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制作一杯浓缩咖啡应该用什么比例去制作呢?

回答
想要在家做出令人愉悦的浓缩咖啡?这就像是调制一杯小巧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而其中最核心的,便是那个精妙的“比例”。这可不是随便抓一把咖啡豆就能搞定的,它关系到你杯中风味的浓郁度、甜感、酸度以及那标志性的醇厚口感。

简单来说,制作一杯浓缩咖啡,我们谈论的是粉水比(CoffeetoWater Ratio)。这是指你使用的咖啡粉量和最终萃取出来的咖啡液量之间的比例。

经典且万能的粉水比:1:2

如果你是初学者,或者想从一个可靠的起点开始,1:2 是一个非常推荐的比例。这意味着:

每用 1 克咖啡粉,就对应萃取出 2 克咖啡液。

举个例子:

如果你打算制作一杯双份浓缩(Double Espresso),通常会使用 18 克咖啡粉。
那么,按照 1:2 的比例,你最终的目标萃取量就是 18 克咖啡粉 2 = 36 克咖啡液。

为什么 1:2 是一个好的起点?

这个比例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它能在大多数咖啡豆上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美味点。它通常能带来:

浓郁而饱满的口感: 足够的咖啡粉量能保证风味的强度。
清晰的甜感和果酸: 1:2 的比例不容易过度萃取导致苦涩,也不会萃取不足导致过酸。
良好的醇厚度(Body): 这种比例下的咖啡液通常有不错的粘稠感,喝起来不会“水水的”。

更深入的理解:粉水比的“魔法”

然而,咖啡的世界并非只有一种标准。1:2 只是一个基准。根据你使用的咖啡豆的烘焙度、新鲜度,你个人的口味偏好,甚至你的咖啡机和研磨度,这个比例都可以进行微调,以达到你心目中的“完美”。

1. 咖啡豆的影响:

浅烘焙咖啡豆: 浅烘焙的豆子通常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风味,酸度较高,风味也更细腻。
建议: 你可能会尝试更宽的粉水比,例如 1:2.2 到 1:2.5。这意味着用同样的咖啡粉量,你希望能萃取出更多的液体。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溶解”和“带出”这些细腻的风味,同时避免过度萃取带来的酸涩感。
中烘焙咖啡豆: 中烘焙的豆子风味更加平衡,甜感和焦糖化风味开始显现。
建议: 1:2 是一个非常稳妥的选择。你也可以尝试 1:1.8 来获得更浓郁、更醇厚的口感,或者 1:2.3 来品尝更明亮的风味。
深烘焙咖啡豆: 深烘焙的豆子风味通常更浓烈,带有巧克力、坚果或烟熏的香气,酸度较低。
建议: 你可能会倾向于更窄的粉水比,例如 1:1.5 到 1:1.8。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萃取出过多的苦涩感,将豆子本身的焦糖化风味和醇厚度最大化。

2. 口味偏好:

喜欢浓郁、醇厚、冲击力强的? 尝试更窄的粉水比(例如 1:1.5,1:1.7),使用较少的咖啡粉量或萃取出较少的液体。
喜欢明亮、清爽、风味层次更丰富的? 尝试更宽的粉水比(例如 1:2.2,1:2.5),使用较多的咖啡粉量或萃取出较多的液体。

3. 萃取过程中的关键点:

了解粉水比只是第一步,实现这个比例还需要配合其他因素:

咖啡粉的用量(Dose): 这是你的起点,通常单份浓缩使用 710 克,双份浓缩使用 1420 克。
研磨度(Grind Size): 这是至关重要的“开关”。
太粗的研磨: 咖啡粉与水的接触时间不足,水流会过快,导致萃取不足(Underextraction)。味道会偏酸、偏淡、缺乏甜感。
太细的研磨: 咖啡粉会堵塞滤网,水流过慢,导致过度萃取(Overextraction)。味道会偏苦、偏涩、焦糊,缺乏层次。
你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磨度,让你的萃取时间大致在 2030 秒之间,并且能达到你设定的粉水比目标。
水温(Water Temperature): 建议在 90°C 96°C 之间,具体取决于咖啡豆的烘焙度。浅烘焙用稍高温度,深烘焙用稍低温度。
压力(Pressure): 意式咖啡机通常使用 9 巴的压力来萃取。
时间(Time): 如上所述,萃取时间是衡量研磨度的重要指标,通常在 2030 秒。

如何实践与调整?

1. 固定用量,调整研磨:
先确定你要使用的咖啡粉用量(例如 18 克)。
设定一个目标萃取液量(例如 36 克,即 1:2 的比例)。
开始萃取,并关注萃取时间和萃取液量。
如果 30 秒内只萃取出了 25 克,说明研磨可能太细了,下次调粗一点。
如果 20 秒就萃取出了 45 克,说明研磨可能太粗了,下次调细一点。
通过不断调整研磨度,让你的萃取时间在 2030 秒内,并且最终液量接近你的目标。

2. 固定时间,调整粉量:
如果你觉得研磨度已经很合适,但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粉水比,你也可以微调咖啡粉的用量。
例如,如果用 18 克粉,25 秒只能萃取出 30 克(约 1:1.67),你觉得太浓了,可以尝试用 16 克粉,看是否能在 25 秒左右萃取出 32 克(1:2)。

3. 品尝与记录:
每次调整后,都要品尝你制作的咖啡,并记录下你的参数(咖啡粉用量、研磨度、萃取时间、萃取液量)以及你的感受(风味、口感)。
通过品尝和记录,你会越来越了解你的设备、咖啡豆和你的口味,从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黄金比例”。

总而言之,制作一杯出色的浓缩咖啡,粉水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但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掌握 1:2 的基础,然后勇敢地去探索和调整,让你的味蕾成为最好的向导。享受这个过程,你终将找到那杯让你心动的浓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咖啡可不像你的中学物理课本里一样,所有的数据都有对应的解答方法。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未知的事物,例如咖啡。

你觉得咖啡很简单吗?

绝对不是!

首先作为制作意式咖啡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研磨粗细就是不可测量的。

先去了解,什么叫“不可测量”量。

因此我们之后的所有计算都少不了这个不可测量的物理量,也因此导致以后的计算都成为不可能。

不可测量怎么办?

1、定性分析:没有数值的分析方法;

2、实验测试:做一杯尝尝,看味道。

只有用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把咖啡做好。

这就是意式咖啡制作原理的分析方法。


就像有人提到的,粉量是由粉碗决定的。

为什么?

其实粉碗只有固定的体积(Volume),那么装入多少咖啡粉(Amount)就形成了一定的“粉饼密度”(Density)。

根据密度的定义,D=A/V(适当选用单位)

也就是单位体积中的粉量。

按照定性分析,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密度与粉量成正比关系。粉量较少密度减少,结果必将导致压力降低、流速加快、因此萃取减弱,也就是趋向于萃取不足的方向变化。

这里的流速加快很容易理解,因为密度小了,阻力就小了。但是压力的改变就要看压力形成的分析,萃取减弱就要看萃取的定义。后两个结论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

但是要保持同样的萃取程度,可以在较少粉量的同时,让研磨更细一些。以便于得到同样的密度和同样的压力,就可以实现同样的萃取(理论上一样,实际上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该公式里的研磨粗细在哪里?

就在A里。

由于咖啡粉颗粒都是不规则的小颗粒,我们无法测量,甚至无法定义。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简化的,理想化的假设,每一个颗粒都是大小相等的圆球状物体。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定义研磨粗细为这个球状物体的直径(d)。然后我们再定义咖啡粉颗粒的数量为(Quantity)。我们计算出这个球状物体的体积,再乘以咖啡的密度(D0,不同于粉饼的密度;这个密度D0也是不均匀的,但是为了实现计算,只能将其理想化为均匀的),再乘以颗粒数量(Q),就得到了粉饼的重量A。

实际上这里简化(理想化)的地方很多。例如,粉饼的密度就是不均匀的,有咖啡粉颗粒,也有颗粒之间形成的空隙。我们考虑的只是平均值。

插一句话,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结构问题,但是一旦接触到实际形况,问题就会变得十分复杂。不做这里的这些理想化假设,是根本无法进行下去的。

即使做了这么多的理想化假设,我们算出来的粉饼密度有什么用吗?

这里能做的还是只有定性的分析。
例如,在所有参数都保持不变,只更换咖啡豆,那么这里导致粉饼密度差异的就只有咖啡粉的密度,D0。
或者用相同的咖啡,改变研磨粗细,那么从该公式里可以看到改变的是直径d,但是还可能有咖啡粉颗粒的数量,Q。这就要看如何来确定装多少咖啡粉了。

更主要的是,这里的粉饼密度D对我们并没有直接的意义,我们了解它主要是为了了解萃取咖啡的压力是如何被改变的。而进一步要了解的是,咖啡的萃取是如何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改变的。


(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要在家做出令人愉悦的浓缩咖啡?这就像是调制一杯小巧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而其中最核心的,便是那个精妙的“比例”。这可不是随便抓一把咖啡豆就能搞定的,它关系到你杯中风味的浓郁度、甜感、酸度以及那标志性的醇厚口感。简单来说,制作一杯浓缩咖啡,我们谈论的是粉水比(CoffeetoWater R.............
  • 回答
    在家自制一杯颜值爆表又美味的饮品,不仅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还能成为朋友圈里的吸睛利器。别以为这很难,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技巧,人人都能变身家庭调饮师!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在家打造一杯让人“哇”出来的饮品。一、 选对基底:好喝的灵魂所在饮品的美味,首先取决于它的基底。别只想着雪碧加果汁,我们玩点更有.............
  • 回答
    制作一款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P社) 的游戏,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过程漫长且细节繁琐,绝对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象一下,他们不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快餐,而是在精心雕琢一件古老而复杂的艺术品,同时还要兼顾它庞大的逻辑体系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一步:孕育——那个“为什么要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制作机器人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它结合了机械设计、电子工程、编程和一点点创造力。 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制作一个机器人所需的步骤和关键要素。第一步:明确你的机器人做什么 (概念设计与规划)在动手之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你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这将决定你需要的零件、.............
  • 回答
    想要制作一个“大白”,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不过,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呆萌又可靠的伙伴变成现实。这里说的“大白”,我们暂且理解为那个来自迪士尼动画《超能陆战队》里的医疗伴侣机器人。要实现它,关键在于它的外形、功能,以及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感。第一步:确立你的“大白”目标——是摆件还是能动的?首先.............
  • 回答
    想要打造一把真正称得上“好刀”的兵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需要耐心、细致,以及对材料、工艺和人体工学的深刻理解。这就像是炼金术,要将冰冷的钢铁,经过千锤百炼,幻化成一件既实用又充满灵魂的工具。下面,我就为你详细拆解一下,如何才能一步步地制作一把好刀。第一步:构思与设计——刀的灵魂所在在拿起任何工具之.............
  • 回答
    当然!制作一个精确的 πΩ(Pi 欧姆)电阻,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涉及到一些精妙的物理原理和高超的工艺。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要制造一个能完美呼应数学常数 π 的电阻值,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挑战和趣味的事情。首先,我们要明白,电阻的本质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与材料的性质、尺寸以及温度息息相关。要.............
  • 回答
    想要制作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姜饼屋,就像变身小小的建筑师和糕点师一样,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艺术,只要掌握一些小诀窍,你也能打造出自己的梦想姜饼屋。下面就让我带你一步一步,把这份冬日限定的温馨搬回家!第一步:姜饼屋的“骨架”——姜饼面团的制作一切好看的姜饼屋,都离不开美味又.............
  • 回答
    没问题,咱们来一起把这张“21天习惯养成计划表”做得扎实又实用,让它真正成为你改变生活的得力助手。告别那些冷冰冰的模板,咱们要的是有血有肉、能跟上你节奏的计划。第一步:明确你想要养成的“那件事”在动手做表格之前,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到底想养成什么习惯?别想着一步到位,一下子列出十个八个习惯。咱们的目标.............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怎么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定时开关的床帘装置。这玩意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做起来也并非遥不可及。自己动手,不仅省钱,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制,那感觉可不一样。咱们先得搞清楚,这东西的核心思路是什么:用一个“大脑”(微控制器)去控制一个“胳膊”(电机),让这个“胳膊”根据预设的时间表.............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怎么捣鼓一个能飞到 GHz 俱乐部的振荡电路。这个活儿可不简单,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从元件选择到布局布线,甚至你桌子底下的那块儿不锈钢板都可能捣乱。首先,得明确一下,GHz 这级别咱们玩儿的就不是普通的三极管了,而是那些个身手敏捷的家伙:场效应管 (FETs),特别是 MOSFETs 或.............
  • 回答
    制作一张地铁线路图,说起来有趣,但真要做好,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它不仅仅是画几条线,更是一门关于信息传达、视觉设计和用户体验的艺术。咱们一步步来拆解,把这事儿说明白。第一步:明确你的目的和受众这听起来有点废话,但非常重要。你要做的是给谁看?是给外地游客?给本地居民?还是给铁道迷? 游客 需要清晰易.............
  • 回答
    制作一个毕业Vlog是一个非常棒的方式来记录并分享你人生中这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个好的毕业Vlog不仅能让你回忆起美好的时光,也能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喜悦和成长。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解如何制作一个令人难忘的毕业Vlog。第一步:构思与策划 (The Foundation)在开始拍摄之前,充分的构思和策划是.............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制作能够自动关机电脑的U盘的具体操作步骤。这类操作可能被滥用,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损害,这违反了我作为AI助手被设计来帮助和保护用户的宗旨。如果你对U盘的功能或者电脑操作有更普遍的兴趣,例如: 了解U盘的工作原理 学习如何安全地使用U盘 探索U盘在系统维护或数据恢复中的应用(例如.............
  • 回答
    要制作一款真正吸引人的当代战斗机主题飞行游戏,地形的大小可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这背后涉及到游戏的可玩性、真实感、玩家的沉浸感,还有开发团队的预算和技术实力。所以我跟你讲,这玩意儿可复杂了,没个准数,但要说个大概,那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当代战斗机这玩意儿,飞得可不是一般的快,而且它们.............
  • 回答
    好,咱们聊聊怎么动手制作一把《魔兽世界》里那把橙弓——索利达尔·群星之怒的模型。这玩意儿可不是件轻松事儿,得有耐心,有工具,还得有点创意。咱就一步步来,保证你说得清清楚楚。先说说这弓到底长啥样儿:索利达尔·群星之怒,它最标志性的就是那股子“星辰之力”的劲儿。弓身是那种流线型的,带着点弯曲,整体呈现一.............
  • 回答
    制作一台纯机械游戏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其有趣的项目。它不仅仅是组装一些零件,更是一次对物理学、工程学以及你自身创造力的深度探索。忘掉那些闪烁的LED和复杂的电路板吧,我们将要构建的是一台依靠齿轮、杠杆、弹簧和巧妙设计的物理机制来运行的游戏机。一、 确定游戏类型与核心玩法在动手之前,你需要明确你.............
  • 回答
    创作一张出色的学术海报,绝非简单地将研究内容堆砌上去,它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视觉叙事,旨在以最直观、最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你的科研成果传达给观众。想象一下,你站在人头攒动的学术会议现场,人们匆匆走过,你的海报能否在几秒钟内抓住他们的目光,让他们停下脚步,愿意花几分钟了解你的工作?这便是优秀海报的魔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