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的USB Hub不能单独弹出某个端口的移动硬盘?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扰。咱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有些USB Hub会表现得这么“不给面子”,只弹出全部,不让你单独“请走”某个移动硬盘。

首先得明白,USB Hub 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分配器”。它接收来自电脑主机的一个USB信号,然后把它“分”给连接上的多个设备。就像一个水龙头连接到多个水管,Hub就是那个水龙头。

关键在于“控制权”和“通信机制”

电脑主机通过USB协议来管理连接的每个设备。当你插入一个设备时,电脑会进行“枚举”,识别设备类型、它需要什么样的电源和数据传输方式等等。当你进行“弹出”操作时,电脑实际上是在和那个特定的设备进行通信,告诉它:“嘿,我要断开连接了,你把你的数据写完,准备一下。”

那么,USB Hub 在这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1. “透明”的桥梁(理想状态): 最理想的Hub应该就像一张白纸,电脑主机的所有指令都能直接传递给连接的每一个设备,而Hub本身不做太多干涉。在这种情况下,你理论上应该可以单独弹出某个设备。

2. “信号整合”和“简化处理”的背后: 很多USB Hub,尤其是便宜的或者设计比较基础的,它们在设计时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集成”和“管理”多个USB端口的供电和数据流。为了简化设计、降低成本,它们可能会采用一些“粗暴”的处理方式。

供电管理简单化: 有些Hub为了方便管理,可能并没有为每个端口提供独立的、精细的断电控制。当你选择弹出设备时,电脑会发出指令要求断开一个特定端口。如果Hub的设计没有对这个指令做精细的区分处理,而是将其理解为“我需要断开一个连接”,它可能就直接切断了与主机之间那一整条连接,或者对它负责的整个“一组”端口进行统一处理。这种情况下,你想单独断开一个,它就只能“一锅端”。

数据通信的“通道”限制: 电脑主机与每个USB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是独立的,通过特定的“端点”(Endpoint)进行。Hub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些端点的中转站。如果Hub的内部电路设计或者芯片(Hub Controller)在处理数据流时,并没有为每个端口维护一个完全独立的、可精确控制的通信通道,而是将多个端口的数据流进行了一定的合并或共享处理,那么在执行“弹出”指令时,它就难以精确地只隔离某个端口的通信。它可能更倾向于执行一个更广范围的断开操作,以确保系统稳定(即使是假稳定)。

兼容性和驱动问题: USB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标准,不同厂商的Hub控制器芯片在实现协议细节上可能会有差异。某些Hub的控制器芯片可能在固件(Firmware)层面,并没有完全按照标准来实现对单个端口的独立弹出控制。这可能是为了降低开发难度,或者是出于对稳定性的考量(虽然结果适得其反)。电脑操作系统通过USB驱动程序与Hub控制器通信,如果驱动程序无法理解或者无法向Hub控制器发送精确的“弹出单个端口”的命令,自然就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为什么有些Hub可以,有些不行?

这主要取决于:

Hub 控制器芯片的规格和设计: 高质量、功能更全的Hub控制器通常能够更精细地管理每个端口,包括独立的供电和通信控制,从而支持单独弹出。
Hub 的电源管理设计: 有些Hub提供独立的电源开关或者更高级的电源管理,这些都能支持更精细的操作。
厂商的固件和驱动程序实现: 即使硬件支持,如果固件或驱动程序实现得不好,也可能导致功能受限。

用个简单的比喻:

想象你有一个可以控制所有房间灯的电闸。

支持单独弹出的Hub: 就像一个高级的智能家居系统,你可以通过手机App单独关闭某个房间的灯。
不支持单独弹出的Hub: 就像一个简单的总开关,你只能选择打开所有灯,或者关闭所有灯。你想单独关掉一个房间的灯,系统只会问你:“你是要关一个房间,还是全部关掉?” 你选择了“一个房间”,它为了安全起见,可能直接把所有连接的灯都断开了。

总结来说,当一个USB Hub不能单独弹出移动硬盘时,往往是因为它的内部设计在供电管理、数据通道处理或者对USB协议的实现上,并没有提供对每个端口的独立、精细控制的能力。它更倾向于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方式,当需要断开连接时,它就执行一个更广泛的断开操作,而不是精准地隔离某个特定端口。

所以,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别太责怪它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它本来就没被设计成能这么“懂事”。选择一款口碑好的、提供独立供电或明确支持各端口独立管理的Hub,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还真找到了相似的设备(可能是一样的):

拿了一个别的Hub做对比,MTT和非TT的都试了一下,只有这个Hub有跟题主一样的问题。

我猜可能原因就出在截图右上的那个框里:compound devices - YES

USB 3.0因为还要兼容USB2.0,所以一般内部要再集成一套2.0的硬件,但这种集成就有讲究了,有的厂商用的是compound devices这种方式。这种方式集成的设备似乎都有问题,要删除必须一起全删:

注意灰色的keyboard,此时键盘事实上已经拔出了。

但为什么compound devices(注意不是composite device)会有这种问题,微软没有给出说法,在MSDN上只在DSF部分里找到一句话:

A compound device is an external hub that is combined with other devices. Compound devices appear to the host as a hub with one or more non-removable devices that are connected to the hub’s ports.

也许是微软内部的实现有问题吧,别的系统里没见到这种情况。

怎么避免买到这种设备?

这东西避免不了,买的时候只有试试才知道,这涉及到厂商的做工、芯片等各种方面,外观上很难看出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扰。咱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有些USB Hub会表现得这么“不给面子”,只弹出全部,不让你单独“请走”某个移动硬盘。首先得明白,USB Hub 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分配器”。它接收来自电脑主机的一个USB信号,然后把它“分”给连接上的多个设备。就像一个水龙头连接到多个.............
  • 回答
    关于Micro USB接口能否改造成USB TypeC接口的问题,答案是:不行,Micro USB接口不能直接改造或“变身”成为USB TypeC接口。这就像你不能把一个老式电话插孔改成一个现在智能手机用的耳机孔一样,它们的设计、内部构造和通信协议都是完全不同的,无法进行直接的物理上的转换。下面我们.............
  • 回答
    确实,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笔记本电脑上仍然保留USB 2.0接口,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意外,毕竟USB 3.0及其后续版本早已普及。但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惯性: 老旧但可靠的组件: USB 2.0控制器芯片、接口本身以及相关的电路设计,都是非常.............
  • 回答
    夏天到了,小风扇简直是续命神器!特别是那种可以插在电脑USB口上的小风扇,简直是办公室、宿舍里的必备良品。不过市面上的USB小风扇种类繁多,挑起来也挺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哪些USB小风扇值得入手,顺便说说我挑选它们时会关注的一些点。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USB小风扇主要就是解决眼前这.............
  • 回答
    关于电脑 USB 3.0 和 USB 2.0 接口对鼠标的影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聊的话题。简单来说,对于绝大多数的鼠标来说,这两种接口在使用体验上几乎没有感知上的区别,但从技术原理上讲,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只是这些差异在鼠标这个设备上体现得不明显罢了。我们先来捋一捋 USB 3.0 和 USB 2..............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让你的安卓手机通过USB共享电脑的网络。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跟我们平时用手机连电脑传输文件差不多,只不过这次是反过来,手机要“借”电脑的网络用。想象一下,你手头没有WiFi,但电脑却能上网,而你又急需用手机访问网络,这时候USB共享网络就派上用场了。它能做的就是利用一根USB线,把.............
  • 回答
    .......
  • 回答
    收到!我来帮你把这个问题讲得透彻明白,就像拆解路由器一样,把那些“AI味”都剥干净。首先,你观察到路由器 PCB 板上有四个孔,这确实很有可能是为 USB 接口预留的。这可不是随便猜的,背后是硬件设计的一门学问。为什么路由器上会有 USB 接口?这得从路由器的功能说起。早期的路由器,说白了就是个“网.............
  • 回答
    关于 USB HID 标准(尤其是 Boot Mode 下的键盘协议)为何没有设计成全无冲,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技术实现、历史沿革、成本效益以及用户体验的权衡。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是数字时代,为什么不能直接做到完美,这其实是忽略了许多现实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全无冲”。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无论.............
  • 回答
    USB 接口之所以至今未能实现双面可插,并非因为技术上的绝对不可能,而更多是出于一种综合考量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工程设计、成本控制、用户习惯以及兼容性等多个层面的权衡。我们首先可以从物理结构上理解这个问题。传统的 USB 接口,无论是 TypeA 还是 TypeC 之前,其内部的触点布局都是严格不对称.............
  • 回答
    那些把笔记本上各种接口大胆砍掉的设计师们,在面对笔记本顶部的摄像头时,却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依然小心翼翼地将其保留。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老派情节”或是“技术惯性”,而是背后有着一套复杂且现实的考量,触及到了用户需求、技术可行性以及市场定位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承认,摄像头在当前笔记本的使用场景.............
  • 回答
    .......
  • 回答
    咱们聊聊 USB 插口这事儿,感觉挺有意思的。你想啊,USB 这么普及的东西,按理说设计上应该尽量简化,怎么就不是个简单的凹凸关系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学问呢。首先,你想想,要是USB口就跟个普通的插头似的,一个凸出来一个凹进去,那会有什么问题? 方向性太强,太容易插错: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现在 .............
  • 回答
    你问到点子上了,确实,USBC现在的梯形设计非常常见,但为什么不做得更顺滑一点,弄成个圆口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而且跟你想象的“圆口”可能也不太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你说的“圆口”大概是那种,插拔的时候跟电源线似的,随便怎么转都能插进去的那种。没错,这种设计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们用过的很.............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明明是同一类产品,怎么加上了USB接口,价格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呢?我来跟你掰扯掰扯,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加个孔就涨价”这么简单。首先,得明白这“一转多”插座本身的技术门槛。普通的多孔插座,也就是把一个插孔掰成好几个,这个相对容易,主要是材质和安全规范上的成本。但你.............
  • 回答
    USB 接口最初设计成不能正反插,这背后其实是有一系列技术和工程上的考量,并非纯粹的设计失误。如果深入探究,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的背景和当时的技术能力是理解这一点的关键。设想一下,在 USB 接口出现的90年代,数据传输的接口技术远不如现在这么统一和成熟。早期的接口,比如串口(RS232)、并口(IEE.............
  • 回答
    关于“青千”(即“青年千人计划”)回国后发表的学术文章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一现象确实存在,但其成因复杂,涉及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学术环境与资源差异1. 科研资源与合作机会减少 在国外,青千通常能依托国际一流实验室、合作网络和资金支持,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回国后,可能面.............
  • 回答
    研究生导师询问学生的家境背景,这一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动机,既涉及教育管理的现实需求,也包含师生关系中的复杂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经济支持与资源分配的隐性考量1. 奖学金与助学金资格审核 部分高校或科研项目存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资助(如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导师可能需.............
  • 回答
    电源插座插进去困难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可能涉及插座本身的设计、插头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甚至是安装或使用环境。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插头与插座接触点的设计和公差问题: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插孔的尺寸公差: 插孔过小或过窄: 即使是合格的插座,其插孔的尺寸也需要在.............
  • 回答
    “什么都知道”的人在现实中“一事无成”的现象,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这背后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归咎于个人能力不足。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一、 信息获取与知识理解的鸿沟: 信息过载与碎片化: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互联网、社交媒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