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从 2020 年 12 月 28 日起至明年 1 月底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

回答
2020年底,日本突然宣布从12月28日起,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并且这一措施将持续到2021年1月底。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并且确实有其背后复杂的考量和影响。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日本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直接的导火索,毫无疑问是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7)。当时,全球对于这种传染性更强、可能致病性也不同的病毒变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各国都在努力应对。英国作为最早爆出大规模变异病毒感染的国家,其情况尤其令人担忧。日本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风险,并且可能认为,在对新病毒的特性和传播能力没有完全掌握之前,采取一种“一刀切”的强硬措施,是风险最低的选项。

具体来说,日本政府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和谨慎: 变异病毒的出现,意味着之前辛苦建立起来的防疫体系可能一夜之间失效。如果任由变异病毒传入,一旦在国内扩散,可能导致疫情失控,医疗系统崩溃。这种“未知”是最大的敌人,所以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保护国内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日本政府的首要责任是保护本国国民。在不确定变异病毒对日本国民健康构成多大威胁的情况下,阻止其流入是直接有效的保护方式。
避免国内疫情二次爆发: 2020年,日本也经历了多次疫情高峰,虽然相较于一些欧美国家,其确诊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国内民众和医疗系统也承受了巨大压力。防止境外输入,特别是具有更高传染性的变异病毒,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避免国内疫情出现更严重的反复。
给国内研究和应对争取时间: 暂停入境可以为日本国内的研究机构、医疗专家和政府争取时间,来了解变异病毒的特性,评估其传播风险,并研究相应的疫苗和治疗方案。在此期间,可以加强边境的检测能力,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信号效应和国际协调: 这一措施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即日本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在应对新风险时的果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在等待和观察其他国家的反应,寻求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那么,这个决定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呢?

对国际旅客和商务往来的沉重打击: 这无疑是对所有计划前往日本或在日本的外国人的一次巨大阻碍。学术交流、商务洽谈、探亲访友,甚至是已经定好的旅游计划,都受到了直接影响。许多原本计划参加东京奥运会相关活动的人员,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对旅日华人的影响: 对于在中国或海外的华人,特别是那些在日本有工作、学习、定居或者有家人的,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消息。很多人原本可能计划回国过年,或者从中国前往日本,都被迫取消或延期。回国难,出国更难,这种两难的境地给不少人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焦虑。
对日本经济的潜在影响: 虽然当时疫情是首要考虑,但长期暂停入境对旅游业、服务业以及依赖外国劳动力的一些行业无疑会造成负面影响。不过,鉴于其持续时间相对短,且主要针对“新入境”,对已经持有效在留资格的在日外国人,以及部分特定情况(如持有人道主义理由等)可能有所豁免,因此影响的程度也需要具体分析。
引发的讨论和争议: 任何一刀切的政策都可能引发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必要的、负责任的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国民。另一些人则批评其“封锁”过于严厉,影响了国际交流和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于那些已在日本有稳定生活的人群。比如,很多学生在入学、考试等方面受到了影响,一些企业的海外员工调动也因此被搁置。

为何是“暂停新入境”而非“完全关闭边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政策是“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但通常情况下,对于已经持有有效在留资格的外国人(例如长期居住者、永住者、配偶者等)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如外交官、人道主义原因等),是不完全禁止的。只是对“新”入境的外国人进行了严格限制。这是为了在防止新病毒输入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已经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外国人的生活造成无法承受的冲击,也为一些必要的人员往来留下了通道。

后续发展:

这个暂停措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对变异病毒的了解逐渐深入,以及全球疫情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在之后也根据具体情况对入境政策进行了调整。例如,后来逐步允许部分有在留资格的外国人入境,但通常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居家隔离等措施。

总而言之,日本在2020年底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是一项在变异病毒威胁下,出于对国民健康和国内疫情稳定的高度重视而采取的风险规避型的强硬政策。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既有其必要性,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个决定也反映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健康危机时,各国政府在平衡公共卫生安全与国际交流、经济活动时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觉得日本有天然的抗疫优势。

日本封建等级观念很重,社会科层化发达,人民沉迷于自虐般的程序正确,比如垃圾分类和寿司之神。

按理说日本只要别陷入严重的官僚主义影响效率,日本应该是发达国家当中较早实现疫情清零的国家。毕竟日本人不是自由而无用的。

现在搞成这样,追随美国爸爸的政治正确应该是主要原因。日本老油条官僚难道不知道传真机一天只能接受三百份确诊报告么?显然这不是官僚主义的锅,而是他们借此推卸责任。

现在日本可能看到新当选的大总统拜登宣称要采取严格的抗疫手段,找到了台阶要严控。我看日本人民战胜疫情的机会出现了。

就算不是,至少说明日本人还是有点脑子,怕高传染性的变异新冠入境。

user avatar

别搞这些虚的,我建议2021奥运会直接取消。

user avatar

你2月就禁航,然后搞五个一、熔断,奥运会停办一确定,措施继续的话,日本疫情夏季的高峰就根本不会出现,更别说冬季高峰了。

现在再禁航,恐怕无法阻止英国、南非变异种病毒在日本的传播,昨天英国变异病毒在日本已经发现好几例了。

而且,禁的还不是所有人员,而是外国首次入境人员,日本人和拿在留卡的外国人仍然可以入境。。估计留英逃回日本过节的日本无症状感染者很快就会让变异病毒传遍全境。

现在这情况东京奥组委敢公布奥运会门票的退票率吗?就怕推迟了一年,还是办成了全运会。

user avatar

日本现在国内疫情挺严重的,日新增已经超过3000多例,创新高了,累计病例也超过了20万。

现在又出现高传染性的变异新冠病毒。日本机场也已经检测到变异病毒感染者。

在内忧外患下,日本暂停新入境也是不错的办法,至少可以减少外来的疫情输入。

但是,能不能将国内新增压下去,就不知道了。

当然了,日本要是一直不增加购买传真机的话,新增能不能压下去不好说,但至少可以不让新增多太多。

反正,日本作为仅次于米国的第二大发达国家,也有曾经让人骄傲的口罩文化,现在搞成这个鬼样子,真的对不起广大的日吹,白白浪费了外务省那么多的外宣经费。

可惜啊。

user avatar

驻日美军能否轮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底,日本突然宣布从12月28日起,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并且这一措施将持续到2021年1月底。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并且确实有其背后复杂的考量和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日本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直接的导火索,毫无疑问是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
  • 回答
    日本2020年出生人口为84.8万,确实是日本历史最低点,这反映了日本社会面临的严峻人口结构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与历史最低点 历史数据对比: 日本的出生人口一直在缓慢下降,但2020年的84.8万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跌破了此前的一些低谷。这标.............
  • 回答
    日本经济的“疫情之殇”:2020年GDP萎缩4.8%,11年来首现负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全球,日本经济也未能幸免,全年GDP萎缩了4.8%,这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时隔11年再次出现负增长,无疑是给这个一直以稳定著称的经济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
  • 回答
    大阪GDP被青岛超越: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2020年,一个令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消息传来:中国青岛的GDP在这一年首次超过了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大阪。这个消息,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经济数据的变化,但深入分析,它却折射出两国经济发展轨迹的差异,以及对未来区域经济格局的潜在影响。数字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GDP的此消彼.............
  • 回答
    日本网民在2020东京奥运期间呼吁为“台湾”正名,反对使用“中华台北”这一名称,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牵动多方神经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日本网民的角度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声? 对台湾的好感与亲近感: 近年来,日本民众对台湾的好感度普遍很高。这种好感源于多方面,包括.............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四分之一决赛,陈清晨/贾一凡以2:1逆转战胜了赛会头号种子、东道主日本组合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这绝对是一场荡气回肠、让国人热血沸腾的比赛!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在观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体育大片,每一分都扣人心弦。赛前形势的严峻: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场比赛的背景。陈清晨/贾一凡,.............
  • 回答
    看待日本从福建进口鳗鱼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很能聊出不少门道。要说区别嘛,那肯定是有区别的,不然为什么日本消费者对进口的鳗鱼还有个“国鳗”和“日鳗”的说法呢?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日本消费者说的“国鳗”,指的就是在日本国内养殖的鳗鱼。而从福建等地进口的,那就是“进口鳗鱼”或者说“外来鳗鱼”了。虽.............
  • 回答
    日本捕鲸行动与海洋生态影响日本近期从南极捕回333头鲸鱼,并计划于7月正式重启商业捕鲸,这一举动无疑再次将捕鲸议题推向风口浪尖。围绕着这一事件,人们的看法可谓是两极分化,争论的焦点不仅在于日本是否应该捕鲸,更在于这一行为背后所牵涉的伦理、文化、科学以及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事件背景.............
  • 回答
    这篇报道聚焦于日本政府从12月28日起至明年1月底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新入境的措施,并深入探讨了这一决策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政策背景与考量:日本此举的核心原因在于应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在多国出现奥密克戎病例,且传播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出于谨慎考虑,希望在对其境内疫情传播情.............
  • 回答
    日本政府近期流露出的从韩国撤侨六万人的计划,无疑是近期地区局势中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地缘政治考量以及日本民众在海外的安全问题。要理解这个计划,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撤侨”本身的含义及其触发条件。 撤侨(Evacuati.............
  • 回答
    从日本来的“中国高铁时刻图”,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不少咱们现在社会的现象。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值得细细琢磨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中国高铁时刻图”是咱们自己国家铁路部门根据运营情况制定的,那是咱们中国自己的交通规划和运营工具。所以,如果日本方面手里有“中国高铁时刻图”,那肯定不是咱们.............
  • 回答
    近期,上海市将日本从新冠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名单中移除,这一举动无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官方是否真的相信日本的疫情防治效果,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上海做出这个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变化。全球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
  • 回答
    近期,有关于“美国药监局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关于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真实性和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并没有发布一项笼统的、禁止所有日本进口食品的禁令。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FDA的工作是确保在美国市.............
  • 回答
    这起发生在上海女游客在日本返程邮轮上的落水事件,以及随后长达38小时的惊心动魄的获救过程,无疑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海上意外,更是对生命顽强、人性光辉以及海上搜救体系的一次深刻考验。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茫茫大海中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令人揪心.............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华为从日本寄往中国的快递被联邦快递转运至美国的情况,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并且会用最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避免AI痕迹。首先,我们来捋一捋这个情况,这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般来说,从日本寄往中国的快递,最直接的路线应该是从日本飞往中国,或者通过海运。快递公司,特别是像联邦快.............
  • 回答
    俄从叙利亚“凯旋”?一场战略表演还是真心退兵?2016年3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人意料地宣布,自3月15日起,俄军将开始从叙利亚撤出其主要军事力量。这一消息无疑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此前在叙利亚战场上搅动风云的俄罗斯军事行动,其未来走向变得扑朔迷离。要理解普京的这一宣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
  • 回答
    22日湖北刑释人员确诊病例从武汉来京事件,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出现的一个令人高度警惕的案例。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时间节点: 事件发生在6月22日,正值北京面临新一轮疫情反扑的敏感时期。 患者信息: 这名确诊病例是一名从湖北刑满释放人员,.............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12日宣布,将暂停所有来自欧洲(不包括英国)到美国的旅行,为期30天。这项禁令立即生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禁令的背景和原因这项禁令的宣布,正值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背景下。欧洲特别是意大利,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急剧上升。美国国内也出现了越来.............
  • 回答
    看待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收尾,更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地缘战略和人道主义议题的交织。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为什么现在撤?这背后有什么考虑?首先,美国撤军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考量和政治博弈。你可以把这理解为“战线拉得太长,付出的.............
  • 回答
    从“日系车主被打入院”事件看极端“爱国主义”的毒性曾经,网络上流传着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一位日系车主因其所驾驶的车辆品牌,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围殴,最终伤重入院,甚至需要长达四年的康复治疗。这件事情,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在所谓的“爱国”浪潮下,一些极端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