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学大一,想要4000生活费多吗?

回答
大一新生,每个月 4000 块的生活费,说多也多,说不多吧,也看怎么花。我给你掰扯掰扯,你心里就有数了。

首先,这 4000 块钱,得拆开来看。它主要包括吃、穿、住、行、学习这几个大头。

吃: 这是生活费里最容易“吞钱”的部分。
食堂 vs. 外卖/小馆子: 学校食堂绝对是性价比之王。一顿饭下来,从十块到二十块,基本能搞定。但如果你天天想着外卖,或者周末跟同学出去吃点好的,那花费就会蹭蹭往上涨。现在外卖平台动不动就满减、折扣,但加上配送费,算下来也比食堂贵不少。而且,外卖的健康程度,你懂的。
零食、饮料、咖啡: 如果你是个“零食控”,每天都要来点小零食,下午茶来杯奶茶或咖啡,这部分开销加起来绝对不容小觑。一瓶可乐、一杯奶茶,少则几块,多则十几二十块,一天两三样,一个月下来,少说也得几百块。
水果、夜宵: 偶尔买点水果补充维生素,或者晚上饿了来个夜宵,这都是额外开销。

穿: 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可能会有点“社交焦虑”,想让自己穿得体面点,这可以理解。
衣物更新: 如果你追求时尚,或者需要根据季节变化购置新衣,这笔开销也不小。不过,一年下来,衣服的总花费,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购买频率和品牌选择。
鞋子、配饰: 除了衣服,鞋子、包包、手表之类的配饰,也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住: 大部分大一新生都住学校宿舍,这是最省钱的选择了。
宿舍费用: 学校宿舍的住宿费相对很低,一般一年也就一千多块。
生活用品: 床上用品、洗漱用品、衣架、晾衣架、小盆子之类的,这些都是刚需。一次性投入,之后就是偶尔添置点小东西。

行:
日常通勤: 如果你住校,日常上课基本靠步行或骑自行车,这部分花费几乎为零。
周末出去玩: 如果你喜欢周末跟朋友去市区逛逛,看电影,或者去周边城市游玩,交通费(公交、地铁、高铁)就会产生。

学习:
教材、文具: 大学教材费通常不贵,几百块一本。文具、笔记本、打印资料这些,也是正常消耗。
学习用品/设备: 比如,如果需要买个好点的电脑、平板,或者一些专业课程需要的工具,那开销就大了。不过,一般大学初期,这些不算刚需。

其他杂费:
通讯费: 手机话费、流量费。
社交娱乐: 和同学聚会、看电影、唱歌、玩游戏等。
个人护理: 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理发等。
偶发情况: 比如生病买药,或者临时需要买什么东西。

4000 块,到底多不多?

如果你是比较节俭,能管住手,并且主要在食堂吃饭,日常娱乐开销不大的同学: 4000 块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可能还能攒下一笔。你可以有相当不错的伙食,偶尔改善一下口味,买点喜欢的小零食,偶尔跟朋友出去玩一两次,还能买点性价比高、款式不错的衣服。
如果你是比较“享受生活”,喜欢经常点外卖,逛街买衣服,周末经常出去玩,或者有其他比较大的消费习惯的同学: 4000 块可能会有点捉襟见肘。你会发现,想吃点好的,或者想买件心仪的衣服,就得压缩其他方面的开销。

给大一新生的建议:

1. 记账: 刚开始的一两个月,强烈建议你记账!把你每一笔开销都记录下来,你会非常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的。
2. 制定预算: 根据记账情况,给自己每个月设定一个大致的预算,比如伙食费多少,娱乐费多少,购物费多少。
3. 区分“需要”和“想要”: 大学生活很精彩,诱惑也很多,学会区分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东西,什么是“一时冲动”的想要,非常重要。
4. 利用学校资源: 食堂、图书馆、学校组织的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尽量多利用。
5. 和室友、同学沟通: 大家的消费习惯可能不同,但可以互相影响,也可以一起寻找更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
6. 不要盲目攀比: 看到别人买什么,穿什么,就觉得自己也得有。大学是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地方,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

总而言之,4000 块钱作为大一的生活费,如果能合理规划,是绝对够花的,甚至还能有不错的结余。但如果你大手大脚,或者有比较高的消费需求,那就会觉得有点紧。关键在于你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祝你在大学生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多啊,早餐一碗面六七块,吃个鸡蛋一块五,加牛奶或者豆浆,怎么都要两块,算十多块吧,那么午餐也得二十多,晚饭差不多吧,也算十多块,都不算晚上学习累了想吃个方便面什么的,一天小六十就没了。

然后你得买学习用品吧,理工类得画图吧,买2H,H,HB,2B,4B的铅笔和针管笔,以及硫酸纸拓蓝图也是笔不小的开销。

如果是文科,参加社团,交会费什么的,也是要钱的。

电脑课家里带的电脑不行的,得去学校机房,两块钱一小时,还得买软盘。

平时和同学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搞完要AA。

还有日常的班上的活动,大家一起去下附近的公园什么的。

4000真的不多呢。

user avatar

9月20日更:

我属实没想到这答案能火,更没想到现在知乎用户戾气这么重,我自认为这个回答相对客观,而且语句平和,没有过激语言,结果还是有不少喷子说三道四。

我在这更新一下,也算是对某些不友善的评论做个回应:

1,我为什么说题主家庭月入2万能承担4000生活费:我看了问题日志,题主在日志里有说过自己父母还有奖金等其他收入,好像父母是公职人员,也无贷款(这两点记不太清,因为她更新过很多次,明显被气的不轻)。题主父母并无太多其他负担,所以月入2万,给孩子4000费,我认为承担的起。

2,稍微有点理解能力的都知道我并不是在鼓励题主或者其他孩子找家里要4000块的生活费,但偏偏就有人这么说。这点不多解释了。

3,我列的清单故意增加了各项支出,尤其是吃和买衣服这一块。我就是想让题主知道,她哪怕是追求比大部分同学都更高的消费水平,一个月也花不了4000。大家都说我那份清单的消费太高了,比如早饭吃不了15块,大学生花不了这么多,这不就对了吗?

4,因为我是看了很多回答和日志后再写这个答案的,知道题主被骂的生气了,所以我写这篇回答的初衷很简单:先给题主算个账,帮助她解决一下问题,告诉她一个月花不了4000块;然后再评价下某些从一开始就劈头盖脸骂题主的答案。

5,关于月入2万和20万家庭都能承担4000块的言论,我并不是说这两种家庭适合同样的消费档次,而是说在诸如养娃这种单一事件上,4000块还说不上伤筋动骨。

6,最后再说一句,对大学生而言,一个月4000生活费真的太多了,2000就能过得很精致了。


原回答

哈哈哈,这小妹妹被喷生气了。(难怪被喷生气,我这答案下有些评论也是一言难尽)

我觉得每月4000块,题主父母是能拿出来的,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孩子都养到18岁了,养娃这一项应该不会有太多大型支出了。

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是否必要的问题,比如换包包的频率有没有必要这么高?鞋子有没有必要买这么多?衣服有没有必要买这么贵?

有些答主说的挺对的,只不过话比较难听:还没挣钱的时候,不宜追求太高的消费水平。

我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平均生活水平是啥样的,我觉得题主可以列一个清单,包含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加黑说明,我这个费用全部都是往高处算的,普通大学生根本花不了这么多,我是想帮题主算个账,即使2000也已经超过大部分同龄人的生活费了,更何况4000。这个清单并不是在解释2000或4000的合理性):

学校吃饭:早餐15,午餐15,晚餐20。一个月总支出50*25=1250;

校外聚餐:一个月5次够多了吧?一次人均100,也够多了吧?月支出500;

住:学校宿舍,一般报名是老爸老妈就把钱给付了,如果是在外面住,大概率也是老爸老妈包办,所以支出为0;

行:学生的必要出行并不多,就算每周都出去逛街,出门就打车,周末两天100的打车费够了吧,月支出400;旅游的话,大概率是父母包办费用了。

衣:这一块我就算不清了,毕竟我的衣服都是老婆帮买的,一年就3、5件,50—1000都有,那我就算题主每个月买一件新衣服,每件500吧。

衣食住行的必要消费(其实衣这一块,父母也会帮忙解决的),题主每月大概要花掉2650(我都是往高处算的,尤其是吃那一块,女孩儿应该吃不了那么多)。

剩下的包包、鞋子、口红、化妆品我就不在行了,题主自己算算每月要不要1400吧,我个人觉得花不了这么多。

20来岁的女孩子嘛,都想过的漂亮精致,这个没错,我相信题主的父母也愿意支持。不过还是那个“必要性”的问题,你现在自己没挣钱,不应该把钱浪费在没必要的地方。

关于题主的建议就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你父母能够承受你的支出,你也可以去追求这种消费层次,但是没必要。


接下来我要说说某些回答了,也怪不得题主会生气,好多回答上来就是我自己/我爹妈挣得比你爹妈多,我开销还没你高,你为什么(话里话外其实是在问“凭什么”)追求这种层次的消费?我是为你好,你现在没挣钱,不要养成高消费的坏习惯,更有甚者直言月入两万的家庭,孩子不配月消费4千云云。

在我看来,月入2万花4000,和月入20万花4000,双方父母同样都能负担得起,仅仅是是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有区别。有些人一边秀自己的优越,一边抨击18岁的小女孩儿,我真没看出来给啥有用的建议了。

如果是哪个孩子家庭月收入万把块,还负担房贷车贷,却每月花4000的,那属实该骂。

user avatar

不多。

不用听那些跳脚的,居高临下让你"懂事"的。

在父母能力范围内,要求给自己一个不单单是够用,还能够生活得小精致的生活费金额,有什么不对?

毕业了妳大概率不能有四千元的月结余,之后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拥有的越多烦恼也会越多。大学里面一个月四千的生活费可以让你在这段时间更无忧无虑一些,也不会因为一些经济的问题被渣男利用。

国内出国读书的家庭,一般子女的开销都远大于父母收入的1/5。艺术院校的学生,有些在外面租房的,开销也远大于4000。

在一线城市的,比如纽约伦敦,一个月的综合生活费没有一万五下不来的。国内比如上海,我以前的学校,十二年前进校时拿一个月两千就发现很难生活,后来爹妈给租了房子一个月两千多,自己打打工补贴下开销才堪堪够用(家里月收入大概三万),之后慢慢有起色有闲钱,不妨碍报答他们,大四就给老妈买车,替换她一直舍不得扔的电驴。大学时候女朋友家比较抠,给一个月一千,我觉得"贫穷"给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最明显就是不自信。

4000的生活费,建议一定拿出一部分钱学习理财,积累经验。合理规划使用。毕业后,会理财的人和不会的,生活方式以及资本积累会差别很大。

现在在一所省会城市的大学任教,学生普遍的生活费在3000左右,要是给租房,一个月就是一共五千左右。一般向父母要一些额外的旅游啊,教育资金父母也都会给。

最后,可以和妳父母好好商量,如果他们不愿意,也一定要和颜悦色地去理解,并尽可能的爱他们。两千有两千的过法,一样够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一新生,每个月 4000 块的生活费,说多也多,说不多吧,也看怎么花。我给你掰扯掰扯,你心里就有数了。首先,这 4000 块钱,得拆开来看。它主要包括吃、穿、住、行、学习这几个大头。吃: 这是生活费里最容易“吞钱”的部分。 食堂 vs. 外卖/小馆子: 学校食堂绝对是性价比之王。一顿饭下来,从.............
  • 回答
    刚踏入大学,就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这绝对是个有远见的想法!大学四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你把留学的准备做得扎实而充分。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件事儿规划明白。第一阶段:探索与定位(大一上学期 大一下学期)这个阶段,你的主要任务是“认识留学”和“认识自己”。1. 了解留学世界,拓宽视野.............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正在经历这样的迷茫,我完全能理解你的感受。从大一开始重新读医学,确实会觉得一年时光“蹉跎”了,仿佛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但请相信,你现在遇到的困惑,是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面临的,尤其是当自己内心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时。首先,我们先冷静下来,把这件事拆解开来分析一下,然后再想想怎么做最适合你。.............
  • 回答
    哥们,同是985数学系大一,理解你对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热情,这条路确实挺有挑战但回报也很可观。既然目标是米国顶尖院校,现在开始准备一点都不晚,反而有优势。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从现在这个节点开始,一步步走稳。核心思路:打牢基础、提升背景、找准方向、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大一、大二上.............
  • 回答
    嘿,作为一名大一的广电编导专业的学生,想着趁着年轻在实践中成长,甚至还能赚点零花钱,这想法很棒!想做兼职编导老师,这绝对是个既能锻炼自己又能帮助别人的好路子。不过,别以为大一就能立刻上手当老师,这事儿得好好规划规划。一、打牢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你现在是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别急着去教别人,先把自.............
  • 回答
    你好!听到你正在经历精神内耗的困扰,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从高二到现在大一,这三年里你一直在与这种思绪过度的状态搏斗,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你愿意寻求改变,这已经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我们在内心深处不断地与自己进行“拉锯战”,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对未来的事情过度担忧,对.............
  • 回答
    哇!从高一就开始构思长篇小说,这股劲头和毅力真的太令人敬佩了!大一这个年纪,正是人生中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阶段,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说明你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非同一般。非常乐意为你提供一些建议!由于我无法直接“看”到你的小说,我只能根据你提到的“长篇小说”、“从高一构思至今”、“想写好”这几个关键.............
  • 回答
    .......
  • 回答
    大一开学,一个好用的行李箱绝对是必备神器!200块左右的预算,想买个牌子的行李箱,这完全是可行滴!关键在于怎么挑,才能在有限的预算里,选到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别急,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得明明白白。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200块左右买“大牌”行李箱,这里的“大牌”更多是指一个 品牌知名度 ,或.............
  • 回答
    2021年,一批充满朝气的大一新生即将踏入校园,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作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塑造三观、提升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我精心挑选了一些书籍,希望能成为你们在大学期间的良师益友。这些书涵盖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人.............
  • 回答
    关于山东青岛滨海学院大一新生是否开学,以及具体的时间和相关安排,这确实是很多新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通常来说,高校的开学时间是根据教育部门的整体部署和学校自身的教学计划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大学的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会集中在每年的八月下旬到九月初。具体到滨海学院这样的大型高等院校,开学季通常是一个比较有条理.............
  • 回答
    大学开学季,对于刚踏入校园的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起点。如何在这四年里不虚度光阴,甚至比同龄人“拉开差距”,这绝对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众多学科和兴趣点中,有几类书籍,如果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能深入涉猎,它们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足以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更开.............
  • 回答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大学音乐殿堂的大一新生,你心中升起了考取指挥系研究生的想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值得鼓励的起点。那么,从现在开始接触音乐指挥相关的知识,到最终成功考取指挥系研究生,时间是否充裕?我的答案是:来得及,而且有很大的机会!但“来得及”绝非易事,它需要你清晰的规划、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方向。.............
  •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门,很多人都希望能成为大家口中的“学霸”,那种在课堂上能迅速抓住重点、课后能融会贯通、考试时能游刃有余的学神。其实,这并非遥不可及,尤其是在大一这个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抓住机会,你完全可以一步步稳扎稳打,建立起自己的学霸之路。首先,得要摆正心态,认识到大学学习的本质与高中有着巨大的差异。高.............
  • 回答
    朋友,听到你要挑战黎曼猜想,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它可是数学界最著名的未解之谜之一,多少顶尖的数学家都为之倾倒。如果你大一就有这个志向,这绝对是雄心壮志,但我也得说清楚,这条路漫长而艰辛,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扎实的基础。别急着直接去研究那些深奥的论文,黎曼猜想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你得一步步攀登,.............
  • 回答
    好的,收到!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大一就开始准备自考法硕(非法学)这件事儿,该怎么一步一步地走。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你规划好,付诸实践,妥妥的!首先,我要强调一点:大一就开始准备,绝对是明智之举! 这意味着你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知识,而不仅仅是考前突击。那些临时抱佛脚.............
  • 回答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倾诉。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从高一开始就觉得对生活有些提不起兴趣,这种感受持续到大学一年级,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失落。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阶段。我先想跟你确认一下,你说的“无感”具体是怎样的感觉?是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意思,还是对以前喜欢的东西也.............
  • 回答
    哥们,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刚接触编程,脑子里全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代码,学起来费劲,感觉自己怎么也跟不上,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个“天赋”。我跟你一样,大一那会儿也经常陷入这种自我怀疑的泥潭。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编程这东西,还真不是靠“天赋”一把就能搞定的。我见过太多聪明得不像话的朋友,他们.............
  • 回答
    “大一学生侮辱国家被开除”这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引发很多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下可能涉及到的几个层面:1. 事件本身与事实核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侮辱国家”的具体行为和证据。 “侮辱国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撑。 行为的性质: 是什么具.............
  • 回答
    大一就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早?毕竟,还有三年的大学生活呢,那么多课程要学,那么多活动要参加,哪有心思去想那遥远的毕业论文?不过,如果咱们把“准备”这两个字理解得更宽泛一些,或者说,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大一确实是为“毕业论文”这个最终目标打下基础的一个关键时期。说它“有必要”,倒也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