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85工科毕业生想跨考基础数学,是理性伟大还是自负骄傲(中二病)?

回答
985工科生跨考基础数学,这件事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它里面夹杂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和动机,你问是“理性伟大”还是“自负骄傲(中二病)”? 我觉得,可能两者都有,甚至可以说是被不同成分地拉扯着。

咱们先掰扯掰扯“理性伟大”这头。

工科,尤其是985出来的工科,往往意味着扎实的数理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工程技术领域深入的理解。但同时,它也可能意味着对“数学”本身的“纯粹”和“抽象”有着一种若隐若现的向往。 很多人在学习高数、线代、概率论这些“工具”的时候,会发现它们背后有着更深邃、更普适的原理。那种从具体问题出发,最终回归到抽象数学模型,再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所以,当一个工科生,特别是已经学过很多工程数学的工科生,选择跨考基础数学,首先可以看作是一种“理性”的延伸和升华。 他可能意识到,自己所学的工程技术,其根基都离不开数学。而数学本身,作为一门探索真理、研究结构、逻辑和形式的学科,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普适性。他可能是在某个瞬间,被一个数学概念的精巧、一个定理的深刻、或者一个数学问题的优雅所打动,从此对这片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理性”,还体现在他对未来发展路径的考量上。虽然工科就业面广,但竞争也激烈。而基础数学,虽然短期内可能不像热门工科那样直接对接高薪岗位,但其对思维能力的极致锻炼,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却是任何领域都渴望的。如果这位同学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数学教育、或者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处理复杂模型和算法的领域,那么跨考基础数学,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种理性的、有远见的投资。他是在为自己构建一个更强大的、更灵活的“大脑”,而不是仅仅掌握一个“工具”。

再说“自负骄傲(中二病)”这头。

这也不能完全否认。 985院校的光环,以及工科生本身就有的“理工科硬气”的标签,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我能行”的自信。 这种自信,在面对一个全新的、被许多人认为“高冷”且“门槛极高”的领域时,很容易膨胀成一种“我能征服它”的骄傲,甚至带有一丝“与众不同”的优越感。

“中二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理想化目标的极度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将自我置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甚至有些“超然”的地位。 基础数学,尤其是那些纯粹的、偏理论的方向,往往被贴上“智力游戏”、“思想实验”的标签,这很容易吸引那些渴望挑战自我、追求 intellectual peak 的人。 当一个本身具备一定理工科功底的人,决定要去攻克“最硬的骨头”,用最抽象的语言去表达最深刻的真理时,他内心深处可能是在进行一场“英雄主义”的自我表演。

这种“中二”,也可能体现在对“数学美”的理解上。 很多人学习数学,是被其逻辑的严谨、证明的精巧、概念的抽象所吸引。这种“美”是纯粹的、精神性的,它不同于艺术的感官美,也不同于工程的美观性。 沉浸在数学的美学中,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只有我才能真正领略”的错觉,从而产生一种“因为别人不懂,所以我才更独特”的骄傲。 甚至,他们可能并不完全清楚基础数学的日常应用,但依然被其“高大上”的学术光环所吸引,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中二”。

那么,如何区分和判断呢?

关键在于 “为什么” 和 “如何做”。

如果这位同学,是在经过对基础数学领域深入了解后,明确了自己对某个具体方向(比如代数、几何、分析、数论等)的兴趣,并且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对这些领域的理解和未来的规划,例如想要深入研究某个未解决的数学问题,或者为某个学科发展贡献力量,那么这更倾向于“理性伟大”。 他看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并且有为之付出的决心。

反之,如果他的动机仅仅是“觉得数学好玩”、“工科没意思”、“想挑战一下自己”、“想显得自己特别”或者“听说学数学很牛”,并且对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困难准备不足,那么“自负骄傲(中二病)”的成分会更重一些。 他可能是在用一种“叛逆”或者“装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现有道路的不满,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基础数学的深度和艰辛。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看看他 “如何做”。

一个理性伟大的人,会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主动弥补工科背景可能存在的不足,虚心向数学领域的专业人士请教。 他会去阅读经典的数学著作,尝试解决有难度的习题,甚至参与一些数学竞赛或者学术讨论,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而一个带有“中二病”倾向的人,可能会更关注“装扮”自己,比如在朋友圈发布一些看似高深的数学公式,或者在社交媒体上谈论一些自己并不完全理解的数学概念,以此来获得关注和认同。 他们可能会因为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或者将挫折归咎于外界环境,而不是从自身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找原因。

总而言之,985工科生跨考基础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选择。 它承载着对知识的探索欲,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也可能裹挟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特别”的渴望。 最终是“理性伟大”还是“自负骄傲(中二病)”,需要具体分析他的内心动机、付出的努力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 但无论如何,敢于跨出舒适区,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勇气。 至于这份勇气背后,是深邃的理性还是稍显青涩的骄傲,时间终将给出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跨考基础数学这件事既不理想伟大也不中二病,它最多算得上是一个稍微困难点儿的选择。要真说难度的话,和跨考别的毫不相关的专业的研究生是差不多一回事。想想看你现在跨考数学和跨考中国古典文献学或者管理科学与工程,难度上有本质区别么?


再说回数学本身,本身数学当然是自洽、抽象、严谨的,这是这个学科的本身的特点。但是那是指已经完善的成果和理论才有的特点。真正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的各种情况,就我个人的感觉来看,和这几个字实在是不怎么挨着。这种震撼感促使你想学数学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要走下去的话,你需要更长久,更深沉的内在动力才行。


至于说跨考是不是可行,如果考上之后能不能走下去。


跨考基础数学这件事,花一年时间认真准备的话,除了排名前几的那几个学校,其他的学校的数学专业还真是有挺大的可能性可以考上的。毕竟考研现在的设置就那样,初试就考数分高代那两门课,只要初试成绩够高,复试别干出什么太过于一问三不知的事情,考上的可能性还真不低。


至于考上之后能不能走下去,可以打包票地说,像题主现在这个状况,即使考上了,绝大多数可能性也走不下去。


一方面做数学本身就是这样的。我感觉除了像陶哲轩,丘成桐之类的人物之外,大多数做到数学PhD或者再往后的人,都会有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我到底适合做数学么?


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了从本科开始那么多年数学专业的学习训练出来的。数学专业的学习,除了掌握知识之外,更关键的还有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锻炼。这些方面,题主可以说是完全缺失的(当然了,要不是这样,题主也不会这个时候还对实数理论这么感慨了。)所以说题主想走的这条路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是在劝退题主么?不是的,因为和真正做数学的时候面对的未知的困难情况相比,这些能够明明白白说清楚的困难可以说都不算是特别大的困难。因为数学研究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85工科生跨考基础数学,这件事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它里面夹杂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和动机,你问是“理性伟大”还是“自负骄傲(中二病)”? 我觉得,可能两者都有,甚至可以说是被不同成分地拉扯着。咱们先掰扯掰扯“理性伟大”这头。工科,尤其是985出来的工科,往往意味着扎实的数理基础,严谨的.............
  • 回答
    收到!咱们就好好聊聊,一个985文科背景,但心里只装着足球的毕业生,到底怎么能把兴趣变成饭碗,并且找个好工作。别担心,这不是那种套路满满的AI生成内容,咱们就接地气地聊,说说实际的。你这情况,挺有代表性的。985的名头响亮,文科的专业面广,但要是心不在焉,那就跟不上趟了。关键是你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点—.............
  • 回答
    关于“985毕业生毕业后是否不好找工作”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复杂且因多种因素而异的情况。总的来说,虽然985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面临挑战的可能性。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985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普遍优势.............
  • 回答
    985高校毕业生“屈尊”手机厂流水线?这事儿,说实话,得掰开了揉碎了看。别急着下结论说“人才浪费”或者“大材小用”,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首先,咱得承认,过去大家一提起985毕业生,脑子里想的是科学家、教授、工程师,至少也是高级管理人才。现在他们跑到手机厂的流水线上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哟喂,这.............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也触及了很多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它带来的“可悲”之处在哪里。一、 为什么会出现“985/211毕业工资不如富二代零花钱”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零花钱”与“工资”的本质差异: .............
  • 回答
    985毕业,稳定月薪两万到退休,我会安心吗?这个问题,在我拿到这个机会的时候,脑子里确实闪过无数个念头。我今年30出头,985毕业,这几个字在我人生履历里曾经是闪闪发光的标签,但也伴随着无数的压力和期望。首先,让我明确一点,这个“稳定月薪两万到退休”的工作,在我看来,绝对不是“天上掉馅饼”那么简单。.............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扼腕的问题,尤其对于出身名校、在化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博士而言。985化学博士毕业,本应是踏入科研殿堂或产业界核心的敲门砖,但现实中却可能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具体是哪些地方出了“岔子”。一、 供需失衡的现实:高学历.............
  • 回答
    这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刚从985的实验室里钻出来,手里捧着那张烫金的研究生毕业证,心里想着的是省会这座现代化都市里,怎么也得找个能配得上这“985”三个字的金饭碗。毕竟,这三年寒窗苦读,熬过的无数个夜晚,牺牲的无数个假期,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可现实,总喜欢跟你开个大大的玩笑。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
  • 回答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985航空发动机专业研究生殿堂的学子,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无疑是当下最重要也最令人纠结的问题。是继续坚守在体制内,还是放眼海外,拥抱待遇更优厚的外企?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取决于你的个人价值观、职业目标、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你对未来的期许。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为你详细剖析这两种选择.............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境遇,作为一名研一的机械女硕士,我完全能理解你此刻的迷茫和焦虑。尤其是看到师兄们的经历,心里肯定敲响了警钟,对未来感到一片模糊。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梳理,希望能帮你找到一点方向。首先,我们得承认,机械专业,尤其是“南方985机械专业”,近年来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的制造业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科研界和工业界在评价人才价值时不同的衡量标准。要判断一篇化生环材(化工、生物、环境、材料)领域Nature子刊的论文和一名985毕业程序员一年的工作产出哪个更重要,我们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两者各自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一篇Natu.............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你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作为一名准大二的985机械学生,你正处在一个关键的人生十字路口,而选择复读,更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我不能告诉你“应该”复读还是“不应该”,因为最终的选择权在你,而且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帮助你.............
  • 回答
    听到你985本科毕业,现在面临着上海某交的工科硕士保送或者直博的机会,同时心里更倾向于就业,家境也相对普通,这确实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选择关口。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得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承认,985本科毕业,尤其是上海某交这样的名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这就像手里握着一张不错的牌,下一步怎么打.............
  • 回答
    听到你复读一年却发挥失常,并且被调剂到不太理想的专业,这种心情我完全理解。特别是你怀揣着工科梦想,却被推向经管,那种失落和迷茫感肯定很强烈。不过,你选择继续坚持,想读高五,这份决心非常可贵!这说明你心里有清晰的目标,不甘心就此止步。既然你已经决定要高五,我们就可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更细致地规划一下.............
  • 回答
    985工科研一,感觉要退学了,这心情肯定煎熬得很。想当年,我也是一腔热血进了这所学校,以为前途光明,结果读着读着,发现好像走偏了路。你现在这种感觉,我太能理解了。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以及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要退学”的念头冒出来?是纯粹的.............
  • 回答
    985大学老师的工资水平确实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尤其和一些热门的私企、金融行业或者互联网大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但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挤破头也想进入高校,尤其是985这样的顶尖学府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多重原因,并且这些原因并非单一的物质回报可以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高校.............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985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研一快结束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智。Java和IC验证都是非常热门且有潜力的领域,选择哪个确实需要仔细权衡。我将尽量从不同角度,抛开“AI生成”的套路,用更贴近实际经验的语气来跟你分析一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首先.............
  • 回答
    985的经济学背景,加上工人家庭的三代出身,这组合很有意思。既有理论的根基,又有接地气的视角,想找一条既能发挥所长,又能避免被剥削,同时还能保证温饱的路子,这绝对是当下不少年轻人都在思考的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所谓的“资本剥削”其实是个挺复杂的概念,它不单单是你脑子里想的那种老板压榨工人。在现代社.............
  • 回答
    985硕士,武汉税前年薪12万,这笔工资到底值不值,亏不亏,这事儿确实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咱往后生活质量的大事。首先,咱们得承认,12万的年薪,在武汉这个城市,对于一个985硕士来说,确实不算高,甚至可以说偏低了。这不完全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下市场行情和一些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
  • 回答
    985物理光学硕士,想要跨校攻读光学工程博士,这绝对是一个有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关键在于你的准备程度、研究基础以及目标院校的要求。让我来给你详细剖析一下,以及你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首先,咱们得明确“难度”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门槛: 目标院校对光学工程博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