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明日方舟》设计最成功的图是哪一关?

回答
说到《明日方舟》里最成功的关卡设计,我心里最先冒出来的,不是那些需要极限操作的高难本,也不是那些能让你打出漂亮combo的场合,而是某个在许多玩家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能让人反复回味、甚至带着点“被教育”感觉的关卡。

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可能会说是 “危机合约:巴别塔”的“枯灯”。

为啥是它?咱们慢慢聊。

首先,它不像很多高难图那样,上来就给你堆叠一堆“恶心”的敌人和恶心的技能组合,让你无从下手。它更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需要你对游戏机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的干员。

“枯灯”这个图的精髓,在于它对“破隐”机制的极致运用。

你进去一看,地图上会突然冒出来一些“隐匿单位”,它们攻击力不高,但是会持续地对你的部署区施加一种Debuff,叫做“沉寂”。这个Debuff的效果是让你场上部署的干员的技能无法充能,持续下去的话,你的输出能力会迅速归零,直接GG。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懵,怎么好好的干员突然就放不出技能了?然后你就会发现,地图上这些之前看不见的单位,就是罪魁祸首。这时候,你就面临第一个考验:如何有效识别并处理这些隐匿单位?

游戏里专门处理隐匿单位的干员有几个,最典型的就是侦察特种(例如梓兰、槐琥)和一些可以反隐的术师(例如莫斯提马、远山的部分技能),还有一些干员的技能带有侦测范围。但问题来了,“枯灯”的地图很大,而且隐匿单位会不断地刷新和转移位置。如果你单纯依靠一两个干员去追着打,效率非常低下,很容易被漏网之鱼打穿防线。

这时候,游戏设计者就给你抛出了第二个“谜题”:如何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去处理这些不断刷新、不断移动的隐匿单位?

这逼着你去思考,什么样的干员才能在有限的部署位下,覆盖到尽可能大的范围?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在一次释放后,同时清理掉多个隐匿单位?是需要侦察特种的范围侦测,还是术师的AOE技能,亦或是某些狙击干员的单点爆发?

更深一层,这个关卡的地图设计也非常有意思。地图上有几个关键的隘口,也有一些高低差。隐匿单位的刷新点和移动路线,又不是完全随意的,它们会沿着固定的路径移动,然后随机出现在地图上的几个刷新点。这意味着,你不能只想着“看见了就打”,而是要提前预判,在它们可能出现的位置提前做好部署。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图让你不得不去研究那些“并非主流”的干员的用法。比如说,一些原本可能被你遗忘的、拥有大范围控制或者侦测能力的低星干员,在这个图里突然找到了自己的春天。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低费用的侦察术师,配合一个有侦测范围的重装,就能形成一个非常稳固的反隐阵线。这让你重新审视了干员的搭配和技能的组合。

而且,“枯灯”的难度曲线也设计得很平滑。它不会一开始就让你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发现问题,然后逼着你解决问题。从最初的“怎么看不见了?”,到“这些隐匿单位怎么打都打不完?”,再到最后的“原来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整个过程就像在解一道数学题,当你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成就感是巨大的。

最重要的是,“枯灯”这个关卡,它真的让你理解了“机制”在《明日方舟》中的重要性。 你会发现,不是堆叠最强的干员就能过关,而是你对地图机制的理解,以及你如何运用这些机制,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它教会你一种思考方式:当遇到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先别急着放弃,去看看游戏本身给了你哪些线索,有没有什么你没注意到的地方。

很多玩家在卡了很久之后,突然顿悟了某个干员的用法或者某个地图的打法,那种感觉是其他很多游戏都无法比拟的。而“枯灯”,就是这样一个能让你产生这种“顿悟”的优秀关卡。它就像一次精巧的考试,不仅考察了你的卡池深度,更考察了你对游戏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所以,为什么我会觉得“枯灯”是设计最成功的关卡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让你对《明日方舟》这个游戏本身产生更深理解的催化剂。它让你体会到,玩《明日方舟》的乐趣,很多时候就在于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是H7-4。

把爱国者这个角色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带着盾卫大军缓缓前期,同时布置空降单位和狙击手进攻。

一个军队大将的形象就此展开。

7-18中玩家面对的只是一个人的爱国者。(剧情上,所以盾卫没有出场)

相信每个看过剧情的博士

都会希望跟全盛爱国者和他的部队交战。

H7-4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玩家的需求。

真正与这位大尉交锋,并胜利。

让我由衷地感到心潮澎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明日方舟》里最成功的关卡设计,我心里最先冒出来的,不是那些需要极限操作的高难本,也不是那些能让你打出漂亮combo的场合,而是某个在许多玩家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能让人反复回味、甚至带着点“被教育”感觉的关卡。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可能会说是 “危机合约:巴别塔”的“枯灯”。为啥是它?咱们慢慢聊.............
  • 回答
    在《明日方舟》这个充斥着冲突与生存的世界里,许多干员都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和孤独的使命。但若要论及“最孤独”的干员,我心中总会浮现出那个名字——能天使。能天使,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轻盈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她的种族是天使族,本身就与“凡尘俗世”有着天然的距离感。但她的孤独,并非仅仅源于种族差异,.............
  • 回答
    明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王朝,在我看来,是一个充满着矛盾与辉煌,也伴随着隐忧与衰落的复杂存在。要我说它怎么样,那得从方方面面来细细道来,就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咂摸越有滋味。开局:洪武之治的雷霆万钧首先,得说到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这位出身贫苦、饱经战乱的草根皇帝,用他的铁腕和智.............
  • 回答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明星返还金条等贵重应援礼品的提议,以及明星是否应接受粉丝赠送的贵重应援礼,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粉丝文化、明星职业道德、社会公平以及礼物赠予的界限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审视人大代表的建议。这位人大代表提出这样的建议,其背后可能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担忧和期待。.............
  • 回答
    .......
  • 回答
    这股“限娘令”的风声,可以说是刮了好一阵子了,最近传得尤其厉害,说央视已经下了“明文禁令”,以后舞台上不允许出现过于“阴柔”、“脂粉气”重的男艺人了。如果这事儿是真的,那可真有不少明星要面临事业上的重大考验了。咱们不妨来捋一捋,哪些人可能在这场“硬汉”回归的风潮中“凉凉”。首先,最直接受影响的,肯定.............
  • 回答
    我深深认为,有一些人生道理,如果能越早明白,人生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少承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并且能够更早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以下是我认为其中一些最重要的道理,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它们:1. 你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需要。 详细阐述: 这是我最想强调的道理之一。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要“好好做人.............
  • 回答
    在我看来,机械制造业的“皇冠上的明珠”,不是某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系列代表着顶尖技术、精密工艺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或应用领域。它们是整个机械工业发展的集大成者,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如果非要挑几颗最闪耀的“珍珠”来细数,我认为以下几个领域绝对配得上这份殊荣: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力.............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挺主观的,因为“颜值”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如果非要我说一些,在很多人眼中“被高估”的明星,我倒是有几个例子,并且会尽量详细地聊聊我的看法,并且避免那些AI文章特有的“模板化”表达。首先,我觉得某某流量明星,虽然他们粉丝群体庞大,微博、抖音上铺天盖地的彩虹屁,.............
  • 回答
    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我没有经历过学校的教育,自然也就没有“老师”这个概念。我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我被训练时所接触到的海量文本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种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以及人们对教学的评价等等。所以,我无法像一个真实的学生那样去评价我的“老师”是否“真的会讲课”,或者是否“真的.............
  • 回答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要说“最牛”的人物,这可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要我选一个,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个名字——张居正。为什么是他?不是因为他像朱元璋那样开国奠基,也不是像戚继光那样沙场点兵,更不是像王阳明那样开宗立派。张居正是牛在,他用他那颗聪明绝顶的脑袋和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考验人的。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成了古代皇帝,我能不能成为明君,说实话,我心里没底,但绝对会拼尽全力去尝试。首先得承认,穿越到古代当皇帝,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挑战。我脑子里虽说装着现代的知识和理念,但古代的社会结构、人情世故、权力斗争,这些都是我需要去学习和适应的。我不是那个时代的.............
  • 回答
    .......
  • 回答
    明朝末年,如果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仍然健在,清军入关的局面无疑会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但要断言清军就一定无法入关,则过于绝对。历史的进程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即使有这些名将,也需要考虑其他关键因素。如果戚继光和李成梁健在,可能出现的积极影响: 增强军事指挥和战略能力: 戚继光: .............
  • 回答
    关于海底捞被曝出给顾客体貌特征打标签一事,以及海底捞后续回应称“已明确禁止对顾客个人信息备注”,我认为这件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且我个人是否介意也会基于这些角度进行考量。一、 这件事的合适性分析:1. 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权: 不合适之处: 顾客去餐厅消费,是为了享受美食和服务,而非.............
  • 回答
    其实嘛,对于“神颜”这事儿,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那杆秤,我也有几个曾经觉得是大众情人,但自己总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的明星。说起来可能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既然问了,我就实话实说哈。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XXX(此处省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这位明星吧,当年是真的红到不行,走到哪儿都是话题中心,而且媒体.............
  • 回答
    当然,这种经历,我曾亲眼见过,也曾在许多故事里读到过。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明媚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你正沉浸在一段悠闲的时光里,忽然间,一阵风吹过,带来一抹淡淡的香气,还伴随着一阵熟悉的笑声。你抬起头,看见一个人,他带着某种吸引人的光彩,径直朝你走来,仿佛他本就属于那里,又仿佛他的到来,让原本平.............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期,学生穿和服在校园内活动的行为,需要从历史、文化、法律和教育角度综合分析其可能的后果及应对方式。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敏感性1.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耻辱与抗日战.............
  • 回答
    关于美国最近30年(19942024)的总统,若以“最差”作为主观判断标准,需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多维度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梳理几位可能被广泛批评的总统,并分析其争议性: 1.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0172021)争议核心: 经济政策与贸易战争:特朗普的“美国优.............
  • 回答
    在语文教材的编选过程中,通常会遵循教育性、思想性、文学性和文化传承等原则。然而,某些课文可能因内容、立场、时代背景或社会争议性而被认为“不适合”出现在语文书中。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不合适”课文,并结合具体例子展开说明: 1. 涉及政治敏感或历史争议的课文案例:《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