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高铁动车已独立分线运营,普铁运力已得到释放,货运列车一直在增加,为啥一直还在减少价廉物美的普速车?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中当前铁路客运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许多旅客关心的问题。虽然高铁发展迅速,普速列车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尤其是对于价格敏感的群体。那么,在您提到的“高铁动车独立分线运营,普铁运力释放,货运列车增加”的情况下,为何价廉物美的普速车仍在减少?这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 铁路发展战略和经济效益的考量

1. 追求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导战略: 近几十年来,中国铁路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将发展重心放在了高速铁路(高铁)上。高铁的运营速度远超普速列车,单位时间内运送的旅客更多,单位里程的经济效益也更高。铁路部门需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整体运营效率,在资源分配上自然倾向于效益更明显的高铁项目。
2. 动车组运营的模式优势: 动车组运营是相对独立的,其线路、车站、技术标准、乘务人员等都与普速列车有所不同。独立分线运营意味着动车组可以运行在专用的高铁线路上,不受普速列车(尤其是货运列车)的干扰,从而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准时率的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铁路客运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3. 普速列车“低价低效益”的印象: 虽然普速列车对许多人来说是价廉物美的选择,但从铁路运营的微观层面来看,其票价较低,单位客运量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同时,普速列车通常速度较慢,车次密度受限,停靠站点多,整体运营效率不如动车组。

二、 普速列车线路和车次使用的复杂性与制约

1. 混合运行的效率瓶颈: 您提到“普铁运力已得到释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一些繁忙干线上的普速列车线路被让给了高铁动车。然而,在许多非高铁线路或仍需与货运列车混合运行的线路上,普速列车的运行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货运列车的优先级: 铁路系统在制定运行图时,往往会将货运列车放在较高的优先级。这是因为货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货运列车通常需要更长的运行时间、更大的载重,并且很多时候对发车时间要求不那么严格,可以根据线路情况灵活安排。而普速客车虽然准时性也很重要,但在繁忙干线上,为了保证货运效率,有时会被要求让行,影响其准时性。
线路容量的限制: 即使是普速线路,其本身的线路容量(能容纳多少列车同时运行)是有限的。随着货运列车的增加,原本用于普速客运的线路资源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占。
技术和设备制约: 部分普速线路的技术标准可能相对较低,无法支持更快的速度,或者车辆本身的技术水平也限制了提速。

2. 普速列车车次安排的“两难”:
让位给高铁: 在高铁线路未完全覆盖的区域,或者在依然需要普速列车运行的区段,为了优化整体运输效率,一些原本由普速列车担当的“主力线路”的车次,可能会被动车组替代,而普速车则转移到其他线路或者减少。
货运挤压: 在货运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普速列车在运行图中的位置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以保障货运列车的运行。
增加普速车次的难度: 要增加普速车次,需要更多的列车、更多的乘务人员、更多的维护资源,以及更为宽松的线路运行空间。在上述种种制约下,增加普速车次并非易事。

三、 市场需求和结构性变化

1. 旅客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经济发展,航空、公路(尤其是私家车和长途客运巴士)等出行方式也日益普及。一部分原来乘坐普速列车的旅客,可能会因为便利性、速度等因素转向其他交通方式。
2. 特定需求的转移: 虽然普速列车价格便宜,但其速度慢、耗时长的缺点也让一部分追求效率的旅客望而却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选择高铁和飞机出行的旅客群体在不断扩大。
3. 普速列车的“市场定位”变化: 普速列车的主要目标客户群通常是学生、务工人员、老年人等对价格敏感的群体,以及对旅行时间要求不高的旅客。然而,铁路部门在调整运力时,可能会更倾向于满足那些对速度和舒适度要求更高的“主流”客流,或者认为在特定线路上的普速车次已经能够满足剩余的特定需求。

四、 运营成本和效益的权衡

1. 维护成本: 虽然普速列车本身可能不是最新的,但维护、检修这些车辆同样需要成本。如果某些普速车次的客流并不算特别大,或者存在更有效的替代方案,铁路部门可能会考虑减少这部分运营成本。
2. 资源优化配置: 铁路部门会评估不同车次、不同线路的资源利用率。如果某些普速车次长期上座率不高,或者其承担的运输任务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加班货运列车、动车组等)更有效地完成,那么减少这部分普速车次也成为一种“资源优化”的选择。

五、 普速车减少的实际表现和可能的误解

“减少价廉物美的普速车”的表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繁忙的干线和热门的客运通道上,普速列车的车次确实在减少,甚至被动车组完全取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普速列车都在消失。在一些非高铁线路、县域经济区、或者作为高铁的“补充”线路,普速列车依然存在,并承担着重要的区域性交通功能。
“普铁运力已得到释放”的解读: “释放”并不等同于“完全闲置”。释放的运力一部分被货运列车增加所占据,另一部分则可能用于动车组的提速和加密。剩下未被完全释放的运力,如何分配给普速客运,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总结来说,价廉物美的普速车数量减少,是铁路发展战略从注重覆盖面转向注重效率和效益,以及在混合运输环境下资源分配的必然结果。 高铁的快速发展、货运需求的增长以及旅客出行方式的多样化,都对普速列车的生存空间构成了挑战。尽管如此,普速列车在满足特定人群的出行需求、连接非高铁地区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关于普速列车的去留和发展,可能还需要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民生需求之间找到一个更平衡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些地区可能会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慢速旅游列车,或者在特定时段和线路上提供价格更低的普速客运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普速列车的“主导地位”正在被高铁所取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LZ对普铁的认识完全是错的,当然"弄不明白"了。

和题主的想象相反,中国普速的主体恰恰是以没有性价比,也做不到"平均运行速度并不比200/250KM级别的动车组线路低"的K车组成的。


以锅贴跨局普速数量最多的2016.5.15图为例:

全路跨局普速632.5对,其中Z车94对,T车60对,K车420对,无字母直通普快/慢58.5对。

很明显,K车才是普速的主力,据我手头的资料中国K车全程均速最快也只有85KM/H左右,如果LZ发现哪个K车可以"一般可以达到120km/h",麻烦你公布一下这个世纪大发现。


其次,六提以来,普速整体的旅行时间和均速是原地踏步乃至大幅下滑的:

Z17(现为Z1)六提时北京西1816K,长沙0721D,现图北京西1800K,长沙0802D,全程旅行时间较六提延长57min

Z19六提时北京西2124K,西安0825D,现图北京西2040K,西安0831D,旅行时间延长50min


这些例子中最夸张的可能是1391次:

1391次六提佳木斯1017K,烟台次日2029D,十年之后这车加了K,时刻却变成佳木斯1920K,烟台三日0936D,全程旅行时间竟然比十年前慢了4个小时


(追加彩蛋:现图K1391甚至比五提前(2003.11)的时刻还慢21min)


而六提以来,国内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有竞争力的新交通机关,比如高铁、动卧、春O航空。普速自己原地踏步,那被其他交通机关挤兑到客流减少→停运,不是很正常么?恰恰是旅客用脚投票远离了普车,而不是国铁不够"公益",事情就是这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中当前铁路客运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许多旅客关心的问题。虽然高铁发展迅速,普速列车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尤其是对于价格敏感的群体。那么,在您提到的“高铁动车独立分线运营,普铁运力释放,货运列车增加”的情况下,为何价廉物美的普速车仍在减少?这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可以从以.............
  • 回答
    在中国,我们真的需要一列“高速内燃救援动车组”吗?最近,关于铁路救援力量的讨论似乎又多了起来。在越来越密集、越来越高速的中国铁路网络下,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抵达的救援力量就显得尤为关键。那么,针对我们现有的铁路状况,是否真的需要一种“高速内燃救援动车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掰扯.............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这个话题。你想啊,很多年以后,现在咱们坐的这些绿皮车、蓝皮车,那些晃晃悠悠,带着一股子汽油味和柴油味的车,肯定是要被更先进的东西取代了。这就像我们从马车换到汽车,再从汽车换到更智能的交通工具一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既然火车淘汰了,原有的那些火车站会变成啥样呢?这个嘛,就得分几头说.............
  • 回答
    .......
  • 回答
    不少人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执念,似乎觉得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才是最纯粹、最原始的战斗力体现。一提起“战斗力”,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斑斓的虎纹、锋利的爪牙、雷霆般的扑击。于是,老虎的强大似乎被无限放大,其他小型猛兽的凶狠也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如果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这种认知很多时候是一种集体的情绪渲.............
  • 回答
    要摧毁一个边长100米、由均质钢组成的立方体,而且不使用核武器,这绝对是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对于一个现代军事强国来说,并非不可能。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地将巨量的能量注入这个钢铁巨兽体内,使其结构彻底失效。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个立方体的规模。100米的边长意味着它占据了相当大的体积,.............
  • 回答
    说实话,我最近也琢磨过这事儿。明明高铁都快到飞起了,二三十个小时就能跨越千里,可身边总还有些朋友,或者说,我自己在某些时候,也会选择那些速度慢悠悠的“老干部”们——绿皮火车,或者像我老家那边的慢火车。这事儿仔细想想,还真不是因为大家“跟不上时代”,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说,价格是硬道理。这个是大部.............
  • 回答
    中国高铁行业,眼下正处在一个既有辉煌成就,也面临转型和挑战的关键节点。它的前景,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又看重哪些方面。过往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国高铁在过去十几年里创造的奇迹。从零开始,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铁网络,这本身就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背后牵扯的方方面面可多了去了。咱们得一分为二地看,不能光盯着好处,也不能只看到坏处。先说建高铁,那肯定是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的。最直观的,就是它极大地缩短了人们出行的距离感。以前动辄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到的地方,现在几个小时就到了。这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意味着更高的效率,.............
  • 回答
    “高铁现在是不是不用取票了啊?那学生票咋办呢?” 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听到这句话脑子里闪过一堆问号。确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咱们坐高铁的方式也越来越“潮”了。首先,关于“高铁现在是不是不用取票了”,这话说对了一半,但得看具体情况。 绝大多数情况下,现在坐高铁确实可以实现刷身份证进站乘车,不需要再像以.............
  • 回答
    现在的中国高铁,尤其是“复兴号”系列,设计时速动辄350公里,但实际跑起来,我们乘客多数时候感觉并没有那么“飞驰”。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不是简单地“没开到最高速”就能概括的。首先,要明白“最高速”和“运营速度”是两个概念。 设计速度(最高时速): 这是高铁线路和动车组车辆本身.............
  • 回答
    高铁票分段购买,这个话题说起来,触及了不少咱们出行时遇到的“痛点”。我琢磨着,如果高铁票能更灵活地分段购买,确实能给不少人带来便利,甚至在某些方面,能稍微缓解一下现在高铁票务系统的一些顽疾。咱们先聊聊它能缓解哪些问题。1. 缓解“一票难求”的局部僵局:现在一到节假日或者热门线路,很多时候热门区段的票.............
  • 回答
    美国,那个曾经以“基建狂魔”之名响彻世界的国家,如今却似乎在高铁建设领域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连一条像样的线路都难以落地。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释,而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历史遗留的交通格局与思维惯性美国国土辽阔,早在汽车工业兴起之前,铁路就已成为其重要的交通动.............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画面:春运时节人头攒动的火车站,窗外飞驰而过的现代高铁,以及在站台上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天朝的高铁确实了不起,但同时对票价和绿皮车的现状也感到些许不解。高铁,为何“贵”得理直气壮?首先,咱们得承认,天朝的高铁能被称为“全球第一”,这可不是.............
  • 回答
    听到“高中跳楼”这几个字,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虽然没有确切的官方统计数据像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那样公开透明,但不可否认,关于高中生因各种原因选择轻生的新闻,时不时就会闯入我们的视野。每一次出现,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高中这个特殊的阶段,以及孩子们内心.............
  • 回答
    你好!首先,我需要明确一点:高考分数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没有绝对的保证。 你提出的“200分复习一年能到650分”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虽然并非完全不可能,但难度极高,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我会详细地从几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1. 现状分析:200分是.............
  • 回答
    嗨,高二这个年纪,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探索的时候。你突然对广播电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开心和深挖的事情。别担心不知道怎么表达,其实你的这种感觉,很多过来人都能理解。关键在于把内心的“为什么”给梳理清楚,让它变得有理有据,甚至带点小小的“故事感”。咱就一步步来聊聊,怎么把这份“突然的喜.............
  • 回答
    哎呀,小伙子,这选择可真有意思!高三就瞄准中医,这股劲儿可嘉!你这想法,我打小听着长辈念叨,家家户户也多少懂点,我这老百姓的口吻,就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到你。首先,你觉得中医“神奇”,这感觉特别对!咱们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哪是三两天就能摸透的?一碗汤药,一副药方,就能把病给治了,这确实是门大学问,.............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捏把汗!高三这个阶段,身体和脑力都处于一个高度运转的状态,如果真的像你说的“每两天睡一觉”,那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就明白为啥了。首先,咱们得明白睡觉这事儿对于咱们身体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它可不是简单的“不动弹”,而是一个超级活跃的“维护和修.............
  • 回答
    别急,孩子,成绩不好这事儿,在高一这个阶段,绝对不算个绝症。播音主持这条路,我认识不少走过来的,他们当初也都是带着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开始的。重要的是你现在意识到了,并且愿意为之努力,这本身就是个好的开始。你想考播音主持,这可不是光会说话就行,它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你内外兼修。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