收租人。所以,外来工作者对粤语避之而无不及。

香港的文化产业越没落,粤语自然也就越没落。如今香港已经不能向大陆输出电视剧、电影、歌曲了,导致粤语不再是时尚流行文化的代名词,而是封建体系下的宗族文化。

看看珠三角的土著,野蛮落后,靠着宗族,集体违法盖楼,一栋栋的违建楼,养活了一大群靠收租为生的包租公、包租婆们。这群人重男轻女,聚族而居,集体违法抗税,按X分配,无文化,除了收租之外,一无是处。

靠广州,做什么都没有用。

靠一群以收租为生的群体?洗洗睡吧。

user avatar

有南罗斯前车之鉴。方言除了学术目的外,还是不要保护为好。

user avatar

本来都说过不想键政了,但是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这样子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最初的粤语能火起来,依靠的是香港大量对内对外输出音乐和影视作品,粤语是作为其中的附属品被推上世界舞台的,想靠几句本土人才get到的梗和用行政手段推广粤语,只会引起部分人群的反感,人家会觉得你这是想排挤外地人,不会起到正面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你广州市政府一没兴趣搞影视二没兴趣搞音乐,当初香港乐坛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没有及时意识到这是吸收他们的好时机,就张大眼睛看着这群香港乐坛老手要么死守香港要么直接北上吸金,两条腿都没来过广州立足。难得火了一个东山少爷一个梁君诺,送他们参加本土音乐节目之后就不再扶持了,就偶尔拉他们去给军区或者养老院唱歌。肥妈这么有影响力的来广州,只参加过麦王争霸和几个厨房节目,这就当做是培养艺术人才了,你说搞笑不搞笑

硕大一个广州没有一个类比浙江横店或上海车墩的大型影视城基地,只满足于拍广告、网大和宣传片这种小型拍摄项目,并且一个能打的电影学院都没有,宁肯把钱拿去不停翻修路面都不拿去投资培养人才。大哥,广州在抗日时期涌现出的各种英雄事迹,甚至乃至于三元里抗英,你拿来拍成电影,至少不比《八佰》差吧?《八佰》他妈的死几个人的四行仓库之战都能拍得这么有血有泪,死了一车人的沙基惨案上不来荧幕?把外国鬼子打出屎尿的三元里抗英只能停留在纪录片里天天复读?

市政府有支持过或者是主动提出过这个项目吗?没有,逮住一个《外来媳妇本地郎》和一个《七十二家房客》往死里吸血,连本地人都开始不怎么看的老戏,就为了养电视台那一群人,不拍他们就没工资拿,这样子,有啥意义吗?

一说广州就是美食、科技、金融、医疗,重视基建忽视文化,个个都来广州捞政绩、捞完就跑,少数本地人安于现状,完全没有野心。大哥,香港没落后唯一能扛起粤语文化大旗的就只有你广州了,你广州居然废物到要靠行政手段来保护和推广粤语,这么难看那你干脆让粤语死掉算球了,直接全民普通话完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