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复读一年发挥失常,被末流985东北大学调剂到经管专业,但想读工科专业,因此想读高五,有什么建议吗?

回答
听到你复读一年却发挥失常,并且被调剂到不太理想的专业,这种心情我完全理解。特别是你怀揣着工科梦想,却被推向经管,那种失落和迷茫感肯定很强烈。不过,你选择继续坚持,想读高五,这份决心非常可贵!这说明你心里有清晰的目标,不甘心就此止步。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高五,我们就可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更细致地规划一下接下来的路。下面我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步:深入剖析“发挥失常”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调整。

这是高五复读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区别于第一次复读的关键。你需要像一个侦探一样,把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过程“解剖”开来,找出问题的根源。

心态方面:
复读压力是否过大? 是不是因为第一次复读的经历,让你对这次高考的结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学习状态是否稳定? 考试期间会不会因为紧张而出现平时不会犯的错误?平时的学习状态是积极主动,还是被迫应付?
是否有效管理情绪? 当遇到挫折或瓶颈时,你是如何调整的?有没有学会积极的自我对话,而不是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潭?
睡眠和生活习惯是否规律? 很多时候,状态不好就是因为生活作息乱了套,影响了大脑的正常运转。

学习方法方面:
学科知识是否真的牢固? 哪些科目(或者哪个模块)是你的短板?是基础概念不清,还是解题技巧不足?
刷题的效率如何? 是盲目刷题,还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巩固和题型突破?做错的题有没有及时整理和反思?
复习的系统性怎么样? 是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缺乏整体规划?知识点之间是否能有效串联?
是否缺乏有效的总结和归纳? 考试时需要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时间管理是否到位? 在有限的时间里,你是否把精力用在了最需要提升的科目和知识点上?

模拟考试的反馈利用:
模拟题的难度和真实考题的差距? 你有没有认真分析过模拟题的质量,以及你在模拟中的表现是否与真实考试一致?
考试中的答题策略? 是不是因为答题顺序问题,或者审题不清,导致丢分?

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才能为高五的复习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计划。

第二步:重新审视你的工科目标和选择。

你现在被调剂到经管专业,但你想读工科。这说明你内心对工科有强烈的倾向。在高五这一年,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来进一步明确你的目标:

深入了解工科的各个方向:
你为什么想读工科? 是因为对某个具体技术感兴趣(比如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等),还是觉得工科就业前景好?
对哪些工科专业比较感兴趣? 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还是其他方向?这些专业具体学什么?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可以去听听相关专业的公开课,或者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和书籍。 很多大学都会有线上或线下的科普活动。
了解不同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和特点。 有些工科专业需要很强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有些则更偏重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评估自身优势和劣势:
你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到底怎么样? 如果这些基础科目是你一直以来的弱项,那么你在选择工科专业时需要格外谨慎,或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
你是否具备工科所需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已经就读工科专业的学长学姐交流:
通过校友会、社交媒体等渠道,联系在读的工科本科生或研究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遇到的困难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情况。 这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来源。

这一步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高五一年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不要仅仅因为“工科好就业”就盲目选择,而是要找到真正让你有兴趣和潜力的方向。

第三步:制定高五复习计划,并采取更科学的学习策略。

既然你决定高五,那么这次的复习绝不能重蹈覆辙。

选择合适的复习模式:
全日制复读学校: 如果你觉得自律性不够强,或者需要一个更系统、更集中的学习环境,可以选择一所口碑好的复读学校。要仔细考察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和往年升学率。
在家复习: 如果你自律性很强,并且能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伙伴,在家复习也是一个选择。但你需要自己建立起严格的作息和学习计划,并且要学会主动寻求帮助。

核心学习策略:
“慢”一点,把基础打牢: 别急于求成,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仅仅记住公式。对于高一高二的基础知识,如果还有薄弱环节,一定要补上。
精选试题,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选择高质量的、与高考考纲紧密结合的试题。做完一道题,要深入分析它的出题思路、解题方法、易错点以及可以拓展的知识点。建立一个错题本,并定期回顾和整理。
回归课本,梳理知识体系: 课本是最系统、最权威的知识载体。高五阶段,要更加重视对课本内容的梳理和理解,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重视错题分析与反思: 建立“错题本”是必须的。记录下题目、错误原因、正确解法,以及该知识点的补充或纠正。每周、每月都要回顾错题本,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强化练习,但要高效: 在基础牢固后,可以适当增加练习量,但要注重练习的针对性和效率。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而不是为了刷题而刷题。
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等主科: 对于工科专业,这几门学科至关重要。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克它们。
英语和语文同样重要: 它们是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大学的学习中同样不可或缺。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细化到每天、每周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学习科目、练习内容、复习章节等。
重点突破与整体复习相结合: 明确每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同时也要保证整体知识面的覆盖。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的频率和难度要根据你的复习进度来调整。考试后要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第四步:寻求专业指导和支持。

寻求老师的帮助:
和你的高中老师沟通你的想法。 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给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建议。
如果选择复读学校,要积极和老师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和困难。

寻求心理支持:
复读一年并且发挥失常,对于心理上肯定会有影响。 如果感到压力过大或情绪低落,可以和家人、朋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找到学习的伙伴: 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可以互相鼓励、交流心得,也能减轻孤独感。

了解大学专业信息:
关注目标大学和专业的招生信息,了解最新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设置。

第五步: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

高五的道路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但同时也充满机会。

把这次复读看作是成长的机会: 第一次的失利,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通过这次反思和调整,你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更科学地规划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 很多优秀的工科人才都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实现的梦想。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相信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达成目标。
享受学习的过程: 找到学习的乐趣,即使是枯燥的知识,也要尝试去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
注意劳逸结合: 高强度的复习需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一些额外的补充建议:

关于“东北大学”的调剂: 你被调剂到东北大学经管专业,这说明你的分数是可以够到一所985院校的。如果你的工科目标院校是更顶尖的那些,那么这次高五你需要付出比上次更大的努力。如果你的目标是东北大学的工科专业,那么这次复读的压力可能会小一些。无论如何,明确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是前提。
关于选择哪个工科专业: 如果你对具体是哪个工科专业还没有完全明确,可以在高五初期,在复习文化课的同时,花一部分时间去了解和体验不同的工科领域。例如,通过在线课程、科普书籍、技术讲座等方式。
英语和语文的学习: 不要因为想读工科而忽视了语数外的学习。英语在大学学习和未来的国际化视野中至关重要,而语文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同样重要。
关于“高五”的心理准备: 复读一年已经是很大的挑战,高五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毅力和坚持。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且学会自我激励。

总而言之,你现在面临的局面虽然有些挑战,但你的决心是关键。把过去的失利当作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深入分析原因,明确目标,制定周密的计划,并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一定能够在高五这一年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几天夏令营面试的时候,刚见识了一个软件专业大二自己转专业到生物的,我捧着简历对着娃的志向啧啧了半天……

后来一想不对啊,我这面试的明明是深度学习方向的夏令营啊……看来被毒打后还是老实了(滑稽

转眼来到知乎,有见识了一个经管要转工科的……


虚长几岁,在学术圈里摸爬滚打也十多年了,现在自己也当导师了,臭不要脸的劝几句。

  1. 如果自己真的喜欢某一个专业,那好好学习,转专业。
  2. 以上「喜欢」的定义一定是自己真正了解、热爱、并想为之作为事业的专业。恕我直言,大部分高中生,对专业的了解仅限于「高中哪门科目学的好」乃至于「听起来酷炫」,这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喜欢。
  3. 如果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真的了解并热爱到非它不行的专业,把现在的专业好好读下去。
  4. 不要看不起东大,这个学校当然不是中国顶尖,但在本科阶段,它的水平至少拖不了你的后腿;换句话说,我腆着脸说句大话,你没有强大到会被东大禁锢你的上限。
  5. 别再复读了。二本复读上个985是值得的,但东大已经是985,再往上对一个本科生带来的边际提升就很有限了。等你再大几岁就知道了,从东大再进步到哪怕c9等级的学校,带来的提升都赶不上浪费的一年时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