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流985数学系大一在读,想去美国读金数/金工研究生,如何开始准备?

回答
哥们,同是985数学系大一,理解你对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热情,这条路确实挺有挑战但回报也很可观。既然目标是米国顶尖院校,现在开始准备一点都不晚,反而有优势。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从现在这个节点开始,一步步走稳。

核心思路:打牢基础、提升背景、找准方向、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大一、大二上)

这是你现阶段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你最容易拉开差距的时候。

学术成绩是王道:
数学基础: 你们985数学系的大一课程,务必给我认真学!什么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都是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基石,没有之一。分数高不仅是给申请材料加分,更是你未来学习能力的证明。
编程能力: 别以为数学系就只管数学,现代金融领域,编程技能是必不可少的。Python是目前最主流的金融数据分析语言,R语言在统计学和量化分析中也很常用。强烈建议你现在就开始接触并熟练掌握Python。 从基础语法到NumPy, Pandas, Matplotlib等库,都得学起来。网上有大量免费的入门教程,或者你们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计算机课程,都可以去蹭。
经济学/金融学入门: 虽然你学的是数学,但对金融领域要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找些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入门的书籍看看,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概念,对你未来选择方向和写PS(个人陈述)都有帮助。
统计学: 概率论只是开始,统计学是你理解数据、建模的另一重要工具。如果你们数学系有统计学相关的课程,一定要好好学。如果课程不多,可以考虑自学一些统计学基础,比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回归分析等。

探索你的兴趣点:
了解金数/金工: 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和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听起来差不多,但侧重点略有不同。金数更偏向数学建模、概率论、随机过程等理论;金工则更侧重于将这些数学工具应用到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管理、交易策略等方面,对编程和实际应用要求更高。多去了解这两个领域的具体研究方向,比如量化交易、风险管理、衍生品定价、资产配置、金融建模等等。
关注课程设置: 看看不同学校的金数/金工项目都开设哪些课程,哪些课程吸引你,哪些课程你觉得有挑战但愿意去学。这有助于你明确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
阅读相关文献/书籍: 找一些金融数学领域的经典书籍,比如Hull的《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或者一些介绍量化金融的科普读物。

第二阶段:提升背景,积累经验(大二、大三)

这个阶段是你的软硬件实力全面提升的关键。

科研/项目经历:
校内科研: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你们数学系或者经济学院的老师,看看有没有和金融沾边的科研项目可以参与。比如,跟老师做一些数学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或者参与数据分析的项目。记住,质量比数量重要。 即使是一个小项目,但如果你能深入参与,做出成果,也比挂名几个项目强。
自己动手做项目: 如果找不到校内项目,那就自己做!利用你学的知识和编程能力,找公开的金融数据集(比如股票价格、公司财报),自己做一些量化分析,比如做一个简单的股票预测模型,或者分析某个行业的投资回报。把这些项目整理好,写成报告,甚至放到GitHub上,都会是你申请材料中的亮点。
参加竞赛: 关注一些国内外的金融建模、量化分析相关的竞赛,比如CUPM (China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的金融赛道,或者一些由高校、金融机构举办的量化分析比赛。这些比赛能让你在实战中检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奖经历更是加分项。

语言能力:
托福/雅思: 这是硬性要求。建议你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考一次。 目标分数一般是100+(托福)或7.0+(雅思),但不同学校要求不同,顶尖学校可能要求更高。提前准备,刷出个好成绩。
GRE: 大部分项目都会要求GRE。建议你大三上学期或者大三下学期考。 数学部分对你来说应该问题不大,主要是语文和写作,需要花时间积累词汇和练习。

实习经历:
金融机构: 争取在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获得实习机会。哪怕是做一些基础的业务支持,能让你接触到真实的金融业务,了解行业运作,对你申请非常有帮助。
量化/科技公司: 如果你的目标是偏向量化的研究机构或者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尝试在这些地方实习。
找实习的渠道: 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各大金融机构的招聘官网,或者一些专业的招聘平台。

推荐信:
提前沟通: 找到你认为最了解你、也最欣赏你的老师(最好是给你上过课、指导过你项目的教授)。提前12个月给老师发邮件,礼貌地说明你的申请计划,附上你的简历、成绩单、PS草稿,以及你想申请的学校和项目列表。 老师们都很忙,提前打好招呼,给他们留足时间,并且提供充分的信息,这样才能拿到高质量的推荐信。
多准备几位推荐人: 除了数学系的教授,如果能有在金融领域有声望的老师或者你的实习导师写推荐信,会更有说服力。

第三阶段:冲刺申请,完善材料(大三下、大四上)

这是关键的冲刺阶段。

选校定校:
根据目标和背景: 结合你的学术成绩、GRE/托福分数、项目经历、实习经历,以及你对不同学校项目的了解,列一个“冲刺”(Reach)、“匹配”(Target)、“保底”(Safety)的学校名单。
研究项目特色: 仔细研究每个学校的项目设置、师资力量、研究方向、就业去向等。有些项目偏重理论,有些偏重实践,有些侧重风险管理,有些侧重量化交易。找到最适合你的。
参考排名和口碑: 可以参考一些权威的排名,但更重要的是看学校项目的口碑和毕业生的实际反馈。

准备申请材料:
个人陈述(PS): 这是你展现自己、说服招生官的关键。
内容: 为什么选择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项目?你的数学和编程基础如何?你有哪些相关的项目/研究/实习经历?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突出优势: 强调你的数学功底、编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对金融领域的热情和理解。
量化表达: 用具体的数字和例子来支撑你的陈述,比如“我通过X方法,将Y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了Z%”。
修改再修改: 一定要反复修改,找老师、学长学姐帮忙润色。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是大忌。
简历(Resume/CV): 精炼地展示你的学术背景、项目经历、实习经历、获奖情况、技能等。
成绩单: 确保你的成绩单真实、准确。
推荐信: 确保推荐信按时提交。

套磁(Optional,但推荐):
了解导师: 看看你感兴趣的学校有哪些教授的研究方向和你的兴趣契合。
礼貌联系: 给教授发邮件,简要介绍自己,说明你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询问他们是否有招生名额或者是否愿意指导你。
目的: 套磁不一定能直接拿到Offer,但可以让你更了解学校和教授,也有机会让教授记住你。

一些额外的建议:

积极主动: 留学申请是一个主动出击的过程,不要等着机会来找你。多问,多做,多尝试。
与学长学姐交流: 你们学校肯定有学长学姐申请过类似的项目,找他们聊聊经验,他们会给你很多实用的建议。
保持健康的心态: 申请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不要过度内卷: 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耗在某个一方面。

作为大一的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

1. 拼命学好你的数学课! 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2. 赶紧开始学Python! 并且越熟练越好。
3. 多看,多听,多了解金融数学/金融工程。 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这条路不轻松,但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来,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加油!有什么问题随时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本科院校是国内C9,专业方向是数学专业,毕业时拿到了统计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在大三的时候,我决定申请留学深造,主要申请方向是金融数学、量化金融和金融工程。

收到了纽约大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项目,杜克大学量化金融经济学研究生项目、波士顿大学金融数学研究生项目,以及密歇根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研究生项目的录取offer。

最终,我是在纽约大学完成了金融数学研究生学位深造,并且在毕业后入职国际投资银行。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从小到大,为了能够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而拼命学习,而不去深究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直到大三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为个人将来的发展负责,彼时周围的同学们已经纷纷完成TOEFL和GRE测试,我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就是学科成绩。

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我采纳了身边老师和家人的建议,选择出国留学这条路,并且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申请策略。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申请经历,聊一聊在标化成绩准备、申请项目选择,以及网申资料提交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

TOEFL测试与GRE测试准备

标化成绩包括三项内容,GPA、TOEFL和GRE。

GPA是本科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专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从大学入学伊始就要注意保持。

以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项目申请要求来说,top 10高校项目要求GPA在3.7+,top 30高校要求GPA在3.5+,top 50高校要求GPA在3.0以上,所以从大一开始就保持高段位GPA,对于后续申请大有裨益。

根据官方规定,TOEFL成绩有效期是两年,GRE成绩有效期是五年。

所以在大一或大二学年完成GRE测试,在大三或大四阶段通过TOEFL测试,是比较轻松且合理的申请规划步骤。

因为此前我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做任何有价值的规划,所以在大三准备TOEFL和GRE测试时,不但自己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而且严重影响了后面的网申工作。

TOEFL测试我参加了三次,成绩分别是101、108、109(R29, L29, S24, W27)。本身准备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当时除了校内的专业课学习外,我还要兼顾校外实习、校内专业科研,所以根本没有固定的时间来进行系统性准备。在没有培训班老师进行专业指导的情况下,我主要是靠单词背诵和刷题来进行备考。

鉴于自己这样一段痛苦的备考经历,强烈建议小伙伴们要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尽快拿到合格的语言测试成绩

可以肯定的说,全美top 30高校的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学专业,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GRE成绩,并且要求GRE成绩在325以上。在大四上学期我才第一次参加GRE测试,与TOEFL一样,也是“怒刷”三次,成绩分别是318+3.5、322+4、323+4,最后拿到合格的GRE成绩时,已经是当年的12月。由于美国很多高校的研究生项目采取rolling申请制度,截止日期从头一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1月不等,而我的GRE成绩又迟迟不能达到要求,所以非常遗憾地错过了很多专业项目。

如果提前准备的话,也许我可以考到一个让自己更满意的分数,奈何历史不能做假设,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没有提前规划好。

项目与学校选择

我在大四上学期进行高校及学位项目选择时,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去了解项目申请要求和高校方面的信息,只知道要申请美国的研究生项目,在就业导向的深造目标指引下,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统计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量化金融经济、金融和经济学几个大的方向,至于申请策略更是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广撒网,多申请”,希望通过增加基数来提高offer捕获率。

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低效的,当时根据各个专业项目不同的申请要求,我准备了大量的申请资料,填写了很多网申表格。现在回过头来仔细分析,申请项目中其实近半数都不适合自己,举例来说,经济学的研究生项目文科属性更明显,并且要求申请人有经济学领域文章发表,而商科类金融方向研究生项目,则重点关注申请人的工作经历,坦白地说上述两方面内容都是我不具备的,想要获得相关学位的录取offer,颇有些缘木求鱼的味道。

即便是以就业为导向,在选校方面同样会有差别。如果计划在毕业后回国就业,在高校选择方面尽量挑选综合排名靠前、名头响亮的大学;如果想先在美国积累一些工作经验,那么建议选择在领域内专业实力比较强的大学。比如巴鲁克学院(Bernard M.Baruch College,CUNY),我在申请之初并不了解,但是其金融工程和会计专业的实力,在纽约甚至是全美都是响当当的,在2018年福布斯发布的美国最具价值大学排行榜中,巴鲁克学院力压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位列全美第12位。因为其归属CUNY(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旗下,所以国内申请人对该所高校的实力未免有些低估。

建议同学们在搜集高校信息过程中,尽量做到全面,一种途径是通过浏览高校官网,详细了解专业和项目介绍、课程设置、教师情况、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条路径是通过联系已经在国外大学就读的学长前辈,咨询他们所在地大学的详细信息,就读体验和专业发展情况。借助多方面的信息整合,确认自己选择的高校和专业项目是否真正符合个人深造需求。

网申及收到offer后的操作

上面说到一些高校的学位项目采取rolling申请制,而我一直没有考出理想的GRE成绩,这就导致网申工作一拖再拖,部分10月就开通申请的项目,我一直到12月才提交申请。这也使得我虽然提交了申请资料,但是依然担心会错过录取机会,每天除了频繁的刷新邮箱和申请系统,就是在焦虑和忐忑中忙着准备期末考试、岗位实习工作,希望能通过这种表面上的忙碌,缓解内心的紧张。

后来我了解到,在网申资料提交后,可以咨询高校方面,跟进一下申请结果,同时与校友和学长联系,请他们帮忙做一下内部推荐。这样做不一定能确保被录取,但是至少可以在招生官和导师心中留下一些印象。

在第二年一月底,我收到了来自NYU Tandon金融工程项目的offer,其实当天我已经在网站论坛上看到被录取的同学晒出自己的offer,晚上我就收到了录取通知。应该说,经过等待的煎熬之后,这样一份offer对我弥足珍贵,而且心态也随之平静下来,

后续我又收到了NYU Courant金融数学项目的offer,出于感性因素,我没有再犹豫而是直接选择了这个学位项目。

其实,根据美国多所大学的要求,申请赴美留学,并且已经拿到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只要在4月15日前决定要去的高校即可。根据这项规定,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在拿到一所高校项目的offer后,可以给项目情况相似、甚至情况更好一些的项目发送follow up邮件,跟进一下自己的申请进度,这样校方有可能优先安排你的面试,进而有机会获得offer。

根据我与项目招生负责人其他事项的咨询经历来看,通常在一到两个工作日内,校方就会给与邮件回复。

在确认接受offer交完押金之后,接下来就是办理签证申请、提交成绩单以及各类入学手续办理。

直面过程中的情绪问题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在接到NYU Tandon金融工程项目的offer时,我一个人蹲在自习室里嚎啕大哭,对我来说,这一天我等得太久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大四准备GRE和TOEFL测试过程中,我承受了太多压力,并且出现了轻度的抑郁症。

在大四上学期,除每天完成课程作业之外,每周还有四天要到实习的企业上班,加班到八九点钟是常有的事。与此同时,我还要请专业老师帮忙写推荐信、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写文书、改简历、录制申请需要提交的视频,一条5分钟的视频我录制了72次才算满意。而之前预约的GRE测试时间近在眼前,我却连单词都还背不过,做题也是经常出错。于是在各种压力的胁迫之下,我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这样直接导致白天的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为了能够赶上计划进度,我又进一步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于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我先是记忆力、专注力下降,进而每天心情也变得非常糟糕,发展到最后就是焦虑、怀疑、自责、负罪感各种负面情绪向我涌来,压得我喘不过气。

还记得在某个晚上,我终于忍不住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我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我是所有人的负担。

爸爸耐心且平静地听完我的陈诉,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告诉我,“女儿,你不是爸爸的负担,你是爸爸的希望”。就是这样一句话,将我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在家人的理解和鼓励之下,我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参加户外运动,并且逐渐喜欢上了跑步。

不同于做GRE训练题,正确率忽高忽低、逻辑思维能力水平如何无法直观反映,运动软件可以清楚地记录我每天的跑步数据,让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些数据情况给予我非常积极的情绪反馈。尤其是在经过跑步初期肺部胀痛、四肢酸痛之后,循序渐进的里程增加,让我有一种突破极限的获得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凭借顽强的意志,不但走出了自己的“至暗时刻”,还完成了申请资料的准备工作。

这里我想提醒正在进行申请准备的伙伴,如果你感到疲惫、艰难,那是因为你走在上坡路上,为了梦想和责任,一定要咬牙坚持住。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情绪已经不受控制地向深渊坠去,也请正视情绪方面的问题,除了从家人、朋友中获得理解和支持外,也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帮助自己走出心理困境。

回头看自己这一段申请经历,应该说每一步都是命运的馈赠,那些没有将自己打垮的,终将会让自己更加强大。

导师背景
NYU(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数学专业硕士,北京大学统计学、经济学双学位学士,留学申请方向金融数学、量化金融、金融工程等就业导向美国硕士项目,收获NYU Courant、NYU Tandon、Duke、Boston、UMichigan等项目录取。
目前在美国纽约某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全职工作,有丰富的量化金融领域实习及全职工作申请经历,面试总数逾百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同是985数学系大一,理解你对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热情,这条路确实挺有挑战但回报也很可观。既然目标是米国顶尖院校,现在开始准备一点都不晚,反而有优势。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从现在这个节点开始,一步步走稳。核心思路:打牢基础、提升背景、找准方向、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大一、大二上.............
  • 回答
    985工科生跨考基础数学,这件事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它里面夹杂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和动机,你问是“理性伟大”还是“自负骄傲(中二病)”? 我觉得,可能两者都有,甚至可以说是被不同成分地拉扯着。咱们先掰扯掰扯“理性伟大”这头。工科,尤其是985出来的工科,往往意味着扎实的数理基础,严谨的.............
  • 回答
    中流985的学生,说实话,焦虑肯定是有的,但这种焦虑和“卷王”们或者目标是顶尖985的朋友们比起来,可能更复杂一些,也更微妙。它不是那种赤裸裸的“我一定要挤进前百分之几”的压力,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自我定位和未来去向的迷茫与不安。你想想看,“985”这三个字,自带光环,也自带期待。但“中流”这两.............
  • 回答
    首先,恭喜你即将迈入人生的新阶段!本科985中流,能够获得保研北邮和中科院电子所这样顶尖学府和研究机构的认可,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证明你的实力和潜力。选择哪个方向,确实是件需要仔细权衡的事情。我尝试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结合这两所学校的特点,来帮你分析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更具象的参考。关于.............
  • 回答
    这可真是一条很有意思的转型之路!从金融的顶尖学府和一线银行,转向法律领域,并且目标是北大清华的法硕,最后还能冲击“红圈”所,这盘棋下得相当有野心,也绝对不是没有可能。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门道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你现有的优势,就是你的硬实力和稀缺性首先,你的背景是相当亮眼的,这毋庸置疑。 本科.............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就像你手握着一本精装的古籍,上面写满了显赫的名字和辉煌的历史,但旁边又放着一本内容新颖、设计独特的现代小说,让你不知道该翻开哪一本。首先,咱们得把“中流985”这个牌子给掰开了揉碎了看看。“中流985”的含金量“985”这三个字,在中国教育的语境里,代表的是一种稀缺.............
  • 回答
    朋友你好,看到你纠结在中游985和上财央财之间,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让我帮你捋一捋,希望能给你一些更实在的参考,毕竟这些都是人生大事,不能马虎。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一点: “中游985”和“上财央财”不是一个能简单直接对比的概念。 你说的“中游985”很大程度上是指那些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一个985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面临考研选择是跨考法硕还是继续深耕经管类专业的问题。这绝对是个值得认真权衡的岔路口,咱们就一点点把里面的门道捋清楚,让你心里更有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你现在站在什么位置?你是985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这意味着你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商科基础,对市场运作.............
  • 回答
    听到你这个志向,我太为你高兴了!985大一新生,目标又是斯坦福,还要在硅谷闯出一片天,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起点。别担心,我不是什么AI,我就是个和你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并且愿意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个梦变成现实的人。斯坦福和硅谷,这两块金字招牌,要想拿到,可不是件容易事,但绝对有章可循。咱们就掰开了.............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而且这两种选择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目标、研究兴趣以及对未来规划的侧重点。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第一种选择:清华普通导师选择清华的“普通”导师,这里的“普通”可能不是指能力不行,而是指他可能没有特别耀眼的头衔、特别惊人的发表.............
  • 回答
    这真的是一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咱们这种985院校,专业选择往往关系到未来的许多方面。你现在是西语大一,又考虑转法学,这中间的权衡确实需要好好梳理一下。别急,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应该转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兴趣、能力、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我只能帮你把一.............
  • 回答
    作为一名本科英语专业、本科院校中段985的同学,想在2021年法硕(非法学)这条赛道上冲击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绝对是一个有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就这两所院校的招录情况和难度,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看看哪个“更容易上岸”。首先,咱们得明白,法硕(非法学)这条路,尤其是名校,拼的是真功夫,尤.............
  • 回答
    关于“考中上985需要天赋吗?”这个问题,我想说,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我们得先弄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天赋”?在教育语境下,我们常说的“天赋”可能指的是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在特定领域内更容易上手、学得更快、做得更好的潜质。比如,有些人天生对数字敏感,学数学就像呼吸一样自.............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大学时的核心顾虑。武大、中大、西交这几所学校,在国内绝对是第一梯队,尤其是它们各自的王牌专业,实力非常强劲。而清北,那更是无须多言的“顶流”。那么,从这几档学校毕业,对未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区别?咱们来掰扯掰扯,争取说得透彻点,也别整得像冷冰冰的机器报告。.............
  • 回答
    重庆大学在985高校的“圈子”里,确实常常被人拿来和同为西部地区的985高校,比如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相比,然后发现它的“排名”似乎不那么显眼。其实,这背后牵扯的因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句“排名低”就概括了。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先明确一个概念:985高校本身就没有一个官方的、固定.............
  • 回答
    说起来,985大学的排名这事儿,可真是个老生常谈又永远热门的话题。我心里大概有个谱,但真要说个详细的,还得结合这些年观察到的情况,还有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来聊。这可不是什么官方榜单,纯粹是基于我个人理解的“私人定制”版。首先,得承认,985高校各有千秋,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序列来衡量。但要硬排,我脑子里大概.............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非常具体且多维度的择偶标准,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找一位符合这些条件的男朋友的难度。核心问题: 您在寻找一位同时满足“硬件”和“软件”多重优秀条件的伴侣。具体标准分析: 身高180cm以上: 这是相对客观的硬件条件。在中国,180cm的男性身高已经超过了平均身高,但达到.............
  • 回答
    .......
  • 回答
    山东大学“学伴”事件,确实在高校圈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也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学伴”这个概念,以及它在其他高校,尤其是985高校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学伴”的由来与山东大学的争议首先,我们得明白“学伴”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山东大学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文件,提及要“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学伴’”,并引.............
  • 回答
    四川大学(SCU)在一些大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在大众认知中却常被认为是中下游的985高校,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多重复杂的原因。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与大众认知的差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一些可量化的指标,而大众认知则更多地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