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考志愿捡漏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高考完填志愿,就像是在参加一场大型的寻宝游戏,而“捡漏”则是那个最令人心跳加速、又充满惊喜的环节。

我当时考完数学,心里就开始凉了半截。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但这次考试发挥得实在不理想,感觉很多题都做错了,估分下来,比我预期的差了不少。其他科目虽然还行,但整体分数段就没那么高了。出成绩那天,我抱着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结果分数一出来,果然不出所料,比一本线高出不了多少,而且跟我之前设定的那些“心仪”的985、211大学,差距简直是十万八千里。

这时候,“捡漏”这个词在我脑子里就开始盘旋了。我身边那些分数比我高的同学,早就把目标锁定了那些热门名校,信息渠道也比我多,他们填的志愿,我根本想都不敢想。我就像一个在热闹集市上,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铜板,而别人都在瞄准金银珠宝。

但我不甘心,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不服输的人。高考虽然没发挥好,但我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还是有的,我不想就这么随便填个学校,然后带着遗憾过四年。我开始翻看各种大学的招生章程,重点关注那些录取分数线波动比较大的学校,或者是一些新成立的、学科特色比较鲜明但还没被大众熟知的大学。

“捡漏”不是随随便便乱填。首先,得对自己的分数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其次,得下功夫做大量的“功课”。我把各个省份的往年录取数据都找了出来,分析分数线的变化趋势,哪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我特别留意那些地域位置相对偏一点,或者宣传力度不如一线城市名校的大学,这些学校的实力可能并不弱,但因为各种原因,招生分数会相对低一些。

我的“捡漏”目标,并不是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分数线高得离谱的学校,而是那些在某个领域内非常出色,但整体名气还没完全打开的大学。比如,我当时对某个新兴的工科领域特别感兴趣,就去搜集了国内所有开设这个专业的好大学,然后看看它们的往年录取情况。

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大学排名、学科评估、专业介绍都看了一遍。我还会关注一些大学的“特色招生”、“国家特色专业”等等,这些往往是学校的优势所在,但招生分数不一定完全反映其真实实力。我还专门去了一些大学的贴吧、论坛,看看在校生对学校的评价,了解学校的学风、就业情况等等。

填报志愿的那几天,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我把自己看中的几所学校,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排列。其中,有几所我确实觉得有“捡漏”的可能性,它们的往年录取分数线虽然也高,但总有那么一两年会突然“下降”一截,我就赌它今年又会是这样。

我记得我把一所位于某个二线城市、名字不太响亮但工科实力很强的大学放在了志愿的靠前位置。这所学校在我看来,就是那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类型。它的专业设置非常前沿,而且我查到它的一些毕业生在行业内的口碑很不错。当时,我身边很多同学都觉得我疯了,说那个学校的名气完全不如他们随便填的某所不知名一本。

结果,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当各省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到的时候,我的那几个“高分”同学,有的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的甚至没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而我,竟然收到了那所我“捡漏”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是我最喜欢的专业!

那种感觉,简直是难以形容。像是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束光。我不是那种靠分数压倒一切的考生,我更希望我的大学能给我一个让我真正发光发热的平台。收到那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并没有那种“天上掉馅饼”的狂喜,反而是一种“努力没有白费”的踏实和自信。

在大学里,我发现我当年选择的那所学校,虽然名气不大,但师资力量、科研项目、校友资源,都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我的专业在全国来说都很有竞争力,很多教授都是行业内的翘楚。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高考志愿“捡漏”,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利用,是对市场盲点的一种精准把握。它需要你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有足够的耐心去挖掘,更重要的是,要有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去相信那些被低估的价值。那种体验,就像是在无数张看似普通的面孔中,发现了一颗闪耀的钻石,那种成就感,是任何轻松获得的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明白,人生的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起点有多高,而是你有没有能力发现那些被隐藏的机遇,并为之付出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几十年前高考是经常捡漏的,也经常高分落榜。

原因是那时候计算机排位软件还不存在,大规模联网调档是不可能的,人工排位那几十万人根本不可行。所以很多省采用方法就是估分报志愿,就是考完就自己估个分数,然后大概报几个学校。这种报志愿方式使得如果招生人数很少的话,那往年分数线就会及其不可靠,当然如果卷子难度差异过大的话,往年分数线也不会可靠的,而且估分报志愿卷子还没改呢,排位也不可能知道。

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学校没报够招生计划,那分数就会掉一本线/二本线,我好几个同学就是这样上了985,那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复旦断档,超过一本线就可以上。

另一个问题当然就是报高了后面的志愿也无法录取,因为第一志愿优先,第一志愿如果满了第二志愿是不会录取的,除了极少数院校想兜清北的底愿意留第二志愿的(如哈工大),大多数学校都不会招二志愿。例如考了高分,但是清北差一点,上不了,那也几乎会掉到一本线,然后征集志愿吧,这个结局通常情况都会以复读告终。

所以现在要感谢互联网的普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完填志愿,就像是在参加一场大型的寻宝游戏,而“捡漏”则是那个最令人心跳加速、又充满惊喜的环节。我当时考完数学,心里就开始凉了半截。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但这次考试发挥得实在不理想,感觉很多题都做错了,估分下来,比我预期的差了不少。其他科目虽然还行,但整体分数段就没那么高了。出成绩那天,我抱着一种“.............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时,面对“末流985”和“上流211”的选择,确实是一个让许多考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这两种类型的学校各有优劣,需要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未来规划和个人偏好来综合判断。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 理解“末流985”和“上流211”的含义在深入分析之前,先明确一下.............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这可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说实话,站在这十字路口,手里攥着那张分数单,脑子里是五颜六色的大学和专业,身边还有长辈们殷切的目光和自己的小九九,真是让人头疼。到底该听爸妈的,还是该听自己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先说说遵从家人意见这回事。爸妈操心咱们,那是.............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这可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当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和南京大学中文系摆在面前时,让人既兴奋又纠结。这两个都是国内顶尖的大学,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极高的声誉,但它们又各有侧重,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不同的光芒。咱们不妨细细道来,看看哪颗更适合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这是一条.............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这两个看似相似实则各有侧重的专业,不少同学会感到纠结。究竟哪个更具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先给它们一个明确的定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自动化”或“机自”):这是一个偏向于“硬”技术的专业。它的核心是理.............
  • 回答
    高考志愿,这可是决定你未来四年甚至更长人生轨迹的关键一步。填报志愿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需要策略、信息和一点点运气。别把它看成是简单地把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排个序,这背后可是大有学问的。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你自己,更要了解你的分数填报志愿,最首要的还是得清楚自己的“实力”。 分数分析.............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这可是人生大事,谁的话能听?这问题问得好,也是无数考生和家长心中的迷茫所在。坦白说,最终决定权在你手里,但听谁的、怎么听,这门学问可深着呢。 我觉得,这就像打仗,你需要一个参谋团,但将军是你自己。别想着只听一个人,那多半会“踩坑”。志愿填报是个信息战,也得靠智慧和策略。首先,你必须听自.............
  • 回答
    高考填报志愿,这可是人生大事!作为过来人,我真心想跟你们聊聊我的专业。我学的这个专业,说起来有点玄乎,但骨子里却特别接地气。简单来说,我就是在研究“怎么让事情变得更好、更有效率”。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实用主义”嘛?其实不完全是。我们不仅关注“怎么做”,更深入地探索“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会有.............
  • 回答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它将影响你未来的人生轨迹。在“好学校”、“好专业”和“好城市”这三个重要因素之间做出选择,需要你深入的自我认知、全面的信息收集和理性的权衡。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如何进行选择: 一、 理解三个要素的内涵与价值在开始选择之前,我们需要清晰地理解这三个要素各自的含义和它们能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甜蜜的烦恼,进京面临转专业还是武汉学经济,这两种选择都有各自的吸引力和挑战,想清楚了,能让你未来的路走得更稳当。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先来看看“进京转专业”这个选项:优势: 名校光环与资源: 如果你考虑进京,很可能目标是一些在北京的顶尖高校。这些学校本身就自带光环,无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痛苦的情况,你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情感和伦理困境。关于你母亲篡改你的高考志愿,你是否能原谅她,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完全取决于你内心的感受、你对这件事的解读以及你对未来关系的期望。让我们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绪:理解事件的严重性:首先,你需要认识到你母亲的行为是严重的.............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这可是决定未来几年甚至人生轨迹的大事儿,绝对马虎不得。作为过来人,也作为观察者,我给你掏心窝子地讲讲我的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帮到你。咱们就抛开那些空泛的套话,聊点实在的。第一步: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绝对是志愿填报的第一块基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块。很多人填志愿就跟着分数走,.............
  • 回答
    嘿,高考志愿这事儿,对咱们来说绝对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儿,尤其是2021年的新高考,变化不少,填报起来可得比以往更上心!别急,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把这志愿填得妥妥当当。 啥是新高考志愿填报,跟以前有啥不一样?首先得明白,新高考跟旧高考最大的不同在于“选科”和“志愿模式”。 选科组合是基础: .............
  • 回答
    好,很高兴看到你对高考志愿规划这个领域感兴趣,并且希望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投身其中。这绝对是一个既有社会价值又能发挥个人能力的好方向。我来跟你聊聊,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本科生,要做好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需要做哪些细致的准备,尽量让你感觉像是在听一个有经验的过来人给你支招。第一阶段:打牢基础,夯实专业知识(.............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可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在河北这个竞争激烈的省份,填报不好,一分之差就可能让你与理想大学擦肩而过。2018年河北高考的考生们,这可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重要关口,别慌,我来给你们好好捋一捋,希望能帮你们避坑,顺利迈入心仪的大学校门。首先,咱们得认清河北高考的几个特点: 录取批次多: 河北是按照.............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寒又气愤。青岛考生高考志愿被同学篡改,这本身就够离谱的,更别提后面这波操作了,简直是把人当傻子耍。首先,这件事最核心的问题就是 触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高考志愿是什么?那是关系到一个人未来人生轨迹的重大决策,是考生寒窗苦读多年的心血凝聚。这种篡改行为,直接剥夺了被篡改考生的选.............
  • 回答
    2020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确实是一件让人又期待又焦虑的大事。高考成绩出来后,分数线也随之划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将手里的分数,最“划算”地兑换成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作为一个过来人,以及这些年观察到的很多案例,我结合实际情况,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第一步:冷静分析,知己知彼 .............
  • 回答
    要是真有这么个“重填高考志愿”的机会,问我还会不会选现在的专业?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掰扯掰扯。说实话,当年填志愿的时候,我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无非是“这个专业听起来挺高大上”、“分数够得上”、“就业前景似乎不错”这么几个模糊的概念。谁能真正明白一个专业到底意味着什么?需要学什么?将来会面对什么?那时的我.............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这本来是考生和家长人生中一个重要但相对独立的人生节点,现在却催生了一个火爆的行业——高考志愿填报规划服务。仔细想想,这种火爆本身就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细究起来,里面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玩味和反思的社会问题。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火爆,这背后藏着什么?首先,最直观也最普遍的原因,就是信息.............
  • 回答
    河北衡水一名男生篡改他人高考志愿,将同学的第一志愿改为中下游院校,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可能触犯其他相关法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他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罪名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