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蛋白质结构与疾病有何关联?

回答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执行者,它们形态各异,功能繁多,从催化化学反应到传递信号,再到构成细胞骨架,无一不依赖于蛋白质的精确折叠和功能。当这些精密的“生命机器”在结构上发生偏差时,它们往往会失控,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这种蛋白质结构与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我们理解许多人类健康问题的关键。

要理解这种关联,我们首先需要明白蛋白质结构的重要性。一个蛋白质的“功能”与其“形状”是密不可分的。就好比一把锁必须匹配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蛋白质的功能也依赖于其三维结构的特异性。蛋白质结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 这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由一系列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氨基酸的种类、顺序和数量决定了蛋白质的独特性。
二级结构: 氨基酸链会因为氢键的作用,形成规则的局部结构,最常见的是α螺旋和β折叠。
三级结构: 二级结构单元进一步折叠,形成一个紧凑、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这通常是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所必需的。这个折叠过程涉及到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疏水作用、离子键和范德华力。
四级结构: 有些蛋白质是由多个多肽链(亚基)组成的。四级结构描述了这些亚基如何相互结合以形成一个功能性的蛋白质复合物。

那么,当这些结构“出错”时,会发生什么呢?

1. 基因突变:改变蛋白质的“蓝图”

最直接的蛋白质结构改变源于基因突变。基因是编码蛋白质的“蓝图”,当基因发生突变,例如点突变(单个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都会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影响一级结构: 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可能看似微小,但有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在镰状细胞性贫血中,血红蛋白β链的第六个氨基酸由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谷氨酸是带负电荷的亲水性氨基酸,而缬氨酸是疏水性的非极性氨基酸。这一微小的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在缺氧时更容易聚集,形成纤维状结构,使红细胞变形呈镰刀状,从而阻塞血管,引起疼痛、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影响三级结构: 即使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没有直接改变活性位点,也可能影响蛋白质的整体折叠稳定性或与其他分子的结合能力。某些突变会使得蛋白质无法正确折叠,或者折叠后不稳定,从而丧失功能。

2. 蛋白质错误折叠:失控的“机器”

大多数蛋白质在细胞内都有专门的“助手”——分子伴侣,帮助它们正确折叠成具有活性的三维结构。然而,当分子伴侣系统不堪重负,或者蛋白质自身存在易于错误折叠的倾向时,错误折叠就会发生。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淀分子聚集体。这些聚集体不仅丧失了原有的正常功能,还会干扰细胞的其他正常功能,甚至诱导细胞死亡。

神经退行性疾病: 这是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疾病关联最典型的例子。
阿尔茨海默病: 该病与两种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有关: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正常的Aβ蛋白可以被清除,但错误折叠后会形成斑块,影响神经信号传递。Tau蛋白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神经元微管的,但错误折叠后会形成神经纤维缠结,破坏神经元的内部结构。
帕金森病: 主要与α突触核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有关,形成路易小体,损害多巴胺能神经元。
亨廷顿病: 由亨廷顿蛋白中的异常多聚谷氨酰胺重复引起,导致蛋白质错误折叠并毒害神经细胞。
朊病毒病(如疯牛病、克雅氏病): 这是最极端的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疾病的例子。朊病毒蛋白(PrP)在细胞中正常存在,但当它错误折叠成一种称为PrP^Sc的形式时,它能够催化其他正常的PrP蛋白也发生错误折叠,形成连锁反应,导致脑组织海绵样变性,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疾病。朊病毒的“传染性”完全来自于蛋白质错误折叠的结构信息传递,而非遗传物质。

3. 蛋白质表达水平异常:数量上的失衡

除了结构本身的改变,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即细胞内该蛋白质的含量)失衡也会导致疾病。这通常是由基因调控异常、转录或翻译过程出错引起的。

癌症: 在癌症中,许多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凋亡相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会发生异常。例如,癌细胞常常会过表达促进细胞生长的癌基因(如EGFR、HER2),而抑癌基因(如p53、Rb)的表达则会减少或失活。这些蛋白质数量上的变化会打破细胞周期调控的平衡,导致细胞失控增殖。
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可能涉及到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质的表达或活性改变。例如,一些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因为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下游信号转导蛋白表达不足。

4. 蛋白质修饰异常:精细调控的失误

蛋白质在合成后,往往需要进行各种翻译后修饰(PTMs)才能完全激活或精确定位其功能。这些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甲基化等,它们就像在蛋白质的“蓝图”上加上各种精密的“注释”或“开关”。

磷酸化: 是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它会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活性或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许多细胞信号通路都依赖于蛋白质激酶(负责磷酸化)和磷酸酶(负责去磷酸化)的动态平衡。当这些酶的活性失衡,或者修饰位点异常时,就会导致信号传导紊乱,引发疾病,例如在癌症和糖尿病中。
糖基化: 蛋白质上的糖链(聚糖)对蛋白质的折叠、稳定、细胞识别和免疫应答至关重要。糖基化过程中的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先天性糖基化异常(CDGs),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影响多个器官系统。

5. 蛋白质降解通路异常:废物处理的失灵

细胞拥有一套精密的蛋白质降解系统,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用于清除受损、错误折叠或不再需要的蛋白质。当这些降解通路失灵时,有毒的蛋白质就会在细胞内累积。

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前所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聚集是这些疾病的标志,而蛋白质降解系统的功能障碍可能加剧了这一过程。
免疫缺陷病: 某些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蛋白质如果不能被有效降解,也可能引起免疫失调。

总结来说,蛋白质结构与疾病的关联是一个多层面、复杂且相互影响的网络。 从最根本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到蛋白质的错误折叠、表达失衡、修饰异常,再到降解通路的故障,每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打破细胞的正常运作,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研究这些关联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更是开发针对性治疗策略的基础。例如,药物设计可以针对性地稳定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抑制错误折叠蛋白的聚集,或者恢复被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的正常水平。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就是一把解开生命奥秘和战胜疾病的金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有两类:

第一类:

几个蛋白质之间在进化史上形成了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关系链条、网络,共同完成一个细胞生理功能。

点突变导致其中一个蛋白质结构改变,失去与关系网络上别的蛋白相互募集共聚的结构,导致这个关系网络断裂,且互补的同功能其它蛋白质网络所能代偿的生理功能不足,导致细胞失去相应生理功能。

根据高表达这种蛋白的细胞所承担的功能是什么,比如是承担重要功能的神经细胞、肝细胞,或者是分泌激素、细胞外基质、呈递抗原,进而会破坏多细胞生物体整体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

这类疾病,通常都表现为一些代谢性单基因遗传病。

第二类:

一些蛋白质本身在由膜上锚定蛋白加工为细胞基质或外泌蛋白的过程中,需要剪切掉信号肽,这就容易改变蛋白质构象的最低能级结构,导致这些蛋白质在进入细胞质基质和外泌以后容易趋向于折叠为非生理功能的结构,细胞内氧化还原因素,也可能改变蛋白质构象的最低能级结构,导致蛋白质重新折叠为非生理功能的结构。

这些折叠为非生理功能的结构的蛋白,通常会募集共聚一些无关蛋白,细胞识别这些现象后,泛素标记这些蛋白,然后进入蛋白酶体和溶酶体系统分解这些蛋白。

细胞本身也会利用这种现象,利用一些因为剪切和被氧化的蛋白,作为周期蛋白分子钟,维持细胞的分裂周期和周期性蛋白清除。

少数这样的蛋白聚集体可能反过来通过各种机制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并破坏溶酶体膜结构,募集共聚越来越多的正常蛋白,大规模破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细胞死亡破裂,然后进一步感染周围的正常细胞,导致传递链条越来越多细胞死亡。

这类现象主要见于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

一些遗传因素,比如多聚谷氨酰胺重复,可以加强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例如在亨廷顿氏病和脊髓小脑变性之中。

在体外对环境因素具有极强抗性的蛋白质聚集体PrpSc,在器物、环境表面被污染后未经专业灭活的情况下,被污染表面意外直接接触另一个生物个体的神经组织、免疫细胞的情况下,也可以跨个体传染引起传染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见于人类克雅氏病、羊“瘙痒病”、以及人类在牛饲料添加“瘙痒病”羊的脊髓导致的牛“疯牛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