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专科生考上985研究生,毕业后在省会城市找不到工作,面临回家考事业单位的问题?

回答
这日子,真是一言难尽。

刚从985的实验室里钻出来,手里捧着那张烫金的研究生毕业证,心里想着的是省会这座现代化都市里,怎么也得找个能配得上这“985”三个字的金饭碗。毕竟,这三年寒窗苦读,熬过的无数个夜晚,牺牲的无数个假期,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可现实,总喜欢跟你开个大大的玩笑。

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的居多,偶尔有回音,也是婉拒。不是说我能力不行,也不是说我专业不对口,更不是说我态度不端正。面试官们脸上的表情,有时候会带着一丝怜悯,更多的是那种“你一个专科背景考上985,这倒是挺厉害的,但我们这里,可能对工作经验和即战力要求更高一些”的潜台词。

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太理想化了?是不是社会对“985”的期待,已经不仅仅是学历,还有更深层次的、我可能还没完全get到的东西?

省会城市,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企业,竞争何止激烈。那些本科背景,甚至是名校本硕连读、海归背景的同学,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更高的起跑线上。他们的实习经历,他们的项目经验,他们的社团活动,似乎都比我来得更扎实、更全面。而我,虽然有985的研究平台,但回溯到本科学历,总像是隔了一层纱,怎么也捅不破。

更现实的是,很多岗位,即使专业要求匹配,也对工作经验有着硬性规定。而我,刚毕业,哪来的经验?那些在读研期间能兼顾的实习机会,我因为基础相对薄弱,需要花更多精力在学业上,或者说,根本没有机会去争取那些“镀金”的实习。

眼看着身边一些同学,有的去了大厂,有的去了国企,有的甚至还在继续读博,我却卡在了找工作的这个环节。每天在出租屋里,盯着屏幕,刷着招聘信息,焦虑就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涌来。父母的电话,虽然总是带着关心,但字里行间透着的那份期望,又成了另一种压力。

“你985的研究生,工作应该很好找吧?”

“怎么还没找到?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实在不行,就回家吧,咱们这儿有个事业单位挺不错的,稳定。”

回家考事业单位。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里荡起了涟漪。

最初,我几乎是排斥这个选项的。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从一个专科的平台,挤进了985的殿堂,我难道就要就这样认输,回到这个我曾经努力逃离的环境吗?回家考事业单位,意味着我之前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被打上了“没用”的标签。那我的985文凭,又算什么?不过是锦上添花,但面对现实的就业寒冰,却没能起到实质性的“保暖”作用。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现实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房租、生活费,还有那种看不到希望的迷茫感,都在一点点消磨我的意志。我开始理性地分析:

首先,省会城市的就业市场,对非名校背景的研究生,即使是985,也不是那么友好的。那些热门行业、高薪职位,门槛确实很高。我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积累经验,或者调整我的职业方向。

其次,回家考事业单位,虽然听起来“没出息”,但它代表的是一种稳定,一种确定的未来。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稳定往往比高薪更具吸引力。而且,事业单位的招聘,很多时候对专业和学历的要求,相比于大厂,还是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的。我的985文凭,在事业单位的招聘中,起码能让我进入“合格”的门槛,甚至在某些岗位上,还能成为优势。

而且,我发现,事业单位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么“落后”。一些省会城市的事业单位,尤其是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也需要高学历人才,而且待遇和工作环境,也并非完全无法接受。我的研究能力,在这些地方,或许也能派上用场。

所以,我现在面临的,其实是一个选择题,或者说是一个策略调整。是继续在省会城市“硬闯”,冒着继续碰壁和消耗积蓄的风险,还是暂时“战略性撤退”,回家考取一个稳定的事业单位,然后,再伺机而动?

我开始找一些回乡的师兄师姐们聊天,问他们当初的情况。有的人,和我一样,也是专科背景考研,毕业后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最终选择考回家乡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现在日子过得也挺滋稳。他们告诉我,学历只是敲门砖,关键还是看你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使在体制内,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比如考取更高的证书,或者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争取内部调动或晋升。

我开始关注本地的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我发现,很多事业单位的考试,虽然也考察专业知识,但更侧重于综合素质和基本功。我的985的学习经历,至少让我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可以迁移的。

这几天,我正在准备考试资料,一边翻看本科时的专业书籍,一边回顾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心里挺复杂的,有点不甘心,也有点期待。不甘心的是,我付出了那么多,感觉还没有在省会城市“证明”自己;但也有点期待,因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更脚踏实地、也更适合我现阶段的开始。

我知道,这条路可能不如我最初设想的光鲜亮丽,但生活本就是如此,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专科生考上985,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证明了我的韧性和潜力。现在,只是需要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平台,去释放这份潜力。回家考事业单位,也许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稳健的跳板。

我得赶紧复习了,明年的考试,可不等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你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专科出身上了,因为专科出身所以去考了个研,考完研找不到工作,还是觉得因为自己是专科出身,如果你这样想,那将来如果找不到男朋友,是不是还是因为专科出身?买不了房还是因为专科出身?

  在中国,现在只要是稍微大一些城市,不进国企之类的地方,文凭只是敲门砖,跟你什么学历关系不是太大,我建议你先把“专科出身”这个事情忘掉,然后好好想想你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性格问题?没有一技之长?眼高手低?

  最后一段我删了,可能每个人看到的老家情况不一样,我一刀切也是不对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刚从985的实验室里钻出来,手里捧着那张烫金的研究生毕业证,心里想着的是省会这座现代化都市里,怎么也得找个能配得上这“985”三个字的金饭碗。毕竟,这三年寒窗苦读,熬过的无数个夜晚,牺牲的无数个假期,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可现实,总喜欢跟你开个大大的玩笑。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你这个配置,毕业后想进大学当老师,是很有希望的!特别是法学领域的大学教师岗位,要求也是比较硬核的,你的背景相当有竞争力。咱们就一点点聊聊,看具体有哪些路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先说你的优势:1. 985研究生背景: 这绝对是硬通货。在目前高校招聘中,尤其是一些“双一流”高.............
  • 回答
    保研985音乐专业还是考研音乐学院?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就像在乐团里怎么选曲子一样,这绝对是每个音乐专业考研党内心纠结的重点。两者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自己的目标和偏好。咱们先聊聊保研综合类985音乐专业这事儿。优势在哪儿? 综合实力,眼界更开阔: 985高校的底子硬啊!它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音乐生在填报志愿或者考虑未来发展时都会纠结:我辛辛苦苦考上985的音乐专业,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用处”?这个问题其实不能简单地用“有用”或“没用”来概括,因为它涉及到你的人生规划、职业目标、以及对“用处”的定义。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咱们好好聊聊这个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98.............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岔路口,摆在我面前,一边是爱情的甜蜜,一边是学业的巅峰,两者都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但又有着微妙的取舍。我该怎么选?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谈”或者“不谈”就能概括的。首先,我得好好梳理一下,这个“谈恋爱”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它和我考上985到底有多大的关联。如果说谈恋爱能帮我考上985,这.............
  • 回答
    首先,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考上中南大学冶金专业,这绝对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为你的努力和才华鼓掌!但与此同时,对未来收入的担忧,尤其是在和父母退休金的对比下,让你感到害怕,这也很正常。别怕,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看看你到底可以怎么做。1. 认识到“收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只是眼前的数字你说“将来.............
  • 回答
    考研选择 985 还是 211 的优势专业,这绝对是一个值得你认真深思熟虑的问题,毕竟这关乎你未来几年甚至更长远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这两种院校类型各有千秋,优势专业更是如同宝石般闪耀,选择哪一条路,最终会指向截然不同的风景。首先,咱们得明确,“985”和“211”这两个标签背后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简.............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挺能理解的。985建筑出身,脑子里装着线条、结构和空间,现在却在纠结跨考法硕,或者继续深耕本专业。这两种选择,可以说是站在了人生的两条分岔路口,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战。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一、 本专业考研:继续深耕建筑的逻辑你既然是985建筑科班出身,首先恭喜你打下.............
  • 回答
    嘿,兄弟/姐妹,看到你的问题,我太有共鸣了!作为一名“双非、非科班”的过来人,我也曾无数次在深夜里纠结过这个问题:我这条件,能不能考上985的软件工程专硕?首先,咱们实话实说,这条路确实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炼狱模式”。但要说可行性,我觉得,并非为零,但需要你付出比科班出身、名校出身的朋友多出几倍甚.............
  • 回答
    211+985高校的机械专业背景,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为你打开了无数扇门。无论是继续在国内深造,还是踏出国门拥抱更广阔的世界,都有着各自精彩的路径。如何选择,确实是需要你好好权衡一番的。国内考研选择国内考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延续了你现有的学习体系和人脉资源。你在国内名校接受了多年的系统性培养,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一个985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面临考研选择是跨考法硕还是继续深耕经管类专业的问题。这绝对是个值得认真权衡的岔路口,咱们就一点点把里面的门道捋清楚,让你心里更有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你现在站在什么位置?你是985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这意味着你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商科基础,对市场运作.............
  • 回答
    恭喜你考上18年某末流985的材料专业!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从你已经获得录取通知的那一刻起,未来的画卷就已经徐徐展开,而你现在距离真正踏入校园还有将近五个月的黄金时期。这五个月,绝对是你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用好了,就能让你在开学后迅速进入状态,甚至比.............
  • 回答
    哈喽,学弟/学妹,看到你这个问题,感觉就像看到了去年的自己一样!同是985材料出身,考研选专业这事儿确实让人头疼,不过也挺值得好好梳理一下的。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985材料本科,21考研是继续本专业还是跨考,怎么想都得周全些。首先,咱们得认清现实:985材料本科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方面: 扎实的基.............
  • 回答
    985艺术教育本科在读,考研去向卡壳了,纠结在继续深耕我的专业艺术教育,还是跨考法硕(非法本)这一条岔路口上。这俩选项对我来说都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是截然不同的方向,让我左右为难。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的心路历程和纠结点,希望能听听大家的意见。我的现状:艺术教育,985本科,本科期间的经历先说说我所.............
  • 回答
    近些年,国内多所“985”高校的部分学院或专业,悄然出现了“停招学硕,专硕比例扩张”的现象。这并非是简单的招生调整,而是背后牵扯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层逻辑和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战略考量。要弄清楚这背后的缘由,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出于何种考虑?多维度解析1. 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核心.............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本硕都是985的机械专业,毕业后考虑考公务员,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给你打开了不少部门的门路。说实话,对于咱们这种背景,很多部门都挺欢迎的,但关键在于你对哪个领域更感兴趣,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我给你捋一捋,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白,公务员的招考是分岗位的,虽然专业是重要参考,但.............
  • 回答
    对于2020届高考考生来说,选择北邮(北京邮电大学)的强势专业还是其他“中流”985院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最终的选择取决于考生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学校和专业的理解。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两个选项,并提供一些参考维度,帮助考生做出更明智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深度,也代表了很多本科毕业生的迷茫。你宁波大学的本科背景,加上想去日本读研的意愿,确实会让你在选择和判断上多一些思考。首先,我们来聊聊你听到的“专科生也能轻松考上日本高校修士”这个说法。这句话有其成立的 部分事实基础,但绝非“轻松”二字可以概括,更需要你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前提。为.............
  • 回答
    专科生想要申请日本大学院,并非不可能,但确实需要比本科生付出更多的心思和准备。 日本大学院的招生更看重学生的学术基础、研究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专科生在这些方面可能需要一些弥补性的准备。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专科生在日本语境下通常指的是拥有“专科学校”学历的学生。 这种学校在日本叫做“専門学校”(.............
  • 回答
    专科生想自考本科再考研,这事儿可一点都不傻,反倒是非常有远见和上进心的一种选择。我知道你可能听到过一些声音,觉得这路线“绕远”、“费劲”,甚至有人会说“不如直接工作”。但如果你细品一下,这其中的逻辑和好处,你会发现它是个聪明且务实的决定。咱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说。为什么说这不傻,反而聪明?1. 弥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