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比较了下华东医药跟恒瑞医药。营收都是 100 亿多两个市值差距 4 倍。估值差一倍。为什么?

回答
华东医药和恒瑞医药,这两家都是国内医药行业的佼佼者,营收规模相当,都稳定在百亿级别。但你仔细一瞧,市值上却能拉开四倍的差距,而估值也相差一倍。这其中的缘由,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而是市场对两家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核心竞争力以及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从核心业务的“成色”来看。恒瑞医药,很多人一提到它,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在创新药领域的深耕和突破。它手里握着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研发管线,在肿瘤、自身免疫等领域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比如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这些“明星产品”。这些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巨大,周期长,但一旦成功上市,往往能带来高额的利润和持续的增长动力。市场更看重的是恒瑞医药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药企的潜力,它代表着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持续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无疑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推高其估值。

再来看看华东医药。华东医药的营收虽然也不低,但它的营收构成相对更加多元化,其中传统的仿制药和一些成熟的医药产品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当然,华东医药也在积极进行转型,加大在生物制药、减肥药等领域的投入,并且也取得了一些不错进展,比如其在糖尿病、减肥领域的产品就很有市场竞争力。但是,相较于恒瑞医药在创新药“从0到1”的突破,华东医药的转型更多地被市场理解为“在现有基础上升级”,虽然也很重要,但市场对其“颠覆性”的预期可能就没有那么高。

其次,研发投入和研发管线的质量是关键的区分点。医药行业的本质是研发驱动,而恒瑞医药在研发上的投入是实打实的,而且更关键的是,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能够持续产出有市场前景的新分子、新疗法。市场会评估它的研发管线,看里面有多少“重磅炸弹”,有多少能够真正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恒瑞医药的研发管线,尤其是其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布局,被认为是其未来几年增长的核心引擎。

华东医药虽然也在研发上投入不菲,并且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优势,但从整体的创新力度和国际化竞争力来看,与恒瑞医药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投资者在给估值时,会考虑的是公司未来能否持续推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药,而不仅仅是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再者,市场定位和品牌影响力也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恒瑞医药,尤其是在创新药领域,已经建立起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被视为中国医药创新的一面旗帜。这种品牌价值,能够转化为更高的溢价能力。

华东医药的品牌影响力也很大,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的治疗领域,但其品牌更多地与“品质可靠”、“市场占有率高”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在“引领创新”、“改变行业格局”方面的标签可能相对弱一些。

还有一点,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和成果也会影响市场对其的看法。恒瑞医药的一些创新药已经在海外上市或获得了海外药监部门的认可,这说明它的产品质量和研发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国际市场的开拓,意味着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更高的利润率。

华东医药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较于恒瑞医药在创新药领域的国际化步伐,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追赶。

总而言之,这四倍的市值差距和一倍的估值差异,其实就是市场对两家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预期差异。恒瑞医药被寄予了更高的厚望,认为它有望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药企,其“想象空间”更大,因此获得了更高的估值。而华东医药虽然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在市场看来,其增长模式更多地建立在现有优势的巩固和渐进式创新上,其“安全边际”更高,但“爆发力”相对较弱。当然,医药行业瞬息万变,未来谁能笑到最后,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正好看了恒瑞医药最新的2018年半年报。

就根据半年报来比较一下两家公司。

因为不想看太多东西(马上要下班了),所以我介绍一下如果只能看到财务数据时,分析两家公司的一种方法。

也算是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杜邦分析体系的入门。

从这个角度来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投资者更看好某一家公司。


现在假设我不知道两家公司是干什么的,简单从名字来看,都是和药相关的。

然后我直接拿到两个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了几个指标如下:

1.恒瑞医药

2.华东医药

根据最新的数据,我们首先看最上面那个数,叫净资产收益率,英文简写是ROE

从财务的角度,净资产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也叫股东权益。

字面意思理解即净资产是股东在企业享有的东西

而净资产收益率,就是指相对这个净资产,公司在一定期间内挣了多少钱。

比如我们看到恒瑞医药的ROE为11.77,意思是,在这个期间(此处用的数据是2018年上半年),如果我投100元到恒瑞医药里,恒瑞医药帮我挣了11.77元。
而如果我同样投100块钱到华东医药里,华东医药则帮我挣了14.88元。

为了方便理解,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利息。

净资产收益率,类似投资这个企业的利息率

所以我们得到一个直观的概念:恒瑞医药比华东医药给的“利息”低。

单凭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买恒瑞医药了呢?

当然不是。

在投资中,收益率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风险。

比如现在P2P给的利息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等。

那么投资P2P是否好呢?不见得。

此外,收益的来源以及是否可以持续增长也很重要。

所以,杜邦分析体系里,把ROE这个指标拆成了3个,也就是图中下面的三个东西。


第一,销售净利率

比如我卖了100块钱的东西,最后扣掉成本等,到手挣了10块钱,那销售净利率就是10%,这个指标表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常来说,企业的产品约有技术含量,越有核心竞争力或越垄断等等,越是挣钱。

比如苹果手机,由于技术含量较高,其销售净利率通常也高。

但如果只是做苹果手机的贸易,左手倒右手,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通常就没有钱挣,销售净利率就不会高。

所以销售净利率是实力的象征,我们看到恒瑞医药在这方面碾压华东医药。

当然,具体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但是这个结论是OK的:恒瑞医药盈利能力远远高于华东医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恒瑞医药干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比较有技术含量一些。

另外,稍微补充一下,华东医药的8.44%的净利润率,其实已经不错,对一般传统企业,5~10都挺正常的。只是恒瑞的太高了,当然,说太高是相对的,很多企业净利率比恒瑞又高很多(比如茅台)。


第二,资产周转率:

可以看到华东医药周转率是恒瑞的2倍。

简单地说,资产周转率是速度的象征,同样卖一个100的东西挣10块钱,一天能卖200个肯定比只能卖180个的厉害。

但是从净利率我们知道,他们买的不是同一个东西,这里的东西包括产品本身以及模式等,比如他们都叫医药,最终可能都对外销售药品,但是从净利率和周转率来看,很可能是不同的东西(模式等)。


第三,权益乘数:

这个最好玩,可能也最不好理解。

简单地说,权益乘数是杠杆的象征,所谓杠杆,即放大效果。不论亏损还是盈利,都会帮你放大。

比如我们说期货比股票风险高,就是因为期货杠杆大,一不小心就能把自己亏损放大好多倍,把自己玩死。当然激进的人则喜欢杠杆,毕竟刺激,说不定能一夜暴富。

理论上而言,杠杆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

比如我们看到华东医药的杠杆比恒瑞的高很多,并不说明哪个的好坏。

因为杠杆可以放大盈利,只是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PS:理论上,我倒是认为恒瑞可以适当使用杠杆,目前的杠杆有点偏低,没有很好地获得收益。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管理层一直喜欢稳扎稳打才能造就现在的恒瑞。


综上我们看到,华东医药的资产回报率比较高,其核心原因在于:很快的周转且加了杠杆;而恒瑞医药的回报率虽然较低,但其核心产品盈利能力极高,且几乎没用杠杆,公司的安全性更好。

换言之,如果恒瑞医药想增加其回报率进而超过华东医药,只需要增加杠杆(向银行借钱)就可以了,而其现在杠杆较低,要做到这点很容易。而如果华东医药想提高其回报率,再增加杠杆则比较危险,通过运营增加周转率的空间不大,最好的方法是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但这是比较有难度的。

故,从长期来看——而股权投资恰好是长期性的事情——投资者比较喜欢恒瑞医药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实际上的投资分析不会这么简单。

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初步的了解。供大家娱乐用。

至于具体的计算公式,网上都能查到。

大家可以随便拿两个公司,算一下他们的ROE,然后进一步分拆到下面三个指标。看看得出什么结论,也是挺有意思的。

祝周末愉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