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班族天天吃外卖和自己做饭,哪个成本更高?

回答
“工作日早八晚五的循环,下班后只想瘫着,做饭?不存在的。” 这是不少上班族的心声。对于忙碌的我们来说,外卖和自己做饭,哪种“吃法”更能掏空钱包?这笔账,咱们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

外卖:便捷的“甜蜜负担”

不可否认,外卖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省时省力”。手机一点,热腾腾的饭菜就送到嘴边,省去了买菜、洗菜、切菜、烹饪、洗碗等一系列繁琐步骤。尤其是在疲惫了一天之后,这种即时满足感是无价的。

成本构成:

1. 餐品本身的价格: 这是最直接的开销。一份像样的外卖,从十几块到三四十块不等,甚至更高。如果每天一顿正餐都依赖外卖,一个月光是饭钱就得七八百,甚至上千块。
2. 配送费: 别小看这几块钱的配送费,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一些平台,为了凑起送价或者享受会员优惠,我们可能会点一些并不真正需要的额外菜品。
3. 包装费(隐藏): 虽然很多平台不单独列出包装费,但这些成本其实已经摊进了餐品价格里。一次性餐盒、塑料袋、餐具等等,虽然方便,但却是实打实的成本。
4. “诱惑”成本: 平台的各种满减、优惠券、会员日,往往会刺激我们消费更多。“本来只打算点一份主食,看到满减规则,多点个汤或者小吃,好像更划算。” 这种“省钱”的错觉,往往让我们花得更多。
5. 健康隐形账: 外卖的烹饪方式(油炸、爆炒多)、食材新鲜度、调味品使用量,往往难以控制,长期食用可能增加健康风险,后续可能产生的医疗费用,虽然难以量化,但也是一种隐形成本。

举个例子:

假设午餐点一份25元的工作餐,加上5元配送费,一天就是30元。一个月按22个工作日算,午餐就花了 30 22 = 660元。如果晚餐也点外卖,比如35元一份,加上5元配送费,一天就是40元。一个月晚餐开销就是 40 22 = 88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餐费轻松破1500元。

自己做饭:时间投入与精打细算

自己做饭,听起来是件“麻烦事”,但当你真正开始的时候,会发现它的成本控制能力远超你的想象,并且能带来更多惊喜。

成本构成:

1. 食材成本: 这是最主要的支出。但食材的成本弹性很大,取决于你的选择。去菜市场或超市购买当季蔬菜、性价比高的肉类、主食等,成本可以非常低廉。例如,一斤番茄3元,一斤鸡蛋8元,一斤米饭不到2元,自己搭配的家常菜,一个人一顿饭的食材成本可能在1015元左右。
2. 烹饪成本(水电燃气): 炒菜、蒸煮这些过程会消耗水电燃气,但这部分的消耗相对较小,尤其对于小家庭或个人来说,每月水电燃气费增加的比例并不显著。
3. 厨具和调味品: 初期需要购置基本的锅碗瓢盆、刀具等,这是一笔一次性投入。后续的油、盐、酱、醋、料酒等调味品,虽然会持续消耗,但一瓶酱油、一罐醋可以用很久,摊下来每天的成本微乎其微。
4. 时间成本: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劣势”。买菜、洗菜、切菜、烹饪、洗碗,都需要投入时间。但换个角度想,这也可以是一种放松和自我照顾的方式,甚至可以变成一项乐趣。

举个例子:

假设自己做饭,午餐和晚餐的食材成本平均算下来每顿15元,那么一天两顿就是30元。一个月按22个工作日算,餐费就是 30 22 = 660元。

直接对比:外卖 vs 自己做饭(月均餐费,不含其他支出)

外卖: 1500元(保守估计)
自己做饭: 660元

算下来,自己做饭一个月能省下至少800元!

更深层次的考量:

健康: 自己做饭可以完全控制食材的新鲜度、烹饪方式和调味品的用量。你可以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法(蒸、煮、烤),少油少盐,多摄入蔬菜,远离不健康的添加剂。这笔“健康账”是外卖无法比拟的。
生活品质: 亲手为自己准备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即使简单,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成就感。你可以在食材上更加讲究,尝试不同的菜肴,发掘烹饪的乐趣。这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体现。
技能提升: 长期坚持自己做饭,你的厨艺会不断精进,能够做出更多样化、更美味的食物,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健康。
时间利用: 有人会说自己做饭太花时间。但你可以尝试一些高效的烹饪方式,比如前一天晚上把菜洗好切好,周末集中采购并进行初步处理(如分装肉类、焯水蔬菜等)。而且,在做饭的过程中,你可以听播客、音乐,或者和家人朋友聊天,让这段时间变得更充实有趣。

结论:

单纯从金钱成本来看,上班族天天吃外卖,绝对比自己做饭的成本更高。 而且,这个差价随着你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要求越高,会越发明显。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外卖的价值。在偶尔加班、周末休息不想动、或者出门在外不方便做饭时,外卖依然是方便快捷的选择。但如果将其变成常态,日积月累的经济和健康账,就值得我们好好权衡了。

说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极致的便利,并且预算充足,外卖未尝不可。但如果你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兼顾健康、节省开支,并且愿意为生活投入一点点时间和精力,那么,亲自下厨,绝对是更明智的选择。

不妨试试,从一周两次自己做饭开始,你会发现,那份烟火气和满足感,远比你想象的更美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餐成本最高,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

我是吐司重度依赖,虽然现在不上班,也是拿吐司当午饭。

后来这种一层一层的嫌麻烦,还得煎蛋还得搞生菜叶子,

就出了简化版,


买个金枪鱼罐头,面包片煎香,盖上鱼肉,

再来杯低脂牛奶,健康又方便。

这几年一直这么吃,

之前上班的时候,午休时间巨漫长,

一开始还去食堂,吃饱了就困,午睡一会,

然后就觉得自己很臃肿,又容易累。

夏天出办公室就一身汗,又没地方洗澡去。

就慢慢开始吐司当午饭,早饭咖啡和香蕉,午饭吐司,

晚上去商圈胡吃海塞,吃火锅,蛙,日料啥的,这么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也不会胖,白天也不累。

如果自己做,就做点像样的,烤肉海鲜或者其他的。

感觉中餐如果做的很糊弄,性价比很低,工序麻烦,还不健康。

比如中午想带个饭,

一碗米饭,一个或者两个菜,一荤一素,比如鸡小腿,西红柿炒蛋,这都是最基础的了,

那也需要提前焖饭,然后处理鸡腿,飞水,炖熟,盛出来,切西红柿,打鸡蛋,哪怕懒得剥西红柿皮懒得切葱花,也怪麻烦。

而且油,盐,碳水的量,对于坐着的上班族来说,已经足够一天的量了,

午饭吃了这顿,晚上稍微控制不住饮食再大吃大喝,身材就会像气球一样吹起来。

葱姜蒜之类的,中午吃到嘴里,一下午都担心口气问题。

每当刷到那些给X先生带饭的短视频,我都在想,那人一定胖成球了,早就三高加糖尿病了。天天这么吃,别说上班了,上楼都是个问题。

综上,

我觉得午饭可以吐司代替,办公室放一袋吐司,嫌吐司太没味道,加点成片的火腿之类的,中午泡杯咖啡,拿两片吃吃,

下午饿了,顺手捞一片,三四片吐司这一天就过去了,

然后就下班了,回家或者出去愿意吃啥吃啥。

当然了,仅限能五六点钟下班的那种工作,

如果长时间加班,白天还是得多吃点,不然身体扛不住了。

user avatar

别的不说,自己做饭确实是超级便宜。

之前一年我在外面租房住,然后自己做饭。

楼下正好有个商场,买菜卖肉都能直接买最新鲜的,能想到的食材基本都有。

我做饭的习惯是只做那些能快速出锅的。

汤的话比如紫菜蛋花汤、青菜瘦肉粥、皮蛋瘦肉粥,西红柿鸡蛋汤,基本开水上锅,十几二十分钟搞定。

菜的话,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白菜、榨菜肉丝、金针菇炒肉、辣椒炒肉、芹菜肉、肉末茄子、麻婆豆腐之类的,大火下去,也基本二十分钟内。

至于米饭,我是直接从公司食堂带的,免费。

一顿饭两菜一汤,核算下来,一顿饭也就七八块钱。

至于外卖的话,合适的午餐,基本都是15-30之间了,以前红包多的时候还能有10元的简餐,现在基本已经绝迹了。

当然,现在的话,我一般吃食堂,偶尔去小饭馆吃饭,日常午餐消费8~25元不等。

至于时间成本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做菜也是一种休闲,活动活动身体,养养眼。

不做菜也是看看抖音,刷刷知乎,也没体现出什么价值来。

总的来说,如果住的近,采购方便,做菜效率高,真的可以超级省钱,而且吃的还好。

大多数没有亲自做菜的人可能意识不到多省钱,最好去试试看。

这里推荐一道午饭,老干妈炒饭,免费的米饭加鸡蛋加老干妈,直接下锅炒,味道很完美。

user avatar

外卖成本高啊!

我之前天天吃外卖,花呗每个月都会提示我的信用额度又提高了。自从我带饭以后,花呗就再也不理我了。只是默默地提醒我还钱。

支付宝早就看穿了一切。

至于时间成本,这个倒不是啥问题。买块豆腐,切好,打几个鸡蛋,油烧热,先下鸡蛋。之后下豆腐。烧一会,放酱油和五香粉,还有盐。全程15分钟。起码能吃两天。

关键是吃这个会变瘦。有利于健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